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非洲菊的主要品种

来源:www.muyeseed.com   时间:2022-09-26 06:18   点击:151  编辑:储欣   手机版

非洲菊的主要品种

非洲菊的品种有很多,分类方法也有很多。比如,按照花瓣的形态,可以将它分为单瓣、半重瓣、重瓣三类。按照花色,则可以将它分为红色系、黄色系、粉色系、橙色系和白色系五类。

非洲菊的主要分类

盆栽型

盆栽型非洲菊主要的特点就是花期一直,花色丰富多变,生育期较短,多花性较强。

切花型

切花型非洲菊主要的特点就是,花梗笔直并且花径大,可以终年开花,花期较长,观赏时间就,瓶插的寿命较长。

非洲菊切花的主要分类

非洲菊多用作切花,切花可以按照花瓣分为单瓣、半重瓣、重瓣这些类型,也可以按照颜色分为红色系、黄色系、粉色系、橙色系和白色系等系列。

红色系

红色系的非洲菊,常见的切花品种有“特拉维撒”,是单瓣大花品种,产量较高。“上海”,特点是黑心,花较大。“特拉玛西玛”,花大寿命长。“桑格瑞拉”,重瓣大花,颜色比较鲜艳。“卡默多迪”,重瓣,颜色比较深。

黄色系

黄色系的非洲菊常见的品种有“黄点”,重瓣,大花。“特拉费姆”,单瓣的大花,颜色呈现鹅黄。“米瑞高德”,重瓣,花心是黑色的,很漂亮。

粉色系

粉色的非洲菊,有“埃斯特利”,是粉花黑心,花形较大。“特伯姆巴”,也是黑色花心,花柄较长。“特拉克温”,是主要栽植品种。

橙色系

橙色系的非洲菊,有品种“加利福尼亚”,花大,花形整齐。“特拉考姆比”,产量大,是主要栽培品种。“卡利玛特尼”,花心是黄绿色的。

白色系

白色系非洲菊品种相对较少,“奥西维亚”,是产量较大的一种。“特拉明特”,则是产量中等的大花。

非洲菊同属植物约45种。四季有花,花色有大红、橙红、淡红、黄色等,以春秋两季最盛。最早进行非洲菊品种改良的是英国人IrwinLynch,用G.jamesonii和G.vurufolia(绿叶非洲菊)杂交。以后法国人M.Adent继续改进,育成了大量切花品种。另外日本也育成了重瓣品种,花型、花色多样,统称杂种非洲菊,用于切花,盆花。

非洲菊的品种可分主要可分为矮生盆栽型和现代切花型。盆栽类型主要是F1代杂交种,具花期一致、色彩变化丰富、生育期短、习性整齐、多花性强等特点;切花类品种花梗笔直、花径大的可达15cm,花期长、终年可开花、观赏时间持久,瓶插寿命长达7~10d。切花型又可分为单瓣型、半重瓣型、重瓣型;根据颜色可分为鲜红色系、粉色系、纯黄色系、橙黄色系、纯白色系等。

市场上不同类型品种又可分为:

1、窄瓣型:舌状花瓣宽4~4.5mm、长50mm,排成1~2轮;花序直径12~13cm,花盘小,花梗粗5~6mm、长50cm。单株年产量30枝以上。

2、宽瓣型:舌状花瓣宽5~7.5mm、长41~48mm,60瓣左右,排成1~3轮;花序直径11~13cm,花梗粗6mm、长50~70cm。单株年产量20枝以上。常见的有玛林:黄花重瓣;黛尔非:白花宽瓣;海力斯:朱红花宽瓣;卡门:深玫红花宽瓣;吉蒂:玫红花瓣、黑心。尤以黑心品种深受人们喜爱。

非洲菊如何繁殖啊?

