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凤尾竹的茎都干枯了,叶子也都慢慢的干枯了,这是怎么回事啊?

来源:www.muyeseed.com   时间:2022-12-25 00:39   点击:168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凤尾竹的茎都干枯了,叶子也都慢慢的干枯了,这是怎么回事啊?

水多 根烂了 拔下来一看便知道

我家的凤尾竹刚买回来也这样,我把枯掉的叶子剪掉几片,过段时间就好了。

二、凤尾竹叶尖干枯怎么办?

暴晒引起叶子干枯:如果尾竹的光照过于强烈,那么强光容易穿透植株的身体,会对凤尾竹有灼伤,同时会让凤尾竹叶子干枯,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应当时常给凤尾竹遮荫, 同时也可以将凤尾竹盆栽放置于客厅没有强烈光照照射的地方。

缺水导致叶子干枯:如果凤尾竹长时间浇水过少,导致凤尾竹缺水,容易引发凤尾竹生长减弱,同时还会导致凤尾竹叶子枯萎现象。此时应当多浇水,同时浇水一定要浇透。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每季施有机肥1次,生长旺季每月可薄施1次复合肥,以利叶色翠绿。生长期还要注意疏松盆土。追施数次稀薄而腐熟的饼肥水。每年初冬需追施风化肥或杂肥,以改善土壤结构,以利竹鞭生长发育。

凤尾竹喜温暖湿润,背风向阳处。春季、晚秋可放置阳光照射处莳养,夏季早秋阳光强烈,凤尾竹应放遮荫处或早、晚可见阳光的场所,放在水池、水沟旁更好。冬季要入室越冬,室温在8℃左右。冬季天寒时应移入室内越冬,室内温度不得低于5℃。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凤尾竹

三、凤尾竹叶子干枯怎么回事?

1.水黄

表现在凤尾竹的嫩叶安无光泽,老叶变化不明显,枝干逐渐细小,新梢发育萎蔫。

解决办法

将花卉放置于干燥通风的位置进行养护,等待风干一些的时候再将其放回盆土中。

2.旱黄

凤尾竹浇水过少也会导致叶子发黄的现象,浇水过少,叶子边缘干枯,老叶从上到下逐渐发黄脱落,但是新叶的生长还较为正常。

解决办法

注意浇水时多浇,浇透即可。

3.灼黄

受到强烈阳光的照射会引起叶片发黄的现象,表现为叶梢,叶缘出现干枯,叶片部分出现换色斑点。

解决办法

将受到灼伤的凤尾竹放置到阴凉干燥的地方即可。

4.肥黄

给植物施肥过多也会引起花卉发黄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植株叶子顶端出现褐色,一般叶面肥厚没有光泽,并且凹凸不平,老叶枯黄掉落。

解决办法

停止对凤尾竹施肥,如果病发严重,可以用清水进行浇灌,并排水,逐渐降低肥料的浓度

总结:

1.少浇水次数,一不小心水浇多了造成积水的现象,就会引起叶子泛黄。

2.移至通风阴凉处,凤尾竹喜欢通风阴凉的位置,把凤尾竹移至通风的位置处。

3.不要长时间暴晒,凤尾竹喜欢有风的位置背着阳光照射,喜欢阳光亮度。

4.肥料过重营养过重,栽培凤尾竹定期都是要施肥的。

5.施肥的频率一月左右要进行一次,夏季放屋内栽培。

6.夏季太阳太猛烈,不适宜把凤尾竹放在户外及屋内的窗户旁,要放在屋子里避光处,勤浇水。

四、凤尾竹的叶尖总是干,黄,是怎么回事啊?

叶子发黄有很多原因,有可能是缺磷肥了,或是肥上多了烧的!也有可能是浇水没有浇好,或多或少都会变那样的!

如果温度太低或者是不通风都会出现叶子发黄的现象,注意一下上面的情况适当加以关注就行,它比较好养一般不会死的,因而你可放心.

盆栽花木由于浇水失控、施肥欠妥、管理不善诸原因,往往易造成烂根,使数年以至数十年精心培育的花木毁于一旦,实在令人可惜。若能在植株发生烂根的早、中期作出准确的诊断,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可望避免一部分花木的死亡。

一看盆土。在夏秋季节,生长正常的花木,在晴好天气每天浇1次透水,到了第二天同一时间检查盆土,盆土发干显露微白则根系正常;若不见其盆土收干发白,仍然呈潮湿状态,则说明植株根部已发生了烂根;若2~3天后仍然湿润如故,则说明该植物根系已大部分腐烂。

二看叶色。如有相同种类的花木数盆,将其放在一起,若发现它们中某一植株的叶片失绿无光泽,呈灰白色,或者植株叶片呈萎蔫状态,或者下部叶片在不是换叶季节大量发黄脱落,则说明植株的营养须根因积水、施肥或过度干旱后猛浇大水导致发生了烂根。

