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什么是矮化栽培?

来源:www.muyeseed.com   时间:2022-12-19 19:03   点击:64  编辑:admin   手机版

应用生物或栽培措施,使果树生长比常规矮小的栽培方式。矮小的树体,紧凑的树冠,可以实行密植,提高土壤及光能的利用率,既适于大面积集约栽培,也宜于庭院栽培。矮化栽培要求较适宜的生态条件,科学的技术管理和较多的生产投入,才能充分发挥其丰产、稳产、优质和高效益的优点。

发展简史

果树的矮化栽培,起源于庭院栽培。中国唐代采用限制树体生长的环境条件和技术措施,使果树和其他的园艺植物矮化而进行盆栽,成为盆景中的一类。12世纪,《橘录》中已有用朱栾嫁接柑橘,实行稻橘间作,低墩密植的记载。在欧洲,公元前5世纪希腊历史学家提奥夫拉斯图斯(Theophrastus)记载了矮化果树。罗马农学家并将矮化果树用于庭院种植。15~17世纪发现乐园(Paradise)、道生(Doucin)苹果和XK,并分别作为苹果和西洋梨的砧木,扩大了矮化栽培。20世纪20年代以后,随着英国M系矮化、半矮化砧木的推广,果树的矮化栽培引起了注意。首先在英、法、荷兰等西欧国家,被用于苹果和西洋梨的生产栽培,并逐步推至世界各地。20世纪中叶以后,在商品生产果园中,实施矮化栽培的果树,除苹果、梨外,还有柑橘、樱桃、桃、李、杏、柿及板栗等。

矮化栽培的意义

矮化果树用于建造营养器官的光合产物远比乔化果树少(苹果可减少光合产物总量的20~25%),用于果实生产则相对增加,从而在同样投入和生物产量近似的情况下,其经济产量高于乔化果树。主要表现在:①开花结果的年限早。一般2~3年生幼树可以成花,4~5年生树即可投产。②单位面积产量高。特别是栽植后的头10年产量,明显高于乔化果园。③果实品质好。矮化果树每一果实充分发育所需的叶面积约为乔化果树的1/2~2/3。同时,由于有效光合面积比乔化树大,在同样叶面积系数的条件下,矮化树留果量可增大,质量也有所改进。④管理方便,便于实行机械作业,可以提高劳动效率,适于大面积生产。

矮化途径

利用矮化砧木

用矮化砧木嫁接品种,能持久地缓和植株的生长势,因而结果早、丰产、优质,是矮化栽培的主要措施。苹果、梨、柑橘,欧洲甜樱桃、桃等果树,均有较好的矮化砧木(见矮化砧),而在苹果生产中,应用最广泛。利用矮化砧木,必须根据不同的土壤、气候条件和栽培品种,因地制宜地选用不同矮化砧木,决定与砧穗组合相适应的栽植密度。欧美各国,大都采用自根砧。中国果园多在山丘、河滩,各地气候条件差异很大,北部产区,时有冻害,故基砧应选择当地砧木,嫁接矮化中间砧,如M4、M7、M26、MM106、MM111等,而甚少选用M9,M27等极矮化砧木。中间砧的长度,为20厘米左右,嫁接在基砧距地面5~10厘米处:美国中间砧长度习惯用24厘米:东欧则在30厘米以上。幼树期间应及时除去中间砧上的萌蘖。用矮化砧和矮化中间砧嫁接幼树,结果早,但结果容易过量,栽培上除加强水肥管理措施外,需特别注意疏花疏果,以保证稳产、优质、防止早衰。

