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多肉植物越长越小是怎么回事呢?

来源:www.muyeseed.com   时间:2022-11-25 09:28   点击:122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多肉植物越长越小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平常所养的多肉植物正常情况下来说都是越养越大才对,像我叶插和播种的多肉在3年左右的时间之内不是直接长到爆盆了,就是完全变成了老桩形态。而就算是有些肉友喜欢用小盆来控养多肉,导致其株型无法长大,但它们的茎秆还是会越变越粗的,很少会出现越养越小的现象。

那么多肉越长越小究竟是什么原因呢?首要原因肯定是多肉的根系不好了,之前我一棵凌雪即是如此。因为度夏的时候控水过度导致它的根系受损,而后看着它的颜色很漂亮,就没有给它及时翻盆,到第二年春天的时候它就越长越小,看着不对劲我赶紧脱盆修根并换土重栽,但奈何夏天气温越来越高,终究没能将它救活。

次要原因是配土颗粒比例太高且浇水不合理。高颗粒控养多肉本身并没有错,只有我们养护合理,不仅不会影响它们的正常生长,反而会使其状态越来越好。但如果多肉的配土颗粒比例很高,平常缺水以后我们又不及时补水的话,那多肉真的会越长越小,因为其一直处在根系枯死和重新发根的无限循环之中,根本就没有多余的养分来生长。

另外还有长时间没翻盆养分耗尽和土壤板结的原因。一般来说多肉都是用颗粒土栽种的,而盆土中的养分差不多就只够其2-3年左右的生长所需,所以多肉养到2-3年左右的时间我们就必须给其换盆(大盆栽种的多肉换盆时间可以再拉长一点),否则盆土之中的养分耗尽且开始板结的时候多肉同样会越长越小,若是我们再不抓紧时间给其换盆的话,它们甚至还会慢慢的枯萎死亡。

对于越长越小的多肉,无论是根系不好的原因,还是太长时间没有翻盆,最合理的处理方式都是在春季或者秋季将其脱盆、脱土,然后修理根系,将毛细根和干枯老化的根系通通清理掉,接下来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晾3天左右,待根系伤口完全愈合以后,我们再将其拿去换土重新栽种,且在之后的养护过程中保持干透浇透的浇水频率(夏季高温和冬季低温除外),这样多肉才能茁壮成长。

多肉植物为什么越长越小,原来原因是这样的,快来学习下吧

因为养分补充的不足,只能依靠自身的养分来维持生长。适当的补充一些多肉所用的固体肥料,也可以浇一点水。

可能是缺少营养 可以给点营养的肥料,然后多补水

一、根系干瘪,吸水能力差。植株因为根系吸水差,只能不断消耗老叶不长新叶,还会皱缩,所以就会显得越来越小。

二、长期控养,叶片变肥变短。这种情况其实是多肉更好的状态。这种情况下,叶片圆润饱满肥厚,但是因为控养,叶片变短变粗变圆,与最开始的肉肉相比,肯定是显小的。

二、请问一下多肉怎么栽一个小花盆栽几棵

多肉花盆要求:陶盆吸水性很好,水浇多了问题也不大,可以缓解浇水过多引起的负作用,但陶盆吸水后重量增大,这就要求花架要结实。

一、土壤

养多肉最好使用通透性较高,腐殖质、养分含量较高的土壤。具体来说,可以将粗粒珍珠岩、东北松针土及石渣按照5:3:1的比例均匀混合,用于多肉的养殖。

二、光照

虽然根据种类的不同,多肉对于光照的需求有一定的差别,但总得来说它们还是比较喜欢光照比较充足的生长条件,在生长季节要给它们足量的光照,夏季要及时遮阴,冬天要多见见太阳。

三、浇水

多肉植物的植株水分含量很高,一般情况下不怎浇水也能够存活,而浇水太多反而会使它的根烂掉,所以浇水要等到土干掉之后再浇,可以配合生根粉或生根剂一起浇水。

四、温度

多肉植物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5-28℃,冬天的时候不能低于5℃,夏天的时候不能高于35℃。这里所说的承受极限为一般情况下,并不代表所有多肉种类的承受极限都是这个范围,所以最好还是将之放在15-28℃的条件下样比较好。

一个小盆一株

三、多肉植物播种的土如何搭配?