三看叶形。盆栽花木的叶片出现纵向皴皱和畸形,也表明植株的根系发生了腐烂,其主要出现于肉质根的花卉种类上,如鹤望兰、君子兰等。由于下部营养根系腐烂,导致与其相连接的那些叶片的局部得不到应有的水分、养分,使该部分停止生长甚至出现萎缩,生长不同步,导致叶片纵向褶皱和畸形,这种情况虽不致于引起植株的死亡,但也会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和观赏。

四看叶尖。有些花木种类,在种养了一段时间后,在叶片的先端会出现枯焦,造成这种情况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植株的根尖伸展碰抵盆壁,在气温、土温较高的条件下浇水,导致肉质根先端行使营养功能的部分受损腐烂,使水分、养分不能运送抵达叶尖,引发叶尖部分坏死。另一种情况是盆大花株小,盆土内长期处于积水状态,造成根系端腐烂,失去营养功能,叶片中间或边缘出现黄褐色斑块,则应考虑病害的可能性。

五凭手感。有些花木或树桩,如五针松、柏类、罗汉松、兰花、山茶等,当发现其叶色失常时,可用手轻轻抚摸其叶片,凭手感可判断。因根系腐烂而造成叶片没有生气的植株,手指尖的感觉是干燥、温热,没有正常叶片那种湿润、清凉的手感。由此可断定其根系已经腐烂,且已濒于死亡的边缘。

当判断出植株发生烂根后,应采取如下挽救措施:将植株从花盆中脱出,挑去外围宿土,找出烂根部位,用剪刀从其基部剪断烂根,继之用0.1%的高锰酸钾液给伤口消毒,或用干净的草木灰敷贴创口,再重新换盆或下地栽种。上盆或下地时伤口及根系受损严重部分,要用干净的湿沙围填好,再加盖干净的栽培用土,用以促进伤口处萌发新根。在换盆的同时,要对枝叶进行强度修剪,有时为确保其成活要剪去枝叶的80%~90%。在植株恢复生长的过程中,要保持盆土湿润,对干枝经常给予喷水,杜绝施肥,不要让盆土淋雨,以防发生再度烂根。

凤尾竹 学名:Bambusa multiplex cv. Fernleaf.

别名:观音竹、米竹

科属:禾本科、竹属

形态特征:为孝顺竹的变种。为禾本科竹亚科凤尾竹属多年生木质化植物。植株丛生,叶细纤柔,弯曲下垂,宛如凤尾。叶细小,长约3厘米,常20片排生于枝的两侧,似羽状。

原产于我国广东、广西、四川、福建等地,江、浙-带也有栽培,地栽、盆栽均可。

习性:喜光,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稍耐阴。不耐强光曝晒,怕渍水,宜肥沃、疏松和土层深厚肥沃且排水良好的土壤.冬季温度不低于0度,耐寒性稍差。

栽培与养护:凤尾竹喜向阳高爽之地,有向阳则茂,宜种高台之说;但也能耐阴,可作为室内观叶赏姿的理想装饰。春、夏、秋三季只需放置在窗口通风处,入冬放置在向阳处,就可良好生长。地栽的凤尾竹,春后抽长新叶(这是畏寒之反映),在暖地则四季常青。春、夏、秋生长季节,由根茎部数次长出小笋,富有生机,颇为有趣。在新陈代谢过程中,老竿逐渐枯萎,可随时剪去,以保持姿态的优美。总之,凤尾竹管理较简易,除盆干时浇水外,生长期每月施入1-2次稀薄的氮肥即可;对土壤的要求也不高,一般疏松的沙质土就可以了。

繁 殖:多用分株和扦插繁殖。分株,在2―3月间选一二年生母竹3~5株为一丛带土分栽。扦插,在5―6月进行,将一年生枝剪成有2~3节的插穗,去掉一部分叶片,插于沙床中,保持湿润,当年可生根。

移栽:需在2-3月进行。盆栽,每2-3年换盆1次,将老竹取出,扒去宿土,剪除细小地下茎和老竹,加入肥土。生长期保持盆土湿润,放半阴处养护,勤向叶面喷水,每月施肥1次。冬季搬入室内向阳处。

病虫害:常发生叶枯病和锈病,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叶枯病,用50%萎锈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防治锈病。虫害有介壳虫和蚜虫危害,用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喷杀。

施肥:为使每年能生长健壮竹子,应施用氮,磷,钾,硅肥和有机肥。幼苗培土兼有保墒,初栽期使用腐叶土和草木灰打底,固竹抗摇曳之功能,简单而有效。

应 用:凤尾竹株丛密集,竹干矮小,枝叶秀丽,常用于盆栽观赏,点缀小庭院和居室,也常用于制作盆景或作为低矮绿篱材料。

这很正常,叶子脱水,缺素都会这样的,竹子不怎么适合盆栽的!

当然即使种在地上它也会这样的,主要是因为太阳暴晒引起的!

凤尾竹不应该暴晒,有一定遮阴环境生长!

主要是环境干燥,你可以经常向叶面喷些水,每半个月喷一下叶面肥,可以喷一些硫酸亚铁。盆水要浇透,慢慢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