种植非洲菊应选在每年春季或秋季的时候进行,气候适宜,更利于种子萌发。种植的盆土要保证透气,疏松才行。种子要选健康饱满的,将有病虫害的都挑出去。处理好后直接将种子洒在上面就行。洒后覆盖薄土,浇水保湿,不久就可长出小苗。在苗期的时候要加强管理,等长出三四片真叶的时候要移到花盆中。

一、种植时间

种植非洲菊应选在每年春季的三月到五月或秋季的九月到十一月之间进行,气候相对更适宜,利于种子萌发。且这两个时间段的气候温度对小苗的萌发也有利,小苗能长的更好。

二、准备盆土

非洲菊播种的时候要先调配适宜的基质,用沙质土,蛭石,泥炭土混合起来就行,这样调配出的土壤透气,疏松,对种子萌发有利。注意,调配好需消毒处理才可用。花盆选透气性好的泥陶盆就行。大小根据播种的数量来定。

三、选择种子

播种的时候种子要选健康饱满的,这样的发芽率更高。注意一定要将有病虫害的种子挑出来,会降低出芽率。

四、播种方法

盆土备好之后就可将种子撒在上面就行,撒好后上面要覆盖一层薄土,紧接着浇一次透水,让土壤湿润些,并及时覆盖上塑料膜来保温保湿。

五、种后养护

非洲菊种下之后要保温处理,温度保持在20-30度之间最好,这样大概只需一周左右就会发芽。管理期间每天都要掀开塑料膜让它透透气。等种子出芽后再给与散光,多晒晒散光照,对小苗生长有利,等长出三四片真叶的时候就可移栽到花盆中。

非洲菊是菊科大丁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扶郎花、大丁草、嘉宝菊、菖白枝、火丁草、葛白拉、灯盏花等。非洲菊是世界重要的切花之一,有人将其列为五大切花之一。花朵硕大艳丽,风韵秀美,花枝挺拔,花色丰富。有些地区喜欢在结婚庆典时用非洲菊扎成花束布置新房,取其“扶郎花”的谐意,即妻子支持丈夫成就事业。作切花水养时间较长。可盆栽室内摆放,也可点缀庭院、草坪边缘、花坛等。目前非洲菊大量生产主要用组织培养育苗。

(1)组织培养育苗。用叶片、未受精胚珠、花芽、茎顶、根茎等材料作外植体。

用芽作外植体时,诱导用MS培养基,附加2毫克/千克6-苄基腺嘌呤和0.5毫克/千克吲哚乙酸。继代用MS培养基,附加10毫克/千克激动素。生根用1/2MS培养基,附加0.3毫克/千克萘乙酸。

用组织培养苗的叶片作外植体时,当有3~4片叶时最为适宜,将叶片切成边长4毫米的方形。诱导用MS培养基,附加3毫克/千克6-苄基腺嘌呤和0.1毫克/千克萘乙酸。增殖用MS培养基,附加3毫克/千克6-苄基腺嘌呤和0.2毫克/千克萘乙酸。生根用1/2MS培养基,附加1.0毫克/千克吲哚丁酸。

诱导时控制光照度1000勒克斯左右,温度22~28℃。当诱导出的不定芽长出3~4片叶、叶长约3~4厘米时切下,在增殖培养基上培养,控制光照度1500~2000勒克斯,温度22~28℃。将丛芽切成单株芽苗,放于生根培养基上进行诱导生根,温度、光照条件与增殖阶段相同。经过1个月的生根培养后出瓶,移栽到苗床。在增殖培养时可添加0.1毫克/千克多效唑,使小苗矮壮。

(2)分株繁殖。适用于分蘖力强的品种,分株在春季进行。取出母株,剪去部分叶片和黑褐色老根、朽根,再剪去一部分根的尖端以促进须根的发生。一般每个母株分成4~6株小苗。每个新株要带芽和根,有3~4片叶。连续多年进行分株繁殖,种性退化,质量不稳定,商品率降低。