一、配土

多肉播种的配土的主要原则是兼顾透气性和保水性,而且保水性的要求比成株要高得多,所以原则上只要比成株土颗粒更小,就可以了。比较常见的配方如:

泥炭:蛭石:1-3mm颗粒 = 3:1:1

泥炭:蛭石:稻壳炭 = 3:1:0.5

总之60%以上的泥炭不能再少了,纯泥炭也是可以的

泥炭推荐品氏播种用1-3mm,干净,均匀。其他进口品牌也没问题。国产泥炭消毒不干净,不好。

不要用园土!

颗粒的话,不爱粉化的就可以,要小,1-3mm的。需要注意的是珍珠岩,如果苗子长在珍珠岩上是扎不下去根的,如果图便宜使用珍珠岩的话记得及时移苗。

以上三种配方(其实还有其他很多种)我都试过,对发芽率和成活率没有显著影响。

在土这一关,更加重要的是消毒杀菌。如果不好好消毒,会很容易长~菌,长了菌苗子基本就不长了。

消毒方法有很多种,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多菌灵溶液浸泡什么的都可以,但一定要浸透,不要只消毒表面。

二、发芽率

影响发芽率最重要的因素是种子的饱满和新鲜程度。

从大厂家那里买,kk,kp,rp,不要轻易买论坛上分享和自杂的,国内大部分人在多肉杂交这一块的基础知识极其欠缺。

代购的话,挑出货量大的买,问清他的进货时间,避免买到陈年种子。

最好买到之后立刻就播,不得不拖到下一个播种季的话,最稳妥的保存方式是包在卫生纸里放冰箱冷藏。

另外虽然有些废话,但是还是要强调一下:多肉播种时,种子均匀撒在土表即可,不要覆土!

除了种子本身的质量之外,环境因素也很重要,主要包括:

1、温度:10-25度,需要一定昼夜温差

2、湿度:需要较高的土壤湿度和空气湿度

播种之前,土要浸饱水,且要时刻保持湿润,最好的方法是用套盆,底下的托盘可以蓄水的那种,不要断水。空气湿度则要靠透明盖子或保鲜膜保持。盖子需要有几个透气孔,不要完全封闭。大部分种子萌发后,揭掉盖子就好。

所以最省事儿的是买播种三件套盆,有托盘有盖子。芽苗菜盆也可以。我用的是美莳无孔托盘+6cm控根盆+定制的6.5cm*1mm透明亚克力板作盖子(斜放),like this。

盆上贴了标签,省的以后弄混。

3、光照:充足的散射光,不能直射,不能全暗

4、时间:以景天科常见的拟石莲属、厚叶草属、风车草属、仙女杯属为例,一般3天-2周能出的就都出了。其他属没有播过,有的需要更长时间。

三、成活率

俗话说得好,发芽容易带大难呐……

一般来说,苗子可能死于:

1、渴死

2、晒死

3、冻死

4、挤死

5、移苗移死

6、被小黑飞幼虫吃光

7、被苔藓挤兑死

8、被菌丝挤兑死

9、被水碱挤兑死

10、烂了

11、不知怎地就没了

12、僵苗,虽然暂时不死,但基本苗生也结束了

倒也不算太多啦。

具体的应对方式:

1、渴死

直到苗苗长到大拇指指甲盖大为止,浸盆不要停。

之后到半岁,基本不断水,土壤不要干透太久。

到长成成株大小为止,浇水频率要略高于成株。

小苗第一年不休眠,冬夏都可以不断水!

