返回首页

王国维为什么要自杀?

来源:www.muyeseed.com   时间:2022-12-15 11:02   点击:81  编辑:admin   手机版

王国维之死

王国维(1877年―1927年)字静安,浙江海宁人。二十世纪中国最富创见性的奇才,学贯中西,成就卓著的大学者。梁启超称他是“学界重镇”,郭沫若誉之为中国现代文化的“金字塔”,鲁迅说“要谈国学,他才可以算作一个研究国学的人物”。然而,由于时代变迁等诸多因素,半个多世纪以来,少有人提及,几乎被世人所遗忘,以至造成生前不曾“隐居”,死后却“隐居”起来的奇特境况。

王国维著作中,包蕴了哲学、文学、史学、美学、心理学、教育学、逻辑学、文字学、金石学、历史地理学等诸多方面的深入探讨,其中,无处不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先生从哲学入手,写了《叔本华之教育及哲学学说》、《叔本华与尼采》、《汗德〈康德〉赞像》、《论哲学家与美术家之天职》、《论近年之学术界》等篇什,开天辟地地将西方哲学引入中国。虽然他曾说过“哲学之说,大都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的话,但叔本华、尼采、康德的哲学思想,几乎已经融入他的血液,成为他立于哲学高地分析中国文化的“基石”。《红楼梦》评论,就是他以新的视角俯瞰《红楼梦》的研究成果,开创了“西为中用”的治学先河。遂之,他的眼光转向文学、戏剧、词曲,《宋元戏曲史》、《曲录》、《戏曲开源》等著作相继问世。一向为人所斜视的戏曲,才真正步入文学艺术的殿堂。特别是他的《人间词话》,首先提出了“境界”之说,而把古典诗论,引入到一片全新的美学视野,为中国诗学、中国美学研究作出了“里程碑”式的伟大贡献。于是又将研究的课题移于史学。《说商》、《殷周制度论》、《敦煌所出汉简跋》、《魏名经考》、《唐写本失名残书跋》、《水经注跋》……从商周到元明,两千年史中许多疑难处都作了周密的考证。尤其是对于甲骨、竹简、钟鼎的辨析诠释,贡献卓著,填补了古代史研究的一片空白。梁启超说这是王国维治史中之“一绝”。更值得注意的是,他对历史的独到的科学见解,源于其治学方法。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将之归结为三条:“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而“移一时之风气,示来者以轨则”。王国维的史学研究,其功大焉,堪称史学泰斗。

然而,正当五十一岁盛年的王国维先生却于1927年农历五月初三日,自投颐和园之昆明湖,悄然离开人间。五月初二日,他还参加学生毕业典礼,夜见照常批阅试卷。初三日仍到清华与同事谈新的招生事宜,而后向人借得车费五元,乘车至颐和园,于万寿山下、排云殿西,石舫附近,吸一支香烟,遂跳入水不太深的昆明湖。几分钟后,打捞于岸,人已身亡。然怀中遗书,全然未湿。遗书云:“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事变,义无再辱……”另外几行字,乃死后安葬及家事安排等寥寥数语而已。其具体死因只字未提。连其幼子王登明也于1981年说:“先父弃世时,我尚年幼,大都不知道……”王国维之死,几成千古之谜。

1927年至今,近八十年了,依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效屈原投江”之说,因二人死的方式相同,死的时间相近(五月初五与五月初三),而王又写过《屈原文学之精神》。然王之死,是否与效屈原有关似不相宜,因形式同而推定其内容也必然同。余认为这是一种时间上的巧合。作为“清华四大导师”之一的王国维(另三位为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当其完成试卷批阅,毕业典礼之后,第二天正是初三日。古代希腊一位数学家,当差役逮捕其赴刑场时,他正做一道几何难题,说“稍等一下,做完这道题,就***!”此等情形,有似类也。

其二是“性格所致”说。王国维先生“体素羸弱,性复忧郁”,思深而言寡,内心存满矛盾,却不形于言表。便是于死前数日,依然工作如故,从容自若。内在情绪的波击,无人察觉。不若普希金,一时冲动,及持枪搏斗。倒有点像托尔斯泰,家里呆得不顺心,即也无言离家出走,猝死他乡。所不同的是“自沉”。“自沉”却不露声色,这是王国维个性的最后的集中显现,遂造成他死因的一团迷雾,但不会是他自沉的必然因素。

其三“逼债至死”说。王国维之所以为大学者,根缘于罗振玉。是罗识其才,全力资助王赴日本留学,并一再荐王选择职业,连考古研究的兴趣也是受罗的影响所至。后来关系密切到罗女嫁给王子,联姻为亲家。王乃重情知义之士,恩尚未报,焉能因了一时区区琐事,自杀泄愤?况且有无“逼债”其事,尚系疑点。吾窃谓此说,是郭沫若等一为贬罗氏二为驳“殉情”之说,才如此下笔的。而郭文中提及“逼债”时,前面还着意加了“据说”二字。正像陈寅恪所言:“金钱关系”之议,乃“委琐龌龊”之说。

