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蟹塘养殖亚硝酸盐值(蟹塘亚硝酸盐多少正常)

来源:www.muyeseed.com   时间:2022-10-18 21:02   点击:79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蟹塘养殖亚硝酸盐值

1、先使用高效水净将池水调清,然后加入水产氨基酸,加速单细胞藻类的繁殖,一般24小时左右,水的颜色就会变成褐色或者是绿色。

2、在保证不会伤害到水产动物的前提条件下,使用刺激性较小的消毒药物(比如8%一元二氧化氯),将池塘中的部分浮游动物杀死。

3、换水5-10cm左右,快速补充池塘中的藻类,方便肥水,培养藻类。

4、停止投喂1-2次饵料,让水产动物产生饥饿感,摄食部分浮游动物,减少池塘中的浮游动物数量,从而方便藻类培养。

5、使用微生态净水剂,快速分解水体中多余的饵料,产生细小的营养物质,从而促进有益藻类的生长,同时降低亚硝酸盐、氨氮的产生量。

2. 蟹塘亚硝酸盐多少正常

对饮用自来水的TDS有限量要求,即溶解性总固体≤1000mg/L,才算符合标准。通常,在日常生活饮用水300以内,直饮水50以内。TDS的大小无法反映水中有害重金属离子浓度、细菌、亚硝酸盐等浓度是否超标。TDS过高(超过600以上等)表明水质不好。

3. 蟹塘亚硝酸盐高是怎么回事

1、在养殖初期,将小球藻和肥料同时使用,起到快速肥水的作用。高温期可单独使用小球藻,也可与枯草芽孢杆菌或者EM菌同时泼洒使用,调节水质,降低氨氮、亚硝酸盐,抑制蓝藻,改善水体环境。

2、提供单胞小球藻源,进入养殖水体后可迅速繁殖,形成以单细胞小球藻为优势种群的水体,为鱼、虾、蟹、贝等各类水生动物构筑良好的生活环境。

3、小球藻能够提供丰富、均衡的天然营养素,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叶绿素、藻多糖、核酸等。这些营养成分有助于提高防病能力和抵抗力。

4、小球藻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可作为虾蟹贝幼苗的开口饵料,滤食性鱼类的的直接饲料,促进生长、降低成本,提高水产动物的成活率。

5、可以更好的进行光合作用,增加水体溶氧,大大减少缺氧浮头的可能。

4. 蟹塘养殖亚硝酸盐值多少合适

采用优质的复合饲料和提高水中的溶氧量可以使螃蟹更好的发色。

1、采用优质的配合饲料

 自然界的虾青素主要是由藻类、细菌和浮游植物产生的,一些水生物种比如虾、蟹等食用这些藻类和浮游生物,然后会把这种色素储存在壳中。人工蟹塘因为大量种植水草形成优势种群,抑制了浮游藻类的生长,因此,必须通过投放螺丝、在饲料中添加虾青素的方式补充虾青素的供给。建议养殖户采用优质的饲料或者营养强化的饲料,保证虾青素的供给。

 2、提高养殖塘内的水体溶解氧

虾青素具有免疫的功能,协迫因子越多,虾青素消耗得越多。水体内的溶氧、PH值、亚硝酸盐、病原生物、饲料等因素都可消耗虾青素,而这些因素里溶氧的作用是最大的,如果养殖塘内的溶氧含量提高了,会氧化水体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减少协迫因子。

5. 蟹塘降亚硝酸盐最快的方法

先杀轮虫

养殖水体中产生的亚硝酸盐,是氨转化为硝酸盐的中间产物。由于蟹塘残饵、粪便的积累过多,使氨氮不断产生;加之硝化细菌群的天生惰性和代谢条件的挑剔,所以,当温度相对较低、藻箱不平衡或供氧不足时,硝化细菌群代谢迟缓,而导致养殖水体的亚硝酸盐积蓄升高。亚硝酸盐超标,是养殖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亚硝酸盐是池塘底部含氮有机物分解造成的,它是氨氮在转化为硝酸盐过程中由于缺氧而产生的中间产物。

亚硝酸盐超标就会对养殖生物的生长产生影响,超标过多会使养殖生物中毒死亡。亚硝酸盐这个问题处理不好会让养殖户损失惨重!所以要经常检测水体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及时采取有效办法降低亚硝酸盐。

6. 螃蟹池塘亚硝酸盐高了怎么办

那水是干什么用的啊?!看看这个能不能帮到你~高温天气,水中的氨氮高,甚至产生亚硝酸盐,致使河蟹缺氧中毒死亡。防治方法:

