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跟中国结一样包含中国民间文化的物品

来源:www.muyeseed.com   时间:2022-12-06 02:16   点击:277  编辑:admin   手机版

风筝、泥人、剪纸、刺绣、面人等。

1、风筝

风筝是由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至今已2000多年。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

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更而演进成为今日多线风筝。传“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

到南北朝时,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

2、泥人

泥人面塑是我国古老的一门传统民间艺术,俗称捏面人。它以泥巴陶土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

由于它的色彩丰富,造型生动,所以在中国民间流传很广 ,深受人们喜爱。面塑一般都是在街头巷尾,现场制作,现场出售。

旧社会的面塑艺人“只为谋生故,含泪走四方”,挑担提盒,走乡串镇,做于街头,成于瞬间,深受群众喜爱,但他们的作品却被视为一种小玩意儿,是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

如今,面塑艺术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重视,小玩意儿也走入了艺术殿堂。面塑是一种制作简单但艺术性很高的民间工艺品。

它用面粉、糯米粉为主要原料,再加上色彩等成分,经过防裂防霉的处理,制成柔软的各色面团。

3、剪纸

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在中国,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传承赓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以、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

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28日至10月2日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申报的中国剪纸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4、刺绣

中国刺绣又称丝绣、针绣,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中国是世界上发现与使用蚕丝最早的国家,人们在四五千年前就已经开始养蚕、缫丝了。

随着蚕丝的使用,丝织品的产生与发展,刺绣工艺也逐渐兴起,据《尚书》记载在四千前的章服制度,就规定“衣画而裳绣”。

宋代时期崇尚刺绣服装的风气,已逐渐在民间广泛流行,这也促使了中国丝绣工艺的发展。中国四大名绣分别是苏绣、粤绣、湘绣、蜀绣。

5、面人

面人也称面塑、年模、面花,是一种制作简单但艺术性很高的中国民间工艺品。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

它用面粉、糯米粉为主要原料,再加上色彩,石蜡、蜂蜜等成分,经过防裂防霉的处理,制成柔软的各色面团。

捏面艺人,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几经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顷刻之间,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

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民间手工艺品

中国书法

篆刻印章

秦砖汉瓦

兵马俑

红灯笼(宫灯、纱灯)

京戏脸谱、皮影、武术

桃花扇

景泰蓝

玉雕

中国漆器

木版水印

文房四宝(砚台、毛笔、宣纸、墨)

竖排线装书、剪纸、风筝

孝服、纸钱

乐器(笛子、二胡、鼓、古琴、琵琶等)

中国织绣(刺绣等)

彩陶、紫砂壶、腊染、中国瓷器

古代兵器(盔甲、剑等)、青铜器(鼎)

国画、石狮

对联、门神、年画、鞭炮、饺子、舞狮、中秋月饼、粽子 、元宵

鸟笼、盆景

唐装、绣花鞋、老虎头鞋、旗袍、肚兜、斗笠

泥人面塑、

铜镜 、大花轿、水烟袋、鼻烟壶

筷子

金元宝 、如意

烛台、罗盘、八卦 、司南

中国象棋、围棋

黄包车 、鼻烟壶 、鸟笼 、长命锁 、糖葫芦

玉佩 、鹫 、千层底 、刺绣 、丝绸 、檐

饼、油条、豆浆、小笼、茶 、中药

古钱

风筝,脸谱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