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开元区的经济概述

来源:www.muyeseed.com   时间:2022-12-06 18:21   点击:80  编辑:admin   手机版

开元区是厦门造船业的发源地,今开元路30~46号有清代夹舨寮(造船作坊)遗址。当年这里建造的大海船可远航南洋诸国。同治元年(1862年),以中英商民的名义合办厦门造船厂,从英国进口全套加工设备,可承修2000吨左右的船舶,为开元区近代史上最早的机械工业企业。传统工业为食品加工和针织、织布。民国时期,区内虽有一些私营工商业和手工业,但无法构成独立的区街工业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区街工业从无到有,由小而大。在20世纪50年代的国民经济恢复和对私改造时期,开元区一方面组织少量副业组加工鸡毛掸、草席、竹器等小商品,开展生产自救;另一方面,开展手工业合作化运动,成立手工业股,对木屐、木桶、漆篮、被枕、裁缝、小五金、金银首饰加工等18个行业实施管理。至60年代初,区街工业由副业生产发展为工厂企业,先后创办工艺、铁工、明胶、制药、五金、喷镀、皮件、鞋帽、二机修、鞭炮、纸板、绳缆、竹器、耐火砖、酱油等工厂企业,并在杏林兴办炼铁厂。加上市里下放归区管理的纸箔、蚊香、糖果、蜜饯、织布、棉织、木器、火柴等8个地方国营企业,开元区共拥有工业企业30多家。区成立工业经理部,协调全区的产供销。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开元区16家地方国营工厂和15家集体手工业企业划到市里归口管理。1963年,为解决失业和社会救济等问题,区街以副业生产形式组建制药、塑料、日用品、铁工、化肥、织布、橡胶杂品等小企业,其产品还参加1966年的全市工业展览会。在“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下,开元区工业严重萎缩,到1970年,全区只剩东风机床、东风无线电厂等10家工业企业。1975年,国家对经济进行全面整顿充实,区组建消防、竹制品、塑料、医疗器械、橡胶、自行车零配件、文化用品、齿科材料、棉织、汽车修配等10家企业。1976年,全区有14家区属企业和4家社办厂,职工3345人,工业产品50多种,工业总产值1127.26万元,完成利税141.65万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元区工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新组建和创办有机玻璃、食品饮料、纸箔、印刷、钢木家具厂等企业,1983年,区属企业增加到18家,街办工业增加到24家,社组工副业达到139个,全区工业总产值4019.29万元,其中,街办厂占982.5万元,社组工副业占489.83万元。

