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介绍关于农业市场动态,农业企业新闻,农业种植行业有关资讯
手机访问 http://m.muyeseed.com

白鳝身上长了白白一层皮 会不会死阿?还是传染病?

白鳝身上长了白白一层皮 会不会死阿?还是传染病?

是鳝弧菌病 白鳝又称河鳗、风鳝,是降河入海的洄游性鱼类,其常见细菌性疾病的防治方法如下。 一、赤鳍病 1.症状 病鳗于池边缓游,胸鳍充血发炎,继而肛门红肿,腹部皮肤具点状出血,有时下鄂亦具出血点,常伴有臀鳍充血症状。此外,经常可见肝脏淤血呈斑纹和胃充血发红。病情发展下去,还可在下颚、腹部出血或溃疡。 2.防治方法 ①全池泼洒含氯消毒剂(如水体消毒灵等),使池水成0.0002‰~0.0003‰浓度,每天泼洒1次,连续泼洒二三天。 ②用0.003‰~0.005‰的呋喃唑酮加0.03‰~0.05‰的福尔马林全池泼洒,连续泼洒2天。 ③每20公斤饲料添加鳗康达Ⅱ号35克~75克,连喂5天~7天为一疗程;或喂服抗生素,每100公斤鳗鲡重用氯霉素2克~5克,拌饲投喂,连喂5天~7天;或用四环素3克~6克拌饲投喂,连喂5天~7天。 二、爱德华氏菌病 1.症状 鱼鳗肝脏、肾脏肿大,肝脏首先出现点状出血,尔后出现斑点状溃疡灶,严重时呈蜂窝状糜烂,腹腔膜溃烂,引起由内而外的穿孔;肾脏淤血、溃烂。按压腹部会从肛门流出红色的粘稠液,皮肤和鳍条往往有不同程度的充血现象。 2.防治方法 (1)预防 ①发病季节每月全池泼洒呋喃唑酮2次,每次泼洒的浓度为0.0025‰。 ②投喂的丝蚯蚓要经暂养,并需经严格消毒处理。首先要消除死蚯蚓和污泥,再用0.005‰~0.006‰的呋喃类药物浸浴丝蚯蚓1小时,消毒后再洗干净投喂。 (2)治疗 白仔鳗、黑仔鳗阶段以外消内服并重,外消: ①用0.5%~0.7%食盐溶液加0.02‰~0.05‰的氯霉素溶液浸浴病鳗24小时~48小时。 ②用0.003‰的恶喹酸浸浴病鳗24小时~48小时。同时,饲料中添加鳗康达Ⅱ号药饲7天,添加量为每20公斤饲料中加鳗康达Ⅱ号35克~75克。幼鳗和成鳗期以内服为主,外消为辅。内服鳗康达Ⅱ号及喹诺酮类药,连喂7天~10天;外用含氯消毒剂全池泼洒,连续泼洒二三天。 三、烂鳃病 1.症状 胸鳍及鳃孔周围充血,鳃粘液分泌增加,呼吸频率加快,鳃丝充血。发病初期,用手指压鳃,会有浓稠状血色粘液从鳃孔流出。剪去鳃盖,可见鳃丝淤血,呈暗红色,鳃组织有缺损。随着病情加重,鳃丝边缘腐烂,鳃呈苍白色。 2.防治方法 ①发病时,用呋喃唑酮或福尔马林全池泼洒,呋喃唑酮的浓度为0.0025‰~0.003‰;福尔马林浓度为0.025‰~0.035‰,或两者混合使用。 ②每100公斤鳗鲡用呋喃唑酮2克~2.5克拌饲投喂,连喂5天~7天。 ③强力杀菌消毒剂全池泼洒,使池水成0.0003‰~0.0005‰浓度,24小时后加注新水。 ④用0.5%~0.7%食盐溶液浸浴病鳗2天~3天。 ⑤用0.02‰~0.05‰的氯霉素或0.015‰~0.02‰的水溶性红霉素全池泼洒,浸浴病鳗24小时~48小时。 四、鳗弧菌病 1.症状 病鳗体侧有白色较大的突起,其边缘为红色,内部淤血,好像疖疮。随着病情发展,患部腐烂,成为出血性溃疡。多数鳗鱼的肛门、腹鳍发红,解剖可见肝显著病变,有出血斑或变白部分,肠道也充血、发炎。 2.防治方法 ①用浓度为0.002‰~0.0025‰的优碘加0.015‰~0.03‰的土霉素或氯霉素浸浴病鳗24小时~48小时。 ②含氯消毒剂全池泼洒,使池水成0.0002‰~0.0003‰浓度。病重时隔天再泼洒1次,若能结合药饲治疗,效果更好。 ③病鳗已不能摄食时,用浓度为0.005‰的呋喃唑酮浸浴病鳗5小时~8小时,或用呋喃唑酮全池泼洒,使池水成0.0025‰~0.003‰浓度。 ④若病鳗能摄食,每100公斤鳗鲡用碘胺甲基嘧啶10克~20克或氯霉素2克~5克混在饲料内投喂,连喂7天~10天。 五、赤点病 1.症状 体表粘液脱落,皮肤粗糙,全身尤其是腹部可见明显的出血点。一般胸鳍、臀鳍不出血发红,解部可见肝脏充血呈暗红色。 2.防治方法 ①提高水温至27℃,保持1星期,可以防止其病菌繁殖,并减少鳗鲡的死亡。因赤点病潜伏期长,当症状还未表现出来时,病鳗往往失去食欲,所以口服药物较困难。 ②含氯消毒剂(如水体消毒灵)全池泼洒,使池水成0.0002‰~0.0003‰浓度。③强力杀菌消毒剂全池泼洒,使池水成0.015‰~0.02‰浓度。

一般泥鳅几种疾病?

