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金银花的功效?

来源:www.muyeseed.com   时间:2022-08-21 20:19   点击:129  编辑:幸英   手机版

一、金银花的功效?

金银花又叫忍冬,在《本草纲目》中,它是这样描述的:

忍冬

【释名】:金银藤、鸳鸯藤、鹭鸶藤,老翁须、左缠藤、金钗股、通灵草、

蜜桶藤、金银花。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

1、痔瘘。用忍冬全草(或根、茎、花、叶皆可)不拘多少,泡酒中,

煨一夜,取出晒干,加甘草少许,共研为末,用泡药的酒调面和药糊成

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至百丸,开水或酒送下。此方名“忍冬丸”。

2、一切肿毒(不问已溃未溃,或是初起发热)。用忍冬的花及茎叶,取

自然汁半碗煎至八成服下。同时用药渣敷患处。

3、疔疮便毒,喉痹乳蛾。治方同上。

4、恶疮不愈。用忍冬藤一把,捣烂,加雄璜五分,水二升,放入瓦罐

中煎熬,纸封数重,穿一孔,令气出。以疮对孔热熏,待疮大出黄水,

再用生肌药,病即愈。

5、热毒血痢。用忍冬藤煎浓饮服。

6、身上发青。用金银花一两,煎水服。

7、脚气(筋骨引痛)。用忍冬为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

8、中野菌毒。采忍冬藤煎服。

金银花与一般的同药性花草泡茶都可以,“十八反”中未提它。

参考资料:《本草纲目》

二、喝金银花的好处及禁忌有哪些

金银花植物的统称。植物金银花又名忍冬,为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绿缠绕木质藤本植物。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通经活络的功效。总所周知,富含对人体有益的保健功效。、金银花茶味甘,性寒,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作用。金银花有清热解毒、疏利咽喉、消暑除烦的作用。可治疗暑热症、泻痢、流感、疮疖肿毒、急慢性扁桃体炎、牙但毕竟这不是药,也不能经常吃,也有所禁忌的。

三、金银花有什么功效?

金银花是忍冬科常绿缠绕藤本忍冬的花蕾。因其花“初开时花色俱白,二三日后花色变得金黄,黄白相映,故呼金银花。”金银花清香飘逸,沁人心脾,是人们喜爱的观赏植物,也是一种常用中药。

金银花,又名忍冬、银花、双花等,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证,均效果显著。

金银花饮片大致可分为生药、炒药、炭药3种。这3种制品的性味和功效有差别,在应用上也各有擅长。

生药是把鲜品金银花经过日晒、阴干或烘烤等方法而获得的干品,也指鲜品金银花。生药味甘微苦,性寒,善清解上焦和肌表之毒邪。可用于温病初期,常与连翘、薄荷、淡豆豉、荆芥等同用,以加强疏散清热之力。主要用于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者,代表方如“银翘散”。还可用于痈疽疔毒,金银花自古有“疡科之圣药”之称。常与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等合用,能增强解毒消肿作用。对于痈疽疖毒,红肿疼痛,无论溃脓还是未溃脓者,使用金银花(用量宜重)均能起到极佳效果。代表方有“五味消毒饮”等。

炒药炒药是把金银花置锅内,用文火将花炒至深黄色为度。炒药味甘微苦,性寒偏平,其清热解毒之功善走中焦和气分,多用于温病中期。常与黄芩、石膏、芦根、竹茹、栀子等同用,具有清解内毒、透邪外出、和胃止呕作用。可用于邪热内盛而出现发热烦躁、胸膈痞闷、口渴干呕、舌红苔燥及脉象洪数等。