1984年,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岛。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元区工业获得更大的发展,企业规模逐渐扩大,产业延伸到机械加工、医药化工、电子等领域。到1986年,全区已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53家,其中,区属工厂企业21家,职工4779人,工厂建筑面积8.6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742.23万元,年产值5615.6万元,完成利税495万元。小二芯插口、四维米麸、实心轮胎、非接触式轴承挡圈、小耳塞机等5种产品分别获得部优、省优产品称号。产品出口额迅速增加,外向型经济逐渐成为区街工业的生力军。“三来一补”(即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定货和补偿贸易)企业迅速成长壮大,先后创办塑胶、线圈、服装、雨伞、鞋、家具、工艺品等加工企业。1986年,东风塑料厂与港商兴办的“厦门兴鹏塑料有限公司”成为开元区第一家合资企业。随后,机电、光学仪器、马具、厨具、医药、化工、石材、服装、现代家具等“三资”企业大量涌现,成为区内生产经营能力较强、规模较大的骨干企业。至80年代末,开元区已初步形成以轻工、化工为主,兼有机械、电子行业的工业体系。通过企业改革,资产重组,加大外引内联力度,至1995年底,开元区有集体工业企业124家,内联工业企业3家,私营工业企业35家,“三资”工业企业115家。全区工业总产值14.9亿元,其中,集体企业2.6亿元,内联企业0.21亿元,私营企业1.55亿元,“三资”企业8.5亿元。辖区内工业企业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有50家,其中,产值5亿~10亿元的有厦门卷烟厂、厦工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中鹭植物油有限公司;主要产品有化工原料、工程机械、电子产品、感光材料等。 明清以来,厦门港一直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对外交通和贸易口岸。明代,城内便有定期的“墟集”和专事“贩洋”的贸易商。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在厦门设立海关,辖区对外贸易迅速发展,时称“商贾辐辏,帆樯云集”,有外贸商行、洋行多家,形成局口街、菜妈街等多条专业街市,“市井繁荣,乡村绣错,不减通都大邑之风”。“五口通商”后,外国货物及资本的大量涌入,开元辖区成为国内外物资集散地。民国初期,开元辖区仍为厦门市的主要商贸区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元区结合旧城改造,积极组建特色商业街市,陆续建成大同路电器一条街、湖滨北路餐饮一条街、莲花饮食一条街、莲坂建材一条街、禾祥西路家具一条街、湖滨南路电子城和西堤水果批发市场、浦南副食品批发市场、莲前酒类批发市场。区属商业企业和“三资”企业也抓住商机,1984年特区刚扩大到全岛,享有进出口权的中外合作商业企业厦门开元购物中心便挂牌成立。随后,外商纷至沓来,开元区的商业经济成分发生重大变革,传统的商业突破纯销售模式,与服务业、餐饮业等其他第三产业密切相关的边缘商业悄然兴起。至1995年底,全区有商业街市128条,专业批发市场3个,各类集贸市场22个,占地面积5.38万平方米,拥有摊位3880个,各类集贸市场商品年成交总量97.78万吨,成交金额5.85亿元,水果批发市场年成交量6.18万吨,成交金额2.35亿元。在开元区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达4985户,私营企业达204家,其中,区属商业企业营业额达9.39亿元,个体、私营企业商业营业额达10.93亿元。辖区内的友谊商场、华联商厦、闽客隆仓储自选商场、华都百货是厦门市大型商业企业。第二农贸市场面积2100平方米,经营九大类上千种商品,是厦门市较大的室内集贸市场之一。 开元区内金融业已有200多年历史,早期主要有当铺、票号、钱庄及民间放贷。“五口通商”后,贸易往来增多,外国资本货物大量输入,为商业服务的金融保险业随之兴起。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银行业发展迅速,辖区内有大清银行、交通银行、福建银行等多家银行。民国时期,已形成国家资本、地方政府资本、华侨资本、商业资本和外国资本等各种资金来源不同的金融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相继在辖区内设立。1986年11月,开元区成立城市信用合作社,作为全省首家获准开业的城市股份合作制金融企业正式对外营业。至1995年,辖区内有中国人民银行和各专业银行共11家金融机构;有期货、证券信托投资公司28家,城市信用社2家,外资、合资银行11家;有太平洋保险、平安保险、中国人民保险、中国人寿保险4家保险公司。此外,还有1家区属保险代理公司――开元保险站,该站成立于1986年4月,经过十年发展,保险代理业务量已由成立之初的12万元发展到1995年的6000多万元。

由于厦门长期作为海防前线,缺乏投资,开元区财政收入增长缓慢,从1949年以来的相当长时间一直由市里统收统支。1984年,区建立一级财政时,年财政收入仅457万元。厦门特区扩大到全岛后,百业俱兴,投资增多,财政收入增长步入快车道,特别是1994年实施分税制财政体制后,区财政收入每年以近30%的速度递增。至1995年,全区财政收入达1.62亿元,是1984年的35.45倍,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达1.2亿元,财政收支第一次双双突破亿元大关。1987年开元区在福建省建立第一个城市街道财政――公园财政所。全区街道社会生产总值从1988年的1.67亿元发展到1995年13.14亿元,财政收入从1988年的397万元发展到1995年的6944万元。1995年,区财政在全国率先建立村级财政站,何厝、前埔、洪文、西林4个行政村和莲坂居委会分别建立村(居)财政站,当年四村一居实现财政收入722.08万元,比核定基数503万元超收219.08万元,增长43.55%。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