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盆栽葡萄新梢管理的特点是什么?

来源:www.muyeseed.com   时间:2022-10-24 20:33   点击:142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盆栽葡萄新梢管理的特点是什么?

盆栽葡萄由于观赏价值很高,枝蔓造型艺术占很大份额,因此,其新梢管理上除了与大棚葡萄枝蔓管理(如抹芽与疏梢、疏花序与花序整形、新梢摘心、副梢的利用与处理等)相同外,还应特别考虑如下几点:

(1)根据造型需要,选定新梢位置、数量和长度。

(2)由于盆栽葡萄受容器的限制,根群营养空间小、营养可供给量少。所以要严格限定结果量,通常2~3年生葡萄株产以2~3千克较为合适,4~5年生的植株也不要超出5千克。

(3)每年都要培养几个更新枝,不让结果,促进加粗生长和花芽分化,冬剪时及时回缩到更新枝上,以保持树形完整、树体饱满、生长势强旺。

(4)盆栽葡萄新梢数量不宜太多,以免拥挤。因此,要适当疏枝,在丰满树形的原则下,使枝、叶、果比例合适、透亮。

(5)盆栽葡萄要严格疏花、疏果,果穗要小,果粒要大、着生稀疏,以利观赏。

二、盆栽葡萄的生长习性有哪些?

①根系

葡萄根系发达,年生长量大。年内有两次生长高峰,早春地温达到7~10℃时,根系开始生长,6月下旬至7月下旬为第一次生长高峰、9月下旬为第二次生长高峰。葡萄的根系没有明显的休眠期,只要条件适宜,一年四季均可生长。

葡萄的根没有其根颈,在根干的节上及基部发生较多的侧根,因此,在空气湿度大、温度适宜时,某些品种的枝蔓会生出气生根。盆栽葡萄的根系伤断之后,其伤口附近可生出大量新根,有利于根系的更新。所以葡萄在盆中养护时寿命较长。

②枝蔓

是由种子的胚芽或插条上的芽发育成植株的。枝为蔓性,细长、组织疏松、生长快。它包括主干、主蔓、侧蔓、结果枝,营养枝,主梢和副梢,主干、主蔓和侧蔓称多年生枝。新梢成熟落叶后称一年生枝。一年生枝抽生的新梢中,有花序的称结果枝,无花序的称为营养枝。一年生枝上冬芽萌发形成的枝叫做主梢,主梢上夏芽抽生萌发的枝叫做副梢,副梢可多次结果。

新梢受环境条件的影响,通常一年有一次生长高峰,春天气温在10℃以上时,开始萌发生长,到6月达到生长高峰。在适宜的条件下,一直生长到晚秋。

③芽

葡萄的芽分为冬芽、夏芽和潜伏芽。

冬芽

在副梢基部叶腋中,形成一个具有鳞片包被的芽称为冬芽。它包括1个主芽和2~6个预备芽。冬芽一般当年不萌发,需经过越冬,至翌年春天萌发。当受到强刺激时,也可当年萌发。

夏芽

着生在冬芽的一侧,当年即可萌发形成副梢,个别品种的夏芽副梢还能再次结果。

潜伏芽

是着生在多年生枝蔓上不甚明显的芽。寿命长达几十年,只有受到重刺激后,才能萌发成新梢,有利于盆栽葡萄的更新。

三、盆栽葡萄的修剪有什么特点?