炭药是用武火清炒(但火力不宜过大),将银花炒至焦黄或焦黑,贮存备用。炭药味甘微苦涩,性微寒,重在清解下焦及血分之热毒。主要用于痢疾。如赤痢,因湿热内蕴、胃不消导等所致肠络损伤而出现的腹痛、下痢脓血、肛门灼热、里急后重、舌苔黄腻等证。银花炭常与黄连、木香、赤芍、马齿苋、蒲公英等合用,可起到清肠解毒、活血化滞之功。又如疫毒痢,因毒疬过盛,疫毒深滞肠胃,侵入营血所致。特点是发病急,病情重。如突然出现高热、寒战、烦渴、腹痛急剧,痢下脓血黏稠,次数频多,恶心呕吐,甚至神昏谵语等危重证候。类似于“中毒性痢疾”。银花炭可与地黄、赤芍、丹皮、黄连、黄柏、白头翁等合用。具有清营护阴、凉血止痢的作用。

金银花常规用量:生药10~30克,炒药10~20克,炭药10~15克。注意:治疗疮疡脓肿者宜重用金银花,剂量为60~90克。

资料(医药网)

四、金银花又叫什么花啊

为忍冬科多年生植物金银花的花蕾。

  别名:二花、忍冬花、二宝花。

  处方用名:金银花、双宝花、银花、忍冬花、双花。

  药用部分:花蕾和藤茎。

  性味:甘,寒。

  归经:入肺、胃、心经。

  功能:清热解毒。

  主治与应用:

  1.本品具有较强的清热解毒作用,常用于热毒肿疡,痈疽疖疔等,可与紫花地丁、蒲公英、野菊花等同用,如五味消毒饮。

  2.本品有清热解毒作用,又兼宣散作用,故宜用于外感风热与温病初起,常与连翘、荆芥、薄荷等同用,如银翘散。

  3.兼能治热毒泻痢。可单用,亦可与黄芩、白芍等同用。

  用量:15-30克。

  禁忌;虚寒之泄泻、痈疽属阴性者不宜使用。

  附:金银藤(忍冬藤):为忍冬之嫩茎,功效同花。常代金银花应用,但作用稍差,多用于研末外敷疮用。因有通络作用,亦可用于关节红肿热痛或风热痹痛等证。

  用量:15-60克。

  参考资料:

  1.本品主要含水犀草素-7-葡萄糖甙,环已六醇及皂甙。

  2.体外实验:金银花抗菌作用广泛,对痢疾、伤寒、付伤寒、大肠、变形、绿脓杆菌、霍乱弧菌等革兰氏阴性菌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百日咳杆菌等革兰阳性菌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多种皮肤癣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多用于流感及各种炎症,近年来新制剂银黄片(银花、黄芩)治疗上感、扁桃腺炎获得较好疗效,有抗菌、消炎、解热作用。

  4.此外本品煎剂有短时间的升高血糖作用。

五、金银花有什么作用

(1)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银花甘寒,既清气分热,又能清血分热,且在清热之中又有轻微宣散之功,所以能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的表症未解、里热又盛的病症。应用时常配合连翘、牛蒡子、薄荷等同用。

  (2)用于疮痈肿毒、咽喉肿痛。金银花清热解毒作用颇强,在外科中为常用之品,一般用于有红肿热痛的疮痈肿毒,对辨证上属于“阳症”的病症,较为适合,可合蒲公英、地丁草、连翘、丹皮、赤芍等煎汤内服,或单用新鲜者捣烂外敷。

  (3)用于热毒引起的泻痢便血(粪便中夹有黏液和血液)。热毒结聚肠道,入于血分,则下痢便血。银花能凉血而解热毒,故可疗血痢便血,在临床上常以银花炒炭,合黄芩、黄连、白芍、马齿苋等同用。

  (4)银花味甘性寒,气味芳香,既可清透疏表,又能解血分热毒,尤为治阳性疮疡的要药。配以连翘、牛蒡子、薄荷、荆芥,则疏表解热;配以鲜生地、玄参、连翘、竹叶卷心等,则清营泄热;配以紫花地丁、野菊花、蒲公英,则解毒疗疮;配以黄耆、当归、甘草,则托毒消痈;配以黄芩、白芍、甘草等,则清热治痢。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