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室外养殖蚯蚓床制作(蚯蚓床技术)

来源:www.muyeseed.com   时间:2022-10-01 19:37   点击:289  编辑:鲍罡   手机版

1. 蚯蚓床技术

1、蚓床准备

蚓床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露天,一种是室内。每条蚓条最短3m,最长7m,宽度0.5m-1.0m。露天方式有两种,一是用稻草盖蚓床,二是在蚓床上方架设遮阳网;室内方式也有两种,一是各种房屋内,二是盖石棉瓦的简易棚。

2、放养措施

在蚯蚓规模化养殖期间,需要做好放养工作。可将基料放置在养殖场地内,堆放的高度控制在20 cm左右,以便于建设培养基,且要留有人行道,保证可以开展日常管理工作。

3、饵料管理

蚯蚓食性广,几乎所有的植物残体、腐殖质、腐烂动物和生活垃圾都是蚯蚓的食物。投饵前需须经处理。先去杂质,然后将秸秆、杂草、甘蔗渣等切碎,加上猪牛鸡粪,堆成1m高的圆锥形,用草帘或塑料薄膜覆盖发酵,为了成功起见,先用少量蚯蚓试喂,如无不良反应,可全部饲喂。

4、环境调控

温度:适温度10℃-30℃。在冬季稍加遮盖即可,不让蚯蚓冬眠,但不可暴晒及雨淋。

湿度:蚯蚓对湿度要求不高,相对湿度为60%-70%,一般按新鲜牛粪直接投入即可,如果堆放太久偏干,可稍喷些水。

5、蚯蚓孵化

在气温15-28℃的季节里,每隔10-15天将卵茧从蚯蚓养殖床内清理出来,放到预先准备的蚯蚓床上进行孵化。蚯蚓为雌雄同体,异体受精。性成熟的蚯蚓每隔七、八天产卵一次,一只卵可孵出三、四条小蚯蚓,二至三个月成熟,四至六个月可繁殖十倍。


2. 蚯蚓床技术可应用于

蚯蚓床材料用黑土最好。


3. 蚯蚓床技术原料要求

养殖蚯蚓的时候先准备一个小水泥池,体积为50立方厘米,或者用器皿代替也行。还要在池底部放入10公分的泥沙,然后在放入20公分厚的牛粪,必须是腐熟的牛粪。蚯蚓种散放在牛粪上,然后再覆盖一层比较薄的泥沙,上面洒入适量的淘米水。后期间隔三五天喂一次,每次洒入适量的淘米水就行。

蚯蚓是昆虫吗?

蚯蚓不是昆虫,在科学分类中,蚯蚓是属于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的代表性动物,而昆虫是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动物;并且,它们的身体构成也不一样,蚯蚓的身体呈圆筒状,由100多个体节组成,没有骨骼,而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还有2对翅和6条腿。

蚯蚓吃什么?

蚯蚓是杂食性动物,除了玻璃、塑胶、橡胶不吃,其他如腐植质、动物粪便、土壤细菌、真菌及这些物质的分解产物都吃,且喜食甜食和酸味,厌苦味。

蚯蚓怎么养殖?

1、方式

蚯蚓的养殖方式有很多,可以池养、床养、盆养、箱养、筐养、沟槽养、园林与田间养、大棚及室内养殖等,这里为大家介绍床养。

2、建床

可以建在室内或室外,建在室外要搭简易棚,一般是用稻草和秸秆来搭建床,首先,将裁成小段稻草和秸秆铺10~15厘米厚、50厘米宽的一层干料,然后在干料上面铺4-6厘米厚的粪料,如此重复铺3-5层,每铺一层用喷水壶喷水,直至水渗出为好。

3、下种

在养殖床上均匀放入蚯蚓种,再放5cm的饲料,蚯蚓种可以选择粪蚓、菜蚓、水蚓、秸秆蚓等具有增重多、发育快、孵化快、产茧数多、适应能力强、寿命长等特点的品种,放养密度前期可稍大,后期可逐渐缩小。