盆栽葡萄的修剪,和大田葡萄差不多,只是更为精细一些,次数也多些。主要包括:抹芽定梢、摘心、疏粒疏穗、摘除卷须和绑缚新梢等。因为盆栽(或其他容器栽培)葡萄,所容纳的土壤有限,肥水都不能太多,所以,上述修剪项目,更应及时和仔细,以调节盆栽葡萄的正常生长和结果,获得优质、美观的葡萄和较高的观赏价值。

(1)抹芽和定梢 盆栽葡萄抹芽的时间越早越好,以减少营养消耗,经济有效地利用盆内有限的养分和水分。在芽眼萌动以后,就可进行第1次抹芽,但是,由于芽眼萌动的时间并不一致,所以要多次抹芽。由主蔓上的不定芽所萌发的芽,除用于老龄葡萄的更新复壮外,没有什么利用价值,应及时抹除,需要利用时,要及早摘心促壮,然后加以利用。结果母枝上萌发的双芽或3芽中的弱芽,也要及早抹去,在每节上只留1个壮芽,畸形芽以及可能影响树形的芽,也应及早抹去。盆栽葡萄如果是嫁接苗,由砧木上萌发的芽,更要及早抹去,以免影响品种芽的萌发和生长。第1次抹芽以后,还需及时观察芽眼的萌发和生长情况,在能够判断有无花序时,就可结合第2次抹芽进行定梢。定梢时,除选留一定数量的结果枝外,多余的芽和弱枝,应及时抹掉或疏除。

盆栽葡萄,因盆土有限,水分和养分的贮备也不多。因此,留枝不宜过多。一般2年生的盆栽葡萄,每株留3~4个新梢;3年生及3年生以上的盆栽葡萄,每株选留4~6个新梢,培养为结果枝后,轮流结果即可;如果栽植葡萄的容器特别大时,也可适当多留几个枝蔓。在进行2次抹芽并定梢以后,如果仍有多余的芽眼萌发,还要及时抹除。

(2)摘心 可以调节葡萄新梢的营养分配,缓和营养生长,促进花芽分化,将有限的水分和营养用于开花结果。花前摘心,还可提高葡萄坐果率,但花序以上所留叶片少于5片时,虽可提高坐果率,但因叶面积较小,积累营养不多,对后期浆果膨大有不利影响。

摘心,还可迫使有些葡萄品种萌发夏芽或冬芽,获得一年多次结果。露地栽培的葡萄,因其生长时间有限,三次果往往不能正常成熟,而盆栽葡萄则可移至室内,保证多次果的正常成熟。

盆栽葡萄的摘心,又可分为:新梢摘心、结果枝摘心和副梢摘心。

新梢摘心,是指主蔓新梢的摘心。就是在葡萄定植的当年,当主蔓伸长到所要求的长度时进行摘心,以利于加速成形,促进新梢的加粗生长,增加营养积累,促进花芽分化,为第2年结果创造条件。

结果枝摘心,是在葡萄开花以前,在花序以上留6~7片叶摘心,改变营养物质的输导方向,改善葡萄果穗的营养状况,提高坐果率。如是,如果在花序以上只留4片叶或4片叶以下进行摘心,虽然可以提高坐果率,但因所留叶片面积太小,不利于有机营养的积累,所以,会影响果粒的后期发育。因此,在花序以上摘心时,所留叶片不宜少于6片。

副梢摘心。主蔓摘心以后,夏芽副梢便会萌发。盆栽葡萄的龄期不同,副梢的处理方法也不一样。在定植当年培养树形时,顶端新梢可留4~5片叶摘心,如再萌发二次副梢,则再留顶端1~2个新梢,每个新梢留4~5片叶摘心,下部的副梢,都留1~2片叶摘心,这样,有利于扩大叶面积,增加营养积累,促进主蔓的加粗生长和花芽分化。栽植当年的葡萄,可以多保留一些叶片,但不能放任不管,以免影响当年的正常生长和第2年结果。

葡萄定植后第2年,一般便可结果。结果以后,一般只保留顶端的1~2个副梢,留4~5片叶摘心,以利于扩大叶面积,增加营养积累,促进果穗膨大;其余的副梢,则需及早抹去,减少营养消耗,利于通风透光。

有的盆栽葡萄,枝蔓长势很旺,甚至长达2~3米,但就是不结果,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摘心,致使大量营养消耗在枝蔓的营养生长上,不能成花结果。

