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卵形鲳?池塘养殖(鲳鱼的养殖)

来源:www.muyeseed.com   时间:2022-10-02 09:41   点击:268  编辑:柏莲   手机版

1. 鲳鱼的养殖

淡水鲳鱼饲料中,粗蛋白的适宜含量为33%~25%,一般30%~33%适用于亲鱼或鱼种;25%适用于成鱼养殖。饲料系数一般在1.50左右,池塘总饲料系数多在1.20以下,饲养成鱼的饲料系数一般在1.60左右。由于淡水鲳鱼食性广,对粗蛋白含量要求不高等特点,根据各地饲料源情况与价格,当前可采用如下配方。

(一)亲鱼(或鱼种)饵料配方鱼粉10%,

大豆饼

25%,菜饼和芝麻饼25%,米糠10%,麸皮10%,混合料(猪用,含粗蛋白约13%)18%,磷酸氢钙为主体的混合盐2%,此外,另添加作为粘合剂用的下脚面粉5%。

(二)成鱼饵料配方

鱼粉5%,大豆饼20%,菜饼和

芝麻饼

30%,米糠15%,麸皮8%,混合料(猪用,含粗蛋白约13%)20%,磷酸氢钙为主体的混合盐2%,此外,另添加作为粘合剂用的下脚面粉5%。

上述配方用于饲养淡水鲳,其饵料系数一般在1.3~1.6。


2. 鲳鱼的养殖周期

养乌龟,养花卉比如桂花,橡皮树,养鱼比如养鲢鳙,鲳鱼,桂鱼等


3. 鲳鱼的养殖前景

是的,中国鲳(学名:Pampus chinensis)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鲳亚目鲳科鲳属的鱼类。分布于印度洋北部沿岸至日本以及中国南海、台湾海峡、东海南部等海域,属于近海暖水性中下层鱼类。本鱼背部灰褐色,两侧银白,鳍银灰,体高而侧扁,尾柄短,缺乏盾状鳞屑或肉质龙骨。吻钝圆,额头几乎是笔直的,眼小,口小,亚中位,向後、向下弯曲,侧线高,下面的背轮廓到尾柄,背鳍软条43-50枚;臀鳍软条39-42枚,体长可达40公分。栖息在泥底质海域,偶尔会出现在河口,会成小群活动,属肉食性,以水母、栉水母、浮游生物等为食,可做为食用鱼。

福建、台湾地区有些称呼为斗鲳、中华鲳、野生斗鲳鱼


4. 鲳鱼的养殖技术

我们要先将池水放干,然后在太阳底下暴晒几天之后,直到太阳将池底晒白,将鱼塘池底的淤泥清除掉,之后在换上新的淤泥,并适量的栽种一些水草就可以了。然后在池塘内放入一个大小合适的网子,避免鲳鱼逃出或者其他鱼类擅闯进来。一般我们在进行池塘消毒的时候都是利用生石灰进行消毒的,一般每亩的用量是在二百斤的用量,利用生石灰遇水散发出来的热量将细菌和病菌杀死,消完毒之后将池塘清洗一遍,在放入新的淤泥并栽种上植物,有条件的再买些浮游生物菌放入进去,以便于鲳鱼鱼苗的捕食。

放苗前的半个月就要进行水质的培养净化了,将水注入七八十厘米左右水位之后,适量的放入一些有机肥水进去,待水质逐渐变成黄绿色之后在放入鱼苗。鱼苗的大小要统一,不可大的太大小的很小,这样对我们的养殖管理并不方便,要多大规格就全部都是多大规格的。如果鲳鱼的鱼苗只有三厘米左右,那么一亩鱼塘可以投放两千多尾,鱼塘的水温要保持在二十度左右的温度下才可以将鱼苗投放进去,这段时间要喂一些浮游生物或者一些小虾米或者鸡蛋黄的粉末来补充鱼苗对蛋白质的摄取,这样保持半个月左右或者二十天左右,帮助鱼苗适应一下环境之后再开始投喂饲料。

