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花卉的温度是怎样调节花期的?

来源:www.muyeseed.com   时间:2022-11-25 18:34   点击:69  编辑:admin   手机版

花卉的温度是怎样调节花期的?

许多中日照花卉,如米兰、扶桑、大丽花、仙客来、矮牵牛、石竹、万寿菊、紫茉莉等孕蕾花,对日照时间的长短反应并不敏感,只要能满足它们开花时的温度,不论日照长短,都能提前开花。但不同种类的花卉,开花时所需要的温度不同。如能人为地满足花芽分化及花蕾发育对温度的要求,设法创造适合其开花条件,即可提前开花。反之,采用人工降温的方法,即能抑制花蕾形成,推迟开花时间。

(1)增加温度:栽培实践证明,增温可使大多数喜温花卉的开花期提前。如冬季加温,可使瓜叶菊、大岩桐等提前开花;若想让梅花、腊梅、碧桃、迎春等花木在元旦、春节期间开放,可在预定开花前20~25天将秋末移入冷室内越冬的植株,移至18~24摄氏度的室内,给予适当的水肥,约10天花蕾即能逐渐膨大,出现透色后再移至8~15摄氏度环境下,即可届时开放,并能延长花期。许多花卉,如月季、茉莉、大丽花、美人蕉、文殊兰、百子莲等,在秋末气温降低时,在其生长停止之前,及时采取加温、施肥、修剪等措施,则可继续生长,不断开花。

(2)降低温度:降温使处于休眠状态的花木继续休眠,即能达到推迟花期的目的。这种处理方法适用于耐寒、耐阴花卉。一般做法是:在早春气温上升前,趁休眠花卉还处在休眠状态时,将它们移入冷室内,室温一般保持在1~3摄氏度为宜(不耐寒的花卉温度可略高些)。室内设有微弱的灯光,每天照射3~4小时,同时注意适当喷雾和浇少量水,保持盆土稍湿,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植株可一直处于休眠状态,存放到预定开花期前20天左右移出冷室,即可届时开花。杜鹃等花木的花期控制常用此法。此外,较低的温度能使花卉新陈代谢活动变得缓慢,从而延迟开花。如10摄氏度以下的低温能使月季、杜鹃、天竺葵、唐菖蒲等已形成的花蕾推迟开花。对于一些原产热带在炎夏休眠的花卉,如仙客来、倒挂金钟、四季海棠、石蒜等,如能在6~9月降低温度,放在凉爽的荫棚下养护,就能打破休眠,使其继续开花。此外,如想将秋播草花改为春季播种,可将已开始萌动的种子置于0~5摄氏度低温条件下进行处理,使其通过春化阶段之后,改在春季播种,当年也可正常开花。

怎样利用温度控制花期?

不同花卉因原产地不同,对温度的要求也不同,为改变花卉的花期可利用增加温度、降低温度两种措施。

增加温度促进开花。适用于需要提前开花的草本花卉,如瓜叶菊、大岩桐等;也适用于春季开花的木本花卉,如牡丹、杜鹃等。利用温度控制花期应用较多的有:

(1)对入冬前早已形成花芽,而处于休眠的,可将植株移入20~25℃的温室中,通过喷雾使之达80%以上的湿度。一般海棠10~15天、牡丹30~35天,杜鹃40~50天可开花。根据各种花卉所需要加温的天数,陆续放入加温温室内处理,可达到同期开花的目的。

(2)对非洲菊、茉莉花、大丽花、美人蕉、一串红、雏菊、金鱼草等,为使在秋末冬初时开花,可在9月中旬至10月下旬分别整理、施肥,放在20~25℃温室中,则可继续开花。

(3)用延长休眠期推迟花期的,有杜鹃、牡丹、芍药、锦带、木瓜、麻叶绣球等。将这些花卉放入0~2℃的冷库中,根据国庆节开花的要求,推算出库的时间出库。库中每天用电灯补光3~5小时,并适当通风换气。出库初期应放在避风、避光处喷水养护。

(4)利用提前休眠提早开花的,有牡丹、芍药等。为使牡丹在国庆节开花,应选适宜品种健壮的植株。春季现蕾后及早摘心,8月中旬剪去枯枝上盆,在荫棚中养护数日,移入冷库,保持0~2℃,每天给以数小时弱光,使之提前休眠,半个月后,取出放在荫棚下通风,每天喷5~6次水,每天用1000毫克/升赤霉素涂花芽,经5~7天,花芽萌动停止使用,国庆节可见花。

(5)用延缓生长推迟开花的,有菊花、月季等。将含苞的花卉放在4~10℃低温下抑制生长,推迟开花。

(6)用防暑降温延缓开花的,有吊钟海棠、仙客来等。7月高温来临前,降低温度,保持20~25℃,高温过后移至荫棚下,9~10月可继续开花。

(7)用春化处理改变花期的,有美国石竹。对种子进行低温春化处理,使2年开花的品种第一年就能开花。

将花卉和球根放于0~3℃的有较弱灯光的冷室内,可延长花卉的休眠。冷藏后,如在10~30℃的温室中栽种,麝香百合只需12~16周就能开花。如杜鹃提前15~20天取出,放庇荫、凉爽、防风处,喷水4~5天后见些阳光,国庆节可开花。各种花卉处理时间、方法不同,控制温度可达到全年供花。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下一篇:没有了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