选用矮化型品种

果树植株高矮受遗传基因的控制,高为显性,矮为隐性。当自然杂交的后代中,具有纯隐性矮基因时,植株明显矮小、紧凑,形成长枝少而节间短,短枝多而粗壮,易成花的矮生型,又称短枝型。具有纯合的自然矮生型(Natural dwarf)的种和品种,可用种子繁殖,而矮生性状不变。例如中国的寿星桃(Prunus persica var.densa Mak.)和四季橘(Chinese Dwarf Mandarin)以及欧、美的奥斑矮生(Dwarf Aubinel),冠军矮生(Dwarf Champion)等矮生桃:也有因自然或人工诱变的矮生型品种或品系,多数为嵌合体,需要对变异部分进行无性繁殖,以获得稳定的营养系。例如美国的短枝型(spur type)苹果品种,新红星,金矮生等,是自然突变矮生型。矮生型品种在自然界中久已存在,但经济栽培的历史较短,其中树冠紧凑,较直立的,又称紧凑型(compect type)。和短枝型一样,发育枝少,短枝多,叶面积系数高,结果较早,丰产,且容易管理,但不是所有优良品种,都具有相应的矮生型,在大面积应用时,应严格鉴定,避免与病毒感染造成的矮株混淆。矮生型的栽培技术要点:①要掌握合理的栽植密度;②适度轻剪缓放;③合理的疏花疏果;④选择合理的树形。欧美各国控制树高在2.5~3米之间,以树篱形、纺锤形等为主;中国则以中干小冠形,二层开心形等为主(见树形、果树整形)。

应用技术

应用栽培技术以矮化果树,中国已有久远历史:①利用山岭薄地挖穴栽植果树,限制根际土域,类似盆栽;稻田起垄栽培,利用较高的地下水位,以限制果树根系的生长范围,从而达到矮化的目的。例如,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的苹果,山东大泽山的葡萄,广东潮汕、浙江的柑橘,每公顷栽植都在600株以上,树高一般不超过3米,其效果类似半矮化砧。②利用修剪技术。对苹果、梨、柑橘、桃以及板栗等果树,在幼树期轻剪长放,多留辅养枝,开张主、侧枝角度,采用不同方式的促花措施,使提早结果。提早进入盛果期。待树势趋于缓和后,按既定树形的基本结构,逐年对中心干和主、侧枝等落头,回缩更新,控制树高、树冠,并保持树体结构和生长、结果的平衡。③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树早期生长阶段,喷布生长抑制剂,如B9、P P333等可以减少发育枝,延缓发育枝的生长,使节间变短,促发短枝,促进成花,提早结果,实现矮化密植的目的。20世纪中叶,首先在苹果集约化栽培上开始应用,随后用于梨、桃、李。欧洲甜樱桃和柑橘等果树上,也开始试验应用。应用栽培技术措施矮化,必须持久、稳定,一旦措施中断或失当,生长和结果的平衡关系失调,就会失去矮化作用,生长返旺,影响产量和质量,或因果园郁闭而导致失败。生产中,应因地制宜,综合运用各项矮化措施,以增强持久的矮化效应。

矮化与乔化栽培的差异

矮化栽培在栽植、管理、修剪等方面,都与乔化栽培不同。

栽植方式与密度

永久性矮化栽培和栽植密度依植株高矮而定,树体愈矮,密度愈大,生产栽培中每公顷825~1650株,称为“中密栽培”。以单行长方形栽植,行距比株距大1~2米,作为作业道;每公顷超过1650株时,称高密栽培。在中国尚处于试验阶段。欧美各国高密度与带形、畦田形多行密植相结合,也有用单立架作篱壁式栽培者(见架式),但生产上少见(见草地果园)。此外,还有先高密,后转为中密的计划性密植。栽植时,在水久性植株的株间、或行、株间,各加栽一株矮化的临时性植株,以求得早期单位面积高产,随着树冠扩展,分年将临时性植株疏除或间伐,至10年生,全部去除,只留永久植株。

果园土壤管理

矮化密植果园,根系很早就密布全园,因此栽前应进行全园深翻改土,增施有机质肥料,使土壤具有良好的理化性状,为密植植株提供充足的营养,防止早果引起早衰。行间实行生草制,以不断补充土壤有机质,行内常用除草剂免耕制。

树体管理

矮化栽培早期结果的关键是“先促后控”,幼树1~3年生要加强水肥管理,夏季及时摘心,增加分枝,扩大营养面积,使之早期积累较多的有机营养,从4~5年生开始,当干周达到15~20厘米以上时,要对主干采用落头换主,或弯曲上升以控制树高。对主枝采用撑拉,加大分枝角度,甩放辅养枝等方法,控制营养生长,并采用相宜的促花技术,对生长过旺的乔砧树,可行中干环割、环剥或倒贴皮,促进早期成花,同时,要配合人工辅助授粉。成花过量时,则应及时进行疏花疏果。此外,防止因病虫、旱涝等原因造成早期落叶,也是矮化栽培中重要的环节。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