(3)整修果穗和疏粒 这是提高盆栽葡萄质量和观赏价值的有效措施。盆栽葡萄所留果穗的多少,要根据容器大小、管理技术和不同的品种确定。在一般情况下,藤稔、巨峰系列的大粒葡萄品种,每个结果枝以保留1个果穗为宜,多余的花序应及早疏去;莎巴珍珠等小粒品种,每个健壮结果枝,可留2个果穗,长势中庸的结果枝,只留1个果穗,弱枝不留。千万不要贪多,留果多了,效果不一定好。

整修果穗是为了集中营养保证坐果,使果穗整齐美观,这对于落花落果重的大粒品种尤为重要。

在正常情况下,1个大粒品种的葡萄花序,一般都有300~500朵小花,有的还多于500朵。但一般情况下,输入花序中的养分是有限的,花序中的各个小分支,对这有限的养分又互相争夺,因而造成养分分散。那些得不到足够营养的花朵,便会很快脱落,这样形成的果穗,既不整齐,也不美观。如果在开花以前,有选择地人工疏去50%~60%的花朵,使有限的营养,集中供应剩下的部分花朵,便可正常开花坐果,果穗也整齐美观,增强观赏效果。

整修果穗的时间,可从开花前1周开始,至开花时为止。在这段时间内,先将花序上的副穗剪去,再把主穗上的较大分枝疏去1~2个,然后,再剪去主穗穗尖的1/4~1/5,最后再对保留的花序进行整修。对过长的小花序分支,于整个果穗有不利影响时,再适当疏去一小部分,1个果穗只留15~16个小分支,使呈圆锥形。

在整修果穗的基础上,再适当疏除部分果粒,每个果穗保持一定粒数,使分布均匀,大小一致,整齐美观。疏粒多在果粒开始膨大时进行。一般是先将发育不良的小粒疏除,保留大小一致的果粒,再将过于密集的及畸形粒疏除。大粒品种如巨峰,每个果穗一般只保留35~40粒即可,最多不宜超过50粒;藤稔葡萄,一般每个果穗只保留25~30个果粒。

选留果粒时,果穗上部的2~3个小分支,每支可留4粒果,以下的2~3个小分支,每支可留3粒果,再以下的6~7个小分支,每支只留2粒果,其余的下部小分支,每支只保留1粒果。这样的果穗,较为整齐、美观。

(4)除卷须 在自然条件下,葡萄的卷须,可攀缘树木或其他物体向上伸长,争取更多的光照而得以生存,而在栽培条件下,特别是在盆栽条件下,人为地进行支撑和引缚,卷须就成了多余的赘物,单纯地消耗营养和水分,而且还经常缠绕果穗和新梢,对它们的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因此,盆栽葡萄的卷须,应结合新梢摘心、枝蔓引缚等项作业,及时将其摘除,而且是越早越好,以节省水分和营养。

(5)新梢引缚 葡萄新梢达一定长度时,为使其正常伸长,避免风折,并均匀地分布于架面上,充分利用空间和光热资源,需及时引缚新梢。

盆栽葡萄的新梢引缚,还要服从整形需要,即通过新梢引缚,不仅要使葡萄枝蔓均匀地分布于架面上,使其相互不遮光,并充分利用空间,还要同时引缚成所设计的树形,以达到既生产葡萄,又增强观赏价值的效果。

绑缚新梢时,既要绑扎牢固,又不能过松过紧。绑扎过松,枝蔓与支架间相互摩擦会造成枝蔓损伤,导致病虫滋生蔓延,削弱树体长势。绑扎过紧,没有枝蔓增粗的余地,会使新梢缢伤,既影响枝蔓加粗生长,还容易遭受风折。为将葡萄枝蔓不松不紧地绑缚于支架上,绑缚时以采用平行“∞”字形为好。绑绳松紧适度,而且要打活结,以便解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