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怎么种薰衣草啊

来源:www.muyeseed.com   时间:2022-11-22 02:44   点击:251  编辑:admin   手机版

怎么种薰衣草啊

薰衣草为多年生小灌木,一般能利用10年左右,品种粗放,易栽培,喜阳光、耐热、耐旱、极耐寒、耐瘠薄、抗盐碱,栽培的场所需日照充足,通风良好。播种到开花(或采收)所需的时间:18~20周。薰衣草宜用大型容器栽培。但盆栽时为预防过湿可选用陶盆或较小的塑料盆,不宜使用大盆,除非已生长到相当的大小。
薰衣草无法忍受炎热和潮湿,若长期受涝根烂即死。室外栽种时注意不要让雨水直接淋在植株上。五月过后需移置阳光无法直射的场所,增加通风程度以降低环境温度,保持凉爽,才能安然的度过炎夏。注意阳光、水分、温度、耐心。
1.土壤:适宜于微碱性或中性的沙质土。须特别注意选择排水良好的介质,可以使用1/3的珍珠石、1/3的蛭石、1/3的泥炭苔混合后使用。如是露地栽培时要注意土壤的排水,可将土堆高成畦后再种植。
2.浇水:薰衣草不喜欢根部常有水滞留。在一次浇透水后,应待土壤干燥时再给水,以表面培养介质干燥,内部湿润为度,叶子轻微萎蔫为主。浇水要在早上,避开阳光,水不要溅在叶子及花上,否则易腐烂且滋生病虫害。持续潮湿的环境会使根部没有足够的空气呼吸而生长不良,甚至突然全株死亡,栽培薰衣草失败的原因常常就在这里。
3.光照:薰衣草是全日照植物,需要充足的阳光及适湿的环境,能够给予全日照的环境较佳,半日照亦可生长,唯开花较稀少。夏季应至少遮去50%的阳光,并增加通风以降低环境温度,如此虽生长衰弱,但不至死亡。冬季薰衣草在平地即可生长良好,应在全日照下栽培。
4.温度:薰衣草为半耐热性,好凉爽,喜冬暖夏凉,生长适温:15~25℃,在5~30℃均可生长。限制温度:35℃以上,长期高于38~40℃顶部茎叶枯黄。北方冬季长期在0℃以下即开始休眠,休眠时成苗可耐-20~-25℃的低温。
5.施肥:施肥可将骨粉放在盆土内当做基肥(每三个月用一次),小苗可施用花宝二号(20-20-20),成株后再施用磷肥较高的肥料如花宝三号(20-30-20)。施淡肥。
6.修剪:薰衣草花朵的精油含量最丰富,利用时以花朵或花序为主,为方便收获,栽培初期的一些小花序不妨以大剪刀整个理平,新长出之花序高度一致,有利于一次收获。有些品种高度可达90公分,也用这个方法使植株低矮促使多分枝、开花,增加收获量。开完花后必须进行修剪,可将植株修剪为原来的2/3,株型会较结实,并有利于生长。修剪时要在冷凉季节如春、秋时分,一般在春天修剪,在秋天修剪会影响耐寒性。修剪时注意不要剪到木质化的部分,以免植株衰弱死亡

益母草种植

益母草多野生于路边、河沟边、田野间、河滩草丛及宅旁。喜温暖湿润气候,需阳光充足。若在阴湿地带种植,植株生长不良。种子千粒重2.7g,发芽温度为10℃~30℃,最适温度为20℃~30℃。在土壤水分充足的条件下,种子在10℃以上时便可发芽,平均气温10℃~15℃时,播后20~30天即可出苗;平均气温15~20℃时,7~18天即可出苗;平均气温在20℃以上时,5~7天就可出苗。益母草对土壤要求不严,平地、坡地等一般农作物栽培土壤均可栽培,但仍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好。益母草栽培品种具冬性和春性两个品种。冬性益母草须秋季播种。幼苗经冬季的低温后,第2年春夏季才能抽茎开花,若春播,当年则不抽茎开花。春性益母草春、夏、秋季均可播种。春、夏季播种,当年抽茎开花;秋季播种,第2年夏季开花。生产上栽培以春性益母草为主。益母草碱的含量随开花的时间而有变化。开花初期含量少,以花开2/3时含量最高,为0.03%~0.04%,继续生长则含量下降。

四、栽培技术

1、选地

益母草对土壤要求虽不严,但仍以选择向阳、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好。坡地、平地均可。零星种植可利用房前屋后,田边地角种植。

2、整地

于播种前深翻25~30㎝,亩施腐熟堆肥或厩肥2000㎏,翻入土中,耙细整平,平地作畦,一般畦宽120㎝,畦沟宽30㎝,沟深15㎝,畦面呈瓦背形。坡地可不开畦。四周开好排水沟,以利排水。

益母草多用种子繁殖,可直播或育苗移栽,生产上以直播为主,育苗移栽生长不良,且费工多。

1、采种与种子处理

应先选留留种区或在田间选择品种纯、生长健壮、籽粒饱满、无病虫害的植株留种。当种子充分成熟后,单独收获,因成熟种子易脱落,可于田间初步脱粒,再运回晒干脱粒,除去杂质,贮藏备用。播种前将种子用火灰或细土拌匀,再适量用人畜粪水拌湿为“种子灰”,以便播种。

2、播种

冬性栽培品种于秋季9~10月播种。春性栽培品种秋播与冬性益母草相同,春播于2月下旬至3月下旬进行,夏播为6月下旬至7月下旬。在海拔1000m以下的地区,可一年两熟,即秋、春播种者于6~7月收获,随即整地播种,于当年10~11月收获。撒播、条播、点播均可,因撒播难于管理,生产上多以点播和条播为主。点播是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25㎝,穴距23㎝开穴,穴深3~5㎝,每穴施入人畜粪水,将种子灰播入穴内,注意尽量使种子灰散开,不能丢成一团。播后不另覆土,亩用种子0.3~0.4㎏。条播是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25㎝开深5㎝的播种沟,播幅10㎝,沟中施入人畜粪水,将种子灰均匀地播入沟内,不另覆土,亩用种子0.5㎏。秋播者15天左右出苗,春播者15~20天出苗,夏播者5~10天即可出苗。

1、间苗补苗

当苗高5~7㎝时开始间苗,间去弱苗、过密苗,可分2~3次进行,当苗高15~17㎝时定苗。条播者按株距10㎝,错株留苗,点播者每穴留苗2~3株。定苗时如有缺窝、缺株,应随即补植。生产实践证明,益母草每亩基本苗达3~4万株时产量最高。

2、中耕除草

应适时中耕除草,使地面疏松,无杂草,为益母草生长创造良好条件。通常需进行3~4次,原则是经常保持畦面无杂草。益母草种植密度大,中耕宜浅,以免伤苗,除草宜勤。

3、施肥

一般应结合中耕除草进行,肥料以氮肥为主,最好是有机肥。每次亩施人畜粪水1000~1500㎏,饼肥50㎏,尿素3~5㎏。幼苗期可适量减少尿素用量或不施用,以免“烧苗”。

4、排灌

天旱应及时浇灌,以免干旱苗枯;同时雨后应及时疏沟排水,以免地面积水,使植株溺死或黄化。

我在百度查到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