(3)扦插繁殖。选健壮的植株作母株,剪取根部粗大部分,去除叶片和生长点,保留根颈部,栽植在苗床上。控温22~24℃,空气相对湿度70%~80%。培养一段时间后根颈部会陆续长出叶腋芽和不定芽,采下作插穗。或直接在健壮的植株上剪取单芽,或发生在茎基部的短侧芽作插穗,每个母株可反复剪取插穗3~4次,能采插穗10~20个。用沙或草炭作基质,控温22~24℃,20~30天生根。春季扦插的当年开花。为促进生根,可用500毫克/千克的萘乙酸药液处理插穗,然后扦插。

(4)播种育苗。非洲菊为异花授粉植物,自交不孕,如播种繁殖必须人工授粉。由于种子寿命短,种子成熟后应尽快播种。非洲菊种子千粒重4.1~4.8克。常温下贮藏种子可使用6个月左右,在0℃左右低温下贮藏可使用1年。播种育苗用于矮生盆栽型品种和育种。每平方米苗床播种50克左右,控温18~20℃,播种后7天出苗。一般种子发芽率在30%~40%,最高50%左右。长出2~3片真叶时移入直径8~10厘米的容器中培养。

打蔫的原因有很多,土壤过干,浇水过多,病虫害,都会导致植物萎蔫。

最好查看一下,根部是否健康,有没有生虫。

浇水的原则是不干不浇,浇则浇透。

繁殖

由于非洲菊为异花传粉植物,自交不孕,其种子后代必然会发生变异。变异类型普遍表现为花梗变细、变软,花形变小,切花价值大大降低,因此非洲菊必须采用无性方式加以繁殖。通常采用分株繁殖,但每年每株仅可分出5个~6个新株。为了加速繁殖,还可采用扦插和组织培养。

①分株:一般在4月~5月进行。将老株掘起切分,每个新株应带4片~5片叶,另行栽植。栽时不可过深,以根颈部略露出土为宜。

②扦插:将健壮的植株挖起,截取根部粗大部分,去除叶片,切去生长点,保留根颈部,并将其种植在种植箱内。环境条件为温度22℃~24℃,空气相对湿度70%~80%。以后根颈部会陆续长出叶腋芽和不定芽形成插穗。一个母株上可反复采取插穗3次~4次,一共可采插穗10个~20个。插穗扦插后3周~4周便可长根。扦插的时间最好在3月~4月,这样产生的新株当年就可开花。

非洲菊又名扶郎花、大丁草,为菊科大丁草属植物。非洲菊花大色美,娇姿悦目,现已成为重要的室内装饰植物。非洲菊自19世纪80年代被发现后,首先在英国邱园用作观赏植物,并培育出非洲菊的新品种。接着法国园艺学家又选育出一批切花非洲菊品种。到20世纪80年代又在欧洲育成了供盆栽观赏的新品种。为此,非洲菊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在日本,1993年销售非洲菊切花1.35亿支,销售额为4500万美元。韩国和马来西亚栽培面积均在77公顷。在欧洲,荷兰1995年非洲菊产值达到9340万美元,列切花的第五位。西班牙非洲菊占据本国切花产量的第四位。另外德国、波兰非洲菊产量也不少。匈牙利着重种苗生产。而丹麦以生产盆栽非洲菊为主,而且推出了许多盆栽用的新品种。

我国自20世纪20年代引进橙红色单轮和深红色重瓣品种,80年代开始引入现代切花品种,最近又从荷兰、丹麦引种盆栽非洲菊品种。可以说,世界和中国在盆栽非洲菊的育种、栽培、产业化生产方面才刚刚起步,现在发展我国盆栽非洲菊是一个很好的机遇。

形态特征与品种】非洲菊为多年生草本。全株被细毛,基生叶多数,长椭圆状披针形,羽状浅裂,叶缘具疏齿,叶背具长毛。头状花序单生花拳顶端,舌状花1~2轮,橘红色,条状披针形。常见栽培品种有桑巴(Samba),花半重瓣,金黄色,本系列还有4个颜色。节日(Festival),花色有黄、粉、玫瑰红、鲜红、橙红、白、橙黄等16个花色,本系列种子发芽率高、花葶短,开花早、栽培容易,是盆栽非洲菊中最具商业价值的品种。化装舞会(Masquerade),花色有白、黄、红等6种,花心具黑眼。健壮巨人(RobustGiant)系列,花有红、黄、粉、橙、白獭双色等,花径12~15厘米。