4、饲料

可以投喂牛粪,或是将牛粪和猪粪、秸秆混合投喂,或是投喂猪粪、秸秆或杂草,还可以投喂菜叶、瓜皮、水果、废纸、酒糟、糖渣、木屑等,每月喂料2-3次,每次厚度10cm,饵料要充分发酵,新鲜透气,无臭味,质地松软,不粘不滞为好。

5、管理

蚯蚓的最佳养殖温度在20-27℃之间,如果是在冬季,可以将养殖床加厚,饵料上盖麦秸或稻草,也可以给室内烧火炉增温,保持相对湿度在70%-80%,每天通风3一4次,每次半小时;如果是在夏天,要加强通风,定期给稻草翻身,就是把上面翻到下面,两边翻到中间,每天浇1次水即可。

蚯蚓能长多大?

一般来说,蚯蚓能长到30厘米长,由于它的品种很多,有些品种可以长很长,比如直隶环毛蚓可以长到40厘米,中华合胃蚓可以长到54厘米,在南非亚马逊丛林里有一种巨型蚯蚓,最长的可达2米多,在澳大利亚普斯兰岛低河谷地区生活着的一种巨型蚯蚓,可以长到3米。


4. 蚯蚓床技术的优点

答案是;蚯蚓床不用松土。蚯蚓床只做一次,以后都不需要再做,它是蚯蚓取食物之所,也是栖息之地。

蚯蚓俗称地龙,又名曲鳝,是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的代表性动物。在科学分类中,它们属于单向蚓目。

身体呈圆筒状,两侧对称,具有分节现象:由100多个体节组成,在第十一节以后,每节的背部中央有背孔,没有骨骼,属于无脊椎动物,体表裸露,无角质层。


5. 蚯蚓床技术名词解释

泥浆分离蚓茧目前,蚯蚓养殖工作者创造了不少分离成蚓、幼蚓的好方法,如驱逐法、诱引法或采用简单机械方法将成蚓、幼蚓分离出来,然而分离蚓茧。

2

成蚓、幼蚓有蔽光躲热的运动本能,而蚓茧就没有这种本能,如果不采取分离蚓的措施,

3

只是等待蚓茧从用过的饲料中孵化成幼蚓再分离,就会影响整个蚯蚓生产进程。我们从几年蚯蚓养殖的科学实验中认识到,分离蚓茧是分离技术中的关键。

4

1981年4月25日,我们采用pH 6的黄粘土配制成15%,20%、25%、30%的泥浆溶液,漂浮分离当地赤子爱胜蚓的蚓茧。

5

(当地赤子爱胜蚓的蚓茧,比从日本引进的大平二号、北星二号的蚯蚓蚓茧大)试验中发现蚓茧在低于25%的泥浆中漂不上来,泥浆浓度在30%左右,比重为1.05(波美比重计测定)时最为适合,漂上来的蚓茧可以直接进行孵化


6. 蚯蚓床技术是如何防治土壤生物污染的

蚯蚓的床用薄薄的木地板放在唉地上,然后上面弄一层带有灰的泥土,把蚯蚓种子带在上面,蚯蚓就会越长越多


7. 蚯蚓床技术优点包括

一方蚯蚓床放5000蚯蚓苗。

蚯蚓,环节动物属爬行种动物,有“生态系统工程师”的美称。蚯蚓属于营腐生生活动物,主要分布于亚洲、南美洲等。蚯蚓身体呈圆筒状,两侧对称,具有分节现象,没有骨骼,属于无脊椎动物,体表裸露,无角质层。蚯蚓雌雄同体,异体受精,生殖时借由环带产生卵茧,繁殖下一代。


8. 蚯蚓床技术属于( )处理法

蚯蚓床最好的是用腐叶土最好的。


9. 蚯蚓床技术的概念

一亩地养蚯蚓要多少牛粪

20吨左右

一亩地养蚯蚓要20吨左右的牛粪,具体要根据养殖方式决定。比如饲料配方是百分之百的纯牛粪养殖,需要的量就多。如果是牛粪50%、纸浆污泥50%或者牛粪、猪粪、鸡粪各20%、稻草屑40%混合量要少一些。具体要根据养殖方式决定。比如饲料配方是百分之百的纯牛粪养殖,需要的量就多。如果是牛粪50%、纸浆污泥50%或者牛粪、猪粪、鸡粪各20%、稻草屑40%混合量要少一些。


