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海南黄花梨和草花梨的区别是什么

来源:www.muyeseed.com   时间:2022-10-17 15:57   点击:138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海南黄花梨和草花梨的区别是什么

海南黄花梨和草花梨有什么区别呢?

海南黄花梨和草花梨有什么区别呢。红木家具圈对海南黄花梨的认知是没有分歧的,但对草花梨的研究和诠释就众说纷纭了,但也逃不过两个大的类别。

从上面的红木分类图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得出,黄花梨是属于蝶形花亚科的黄檀属,类别是香枝木类,(注意,黄花梨并不属于花梨木类)并且香枝木类中只有一个树种降香黄檀,也就是名贵的“黄花梨”。

海南黄花梨,学名“降香黄檀”,曾用名:“花榈木”“花黎木”“花梨母”“海南檀”“油格”“糠格”“香枝木”等 。

“草花梨”一般是指东南亚地区产的一些“花梨木”,如缅甸的大果紫檀,鸟足紫檀、越柬紫檀等。

大果紫檀

鸟足紫檀

越柬紫檀

海南黄花梨

海南黄花梨,是明式硬木家具的首选用材,尤其苏作。它有过很多称谓,在红木标准中,它是豆科黄檀属香枝木类的降香黄檀,这是它唯一的官方学名。

草花梨

关于草花梨的解说,行业历来众说纷纭。它其实和黄花梨一样,其名字不是木材学的科学名字,而是具有形象意义的文化范畴。

总来的来说,对于它的解说大体有两个方向:

一.草花梨是指红木标准中的七种紫檀属花梨木,或指包括安氏紫檀、安哥拉紫檀等在内的亚花梨。

虽然草花梨名字不好听,但是它是相对黄花梨而言的。且其在很大程度上又是紫檀属花梨木、亚花梨木等内红木的一种泛称,那么它的自身木性价值是不低的,是目前红木家具市场制作红木家具的主要用材。

二,在中国明清硬木家具制作中未成出现过的木材,但其纹理又极其像黄花梨的硬木。

这类说法,主要是指这类木材至今未纳入红木标准中,中国明清硬木家具中也未曾出现过的木材,不具备明清硬木家具的历史文化传承价值。

但是其自生木性又非常珍贵,纹理、油性、可塑性、耐腐蚀性、质地坚硬等都非常接近黄花梨,如今红木市场也常作引用,我们把这类硬木也称草花梨:如时下炒作火热的非洲花梨、巴西花梨(古夷苏木)、大叶黄花梨等,都是这类未进红木标准的高档硬木,其气干密度有时比红木标准中的硬木还要高得多,生长年限也十分久远;如大叶黄花梨其气干密度1.015-1.41g/cm³,生长期为500-800年;其未来的开放前景十分可观。

延伸阅读:海南黄花梨知识大全

从特征上来说,非洲草花梨木质疏松,棕眼较大,颜色土黄干涩而无光泽。纹理粗疏,混乱动感较差。气孔分散杂乱无规律。显微镜下纹理气孔与海南黄花梨极其相似,但是草花梨气孔散乱稀疏,含有量较少,颜色略为土黄色,黄褐。即使打磨后的草花梨依然显得粗旷,打磨时有股酸臭味,俗称臭花梨。海南黄花梨纹理变幻无穷动感较强,颜色鲜美,色泽温润细腻文雅,其木质稳定不易变形,气孔多而密集,颜色多为紫红,黄褐,橙黄,黄色为主。气孔多以聚翼状聚之,显微镜下气孔细长密集,含油量极为丰富。颜色分布均匀。打磨时有股冲鼻的辛香味,味浓持久。

从名贵程度上来说,海南黄花梨因为历史文化因素,较为久远。在明清皇族家具中创造出辉煌历史。海南黄花梨由于生长周期长,生长环境恶劣,作为皇家专用贡木早在清朝已被砍伐殆尽,其稀缺性显出海南黄花梨的珍贵。海南黄花梨有着天然纹理,意蕴风雅,其家具工艺上,由于木质稳定工艺精湛创造出了明清家具的艺术价值。然而非洲草花梨是在清末民国时才大量作为替代品大量使用,其艺术价值,文化历史也不如海南黄花梨名贵。草花梨品种数量繁多,在价格上海南黄花梨500万一吨左右,而草花梨则5000元左右一吨。由此可以看出海南黄花梨的名贵稀有。

一个是西施,一个是东施;一个是李逵,一个是李鬼;一个是太子,一个是狸猫。

二、请懂花树的人解答,以下是什么树或花?

中文学名

高山榕

拉丁学名

Ficus altissima Bl.

别    称

马榕、鸡榕、大青树、大叶榕(海南岛)

高山榕(学名:Ficus altissima)属桑科,榕属,大乔木,高25-30米,胸径40-90厘米;树皮灰色,平滑;幼枝绿色,粗约10毫米,被微柔毛。 叶厚革质,广卵形至广卵状椭圆形,长10-19厘米,宽8-11厘米,先端钝,急尖,基部宽楔形,全缘,两面光滑,无毛,基生侧脉延长,侧脉5-7对;叶柄长2-5厘米,粗壮;托叶厚革质,长2-3厘米,外面被灰色绢丝状毛。

三、这是什么花树?

这是榄仁树,又名大叶榄仁、法国枇杷,树上是新叶,不是花。

榄仁树

Terminalia catappa L.

中国植物志>> 第53(1)卷 >> 使君子科 Combretaceae >> 诃子属 Terminalia

5.榄仁树(中山传信录、台湾植物名录)山枇杷树(海南)

大乔木,高15米或更高,树皮褐黑色,纵裂而剥落状;枝平展,近顶部密被棕黄色的绒毛,具密而明显的叶痕。叶大,互生,常密集于枝顶,叶片倒卵形,长12-22厘米,宽8-15厘米,先端钝圆或短尖,中部以下渐狭,基部截形或狭心形,两面无毛或幼时背面疏被软毛,全缘,稀微波状,主脉粗壮,上面下陷而成一浅槽,背面凸起,且于基部近叶柄处被绒毛,侧脉10-12对,网脉稠密;叶柄短而粗壮,长10-15毫米,被毛。穗状花序长而纤细,腋生,长15-20厘米,雄花生于上部,两性花生于下部;苞片小,早落;花多数,绿色或白色,长约10毫米;花瓣缺;萼筒杯状,长8毫米,外面无毛,内面被白色柔毛,萼齿5,三角形,与萼筒几等长;雄蕊10枚,长约2.5毫米,伸出萼外;花盘由5个腺体组成,被白色粗毛;子房圆锥形,幼时被毛,成熟时近无毛;花柱单一,粗壮;胚珠2颗,倒悬于室顶。果椭圆形,常稍压扁,具2棱,棱上具翅状的狭边,长3-4.5厘米,宽2.5-3.1厘米,厚约2匣米,两端稍渐尖,果皮木质,坚硬,无毛、成熟时青黑色;种子一颗,矩圆形,含油质。花期3-6月,果期7-9月。

产广东(徐闻至海南岛)、台湾、云南(东南部)。常生于气候湿热的海边沙滩上,多栽培作行道树。马来西亚、越南以及印度、大洋洲均有分布。南美热带海岸也很常见。

木材可为舟船、家具等用材。树皮含单宁,能生产黑色染料。种子油可食,也供药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