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介绍关于农业市场动态,农业企业新闻,农业种植行业有关资讯
手机访问 http://m.muyeseed.com

水生花卉生态习性是怎样的?

水生花卉生态习性是怎样的?

1.光照

绝大多数的水生花卉喜欢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的条件。但也有耐半阴者,如菖蒲、石菖蒲等。

2.温度

水生花卉对水温和气温的要求,因原产地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

较耐寒者可在中国北方地区自然生长,但在江河封冻的季节,越冬有几种方式:

①以种子越冬,如水生鸢尾类、荷花及香蒲等少数种类。

②以根状茎、块茎或球茎埋藏在淤泥中越冬,如莲藕、香蒲、芦苇、荸荠、慈姑等。

③以冬芽的方式越冬,冬芽在母体上形成,深秋脱离母体沉入水底,保持休眠状态,春季来临水温上升时开始萌动,夏季浮到水面形成新株如苦草、浮萍等。

而王莲等原产热带地区的水生花卉在中国大多数地区需进行温室栽培。

3.土壤

栽培水生花卉的塘泥大多需含丰富的有机质,在肥分不足的基质中生长较弱。

4.氧气

水中的含氧量也影响着水生花卉的生长发育。只有极少数低等水生植物在近3米的深水尚能生存,而绝大多数高等水生植物主要分布在1~2米深的水中,挺水和浮水类型的花卉常以水深60~100厘米为限,近沼生习性的种类则只需20~30厘米的浅水即可。水的流动能增加水中的含氧量并具有净化作用,所以完全静止的小水面不适合水生花卉的生长,有些植物需生长在溪涧或泉水等流速较大的水域,如西洋菜、苦草等。而在流水中生长的沉水植物,常具有穿孔状的叶片或茎叶呈细丝状,以适应特殊的环境。

水生植物怎么栽种?

栽种水生植物,必须掌握一些原则,使其生长良好。

1.日照:大多数水生植物都需要充足的日照,尤其是生长期,即每年四至十月之间,如阳光照射不足,会发生徒长、叶小而薄、不开花等现象。

2.用土:除了漂浮植物不须底土外,栽植其它种类的水生植物,须用田土、池塘烂泥等有机黏质土做为底土,在表层铺盖直径一至二公分的粗砂,可防止灌水或震动造成水混浊现象。居家栽植时,为防止异味及孳生蚊虫,可将盛泥土的盆缸置于户外,挑选生长良好的植株置于盛水容器中,放在室内观赏,并随时替换,水边植物则以田土加碎水苔栽植。

3.施肥:以油粕、骨粉的玉肥做为基肥,约放四、五个玉肥于容器角落即可,水边植物不须基肥。追肥则以化学肥料代替有机肥,以避免污染水质,用量较一般植稀薄十倍。

4.水位:水生植物依生长习性不同,对水深的要求也不同。

漂浮植物最简单,仅须足够的水深使其漂浮;沈水植物则水高必须超过植株,使茎叶自然伸展。水边植物则保持土壤湿润、稍呈积水状态。挺水植物因茎叶会挺出水面,须保持五十公分至一公尺左右的水深。浮水植物较麻烦,水位高低须依茎梗长短调整,使叶浮于水面呈自然状态为佳。

5.疏除:若同一水池中混合栽植各类水生植物,必须定时疏除繁殖快速的种类,如浮萍、大萍等,以免覆满水面,影响睡莲或其它沈水植物的生长;浮水植物过大时,叶面互相遮盖时,也必须进行分株。

6.换水:为避免蚊虫孳生或水质恶化,当用水发生混浊时,即必须换水,夏季则须增加换水次数。

5.水生植物养护

湖、池内水生植物的生长范围应严格控制,防止影响水面倒影。超出范围的叶片,应在水面以下随时割除。

水生植物应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水生植物在水面及水面以上的枯黄部分应及时清除。

为保护水生植物不被鱼类破坏,可在水生植物栽植区域四周设置围网。

6.水生植物病害防治技术

植物一般在长期的自然和人工选择下,形成了各自群体的生物学特征,对周围环境有一定的适应范围,并与其它生物形成复杂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生态平衡关系。当环境条件剧烈变化,超出适应限度或遭受致病生物的侵袭,使植物的正常新陈代谢遭到干扰和破坏,此现象可认为植物发生了病害。

水生植物的病害主要可分为侵染性病害与非侵染性病害。形成致命性危害的一般为侵染性病害,是由于病原微生物如真菌、细菌、病毒、线虫等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危害极大。防治不及时,造成产量下降,品质低劣,失去经济价值。主要病害有腐败病(鸢尾科植物)、黑斑病(莎草科植物)、纹枯病、病等,常表现出腐烂、花叶、畸形、叶斑等症状。

现在随着气温的不断提高,水生植物各品种的病害的发生机率也比前期上升了许多,那么在管理中怎样去有效的去减少与防治病害呢。经过这些年来的实践操作得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加强水肥管理”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尤为重要。水生植物一般给大多数人的印象是生长比较粗纩和管理相对简单。其实不然,水生植物和其它的观赏植物一样,从发芽到开花结果,完成整个生长过程,保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对于各类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的需求量非常大,其中包括常用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同时还吸收了铜、锌、锰等微量元素。所以,“合理的水肥管理”,能够促使植物健壮生长,从而提高植物自身的抗病能力。因此,在日常管理中,需要加强对如下几项措施的实施:

1.水生植物的水管理,能否借鉴水稻的栽培技术。水方面,苗期水适当,保持浅水层,保水回清,分蘖期,浅水勤灌,后期,适时晒田,复水后,保持干干湿湿,做到前水不见后水。这样一般可以起到如下几方面的作用:

(1)可以调节控制田间的小气候,适度的降低田间的相对湿度,不利病害的发生;

(2)可以增强土壤的含氧量及土壤的氧化能力清除土壤还原性有毒物质,有利于根系的发育。

(3)可以控制无效分蘖,提高光合作用效能,增加碳水化合物的积累,促进植株的健壮生长,提高抗病力。

2.肥料方面,可采取“前促、中控、后保”法,注重早期施肥,约60%~~70%的氮肥作基肥,花前花后结实期30%~40%,强调中期限氮和后期补氮,主攻结实期。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合理配置氮、磷、钾,增施磷钾肥,适量施氮肥为原则,生长期每隔15天施用肥料一次,连续施用2~3次。若氮肥施用过多,则易导致植物疯长、抗逆性差、易倒伏、易感病等问题。一般施肥时,可以结合灌溉时进行。

3.日常管理中,药剂防治也不容忽视。但是,药剂防治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和补救措施,应掌握“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如在病发前期或病发初期就要用药,常用杀菌药剂一般有80%大生、75%百菌清、70%甲基拖布津、5%井冈霉素等,浓度宜掌握在800~1000倍左右,亩用量在150克/亩,施用时以7天为一个周期,连续施用3次。

植物的栽植密度应该合理化,栽培时应该适时的抽稀调整,及时的清除杂草和枯枝落叶,增加通风度和除湿率,以改善植株的生长空间,减少水生植物的感病、致病率。

另外,可适当改进耕作制度,合理轮作,土壤冬耕翻深,减少病原体越冬寄生率。

总而言之,在管理过程中,要不断的改善和提高栽培技术,培育壮苗以提高植株抗病虫害。

我要留言(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1826 企业通过我们找到了合作项目

姓 名:

联系电话:

留言备注:

首页 |网站简介|网站声明|正在咨询|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