(零度以下不断不行,但是也不建议苗子处于零度以下的环境,夜间最低5度以上比较合适,高手另说)

2、晒死

发芽前散射光,之后逐步过渡到自然直射光,夏天要遮阴。

苗子不怕徒,只要活着以后就能恢复,但晒死就没办法了。

3、冻死

不建议1岁以内的苗子处于5度以下环境,高手另说。

4、挤死

移苗要趁早。

一般,一对子叶展开之后就可以移第一次,这时候还没怎么生根,安置好了反而不容易移死。移完之后铺个面,对于扶苗、防治小黑飞都有好处。

之后只要挤了就该移,否则苗子之间争夺营养、土壤和光线,对于成长没有好处。比如我一开始发的几张已经是极限了,我今天晚上就移……

移苗之后苗子间间距也不要太大,一指宽的间距就好。适当的竞争也不无好处。再长大可以移穴盘单间。

5、移苗移死、移僵苗

这个太常见了……移的时候要注意提前控水,不要在太湿的时候移,也不能干透。动作要轻,保护好根部,避免太多损伤。

一手拿牙签/棍子在新盆/盘里戳个洞,另一只手拿着镊子夹苗苗戳进去,熟练了就很快。

新土也要消毒哦。

不过再怎么注意也很难避免移死、僵苗,耐心和寂寞是必不可少的。

6、被小黑飞幼虫吃掉

小黑飞作为一种杀伤力不大的虫子对多肉成株其实没有太大影响,土一干自然就死绝了。

但这货是苗苗杀手,幼虫啃起苗子来飞快,苗子又不能断水太久,而且对于阳台一族来说没有太好的特效药。

土里埋点内吸式杀虫药,定期喷杀虫药,时而让土干一下,也只能这样了。自求多福。

7、被苔藓挤兑死

苔藓的来源是水源污染,生长条件是高湿度和一定强度光照。

用纯净水、凉白开浇苗子就好很多。

如果苔藓长多了就移苗换土,铺面之后也会缓解,后期不需要那么高的土壤湿度之后就不成问题了。

总体来说,只要及时处理,不是什么大问题。

8、被菌丝挤兑死

菌丝的来源是土壤,一般是土壤没有好好杀菌的标志。

换土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只要处理及时不算太大危害。

土要真的好好杀菌哦=_,=

9、被水碱挤兑死

北京的自来水直接浇苗子很容易出现这种情况,水碱在苗子表面形成一层薄壳,苗就化水了。

用磷酸/硫酸调节也没有用,因为是水盐度高,而不完全是酸碱度的问题。

盆太高的话毛细效应也会加重水碱析出。

总之用纯净水/凉白开浸盆就好。

10、烂了

很多因素都可能造成苗子烂了或者化水,真菌感染,虫子啃了,等等。做好以上几种情况的防护,基本不会死伤太惨烈。

11、不知怎么就没了

即便感觉一切都安排得万全了,还是偶尔会有苗子就这么不见了,就是这么任性。

不过如果能做的都做好了,其实更容易担心的是妈蛋这么多苗怎么办??

12、僵苗

稍微给它一点耐心,避免强烈阳光,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养护。

如果过了一季还僵着,就扔了吧。

一、育苗配土

潮湿气候:育苗泥炭(30%)、珍珠岩(20%)、蛭石(50%)

干燥气候:育苗泥炭(20%)、珍珠岩(20%)、蛭石(60%)

说明:育苗配土,指的是叶插、播种和砍头扦插时候使用的土,生长是第一需求,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保持土壤中的水分及增加湿度,以便诱导植物生根发芽。

用水来告诉种子和生长点,小宝贝,快看快看,有水了,外面环境变好了,赶紧着别耽误,快点生根发芽,赶上这波水咱就能长出来,以后喝香的吃辣的找妹子,这波过去咱没准就完蛋了。