饲料的蛋白质含量要达到百分之三十五左右才可以投喂给鱼苗们食用。投食的次数施一天两次,也就是说我们上午和下午的时候去喂一下食儿就行了,上午少喂一点,下午多喂一点,饲料要准备充分。如果饲料备的少了,鲳鱼会吃不饱,备的多了鲳鱼就会吃不完,那么这些剩余的饵料就会污染水质,我们还要将这些没吃完的鱼饵打捞出来。

鱼塘我们要一天巡视两次,主要查看一下水质如何和鲳鱼的活跃度好不好。水质的透明度要在三十厘米左右,否则的话就是水质变差了要及时进行换水,如果换水不方便就用一些工具来净化一下水质。池底或者水面栽种的水草不能超过鱼塘水面的一半,超过的话就会导致水里缺氧,发现缺氧时我们要及时的连通制氧机,快速补充,避免鲳鱼因为缺氧导致的大面积翻白和死亡。


5. 鲳鱼的养殖基地

海鲳鱼能人工养殖。


1、养殖条件

水质清新无污染,pH为7.0-8.2,盐度范围在5‰-12‰之间,氨氮含量低于0.5mg/L,亚硝酸盐含量低于0.1mg/L。

2、池塘改造及清塘消毒

利用冬闲干塘曝晒后翻耕平整,加固、加高池岸,对进、排水闸门渗漏水、塌陷处进行维修,清除过多淤泥。池内建面积1亩—1.5亩暂养池。改造后每亩用100kg生石灰化水后干池泼洒消毒。

3、苗种投放和管理

投苗前15天,进水80cm,每亩用10kg—15kg茶籽饼温水浸泡24小时后全池泼洒,以杀灭野杂鱼卵。每亩投施100kg~150kg发酵有机肥,待池水呈黄绿色或茶褐色,即可准备投放鱼苗。

到5月中旬,水温达到20℃时,每亩放养体长2.5cm—3cm淡化的鲳鱼苗2500尾,鱼苗购自厦门,先投放于暂养池培育。每亩混养200尾体长为5cm—6cm鯵鱼苗、4000尾体长为1.5cm淡化斑节对虾苗,直接投放大塘。放苗时池水茶褐色,含有丰富天然饵料生物,透明度为30cm,盐度为80‰。

苗种标粗鲳鱼鱼苗在暂养池中24小时充气增氧,投苗2天后开始投喂浮游动物或刚孵化的卤虫无节幼体,1周后用绞碎鱼糜,添加30%粉状鳗鱼配合饲料,拌均捏成小团状,投放于料罾,每口暂养池放置6个—8个料罾,每天投喂2次—3次,日投喂量为每万尾鱼苗1000g—1500g,

逐渐驯化为鲳鱼0#全价配合饲料投喂。经过20天培育,卵形鲳鯵长至4cm-5cm,可打通暂养池,让鱼种进入大塘。

4、养殖管理

投饵管理。鲳鱼使用粗蛋白含量43%的金鲳鱼专用膨化颗粒饲料投喂,混养的鲻鱼、斑节对虾不另行投饵。按鱼规格大小选择不同型号的饲料,前期用0#料、1#料,中后期用2#料、3#料。根据气侯、水质情况灵活调整投饵量,一般低温阴雨天少投料,晴天气温高多投料;

水温20℃左右每天投喂2次,日投饵量为鱼体重8%—10%;6月—9月水温为25℃—35℃时,金鲳鱼摄食旺盛,生长快,每天投喂3次—4次,日投饵量增至鱼体重15%以上;高温闷热天气要适度控制投饵量,避免金鲳鱼暴食。

日常管理。日常管理要做到早、中、晚最少巡塘三次,观察鲳鱼摄食情况,发现鲳鱼摄食量异常或死鱼时要查找原因,及时对症处理。经常检查进排水口过滤网,清除杂物,发现破损及时更换,注意观察水质变化,发现池水恶化要及时加注新水。


6. 鲳鱼的养殖方法

金鲳鱼是海鱼,应该在海里自然生长的存活率高,不可以作为养殖的鱼类


7. 鲳鱼的养殖温度

答淡水红鲳鱼生长环境是:

