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介绍关于农业市场动态,农业企业新闻,农业种植行业有关资讯
手机访问 http://m.muyeseed.com

江上的秋景的句子

江上的秋景的句子

1、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2、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3、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 4、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描写秋天的优美诗句。—— 5、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唐·孟浩然 6、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7、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 8、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9、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健 10、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11、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描写秋天的优美诗句。—— 12、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13、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 14、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元·关汉卿 15、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宋·范仲淹 1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17、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南唐·李璟 18、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19、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阿谁。—— 20、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1、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唐·刘长卿 22、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23、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4、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元·萨都刺 25、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26、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27、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元·白朴—— 28、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29、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晋·陶潜 30、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 31、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32、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33、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宋·林速 34、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35、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唐·戎昱 36、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 37、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清·王士祯 38、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39、悲哉秋兮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40、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 41、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搂。—— 42、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43、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44、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

谁帮我做诗词翻译 急啊

《次北固山下》王湾

题解

这首诗写冬末春初,旅行江中,即景生情,而起乡愁。开头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怀。次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三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给人积级向上的艺术魅力。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联不仅妙在写景物入神,而且富于生活哲理: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之中,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表现出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尾联用一个设问句,抒发出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注释

1.次:这里是停留的意思,指旅途中停宿。北固山:在现在江苏镇江北,三面临水,地势险要,倚长江而立。

2.青山:北固山。

3.客路:旅途。

4.潮平:潮水上涨与两岸齐平。

5.风正:指顺风。

6.海日:太阳从海上升起。

7.残夜:夜将尽未尽的时候。

8.旧年:过去的一年。指旧年未尽,春之气息已到,点明节候已到初春。

9.乡书:家信。

10.何处达:送到什么地方。

11.归雁:归来的大雁。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返回北方。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

12.边:唐代口语,意同“处”,泛指某处。

13.归雁洛阳边: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译文

题意 :停泊在北固山下(次北固山下)

诗意 :弯曲的小路伸展到青山之外,小船在山前绿波上行驶。(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水上涨,两岸江面无比宽阔,顺风前进白帆高高悬挂。(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上的太阳在残夜里升起,江上的新春在旧年未尽时已至。(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我的家信该怎样寄回乡?北飞的鸿雁啊给我带到洛阳。(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赏析

此诗写冬末春初、作者舟泊北固山下时看到的两岸春景。先写青山重叠,小路蜿蜒,碧波荡漾,小船轻疾。“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描摹长江下游潮涨江阔,波涛滚滚,诗人扬帆东下的壮观,气概豪迈。“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为历来传诵的名句,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替过程中的景象和心中的喜悦,由此而引动末句的乡思,以归雁传书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春景和乡思和谐交融。

这首题为《次北固山下》的五律,最早见于唐人芮挺章编选的《国秀集》。唐人殷璠选入《河岳英灵集》时题为《江南意》,但有不少异文:“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潮平两岸失,风正数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从来观气象,惟向此中偏。”本文系据长期传诵的《次北固山下》。

王湾是洛阳人,一生中,“常往来吴楚间”。“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以北,三面临江。上引《江南意》中首二句为“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其“东行”,当是经镇江到江南一带去。诗人一路行来,当舟次北固山下的时候,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这一千古名篇。

诗以对偶句发端,既工丽,又跳脱。“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青山”点题中“北固山”。作者乘舟,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这一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末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

次联的“潮平两岸阔”,“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这一句,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风正一帆悬”,便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那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这一句写小景已相当传神。但还不仅如此,如王夫之所指出,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它“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姜斋诗话》卷上)。可以设想,如果在曲曲折折的小河里行船,老要转弯子,这样的小景是难得出现的。如果在三峡行船,即使风顺而风和,却依然波翻浪涌,这样的小景也是难得出现的。诗句妙在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等的大景也表现出来了。

读到第三联,就知道作者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潮平而无浪,风顺而不猛,近看可见江水碧绿,远望可见两岸空阔。这显然是一个晴明的、处处透露着春天气息的夜晚,孤舟扬帆,缓行江上,不觉已到残夜。这第三联,就是表现江上行舟,即将天亮时的情景。

这一联历来脍炙人口,殷璠说:“‘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人以来少有此句。张燕公(张说)手题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河岳英灵集》)明代胡应麟在《诗薮。内编》里说,“海日”一联“形容景物,妙绝千古”。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这两句炼字炼句也极见功夫。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海日东升,春意萌动,诗人放舟于绿水之上,继续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驶去。这时候,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雁儿正是要经过洛阳的啊!让诗人想起了“雁足传书”的故事,还是托雁捎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这两句紧承三联而来,遥应首联,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这首五律虽然以第三联驰誉当时,传诵后世,但并不是只有两个佳句而已;从整体看,也是相当和谐,相当优美的。

与“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意思相近的诗词有:

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3.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4.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我要留言(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1826 企业通过我们找到了合作项目

姓 名:

联系电话:

留言备注:

首页 |网站简介|网站声明|正在咨询|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