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芦苇是水生植物吗?

来源:www.muyeseed.com   时间:2022-12-09 01:53   点击:203  编辑:admin   手机版

芦苇是水生植物吗?

是的

芦苇

别名:毛苇

科属名:禾本科芦苇属

学名:Phragmites communis

适应地区全国各地区均有分布,自生于海滩、池沼、河岸湿润地方。

形态特征多年生挺水草本,植株高大。秆高100∼130cm;节下常有白粉,具有粗壮匍匐根茎;叶带状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微收缩而紧按于叶鞘,无毛。鞘圆筒状,叶舌极短;大型圆锥花序,花序主轴上有分枝,小穗两侧压扁,有小花3∼7朵。

识别要点叶片线形,渐尖,叶墓宽, 圆锥花穗稠密,夏末秋初开花。

生物特性抗寒性强,能在-10℃以下的泥中越冬。初春,气温在5℃左右开始萌芽,在10∼30℃范围内生长,每升高10℃时,泥中微生物对有机质的分解就增强2∼3倍,有利于根的吸收,积温高,无霜期长,均有利植 株的生长。土壤pH值7.0∼8.0,对植株生长发育有利,还具有抗盐碱的能力。

主要品种花叶芦苇,叶片具金黄色条纹,枯萎时几乎呈白色。

繁殖要点以根茎和秆茎扦插繁殖。早春挖取带幼芽的根茎分段移栽,保持土壤湿润,极易成活,或剪下根茎或秆茎斜插在湿沙中,保持湿度让其发芽生根,待长出幼苗再移栽湖塘浅水处。

栽培养护栽种后要保持土壤湿润,水深5∼10cm。夏季生长旺盛期注意清除杂草,水位加深到15cm,并施肥1∼2次。冬季茎秆子枯后可割除,翌年春季重新萌发新株。栽培2∼3年后应分株更新。

景观特征茎挺直而坚实,叶片狭长,花序羽毛状,花紫褐色,有光泽,在湿地中能塑造出独特景观,是庭园水景中不可缺少的骨干种类。

园林应用芦苇的根状茎具有蔓生性,在园林应用中片植于风景区湖塘一角或大面积种植,营造芦荡风光,环境清新自然,景观效果好。

芦苇是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生长在灌溉沟渠旁、河堤沼泽地等,世界各地均有生长,

芦苇盆栽养殖法,越详细越好!

芦荟种植

芦荟喜欢生长在排水性能良好,不易板结的疏松土质中。一般的土壤中可掺些沙砾灰渣,如能加入腐叶草灰等更好。排水透气性不良的土质会造成根部呼吸受阻,烂根坏死,但过多沙质的土壤往往造成水分和养分的流失,使芦荟生长不良。

温度

芦荟怕寒冷,它长期生长在终年无霜的环境中。在5℃左右停止生长,0℃时,生命过程发生障碍,如果低于0℃,就会冻伤。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15―5℃,湿度为45―5%。

水:和所有植物一样,芦荟也需要水分,但最怕积水。在阴雨潮湿的季节或排水不好的情况下很容易叶片萎缩、枝根腐烂以至死亡。

日照

芦荟需要充分的阳光才能生长,需要注意的是,初植的芦荟还不宜晒太阳,最好是只在早上见见阳光,过上十天半个月它才会慢慢适应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肥:肥料对任何植物都是不可缺少的。芦荟不仅需要氮磷钾,还需要一些微量元素。为保证芦荟是绿色天然植物,要尽量使用发酵的有机肥,饼肥、鸡粪、堆肥都可以,蛆蚓粪肥更适合种植芦荟。

繁殖

芦荟一般都是采用幼苗移栽或扦插等技术进行无性繁殖的。无性繁殖速度快,可以稳定保持品种的优良特征。

病害防治

芦荟常见病害主要有炭疽病、褐斑病、叶枯病、白绢病及细菌性病害。家庭盆栽芦荟,对病害宜采取预防为主,在病害发生前选择抗病品种和优质无病害种苗,加强肥水管理,施用保护剂等来预防病害发生。当病害已发生则可辅以化学防治来控制和防止病害发展蔓延,但此时病斑一般不能消除,其观赏价值已下降。病害预防:在病害未发生前,或已发病的植株去除带病部位后,将0.5~0.8的石灰等量式波尔多液(即每100公斤水加硫酸铜和石灰各0.5~0.8公斤)施于芦荟叶面,可有效预防、抑制病菌侵入和蔓延。 病害治疗。病害发生后,用内吸传导的治疗剂如托布津、瑞毒霉等,以及抗生素如硫酸链霉素、农用链霉素、春雷霉素、井冈霉素等直接施用,能杀死芦荟体内的病原菌,控制病害蔓延。 芦荟的种植方法