1、及时加注新水,稀释原池氨氮浓度,防止中毒加深。

2、泼洒食盐,阻止氨氮及硝酸态氮继续入侵蟹体血液。水深1米,每亩用食盐17公斤。

3、撒沸石粉与麦饭石粉,吸附池底部分有害气体及有毒物质。

4、中毒得以缓解后,应对水体加施消杀剂进行杀菌,以防止病菌感染。

7. 蟹塘亚硝酸高的原因

水体pH值7.5-8.5,氨氮≤0.2、亚硝酸盐≤0.05、溶氧≥5mg/l。

8. 螃蟹养殖亚硝酸盐指标

一、水温

对于不同的养殖鱼类,对于水温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我们在根据水温分类的时候,一般分为最低温度、最适温度、最高温度三个基准温度。我国四大家鱼的适温范围在20-32度,罗非鱼为24-35度,虹鳟为12-18度,不同种类的鱼类对于水温的变化和感知也是不同的,适宜的水温变化对于鱼类来说可以起到积极的变化,可以加速幼体的发育速度,提高雌体的生殖能力,促进水体鱼虾蟹的生长。

但是温度变化太大,超过3度以后,鱼体的应激性加大,会出现焦躁不安,食欲废黜,生体机能紊乱等问题。所以要求我们在下苗的时候,需要适水下苗,减少因为温差带来的应激,另外放苗之后可以泼洒抗应激的产品,如VC、免疫增强产品等。

二、盐度

盐度对于鱼体的存活、代谢、摄食、生长发育等方面有很大的影响。有些淡水鱼类能够耐受较大的盐度,最佳盐度可以增加机体的摄食以及增强机体的防疫机制。淡水鱼类的盐度一般在2-5,鲤鱼、鲫鱼在盐度为4的时候,生长速度最快,食蚊鱼在盐度为2时,生长速度最快,对于大多数淡水鱼类,2-3的盐度,是维持体内渗透压,维持机体代谢的最佳盐度。但是盐度过大,会导致鱼体生体机能紊乱,渗透压发生很大的变化,造成鱼类直接死亡。

对于盐度调节措施,海水类鱼类可以直接添加海水,淡水类需要盐度调节的,可以通过人工调配的方式,进行调节。

三、PH

在养殖水体中,一般将水体的酸碱度分为五个维度,分别是强酸性(ph<5.0),弱酸性(ph5.0-6.5),中性水体(ph为6.5-8.0),弱碱性(ph为8.0-10),强碱性(ph>10.0)。养殖淡水中的ph一般为6.0-9.0,海水为8.0-8.5,鱼塘可以根据碳酸的一级与二级电离平衡、碳酸钙的溶解以及离子缓冲系统调节ph。

水体的ph改变以后,可以通过氢离子的渗透和吸收作用,是养殖鱼类的血液ph也会发生改变,破坏运输氧气的能力。Ph过高过低,直接会腐蚀鰓丝组织,造成鱼类呼吸障碍而死亡。降低ph会影响硝酸盐还原酶的活性,导致植物缺氮。Ph也会影响很多物质的存在方式和产生的毒性影响,例如氨氮、硫化氢等,由于ph的改变,会加大它们的毒性,从而毒害鱼类。

我们在调节池塘ph的时候,通常会使用酸类或者碱类进行调节。当水体呈酸性的时候,一公顷一米水深的池塘可以使用30kg的生石灰提高1个ph;当水体呈碱性时,使用醋酸、盐酸、有机酸调节,也可以使用明矾一公顷一米深的池塘用15kg;此外还可以通过生物制剂的调节和消除有机物、浮游动植物的调节等方式来调节ph。

四、溶氧

溶氧是水产养殖中最关键的指标。溶氧的高低可以影响鱼类的摄食、应激反应,从而能够直接影响鱼类的饵料系数,鱼类的发病情况,有毒物质的毒性影响,但是溶氧过饱和,也会容易引起气泡病。

池塘中的溶氧主要来源于藻类的光合作用以及空气中大气压强压进的溶氧,消耗氧气的主要因子有养殖动物、藻类、有机质、浮游动物等,所以在养殖过程中,我们不仅仅要解决溶氧的来源问题,更要解决好溶氧的去处问题。

溶氧来源我们可以通过培养池塘有益藻类、合理使用增氧机、化学制剂等增加氧气;溶氧的消耗可以通过优化池塘藻类结构,培养有益藻类、分解池塘有机质、杀灭池塘有害浮游动物的方式降低溶氧被消耗。

五、氨氮

养殖水体中的氨氮主要来源于残饵粪便、底泥释放、以及死亡的藻类等。在养殖过程中,氨氮也是影响养殖动物的重要理化指标之一。一般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氨氮的浓度不宜超过0.02mg/L,但是新开挖的池塘,一般要求必须有一定氨氮,如此水体才能肥起来。氨氮过高,鱼类会产生中毒现象,严重的直接会导致鱼类生理性缺氧而死亡。

为了防治养殖水体中氨氮超标,我们不仅仅要定期检测水质,还要及时清理池塘的残饵粪便,分解有机质,保证水体溶氧充足,而且培养池塘有益藻类,增加溶氧,促进池塘硝化作用的进行。

