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介绍关于农业市场动态,农业企业新闻,农业种植行业有关资讯
手机访问 http://m.muyeseed.com

怎样种植芝麻?

一、怎样种植芝麻?

如何种植芝麻:

1、 选地施肥关芝麻种子小,顶土能力差。幼苗弱且发根慢,对养分吸收能力差,因而要求种芝麻的土壤质地疏松、有机质丰富、保水保肥力强、地势较高且透气透水性能好、pH值在5.5~7.5之间,以保证播种后出苗早而齐。

2、基肥要求每667平方米施足优质农家肥2000公斤,结合整地使土肥融合、土壤疏松,并开好“三沟”。播种与密度关芝麻播种要求气温稳定在20℃以上,以在小满至芒种之间为最佳播期。在播种方法上应改撒播为条播,播种量每667平方米0.3公斤~0.4公斤,播种宜浅不宜深,种子入土3厘米,一般单秆型品种行距33厘米,分枝型品种行距45厘米。 

3、田间管理关芝麻播种出苗后当第1对真叶出现时要结合浅锄进行疏苗,当第2对、第3对真叶出现后要浅锄结合间苗,当第3对~第4对真叶出现后要结合中耕定苗,一般单秆型品种每667平方米0.8万株~1万株,分枝型品种0.6万株~0.8万株。每次的中耕除草、间苗疏苗和定苗,都要看苗情浇粪水促其生长。

4、一要选好优良品种 从现阶段的芝麻育种水平看,亩产200―250公斤的芝麻就是很不错的品种。选用芝麻良种,必须要适宜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切忌从高纬度地区向低纬度地区引种。

二要改善种植条件 芝麻喜温、光,但不耐渍,一般6―7月多雨对芝麻生长发育特别不利,去年就是7月上中旬的连续低温暴雨,使芝麻损失惨重。

二、芝麻种植技术

芝麻应适期早播才能发挥育苗移栽带来的增产优势,具体时间应根据前茬收获期来定,一般在前茬收获前20天左右播种为宜。苗床播种一般为撒播,适墒均匀播种,播种要精打细算,既不能浪费,又不能缺苗,一般每亩苗床播种0.8~1千克,要求分畦定量,均匀播种,做到不漏播、无丛籽、无深籽。播后要拍实畦面,使种子与土壤密切接触。

播种后,用稀水粪浇湿畦面或0.2%的硼砂液+0.4%的磷酸二氢钾液喷施面致混:若遇干旱天气,播后可在畦面上覆盖少量碎稻草,并浇水保湿,争取早出苗草齐苗。因芝麻种子细小,最好细士播种。用经种子包衣剂包衣的芝麻种子较易匀播。若气温较低,畦面晒干表墒后要盖膜搭棚。当有10%种子出苗时,若晴天气温高,要早上揭摸,下午盖膜,防止白天高温和夜晚低温伤苗。播种期按苗龄20~25天移栽而定。

麻种植前先整地做畦,再适时播种,未出苗前进行化学除草,出苗后间苗定苗,生长盛期时摘除顶芽,促进产量,并做好追肥浇水与病虫害防治工作。

三、芝麻种植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栽培技术

(一)芝麻的种植制度由于芝麻茎杆直立,遮阴面积少,芝麻常用来与矮杆作物混作。例如与甘薯、花生、大豆等作物混作或间作。一般在甘薯地隔1―2行沟内间作一行芝麻或每隔2―4行花生间作一行芝麻。芝麻比较耐旱,而豆类比较耐湿,芝麻与豆类混作有利于旱涝保。

(二)整地做畦无论是夏芝麻还是秋芝麻,都是在气温高、蒸发量大的季节播种,精细整地,保持水土水分是全苗的关键。在土壤水分多的情况下可在梨地后纵横精细耙地,播种后耙地盖种,在土壤水分少的情况下,耙地后立即播种、耙地盖种,并镇压保墒芝麻怕渍,而生育期是在雨水较多的时期,因此在单种芝麻的时候要做畦――2―3米宽,平开好畦沟、腰沟及围沟,以便及时排灌。

(三)播种1播期夏芝麻适宜的播期是5月下旬至6月上旬。秋芝麻适宜的播期是7月上旬、中旬,在热量较好的情况下可以迟到7月下旬。2播种量每亩用种量,撒播为400克,条播为350克,点播为250克。在土壤肥力高、病虫害少、含水量高的田块可适当少播。3播种方式播种方式有点播、撒播和条播三种。撒播是江淮地区的传统播种方式,适宜与抢墒播种。撒播时种子均匀疏散,覆土浅,出苗快,但不利于田间管理。条播能控制行株距,实行合理密植便于间苗中耕等田间管理,适宜机械化操作。点播每穴5―7粒种子。无论何种播种方式,浅播、匀播,深度2―3厘米为宜。