所以育苗土最重要的是要保水好,蛭石在保水第一的介质,所以占的比重最大。

泥炭是基础用土,在育苗土中主要作用是固定根系,以及自身很强的长时间保水功能。

而珍珠岩在育苗土中的作用是其保温效果,幼小的根系应对温度变化能力弱,用珍珠岩来控温,至于珍珠岩的改善土质能力,因为育苗期比较短,不到一年,还使用不到。

至于颗粒土,这时候湿度越大越好,饱和湿度最好,颗粒土的排水效果根本不需要,所以就不放了。另一个原因是,小苗的根系很细小,泥炭、蛭石、珍珠岩这些小颗粒就能被幼苗的根系攀附住固定,颗粒土比较大,小根系还攀附不上。

ps:生长点在叶子根部和枝条的节上

ps2:育苗泥炭说的是进口泥炭,国产泥炭并非标准化的产物,洁净程度不如进口泥炭,里面会混有泥土,泥土里一般都有草籽,草籽会跟小苗特别是种子争夺水份、阳光、根系生长空间,多肉这东西,哪打得过草啊。

ps3:育苗不要用椰糠,因为椰糠碳氮比太高,小苗在长叶子阶段,容易营养失衡造成病变,就像小孩挑食的危害一样。

野生的多肉多生长于戈壁上、山野间。那里的土壤成分多数不好,并不会像庄稼一样土壤肥厚,一般都是沙石较多。并不是因为多肉生命力强,而是因为沙石土壤才是真正适合多肉的啊喂!

新手们把多肉种在纯土壤里,再浇透了水……等水干了后,那土硬的啊……连牙签都插不进去,更别提多肉的根了。

所以话说回来,只要在多肉土中添加大比例的沙和石,多肉生长的越好。

所谓的“石”,也可以叫颗粒,就是什么蛭石、彩虹石、绿沸石、珍珠岩等等,大颗粒的赤玉土、漉沼土、硅藻土也可以当作石。

至于“沙”,我用的是洗蛭石,洗到跟沙子一样。最初是看着好看用来铺面的,自从那次欣赏时刮来了一阵大风之后我……我就拿它当沙用了。

一般来说,鲜嫩的多肉刚入盆时,沙石的比例可以少些,土:石:沙=2:1:1。

每年给多肉换土时,沙石的比例都要逐渐提升,我去年换土时,基本上是土:石:沙=1:1:1。下次准备把石的比例加一倍。(看到有一些骨灰级肉友,把多肉就栽在纯碎石中,肉长的那叫一好)

另外为啥多肉的土要沙石比例那么高呢?在我看主要是怕烂根。浇水一多,若土太硬,多余的水分不容易排出去,呕在土中的话,容易滋生虫卵,或烂根,无论是哪种结果,你的肉基本上就黑腐了。

若沙石多,土壤中的空隙就多,排水很通畅,上述的问题就很难出现了。

为啥总对新手说:“不要浇太多水?”

关键点不在于新手浇水多,主要在于新手土太硬。

现身说法,我每天都给肉浇水,一年多了,从来不见黑腐,肉们长得可开心了。

另外,垫底石和铺面石有啥用?

垫底石主要是帮助储存多余水分。当盆地无孔时多需要。也没啥要求,石头大点就行了,原理很简单,石头大空隙就大嘛。

铺面石有啥用?实测没啥大用。主要用途有俩:防止一刮风一桌子土、好看。我上个月才铺上铺面石,之前没觉得有啥问题。除了每天都要擦桌子土以外……另外,放了铺面石以后,不太方便观察土壤湿度;施颗粒肥料时不容易把肥料破土浅埋。

‍‍泥炭的营养基本够了。泥炭+珍珠岩,可以再加些兰石、煤渣吧。颗粒比例稍微多些,珍珠岩、泥炭都比较保水。也要看是那些多肉。也要看气候,每个人的配比都不一样。‍‍

多肉植物的一般情况下都是培养土加上蛭石栽植比较好,比例1:1到1:2之间就可以,家庭养护多肉植物一般情况下都是放阳台上明亮通风处比较好,注意特耐旱少浇水,怕涝,湿度大容易沤根腐烂。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