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三七和土三七的照片实物区分,土三七有毒,怎样在实物上区分?师傅们可以发图片,三七个和土三七个的区别

来源:www.muyeseed.com   时间:2022-10-29 00:11   点击:56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三七和土三七的照片实物区分,土三七有毒,怎样在实物上区分?师傅们可以发图片,三七个和土三七个的区别

三七和土三七在形态与口感上均有区别,具体如下:

一、形态区别:

1、土三七属于景天科的植物,多年生草本,喜阳,耐旱,耐盐碱,生命力很强。生于山地林缘、林下、灌从中或草地及石砾地。茎圆柱形,长30~50cm,表面暗棕色或紫棕色;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叶皱缩,常脱落,互生或近对生,展平后呈倒披针形,所开花为黄色。根圆柱形或略带圆锥形。不易干燥,干后质较疏松,暗褐色,表面不平坦,呈剥裂状。土三七像生姜

2、三七属于五加科的植物,多年生草本,七分喜阴,三分喜阳(也正是其名字来源),天性娇贵,不耐寒暑,对生长地海拔、土质、气候、纬度等均有苛刻要求;植株高60cm,茎直立,掌状复叶,3~4片轮生于茎顶,边缘有细锯齿;花序梗从茎顶中央抽出,花朵绿色呈伞状,成熟后为红色,浆果装,可播种,主根呈类圆锥形或圆柱形,表面根据种植地土壤颜色而不同,常见有土红色和灰褐色(用刷子刷洗干净后,其本来颜色皆为青色),主体支根痕,顶端有茎痕,周围有瘤状突起,质坚实,断面灰绿色、黄褐色,断面微呈放射状排列,俗称菊花心,皮部与木质部较易分离。三七像人参

二、口感区别:

1、土三七:味甘、微苦、有酸味,误食过量会造成肝损伤;

2、三七:入口苦、回甜,无辛辣、酸麻等味道,三七入口很苦,但马上回甜,苦味在口里停留的时间不长,“到口不到喉”就是说,不能有苦到喉咙里的感觉。

扩展资料:

三七的功效:味辛,入肝、胃二经治吐血、衄血、便血、外伤出血、痈肿毒疮。有止血、消肿、止痛功效。其炮制方法有以下:

1、三七: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2、三七粉:取三七,洗净,干燥,碾细粉。

3、熟三七:取净三七打碎,分开大小块,用食用油炸至表面棕黄色,取出,沥出油,研细粉。

4、三七片:取三七,洗净,蒸透,取出,及时切片,干燥。

土三七虽然名字和三七只想差一个字,但其味甘、微苦、有酸味,误食过量会造成肝损伤。而误食土三七进医院的例子也不少,所以平时要谨慎,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土三七

百度百科-三七

这应该是土三七,对于土三七本人不太了解!

下面的是三七

三七本人就比较了解了,从硬度来判断的话,干得三七放牙咬是咬不动的,用力往地板摔,会有像石头摔到地板的声音

这是三七根,看它的肉色,很结实的,吃一点点会有,先苦后回甘的,苦不过喉!

要是你知道三七的味道的话,味起来会有淡淡的土味和三七味!

希望能帮到你!

二、人工种植的三七和野三七的区别

一、产地不同

1、三七:主产于云南文山州,故名文山三七,又名文州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干燥根和根茎。广西田阳、靖西、田东、德保等地也有种植。

2、野三七:为五加科植物屏边三七的根。分布于云南东南部。

二、采集过程不同

1、三七:秋季花开前采挖,洗净,分开主根、支根及根茎,干燥。支根习称“筋条”,根茎习称“剪口”。

2、野三七:秋季挖取块根,除去泥沙及细根,晒干或烘干。

三、特性不同

1、三七:主根呈类圆锥形或圆柱形,长1~6cm,直径1~4cm。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有断续的纵皱纹和支根痕。顶端有茎痕,周围有瘤状突起。体重,质坚实,断面灰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木部微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苦回甜。