(四)种植密度目前,夏芝麻单杆型品种的种植密度为每亩8000―10000株,分支型的品种6000―8000株;秋芝麻单杆型品种每亩10000―15000株,分枝型品种8000―10000株。

(五)施肥技术及田间管理1施肥技术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以过磷酸钙和草木灰。基肥应浅施。在酸性土壤,基肥应增施石灰、草木灰。在土壤中磷钾含量低的地区应增施磷钾肥。芝麻的追肥,除在土贫瘠的地区或田块要施用苗肥外,分枝品种一般在分枝出现时施用,单杆品种在现蕾到始花期施用。根外施肥一般用0.4%磷酸二氢钾,在始花到盛花期,选晴天下午喷施,隔两天再喷施一次。在缺硼的地区应施用硼肥。2间苗定苗要在3―4片真叶以前定苗,间苗至合理的密度。3中耕除草从出苗到始花要中耕3―4次,封行以后不可再中耕,中耕结合培土,有利于排水防渍,防止倒伏。4灌溉排水芝麻对土壤水分反应最敏感,既怕渍涝,又不耐长期干旱,因此必须注意灌溉和排水。5收获和贮藏芝麻在成熟时要及时收获。因为芝麻含油量高,不宜贮藏。故进仓时种子含水量不能超过7%。

病害防治

1.芝麻立枯病

症状:芝麻立枯病是苗期常见重要病害。初发病时,幼苗茎部产生褐色病斑,后绕 茎部扩展,最后茎部缢缩成线状,幼苗折倒。发病轻的尚可生和。病部皮层变褐缢缩, 遇有天气干旱或土壤缺水时,下部叶片萎蔫,严重的枯死。

病原称立枯丝核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以菌丝或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气温―001或低温多雨易发病。

防治方法:用耐渍性强的品种如阳信芝麻、临沂芝麻、黄县红芝麻、冠县 芝麻、单县芝麻、博山四棱白、双丰2中芝3号等.(1)精细整地,采用高畦栽培(2)用种子重量5607的857福美双粉剂或257多福合剂、57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

2.芝麻红色根腐病

症状主要为害茎基部,茎基现褐色斑,初期病健组织分界不明显,后根部外皮变 褐腐烂,剥去根表皮时内部呈红色,严重的全株叶片逐渐萎蔫,病株枯死。湖北、河南 芝麻栽培区时有发生。

病原不详。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该病多发生在土壤水分过多的低洼、积水地,或大水淹后, 根部窒息引致根部腐烂,生理机能衰弱,造成植株萎蔫死亡。

防治方法:采用高畦或选择高燥地块种植芝麻。雨及时排水,防止积水。

3.芝麻花叶病

症状:该病河南发生很普遍,常年发病株率为7―57。病株出现花叶、皱缩, 茎秆扭曲、矮化,一般不结实或结蒴果小籽粒秕瘦。花叶扩展后变黄。

病原暂称芝麻花叶病毒,属马铃薯>病毒组。病毒粒体线状.大小。病组织细胞质或叶绿体中含结晶体、风轮状和卷纸形圆柱状 内含体。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毒可经汁液传染,由蚜虫以蜚持久方式传毒,种子不能传 毒。能系统侵染大豆,心叶烟、三生烟等表现花叶。侵染番茄、甜菜时产生叶片皱缩、 卷曲畸形。不侵染菜豆、豇豆、绿豆、西瓜、曼陀罗、苋色藜和假酸浆。该病毒与西瓜 花叶病毒、芜菁花叶病毒、马铃薯病毒的抗血清不发生反应。

防治方法:参见芝麻黄花叶病

4.芝麻变叶病

症状又称“芝麻公”。我国年在广东发现。染病植株矮化,叶片变小丛生, 节间缩短,花柄拉长,花瓣转绿,柱头伸长,长出叶子,病株不能结实。损失率 左右。

病原称类菌原体。在电镜下观察病株韧皮部筛管细胞中可见到球形、椭圆形 菌体,大小―。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传毒介体据印度研究是一种叶蝉。病原 能为害芝麻属的其他种和芥属及猪尿豆属植物。该病发生传毒叶蝉数量、种群密度、播 期有关。播期早、叶蝉密度高易发病。