其四则是众所多议的“殉情”说。王国维“自沉”昆明湖的时间,正是冯军逼宫,避居“日使馆”,又转天津“张园”之后。此前还曾“奉召入宫”,做了退了位的溥仪的“五品街南书房行者”,实即溥仪的“老师”兼“图书馆馆长”。王既死,溥仪赏两千元为丧葬费,又赐谥号曰“忠悫”。而且至其死,仍留一条辫子。如此种种,完全可以说明王与溥仪的关系之密。由此推论,王国维死于“殉情”,也不纯系捕风捉影。然而,若作深层次的剖析:溥仪之重于王,在于彼时之“用”也;而王之依于溥仪,在于宫中有藏书、读书的环境,当然也不能排除由此而发的“师生”之情,“知遇”之情含在其中。仅仅是这样一种关系,就能促成为溥仪而赴死,似尚不足为信。至于对于清朝的看法,吾曾读王国维的史诗式长诗《颐和园词》,此中对明、清两朝兴亡何其类也,感慨不已。对慈禧专政给以无情的嘲讽,如此等等,均看不出对清室的感情浓度几何,倒像是一位冷静的观察者。连张勋复辟也淡然处之,更不用言参与了。如果硬要以“殉情”一语,囊括王国维死因的话,倒不若以“殉世”二字更近一点实情。

其五“殉学术”说。民国初期,战乱四起,权力纷争,持枪的人异常活跃,而平民百姓心神不安,学者王国维如何应付得了这种场面。当北伐军步步逼近,清华园里传单雪飞,漫画张贴攻击研究院,诸学者各寻避所,也有逃往国外者。只会握笔杆子的王国维,面临枪杆子,说无所畏惧,是不近情理的,他悄然问他的学生山西籍的卫聚贤:将何以为之?卫曰:到山西去,晋祠正筹办“兴贤大学”(卫是筹办者之一),先生每周授课一次,每月百元大洋酬金。这不能不说也是一条去路,但先生只说了这么一句:“山西无书”(先生之先祖王禀即于北宋抗金时死于山西太原)。当晚写好遗书,次日而赴昆明湖,可能在他心里,只有这里才有那样一片净土,一泓清泉。这无疑当是其死因中之近因了。那隐于深处的远因呢?

值得注意的是,死前一日,两次提到一个“书”字。其中一次是口说:“山西无书”,一次是手写“遗书”:“书籍可托陈(寅恪)吴(宓)二先生处理”。生死关头,犹只念一个“书”字,正如他早年说过:“余生平惟与书册为伍,故最爱而最难舍去者,亦唯此耳”。他视书如命,在有书中生存,于无书中去世,这便是王国维光辉而惨淡的短短一生。如果他既精通“权术”,又深悉“武术”,还学会“钱术”,那他所衷情的“学术”将置于何地耶?“十八般武艺”样样皆通,那学问不就排列到第十九位了?“老九”已经不如“八丐”,“十九”会是何等模样?那王国维也就不再是王国维了,至少,不会是大师级的学界泰斗。设若社会是一片包容各路人才,允许各献其才的社会,王国维之奉献,将可与日月争辉,那民族之振兴,也指日可待。可其时其地,却只尊一术、罢黜百家。于是酿成了大师之死的悲剧。呜呼!诗人之诗,描绘了颐和园,诗人之死,还在颐和园;学者之文,考证过历史,学者之死,犹因了历史。思而念之,不亦痛哉!王国维之死,它的悲剧价值,即在于给后人及后人之后人以永久的思考!思考之际,乃续先生生前所爱之曲作《水仙子》小令一首,聊附文后,更寄其思:

一潭清水一潭秋,一片残荷一片愁。三更淡墨三更露。小窗灯影案头,文山史路通幽。长桥瘦,冷雨稠,梦里孤舟。

王国维之死,是一个世纪的谜语,但总觉得他是为“忧心”而死。他找到叔本华做他的精神引领,而从叔本华那里领会到的悲观主义恰好促成骤然赴死的决心。“人生问题,往复胸臆”,度量王国维的一生,寻觅于哲理,探求于史学,往复于“人生”。他在探索史学上做出现代少有人与之比肩的大贡献,问题在于,他的死是不是说明他往复于“人生”的途中,寻寻觅觅,终而冻馁于野,无得归所?

其实,王国维也不仅是为“忧心”而死,他的遗言就是明证:“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反顾”。他死的直接的原因是因为“世变”。如梁启超所说,“他平日对于时局的悲观,本极深刻。最近的刺激,则由两湖学者叶德辉、王葆心之被枪毙”。他也是为“文化”而死。凡是一种旧文化消逝,总有为此旧文化徇死的人。王国维属于这样的“前朝忠臣”。陈寅恪等人为王国维的骤逝,也由衷发出自己的感慨。如此复见王国维之死也并非忧一己之心。王国维死时也是很从容的,据颐和园园丁云,“先生约上午十点钟左右进园”,“初在石舫前兀座,久之,复步入鱼藻轩中,吸纸烟”。一个对自己的精神意义世界寻觅无着的人,会如此安详地从容他界吗?