2、野三七:花丝与花瓣等长或稍长;子房下位,2室,花柱2,结合成1个,柱头稍膨大而微弯。核果状浆果,球状肾形,直径约8mm,成熟后红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野三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七

1、形状不同

野三七多年生草本,高45-55m。根茎匍匐,有结节,并具凹陷的茎痕;根块状纺锤形。茎基鳞片宿存、叶互生,掌状复叶,3片轮生于茎顶;叶柄长4-7cm,无毛;托叶卵形,长约2mm。

主根呈类圆锥形或圆柱形,长1~6cm,直径1~4cm。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有断续的纵皱纹和支根痕。顶端有茎痕,周围有瘤状突起。体重,质坚实,断面灰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

2、采集时期、过程不同

三七在秋季花开前采挖,洗净,分开主根、支根及根茎,干燥。支根习称“筋条”,根茎习称“剪口”。

野三七在秋季挖取块根,除去泥沙及细根,晒干或烘干。

3、生产地不同

三七主产于云南文山州,故名文山三七,又名文州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干燥根和根茎。广西田阳、靖西、田东、德保等地也有种植。

野三七生于海拔1100-1700m的山谷潮湿林内。分布于云南东南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野三七

如果种植时间比较长,施肥充足,就和野生的药效差不多,甚至还要好。因为现在野生的很少了,稍微大一点就会被人发现挖走,所以生长期不会很长,所以药效也就不怎么样。

你好 你要的这些都已经被封了

三、野三七长什么样子图片

你好,野三七和三七是一样的功效,只是有效成分含量高一些

主要功效还是补血 活血方面

总的来讲,能治疗一切血病 包括高血压 高血脂 高血糖 败血症等

四、有毒的土三七图片

1、土三七图片

2、三七图片

3、“三七”和“土三七”很容易辨别。三七的叶形肥大,长得像张开的手掌,六七片叶子朝不同的方向伸展,花是红色的;而“土三七”的叶子沿着茎对称生长,花是黄色的。

4、味道区别

土三七:味甘、微苦、有酸味,误食过量会造成肝损伤;

三七:入口苦、回甜,无辛辣、酸麻等味道,三七入口很苦,但马上回甜,苦味在口里停留的时间不长,“到口不到喉”就是说,不能有苦到喉咙里的感觉。

切记:药物不能随便吃,不确定的要不要吃,如果服用药物后有不好症状一定要及时检查。

叶形较小,叶子沿着茎对称生长,花是黄色的土三七有毒。

鉴于土三七有毒,且中毒后难以治疗,专家建议老百姓切不可自行服用。

土三七内含吡咯烷生物碱成分,可造成肝窭和肝小静脉的内皮细胞损伤,导致肝小静脉阻塞,肝细胞不同程度液化坏死,晚期可见肝纤维化,患者出现肝大、右上腹痛、腹水和黄疸等症状,而且这种损害一经形成,常常无法逆转,最终发展为肝功能衰竭或顽固性腹水。一些受到肝损伤的重症患者,甚至只能求助于换肝手术来维持生命。

扩展资料:

土三七与三七不一样,需要谨慎,很容易弄错。

三七属五加科人参属,以根、根状茎入药,无毒,是名贵中药材,可散瘀止血、消肿止痛,用于咯血、吐血、便血、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肿痛等。具有良好的止血功效和显著的造血功能,能加强和改善冠状动脉微循环,其作用奇特,被历代医家视为药中之宝。

生三七针对血液方面的疾病及保健功能,即服生三七,能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参治跌打劳伤有效,主治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仆肿痛。《本草纲目》云:“三七止血,散血,定痛。”《玉揪药解》云:“三七和营止血,通脉行瘀,行瘀血而敛新血。”

服熟三七(用鸡油或其他油将生三七炸黄即成熟三七),能补血强身。经科学研究并通过临床试验证明:三七与人参一样,含有四环三萜等补养成份,而且比人含参含量还高, 三七所含的酮类化合物,能促进血液循环, 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心脏耗氧量,减轻心肌工作负担。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土三七”非“三七”,多一字有剧毒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