症状病鳅体表附着白色毛状水霉菌。此病多发生于水温较低时期,当鱼体受伤时极易感染。

4.1.2防治办法

(1)捕捉、运输泥鳅时,尽量避免机械损伤;(2)用4%的食盐水浸洗病鳅5~10min,或用4g/m3孔雀石绿溶液浸洗20~30min。

4.2烂鳍病

4.2.1症状病鳅的鳍、腹部皮肤及肛门周围充血、溃烂,尾鳍、胸鳍发白并溃烂,鱼体两侧自头部至尾部浮肿,并有红斑。

4.2.2防治办法(1)1g/m3漂白粉全池泼洒,或0.1g/m3呋喃唑酮全池泼洒;(2)用20g/m3的呋喃那斯溶液浸洗病鱼15~20min,或按0.04%的呋喃那斯拌入饲料连喂3d。

4.3寄生虫病

4.3.1症状病鳅体瘦弱,常浮于水面,不安,或在水面打转,体表粘液增多。多由车轮虫、舌杯虫、和三代虫寄生虫所致。

4.3.2防治办法(1)用0.7g/m3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全池泼洒,可防治车轮虫和舌杯虫病;(2)用0.5g/m3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可防治三代虫病。

4.4白身红环病

4.4.1症状病鳅身体呈灰白色,出现红色环纹。此病因泥鳅捕捉后长期蓄养所致。

4.4.2防治办法(1)鳅种放养时用5g/m3孔雀石绿溶液浸洗15~20min;(2)0.2~0.3g/m3孔雀石绿全池泼洒;(3)将病鳅移入静水池中暂养一段时间。

4.5气泡病

4.5.1症状病鳅鱼苗浮于水面。因水中氧气或其他气体含量过多而引起,主要危害鱼苗。

4.5.2防治办法(1)食盐4~6kg/667m2全池泼洒;(2)立即冲入清水或黄泥浆水;(3)及时清除池中腐败物,不施用未发酵的肥料。同时,掌握好投饵量和施肥量,防止水质恶化。

泥鳅的病害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4.1水霉病

4.1.1症状病鳅体表附着白色毛状水霉菌。此病多发生于水温较低时期,当鱼体受伤时极易感染。

4.1.2防治办法

(1)捕捉、运输泥鳅时,尽量避免机械损伤;(2)用4%的食盐水浸洗病鳅5~10min,或用4g/m3孔雀石绿溶液浸洗20~30min。

4.2烂鳍病

4.2.1症状病鳅的鳍、腹部皮肤及肛门周围充血、溃烂,尾鳍、胸鳍发白并溃烂,鱼体两侧自头部至尾部浮肿,并有红斑。

4.2.2防治办法(1)1g/m3漂白粉全池泼洒,或0.1g/m3呋喃唑酮全池泼洒;(2)用20g/m3的呋喃那斯溶液浸洗病鱼15~20min,或按0.04%的呋喃那斯拌入饲料连喂3d。

4.3寄生虫病

4.3.1症状病鳅体瘦弱,常浮于水面,不安,或在水面打转,体表粘液增多。多由车轮虫、舌杯虫、和三代虫寄生虫所致。

4.3.2防治办法(1)用0.7g/m3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全池泼洒,可防治车轮虫和舌杯虫病;(2)用0.5g/m3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可防治三代虫病。

4.4白身红环病

4.4.1症状病鳅身体呈灰白色,出现红色环纹。此病因泥鳅捕捉后长期蓄养所致。

4.4.2防治办法(1)鳅种放养时用5g/m3孔雀石绿溶液浸洗15~20min;(2)0.2~0.3g/m3孔雀石绿全池泼洒;(3)将病鳅移入静水池中暂养一段时间。

4.5气泡病

4.5.1症状病鳅鱼苗浮于水面。因水中氧气或其他气体含量过多而引起,主要危害鱼苗。

4.5.2防治办法(1)食盐4~6kg/667m2全池泼洒;(2)立即冲入清水或黄泥浆水;(3)及时清除池中腐败物,不施用未发酵的肥料。同时,掌握好投饵量和施肥量,防止水质恶化。

1 肠炎

病 因:由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感染引起的细菌性肠炎,属于条件致病菌,当水质恶化、溶氧低、摄食变质饵料等,引起抵抗力下降时容易爆发此病。

泥鳅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做好病害防治工作,常见的病害有赤鳍病、水霉病、气泡病、曲骨病、车轮虫病、舌杯虫病、农药中毒及其它生物敌害等。

症状病泥鳅体表附着白色毛状水霉菌。此病多发生于水温较低时期。

我要留言(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1826 企业通过我们找到了合作项目

姓 名:

联系电话:

留言备注:

首页 |网站简介|网站声明|正在咨询|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