王国维死后,家人在他遗物中发现了他死前一日所写的遗书。遗书条理清晰,考虑周密,足见死者绝非仓促寻死。这与王死前几日无异常举止相吻合。但遗书一开头“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十六字,却给生者留下种种疑窦,成为70多年来其自沉之因久说纷纭,又难以确论的“谜面”。

对王国维死因,其亲属自始至终讳莫如深。而后世臆测大致又分几种:

一为“殉清”说。王为清朝遗老,更对逊帝溥仪向有国士知遇之感

王国维以秀才身份,被溥仪破大清“南书房行走”须翰林院甲科出身的旧制,召其直入“南书房”

有此思想基础和遗老心态,逢“覆巢”之将再,以自杀而“完节”似乎也是情理之中。所以梁启超以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而比之,当时的清华校长曹云祥和罗振玉、吴宓等均持此说。鲁迅在《谈所谓“大内档案”》一文中,称王“在水里将遗老生活结束”,可见也为此论。但反对此说者认为,王国维与罗振玉、郑孝胥、陈宝琛辈有别,郑等效命清室复辟,不惜委身于日本政客。而王国维却领清华职,心无旁骛,潜心学术。他虽“忠清”,却不充其鹰犬,以至“愚忠”至“殉清”程度。所以当时就有人说:“你看他那身边的遗嘱,何尝有一个抬头空格的字?殉节的人岂是这样子的?”

二为“逼债”说。当年溥仪在其《我的前半生》中说:内务府大臣绍英委托王代售宫内字画,事被罗振玉知悉,罗以代卖为名将画取走,并以售画所得抵王国维欠他债务,致使王无法向绍英交待,遂愧而觅死。当时报纸还传,王曾与罗合作做生意亏本,欠罗巨债。罗在女婿(王长子潜明)死后,罗、王已生隙,罗令女居己家为夫守节,逼王每年供其生活费2000元。王国维一介书生,债务在身,羞愤交集,便萌生短见。此说经郭沫若先生笔播,几成定论。但从王遗书对后事的安排看和事后其它一些证据表明,王国维生前并无重债足以致其自尽。

三为“惊惧”说。1927年春,北伐军进逼北方,而冯、阎两军易帜,京师震动。有人认为,王国维自杀是怕自己这个前清遗老落入北伐军手中,蒙受耻辱;又王视脑后辫子为生命,当时传言北伐军入城后将尽诛留有发辫者,所以与其被辱,莫若自我了断。但这种说当时即多有人鄙而不取,以为不合王国维立身处世方式。

四为“谏阻”说。认为王国维投湖与屈原投江相类,是以“尸谏”劝阻溥仪听从罗振玉等人主意,有东渡日本避难打算,并认为王、罗两人最后决裂的原因也缘于此因。

五为“文化殉节”说。与王国维同为清华导师,且精神相通、过从甚密的陈寅恪先是以“殉清”论王之死,后又认为:“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盖今日之赤县神州值数千年未有之巨劫奇变,劫尽变穷,则此文化精神所凝聚之人安得不与之共命而同尽,此观堂先生所以不得不死,遂为天下后世所极哀而深惜者也”。陈寅恪的诠释在同类者中立即得到共鸣,并在文化界产生重要影响。但陈之观点,与其说是对王国维之死的解释,不如说是他以自己的一种心态来观照王国维的精神。

最后一种观点是“诸因素”。以一遗民绝望于清室的覆亡,以一学者绝望于一种文化的式微,一介书生又生无所据

当王国维徘徊于颐和园长廊,回想起“自沉者能于一刹那间重温其一生之阅历”的箴言,遂“奋身一跃于鱼藻轩前”。也许,这就是王国维自沉之“谜底”。

仿效屈原投江,殉以学术。

民国初期,战乱四起,权力纷争,持枪的人异常活跃,而平民百姓心神不安,学者王国维如何应付得了这种场面。当北伐军步步逼近,清华园里传单雪飞,漫画张贴攻击研究院,诸学者各寻避所,也有逃往国外者。只会握笔杆子的王国维,面临枪杆子,说无所畏惧,是不近情理的,他悄然问他的学生山西籍的卫聚贤:将何以为之?卫曰:到山西去,晋祠正筹办“兴贤大学”(卫是筹办者之一),先生每周授课一次,每月百元大洋酬金。这不能不说也是一条去路,但先生只说了这么一句:“山西无书”(先生之先祖王禀即于北宋抗金时死于山西太原)。当晚写好遗书,次日而赴昆明湖,可能在他心里,只有这里才有那样一片净土,一泓清泉。

王国维的自杀是因为畏惧,畏惧来源于无奈,对现实的极度惶恐导致了他精神上出现了自己无法解开的情结,终致于自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