芦荟本是热带植物,生性畏寒。但也是好种易活的植物。当然,要使芦荟长得快,繁殖多,必须根据芦荟的特点,精心培植。

芦荟喜欢生长在排水性能良好,不易板结的疏松土质中。一般的土壤中可掺些沙砾灰渣,如能加入腐叶草灰等更好。排水透气性不良的土质会造成根部呼吸受阻,烂根坏死,但过多沙质的土壤往往造成水分和养分的流失,使芦荟的生长不良。

芦荟怕寒冷。如果低于0℃,就会冻伤。在5℃左右停止生长,它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15℃~35℃,湿度为45%~85%。利用大棚保温栽培将解决北方地区大面积栽种芦荟的越冬问题。

芦荟和所有植物一样,需要水分,但最怕积水。在阴雨潮湿的季节或排水不好的情况下很容易叶片萎缩枝根腐烂以至死亡。

芦荟在15℃~35℃左右生长最快,我国3~10月份,大部分地区都符合这个温度。这期间要加强管理,多次松土除草,可促进土壤的通气性,加速转化土壤养分,促进根系发达,提高抗病能力,达到快速健康成长。 适时浇水是炎热夏季特别要注意的。芦荟喜光耐热,但在夏季温度高、降水少时也要防止干旱,适当地浇水可获得更高的产量。浇水造成不能过量,一般5~10天浇一次即可。生长旺盛期土壤中养分不断被株体吸收,如 及时追肥就会影响芦荟生长。有机肥一般肥效慢,不能等芦荟生长受了影响后再施肥,这样就来不及了。施肥一次不宜过多,不要沾污叶片,如果沾污要用清水冲洗。种植三年左右的芦荟就可采摘了。三年以上的叶子药用价值更高。采叶时一般要从植株下部开始,成熟的叶片顺热肃下,不要伤害植株,并昼保持中体完整。因芦荟叶中水分占96%以上。破损的叶体中的汁液流出,对其营养是个损失。另外破损的叶子也不易保存,还会影响其它叶片存放。

到了秋季就要控制浇水,可采取喷水的方法,即使土壤比较干燥也没有关系,否则很容易烂根。秋冬季节除了注意保暖,还要注意尽量让芦荟多见阳光。室内盆栽芦荟可以放到避风向阳的地方。如果温度较低,可以用透明的塑料袋罩住,在早上9点以后,3下午点以前进行日晒. 家庭怎样种芦荟

芦荟可以采叶挤汁擦脸,以供皮肢白皙,减少雀斑、青春痘。也可做家庭常备药物,遇有跌打损伤,生疮长

疖,作为清热解毒消炎药,一般人则把它当作花卉栽培,如何栽培管理呢?首先要知道它的生长习性和对环

境条件的要求。

芦荟原产于热带沙漠,因此它具有如下特点:

一、 喜热畏寒:它适宜生长温度在20℃左右,低于零度即会受冻,10℃左右生长近于停顿,因此在温州冬

天最好种在暖棚中,种在盆中的冬天要放在朝南避风向阳处或室内,减少冻害。

二、 土壤疏松:最好是沙性土,如是粘性黄泥,宜加入一半砂子,促进疏松透气,有利排水。

三、 抗旱忌湿:沙漠中很少有水,因此芦荟被称为旱不死的植物,掘起后在太阳下晒几天也不会干枯,所

以不浇少浇水影响不大,但土中积水,往往烂根淹死。

四、 喜欢阳光:沙漠中几乎没有阴雨天,终日在强烈阳光下。种植地段应能晒到太阳,如长期放在不见天日

之处,生长细小瘦弱。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