红鲳鱼属于热带性鱼类,适温范围12~35℃,最适生长水温为24~32℃,如水温持续两天低于12℃时,就有冻死的危险。该鱼对低氧耐受力较强,在溶氧为0.5毫克/升时仍能生存,适宜在较肥的鱼塘中养殖,还能在盐度10‰以内的咸淡水中养殖。红鲳鱼喜栖息于水体中下层,性情温驯,有成群活动的习性,容易捕捞,其鳞片细小致密,不易受伤,适宜于长途运输。淡水白鲳为热带、亚热带鱼类,水温低于12℃时会死亡;水温在18℃~19℃时可存活,但易生病甚至大批量死亡。因此,红鲳鱼的越冬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8. 鲳鱼的养殖的野生的区别

野生大黄鱼被作为上品,身价不菲。宴请上了一条野生大黄鱼,那么客人可能是生意上的姑奶奶,或者是朋友中的战斗机。

以前上海人谈吃喝,话题里少了大黄鱼,就会比自称“老克腊”的居然不知道法租界在哪还要没面子、没腔调。

上不上这个硬菜,很讲究。

黄鱼,又叫黄花鱼、石首鱼,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曾写道:“生东南海中,其形如白鱼,扁身弱骨,细鳞黄色如金,首有白石二枚,莹洁如玉。”黄鱼的耳后有两个白色的石头,小时候小编专门喜欢收集这些白色的小石头,听大人们可以作为中药卖钱。

亲戚众多,谁才是黄鱼它本人?

舟山有经验的老渔民都知道,黄鱼有几个亲戚,除了常见的大黄鱼、小黄鱼、梅童鱼、鮸鱼、黄姑鱼,还有罕见的黄唇鱼和毛鲿鱼。

它们从外观看起来非常相似,以致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些个奸商把其他廉价的鱼种冒充大黄鱼,但对于打小在海边摸爬滚打的的小舟,不是什么难事。

01大黄鱼

大黄鱼被称为黄花鱼,是传统“四大海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之一,在上世纪5、60年代,它是我国近海主要经济鱼类。野生大黄鱼头呈钝尖形,口裂大,尾巴细长,全身金黄色,1斤以上的每增加一两价格翻翻,堪比黄金。

02小黄鱼

很多人都认为大黄鱼是小黄鱼长大了,NONONO!!大黄鱼和小黄鱼绝壁是两个不同的品种。

小黄鱼只能长到20多公分,而大黄鱼能长到50多公分。小黄鱼尾短鳞大,味道和大黄鱼很相近,肉质滑嫩,吃不起大黄鱼的,可以替代尝尝鲜。

03梅童鱼

梅童鱼颜色金黄,也有人叫小细,形似幼年的大黄鱼,很多人都会把梅童鱼当做小黄鱼。其实,梅童鱼肉质非常细嫩,吃到嘴里会化开来,那种鲜,让人印象深刻,梅童鱼头部的占比大,小鱼大鲜,越小越好吃。还有一种梅子,一口一个,更加鲜。

04黄姑鱼

黄姑鱼,舟山人称它黄婆鸡,它也是通体金黄,但隐隐中泛出红铜色。黄姑鱼的肉质相较于大黄鱼稍微紧实,虽然价格比大黄鱼便宜很多,但由于黄姑鱼大都都是野生的,也不会便宜到哪里去。红烧后美味程度不输大黄鱼,不是海边的小伙伴可能也会傻傻分不清楚黄姑鱼和大黄鱼。

05白姑鱼

白姑鱼又叫白咕子,新鲜钓上来的白姑鱼,会“咕咕、咕咕”的叫。而白姑鱼和黄鱼外形很相似,但也很好区分,因为白姑鱼除了鱼鳍是有黄色,通体还是灰白色为主。而且白姑鱼的肉质和黄鱼不是一个LEVEL的。

06鮸鱼

鮸鱼俗称米鱼,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鱼,鮸鱼肉做羹为主,肉质略粗糙,从颜色上也是好区分的,它的背部是灰褐色,腹部灰白。鮸鱼的头部较小,鮸鱼的鱼胶比较值钱,几十斤大的鮸鱼胶体甚至比鱼肉还值钱。

