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有哪些能轻松穿透人类真皮层的小生物?

来源:www.muyeseed.com   时间:2023-02-20 01:25   点击:199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有哪些能轻松穿透人类真皮层的小生物?

子弹蚁子弹蚁,蚁科,色木工蚁属,节肢动物门,主要分布在亚马逊地区的雨林中,而且样子和外貌与黄蜂的祖先相似,数百万年来几乎没有什么改变。被评为“全球十大毒性最强动物”之一的子弹蚁,是蚁族的异类。远看它们像蜂,却有着强壮有力的上颖和尖锐带毒的尾刺;近看是蚁,喜欢挥动一对大钳耀武扬威。它们的体长约3厘米,体型约为普通蚂蚁的5倍,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蚂蚁种类之一。它的叮咬能轻松穿过你的真皮层,叮咬其实不疼,问题在于分泌出一种麻痹性神经毒素 ,会影响电压依赖性钠离子通道并阻断神经中枢系统的突触传递。会让你感受到被子弹击中了一样的痛苦。国外正在对可能的医疗应用进行实验。贾斯汀・施密特这样形容:“那种感觉就像有颗生锈的钉子扎入脚后跟,然后再赤脚走在火红的木炭上。”一般情况下,被一两只子弹蚁叮咬不会伤及性命,但疼痛感会迅速扩散,有时即使你的手被叮咬,肩膀也会疼,甚至整个胳膊可能在几个小时之内都动弹不得。不知道题主说的野外是在哪里。。。希望不会被这种小生物咬到。钩蚴――钩虫的幼虫,穿过皮肤和组织,进入循环系统,然后在肺部,通过呼吸道,进入消化道,然后到达寄生部位。寄生人体的钩虫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另外一种是美洲板口线虫。

幼虫致病:钩蚴性皮炎:接触被钩蚴污染后土壤数分钟到数小时后,足趾、足缘、手或臀部产生的炎症反应;钩蚴感染3~5天左右,可引起喉痒、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症状;钩蚴移行到其他组织、器官时引起相应部位的炎症反应。成虫致病:慢性出血引起的贫血是主要症状,肠黏膜的损伤还会引起患者上腹部隐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消瘦、异嗜症、消化道大出血等。婴幼儿感染钩虫病严重时可并发支气管肺炎、肠出血、心功能不全等,引起死亡。华支睾吸虫,全称中华分支睾吸虫,又称!!!肝吸虫!!!成虫寄生在人体肝胆管,不吸睾丸! 经口食入囊蚴是华支睾吸虫病的自然感染方式,不是经皮肤感。

二、鱼中的华支睾吸虫是什么?

华支睾吸虫:

(Clonorchissinensis)按其生活史有成虫、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等几个阶段。在其生活史中,尾蚴自第一中间宿主螺体逸出后,侵入第二中间宿主鱼体,并发育为囊蚴。囊蚴可寄生在鱼体的肉、头、皮、鳍及鳞等处,其中以鱼肉及鱼头处最多。可被囊蚴感染的主要是青鱼、草鱼、鲤、鲫、鳊、鲮、鳙等。在100g鱼肉中,含囊蚴量多的可达100~200条。鱼体内的囊蚴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为(121~150)μm×(85~140)μm,囊壁很厚,有内外两层。蚴虫盘曲于囊内,有口吸盘、腹吸盘及一个大的排泄囊,囊内含有钙质细颗粒,镜检时呈暗黑色。人吃下含囊蚴的鱼肉,外囊膜溶化后,至十二指肠,蚴虫即由内囊膜逸出,然后在胆道内发育为成虫。对含有囊蚴的鱼肉的无害化处理方法以高温为最好,大块鱼肉应在80℃下持续1h,否则不能完全杀死蚴虫。冷冻、盐腌等方法对囊蚴杀灭效果不理想。囊蚴数量大时,应废弃全鱼。

三、华支睾吸虫的亚种分类

作为华支睾吸虫第一中间宿主的淡水螺可归为4科6属8个种,最常见的有:纹沼螺、赤豆螺(傅氏豆螺)、长角涵螺。这些螺均为坑塘、沟渠中小型螺类,适应能力强。

螺不能在水内生活,尾蚴不能逸出,而进一步发育为囊蚴。

华支睾吸虫对第二中间宿主的选择性不强,国内已证实的淡水鱼宿主有12科39属68种。但从流行病学角度看,养殖的淡水鲤科鱼类,如草鱼(白鲩,鲩鱼)、青鱼(黑鲩)、鲢鱼、鳙鱼(大头鱼)、鲮鱼、鲤鱼、鳊鱼和鲫鱼等特别重要。野生小型鱼类如麦穗鱼、克氏鲦鱼感染率很高,与儿童华支睾吸虫病有关。

四、猫的肝吸虫病有什么特征?

肝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和后睾吸虫寄生于猫的胆囊、胆管及胆道内所引起的寄生虫病,人畜共患。

〔病原和传播〕

本病病原是华支睾吸虫和后睾吸虫。

华支睾吸虫,虫体扁平、柔软、半透明虫体,呈柳叶状,前尖后钝圆,体长10~35毫米,宽3~5毫米,口吸盘比腹吸盘大。虫卵呈黄褐色,卵壳较厚,平均大小为29微米27微米。

后睾吸虫形态和华支睾吸虫相似,体长7~12毫米比华支睾吸虫小,宽2~3毫米,新鲜时呈鲜红色,体表光滑,口吸盘与腹吸盘大小相近。虫卵浅棕色,长椭圆形,大小平均为3微米11微米。

这两种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鱼或虾,终宿主均为猫、犬、人等。

这两种吸虫均寄生在犬、猫的胆管内,所产的虫卵随粪便排出,为中间宿主淡水螺吞食,在螺的消化道内孵化为毛蚴。毛蚴进入螺的淋巴系统,发育为胞蚴、雷蚴和尾蚴。尾蚴离开螺体游于水中,钻入某些淡水鱼和虾的肌肉内,形成囊蚴。猫吞食了含有囊蚴的生鱼或未煮熟的鱼肉或虾而被感染。从毛蚴到尾蚴,其发育过程需100天左右,幼虫在猫体内经1个月发育成为成虫。

〔病候特征〕

病猫出现消化机能紊乱、异嗜、食欲减退、消瘦。这是由于肝吸虫寄生在胆囊和胆管引起炎症和肝功能障碍的缘故。

发病初期便秘,后下痢,或便秘和下痢交替出现,臭味难闻。若虫体阻塞胆管时,血清和尿样的直接胆红素测定呈强阳性,粪便、血清和测定尿液的尿胆原呈阴性,血清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若发生肝硬化时,血中间接胆红素及尿胆原均升高,而粪便中尿胆原减少,血浆白蛋白、纤维蛋白原减少,球蛋白增多,血清转氨酶明显增高等。

肝脏叩诊浊音区扩大,触诊病猫往往有疼痛的表现。

根据上述症状很难确诊,确诊可取病猫粪便做虫卵检查,可用涂片法或沉淀法检查。〔预防和治疗〕

治疗本病可选用阿维菌素、六氯对甲二苯、吡喹酮等药物进行治疗。

对本病流行地区的猫等其他动物都需要进行全面检查和治疗。在疫区,禁止用生的或未熟的鱼虾喂猫,用捕捉或掩埋的方法消灭纹沼螺、长角涵螺、赤豆螺等,都是防治本病的有效措施。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