六、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是硝化反硝化过程中以及植物体内被摄取的硝酸在硝化酶的作用下,转化为氨以及氨基酸过程的中间产物。在溶氧充足的情况下,亚硝酸盐会被硝化为硝酸盐。养殖水体中最好是不能测量到亚盐的存在。

在养殖池塘中,一旦氨氮=转化为硝酸盐的过程受阻,亚硝酸盐就在水中积累,大量亚硝酸盐的存在会将鱼类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抑制血液的载氧能力,从而让养殖鱼类缺氧浮头,甚至中毒死亡。另外,亚硝酸盐过高还会影响鱼类的新陈代谢,免疫系统被迫害,抗病能力降低,养殖鱼类更容易受疾病的袭扰。

在养殖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培养池塘优质藻类,分解池塘有机质和残饵粪便,增加池塘溶氧水平。有研究表明,当溶解氧在5-6mg/L的时候,硝化速度随着溶氧的升高而加速;当ph在7.8-8.9之间的时候,硝化速度可以保持在90%。所以我们不仅仅在使用常规手段控制亚硝酸盐,也要通过调节ph、溶氧来控制亚盐。

七、硫化氢

还原性的硫化氢是在含硫化物在池塘底部缺氧的情况下,被微生物还原生成的。水体中的硫化氢毒性会随着ph、水温、溶氧的变化而变化。水温升高或者溶解氧降低,硫化氢毒性加强;ph增加,硫化氢会降低毒性。硫化氢对鱼类的毒害浓度为>0.4mg/L,当然,在养殖水体中,硫化氢没有是最好的状态。

消除硫化氢的危害可以通过提升ph和水体中的溶氧,加强对于底部的管理,分解残饵粪便和有机质,避免使用硫酸铵,严重的时候可以使用一定量的铁剂,消除硫化氢的毒性。

9. 蟹苗塘亚硝酸盐高

南北河蟹养殖的模式差异很大,但全国各地放苗多集中在2、3月。肥水工作恰是此时期工作的重点,但相对来讲,放苗前的肥水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 放苗前做好肥水工作的好处 |

(1)河蟹是隐居型动物,放苗前肥水,提前把控好水体透明度,能为刚入塘的蟹苗提供一个稳定的生长环境。

(2)能有效控制青苔、地皮的生长,可防止蟹苗进池后裹入青苔;水体溶氧相对较好,利于蟹苗快速适应池塘环境。

(3)可以通过藻类、菌类的繁殖提前吸收池塘营养,规避潜在的氨氮、亚硝酸盐、磷化物等有害指标超标带来的不良影响。

(4)很多养殖户习惯在放苗前投放螺蛳,放苗前肥水恰好能为螺蛳提供丰富的饵料,螺蛳长得好,又成为河蟹的优良饵料。

(5)好的有机肥肥料,经过发酵工艺,既能当肥也能当料,放苗前肥水间接给池塘补充了饵料,蟹苗进塘后可以摄食。

(6)能促进水草的生长,水草长势良好能更好的为蟹苗提供隐蔽场所。

10. 蟹塘养殖亚硝酸盐值多少

常见螃蟹池塘水质变坏的原因:

1、水色(红色,绿色,蓝绿,灰蓝,暗绿等):雨季,养殖密度大,过量投放饵料,会使水塘透明度低,水体浑浊,有机质过多,造成水中绿球藻,栅藻,蓝藻,绿藻,囊球藻等各种藻类大量繁殖。

泼洒水产EM菌液,可以分解水中的有机质,变成无机物,平衡水质,从而控制各种藻类的繁殖。

2、PH值:雨季,水源,亚硝酸盐过高,水塘酸碱失衡就会造成PH值异常。定期泼洒生石灰和水产EM菌液可以调理水质,稳定PH值。

3、氨氮:水中养殖螃蟹的排泄物,肥料,饲料,动植物尸体经过分解腐烂,会产生氨氮,氨氮含量过高就会造成螃蟹中毒死亡。

开增氧机的同时泼洒水产EM菌液,快速降低氨氮含量,注意控制投放饵料,肥料的时间和用量。

4、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是氨转化成硝酸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所以亚硝酸盐偏高,氨氮含量就一定高,已经形成的亚硝酸盐不好处理,可以换一半水的同时泼洒水产EM菌液,控制氨氮含量,只要水质稳定就可以提前预防亚硝酸盐超标。

5、溶解氧:高温天气,螃蟹养殖密度大,新陈代谢旺盛有机质的分解作用,会大量使用水中的氧,水塘含氧量的降低,会造成螃蟹缺氧。

控制养殖密封,多开增氧机,定期使用水产EM菌液,快速分解水中的有机质,增加含氧量。

6、高温天气:多梅雨季节,水体浑浊,水体含氧量降低,容易使水质变坏,雨后及时泼洒水产EM菌液,多开增氧机,调节水中酸碱度,分解有机质,控制氨氮含量。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