10. 蚯蚓床技术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生物为

世界上有蚯蚓2500种左右,但人工养殖的蚯蚓仅6、7种。一般有爱胜蚓属、环毛蚓属及合胃属中的几种。蚯蚓的室外养殖法。有以下几种方法。

1.直接散养:把种蚯蚓直接放在农田里,调配一些熟化的有机物质,上面盖上草垫。保持温度不变。如遇雨水,要作好排水工作,以防逃逸。此法主要用以改良土壤。

(1)饲料地养殖:春暖花开时,选择常绿饲料地块(聚合草、红薯苗等)或桑田,在行距间开浅沟置饵,放进蚓种。这样,诱来的蚯蚓便定居其中。聚合草为多年生阔叶饲料,其生长期与自然环境中的蚯蚓生长期基本相同,湿度也差不多,夏季其阔叶可为蚯蚓遮荫避雨。除此,还可以在大田行间及农田的四周种植向日葵遮荫。当气温为34至38℃时,蚯蚓仍可在根部5至8厘米深的上壤中活动,而大地蚯蚓则钻进30至40厘米深的土壤中活动。这样,蚯蚓可吃枯黄落叶,当大雨冲击时,蚯蚓还可爬入根部避雨。全年每亩可产蚯蚓2000至4000斤,同时可使青饲料增产40%。如与单株对比,育蚓地块的聚合草株高80厘米,株重7.5斤;未育蚓地块的聚合草株高60厘米,株重5.5斤。绷生长在沟周围,每株根部有蚯蚓10至25条,最多可达37条,平体重50克左右,最重达100克。这种方法既不另花土地,又利于作物生长。不花成本,效果显著,易于推广,是室外养殖蚯蚓经济实惠的办法之一。

(2)光块地养殖:利用场边院落空地,四周挖好排水沟。翻挖成一米左右的田埂,定点设置饵料,放入闯种,夏季在上面搭上凉棚或用草帘覆盖,及时喷水保温、保湿和补料。

(3)在果园、桑园、苗圃、竹林和多年生青饲料及牧草地进行大面积饲养:美国、日本正在试验一种通气加湿法,即把食品残渣、城市垃圾、农产品和畜产品的废弃物以及工厂生产的有机物等作蚯蚓饲料,放置在10至20厘米的土壤中,同时在土壤中插许多有细孔的管子加强通气,保持适宜的温度及湿度,冬季低温时可埋热地线。

(4)塑料棚(或上温床)养殖:国外养殖蚯蚓用钢骨塑料大棚,一般宽7米,长30米,安装通风或暖气设备,常年养殖。我国江苏省海定县利用塑料薄膜挡风保温,既可保护蚯蚓安全过冬,还可在种植聚合草、红薯苗、蚕豆苗。椰架用竹片或柳条弯曲成拱型。棚宽2.4米,长15至20米,多造价低,管理方便。

(5)沟内养殖:可用水泥或砖砌成2x2平方米或挖开深65至80厘米,宽1米,长度都是5至10米的永久性养殖沟;也可在背阴的地方,选土壤肥沃的潮湿地带,挖宽1米,深70厘米,长5至10米的养殖床,床的四周筑墙,前墙高25厘米,后强高150厘米,床的两端及后墙上开通风窗,床的四周挖排水沟。在冬季低温时,要在床面加盖草帘和塑料薄膜,以保湿及防寒。

(6)简易土沟养殖:选择避风,土质坚实的地方挖坑深0.7至1米,长宽根据饲养规模大小而定。坑底铺一层稻草或树叶,然后将发酵物及蛆卿分层铺放,每层10至20厘米,也可混合投入,再放蚯蚓。

2.直接饲养:就是直接把蚯蚓养在比周围高出20厘米的土丘上,上面覆盖帘子或简单棚架。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