防治方法:国外用甲拌磷或久效磷颗粒剂进行土壤处理,结合喷洒异狄氏剂,

可抑制该病扩展。(8)种植抗病品种如印度的等。

虫害防治

芝麻虫害有小地老虎、刺蛾、斜纹夜蛾、金龟子、萤火虫等,可亩用80%敌敌畏乳剂100mL或90%晶体敌百虫150g对水75kg喷雾防治。

芝麻是我国四大食用油料作物的佼佼者,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芝麻产品具较高的应用价值。它的种子含油量高达61%。我国自古就有许多用芝麻和芝麻油制作的名特食品和美味佳肴,一直著称于世。

芝麻原称胡麻,,据说可能源于非洲或印度,相传是西汉张骞通西域时引进中国的。但现经科学考证,芝麻原产我国云贵高原。在浙江湖州市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和杭州水田畈史前遗址中,发现有古芝麻的种子,证实了中国也是芝麻的故乡。

芝麻属脂麻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全株长着茸毛。茎直立,高约1米,下圆上方。总状花序顶生,花单生,或两三朵簇生于叶腋。圆筒状,唇形,淡红、紫、白色。因品种不同,长筒形蒴果的棱数有4、6、8不等 。种子扁圆,有白、黄、棕红或黑色,以白色的种子含油量较高,黑色的种子入药,味甘性平,有补肝益肾、润燥通便之功。

芝麻油中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脂肪酸,亚油酸的含量高达43.7%,比菜油、花生油都高。芝麻的茎、叶、花都可以提取芳香油。百科网

小磨制成的芝麻油,香气扑鼻,在国际市场上畅销不衰。另外,与之齐名的芝麻酱也供不应求。

芝麻花中有蜜腺,它与油菜、荞麦并称为我国三大蜜源作物,品质以芝麻蜜为上乘。

芝麻可提供人体所需的维他命E、B1、钙质,特别是它的“亚麻仁油酸”成份,可去除附在血管壁上的胆固醇,食用前将芝麻磨成粉,或是直接购买芝麻糊以充分吸收这些美腿营养素!

栽培技术

(一)芝麻的种植制度由于芝麻茎杆直立,遮阴面积少,芝麻常用来与矮杆作物混作。例如与甘薯、花生、大豆等作物混作或间作。一般在甘薯地隔1―2行沟内间作一行芝麻或每隔2―4行花生间作一行芝麻。芝麻比较耐旱,而豆类比较耐湿,芝麻与豆类混作有利于旱涝保。

(二)整地做畦无论是夏芝麻还是秋芝麻,都是在气温高、蒸发量大的季节播种,精细整地,保持水土水分是全苗的关键。在土壤水分多的情况下可在梨地后纵横精细耙地,播种后耙地盖种,在土壤水分少的情况下,耙地后立即播种、耙地盖种,并镇压保墒芝麻怕渍,而生育期是在雨水较多的时期,因此在单种芝麻的时候要做畦――2―3米宽,平开好畦沟、腰沟及围沟,以便及时排灌。

(三)播种1播期夏芝麻适宜的播期是5月下旬至6月上旬。秋芝麻适宜的播期是7月上旬、中旬,在热量较好的情况下可以迟到7月下旬。2播种量每亩用种量,撒播为400克,条播为350克,点播为250克。在土壤肥力高、病虫害少、含水量高的田块可适当少播。3播种方式播种方式有点播、撒播和条播三种。撒播是江淮地区的传统播种方式,适宜与抢墒播种。撒播时种子均匀疏散,覆土浅,出苗快,但不利于田间管理。条播能控制行株距,实行合理密植便于间苗中耕等田间管理,适宜机械化操作。点播每穴5―7粒种子。无论何种播种方式,浅播、匀播,深度2―3厘米为宜。

(四)种植密度目前,夏芝麻单杆型品种的种植密度为每亩8000―10000株,分支型的品种6000―8000株;秋芝麻单杆型品种每亩10000―15000株,分枝型品种8000―10000株。