常见同属观赏种有重瓣非洲菊(G.jamesoniivar.plena),花重瓣,具几个辐射状排列的舌状花。绿叶大丁草(G.viridifolia),叶倒卵形,绿色,花茎长,花像雏菊,花色从白至粉红、淡紫、棕色。

【生物学特性】非洲菊原产非洲南部。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生长适温为20~25℃,夜间14~16℃,开花适温不低于15℃,冬季休眠期适温为12~15℃,低于7℃则停止生长。对光周期反应不敏感,自然日照的长短对开花数量和花朵质量没有影响。喜肥沃,疏松的腐叶土和pH6~7的微酸性土壤。切忌黏重土壤,在中性或微碱性土壤中也能生长,但在碱性土壤中,叶片易产生缺铁症状。

非洲菊的花期调控比较容易,只要保持室温在12℃以上,植株就不进入休眠,能继续生长和开花。

【繁殖方法】常用播种、分株、扦插和组培繁殖。

播种繁殖:非洲菊为异花授粉植物,自交不孕,其种子后代必然会发生变异。播种繁殖常用于育种。春播3~5月,秋播9~10月,最好种子成熟后立即播种。发芽适温18~20℃,播后7~10天发芽,种子发芽率为50%左右,种子寿命短。盆土过湿,易罹病倒苗。播后60~70天、苗具2~3片真叶时移植10厘米盆。定植后2~3个月可见开花。

分株繁殖:3~5月进行。先托出母株,把地下茎分切成若干子株,每株子株须带新根和新芽,盆栽不宜过深,根芽必须露出土面。不带根的新芽,则难以成活。

扦插繁殖:将健壮植株挖出,截取根部粗壮部分,去除叶片,切去生长点,保留根颈部,种在泥炭中,保持室温22~24℃,相对湿度70%~80%,从根颈部会长出叶芽和不定芽形成插穗。一株母株可反复剪取插穗3~4次,可采插穗10~20个。插入沙床中,约3~4周可生根。当年扦插的新株当年能开花。

组培繁殖:目前荷兰、美国、日本、德国等国采用叶片、未受精胚珠、花芽、茎顶、根茎等材料作外植体。芽分化培养基用MS培养基加2毫克/升6-苄氨基腺嘌呤和0.5毫克/升吲哚乙酸。继代培养增殖培养基用MS加10毫克/升激动素,长根培养基为1/2MS加0.03毫克/升萘乙酸。非洲菊外植体诱导出芽后,经过4~5个月的试管增殖,就可以繁育成批试管幼苗,并投入规模生产。

【栽培管理】非洲菊根系发达,盆栽需用 肥沃、疏松和排水好的腐叶土或泥炭土。生长期应多浇水,保持盆土湿润,但不能积水,否则易发生烂根现象。每半月施肥1次,花芽形成至开花前增施1~2次磷钾肥,也可在生长期使用20-8-20四季用高硝酸钾肥。

非洲菊是喜光性植物,盆栽必须安排在光线充足位置,这样叶片生长健壮,花梗挺拔,花色鲜艳。光线不足,叶片瘦弱发黄,花梗柔细下垂,花小色淡。

冬季大棚或日光温室栽培,注意保温和通凤,随时启盖草帘。浇水时应注意叶丛中心不能着水,否则易使花芽腐烂。

【病虫害防治】非洲菊在室内盆栽时常发生枯萎病、叶斑病和白粉病,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虫害主要有红蛛蛛和蚜虫危害叶片和花茎,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2000倍液喷杀防治。

【产后处理】非洲菊盆栽观赏已成为新潮。用它摆放窗台、阳台和宾馆大堂、茶室,不仅姿态优美,花色艳丽,而且花开不断,观赏期长。盆栽也可点缀庭院、草坪边缘、花坛,倍觉幽雅悦目。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下一篇:没有了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