07黄唇鱼

黄唇鱼分布于东海和南海北部,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体长,侧扁,尾柄细长。由于价值很大,目前数量稀少,快灭绝了。黄唇鱼个头较大,全身金黄色,和黄鱼很相似。黄唇鱼的鱼胶很是珍贵,是滋补的上等品,福建曾有渔民一条黄唇鱼卖了几百万的报道。

08毛鲿鱼

和黄唇鱼一样,毛鲿鱼的鱼胶也是相当值钱,所以毛鲿鱼也是贵的离谱,以前舟山人把毛鲿鱼胶取出晾干,放进米缸里,可以存放好多年,现在老一辈的米缸里可能还有个别的鱼胶。之前听说48斤的毛鲿鱼,开价上百万元。

如何辨别野生大黄鱼

动则上万甚至十几万的大黄鱼,不是一般家庭能够消费的起,而如何辨别野生大黄鱼也是有讲究的。

一看鱼尾。野生的长时间在海中回游,尾巴会变得比较修长。而养殖的大黄鱼生活在网箱中,尾巴则短。

二看鱼头。野生的头比较小,而养殖的鱼头较大。而且野生的上下颌边缘处呈鲜艳红色,养殖的颜色就较淡。

三看体形。野生黄鱼体瘦且狭长,形体很漂亮,呈金黄锃亮,有些嘴巴有鱼鳔外吐,而养殖的大黄鱼因为常年在网箱缺少必要的锻炼,肚子大而圆。

大黄鱼有各种各样的做法,新鲜的野生大黄鱼,怎么样烹饪才能对得起这个价格,那唯有清蒸了。

清蒸大黄鱼

最原始的最简单的才是最好的,清蒸能保留大黄鱼原始的鲜味。

当然作为鱼类的常规做法,红烧也是不错的选择。

红烧大黄鱼

红烧能去掉鱼的一点腥味,又不把本身的鲜味给破坏掉。

如果舍得把这么高价值的黄鱼来煮咸菜的话,咸菜黄鱼也是不错的。

咸菜黄鱼

这道菜精华在汤里,喝过就忘不了吧。

小舟听母上大人说,黄鱼鲞烤肉也是不错的,现在想来,这个只能存在记忆里了吧。

黄鱼鲞烤肉

绿华深水区养殖的大黄鱼的脱脂鱼鲞也是不错的。


9. 鲳鱼的养殖产业发展

  能养殖。

  池塘养殖技术关键

  1、池搪条件:塘口面积5—20亩不限,水深1.5—2.5米为宜,水质良好,无工业污染,精养塘每6—8亩要配备一台3千瓦增氧机。放养前池塘每亩用150公斤生石灰消毒。

  2、鱼种放养:依据池塘养殖品种,饲料的具体条件和计划养成规格及产量指标确定养殖模式。鱼种放养时用3%食盐消毒。

  3、饲养管理

  ①饲料选择:淡水白鲳食性广,对饵料的粗蛋白要求不高,成鱼饵料粗蛋白含量一般为26—28%,各种农副产品及人工配合饵料,瓜果皮,禾本科植物的种子,多种水生、陆生植物,动物性饵料如蚯蚓、螺蛳、池底有机碎屑,腐殖质及小鱼小虾都吃。

  ②饲料配比:集约化养殖中常使用人工配合饵料投喂,饲料配方:工、主原料鱼粉5%,豆饼20%,菜饼35%,粗面40%,添加剂、赖氨酸0.3%,蛋氨酸0.2%。配方2::细麦麸50%,豆饼粉25%,鱼粉15%,玉米粉8%,复合维生素、矿物质、骨粉、食盐2%。

  4、投喂方法

  ①定点:以池塘长边的中间为固定的投饵点

  ②定时:水温18℃开始引食,日投两次,上午10点,下午3点;水温20—23℃时,上午9点,中午1点,下午5点3次;水温23—25℃时日投3—4次;水温26—30℃时日投4次,即早上8点11点,下午2—3点,6点。

  ③定量:水温18℃时日投饵量为鱼总体重的0.5—1%;水温20—22℃时为2%;水温23—25℃时为3%;水温26℃以上时为5—6%。

  ④诱导式投喂:在投饵之前,以敲击铁锹或木桶为信号久之鱼便形成一种条件反射,闻声便集中觅食,从而可提高饵料利用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