(五)施肥技术及田间管理1施肥技术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以过磷酸钙和草木灰。基肥应浅施。在酸性土壤,基肥应增施石灰、草木灰。在土壤中磷钾含量低的地区应增施磷钾肥。芝麻的追肥,除在土贫瘠的地区或田块要施用苗肥外,分枝品种一般在分枝出现时施用,单杆品种在现蕾到始花期施用。根外施肥一般用0.4%磷酸二氢钾,在始花到盛花期,选晴天下午喷施,隔两天再喷施一次。在缺硼的地区应施用硼肥。2间苗定苗要在3―4片真叶以前定苗,间苗至合理的密度。3中耕除草从出苗到始花要中耕3―4次,封行以后不可再中耕,中耕结合培土,有利于排水防渍,防止倒伏。4灌溉排水芝麻对土壤水分反应最敏感,既怕渍涝,又不耐长期干旱,因此必须注意灌溉和排水。5收获和贮藏芝麻在成熟时要及时收获。因为芝麻含油量高,不宜贮藏。故进仓时种子含水量不能超过7%。

病害防治

1.芝麻立枯病

症状:芝麻立枯病是苗期常见重要病害。初发病时,幼苗茎部产生褐色病斑,后绕 茎部扩展,最后茎部缢缩成线状,幼苗折倒。发病轻的尚可生和。病部皮层变褐缢缩, 遇有天气干旱或土壤缺水时,下部叶片萎蔫,严重的枯死。

病原称立枯丝核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以菌丝或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气温―001或低温多雨易发病。

防治方法:用耐渍性强的品种如阳信芝麻、临沂芝麻、黄县红芝麻、冠县 芝麻、单县芝麻、博山四棱白、双丰2中芝3号等.(1)精细整地,采用高畦栽培(2)用种子重量5607的857福美双粉剂或257多福合剂、57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

2.芝麻红色根腐病

症状主要为害茎基部,茎基现褐色斑,初期病健组织分界不明显,后根部外皮变 褐腐烂,剥去根表皮时内部呈红色,严重的全株叶片逐渐萎蔫,病株枯死。湖北、河南 芝麻栽培区时有发生。

病原不详。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该病多发生在土壤水分过多的低洼、积水地,或大水淹后, 根部窒息引致根部腐烂,生理机能衰弱,造成植株萎蔫死亡。

防治方法:采用高畦或选择高燥地块种植芝麻。雨及时排水,防止积水。

3.芝麻花叶病

症状:该病河南发生很普遍,常年发病株率为7―57。病株出现花叶、皱缩, 茎秆扭曲、矮化,一般不结实或结蒴果小籽粒秕瘦。花叶扩展后变黄。

病原暂称芝麻花叶病毒,属马铃薯>病毒组。病毒粒体线状.大小。病组织细胞质或叶绿体中含结晶体、风轮状和卷纸形圆柱状 内含体。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毒可经汁液传染,由蚜虫以蜚持久方式传毒,种子不能传 毒。能系统侵染大豆,心叶烟、三生烟等表现花叶。侵染番茄、甜菜时产生叶片皱缩、 卷曲畸形。不侵染菜豆、豇豆、绿豆、西瓜、曼陀罗、苋色藜和假酸浆。该病毒与西瓜 花叶病毒、芜菁花叶病毒、马铃薯病毒的抗血清不发生反应。

防治方法:参见芝麻黄花叶病

4.芝麻变叶病

症状又称“芝麻公”。我国年在广东发现。染病植株矮化,叶片变小丛生, 节间缩短,花柄拉长,花瓣转绿,柱头伸长,长出叶子,病株不能结实。损失率 左右。

病原称类菌原体。在电镜下观察病株韧皮部筛管细胞中可见到球形、椭圆形 菌体,大小―。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传毒介体据印度研究是一种叶蝉。病原 能为害芝麻属的其他种和芥属及猪尿豆属植物。该病发生传毒叶蝉数量、种群密度、播 期有关。播期早、叶蝉密度高易发病。

防治方法:国外用甲拌磷或久效磷颗粒剂进行土壤处理,结合喷洒异狄氏剂,

可抑制该病扩展。(8)种植抗病品种如印度的等。

虫害防治

芝麻虫害有小地老虎、刺蛾、斜纹夜蛾、金龟子、萤火虫等,可亩用80%敌敌畏乳剂100mL或90%晶体敌百虫150g对水75kg喷雾防治。

在黄淮地区,芝麻是秋季作物,是和玉米大豆一个时间种的,也就是六一左右,麦后就要种的,芝麻喜肥沃,松软,排水良好的土壤。怕积水。

我要留言(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1826 企业通过我们找到了合作项目

姓 名:

联系电话:

留言备注:

首页 |网站简介|网站声明|正在咨询|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