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外来物种入侵有哪些危害 有哪些外来物种入侵危害

来源:www.muyeseed.com   时间:2022-11-19 11:53   点击:216  编辑:admin   手机版

外来物种入侵有哪些危害 有哪些外来物种入侵危害

1、中国幅员辽阔,跨越近50个纬度、5个气候带,世界各地的大多数外来物种都可以在我国找到合适的栖息地,中国也因此成为世界上受外来入侵物种严重危害的国家之一。

2、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入侵物种中,中国已发现50种。截至2014年底,中国外来入侵植物有72科285属515种,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部都有分布。中国西南及东南沿海地区是外来植物入侵的“重灾区”。据生态环境部2020年发布的数据,中国已发现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

3、外来入侵物种往往可以带来各方面的危害,而且这些危害复杂多变。一般来说,外来入侵物种的危害包括对水域的影响:堵塞航道、堵塞水渠、影响排灌、影响海水交换。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诱发花粉病、麻痹中枢神经。对农业、水产养殖等的影响:危害农田、危害畜牧、危害渔业、破坏近海栖息地、威胁本地鱼类、危害水产品养殖、影响滩涂环境、威胁蚕业。对本土植物的影响:破坏景观、排挤本地动植物、扰乱生态平衡、病菌宿主、导致无序杂交、影响天然林恢复、群落物种单一化、化感物抑制物、释放有毒有害物、啃食植物、感染植物、窒息植物、排挤植物、蛀空树干、害虫寄主、诱发赤潮等。事实上,外来入侵物种的危害远不止这些。

4、外来入侵物种的这些危害大致可以概括为几个方面:造成经济损失,其中直接经济损失包括对农业、林业生产造成的危害,比如稻水象甲、豚草、毒麦、假高粱等入侵到农田,造成农作物的减产、产品质量降低;比如松材线虫、美国白蛾等入侵到森林,造成林业损害。另外还有间接经济损失,如用于防除外来入侵物种的经济支出等。另外,会摧毁当地生态系统等,比如薇甘菊入侵到广东伶仃岛,致使岛上生态系统濒临崩溃。外来入侵还会减少物种多样性,比如水葫芦入侵滇池导致滇池鱼类种类下降,紫茎泽兰在中国南方排挤当地物种;影响遗传多样性,外来入侵物种与本土物种的遗传交流可能会对当地物种造成遗传侵蚀;危害人类健康,比如杀人蜂、红火蚁、豚草、三裂叶豚草危及人类健康甚至生命;破坏景观完整性,如互花米草、水葫芦、水花生等入侵到水生生态系统,破坏景观完整性等等。

5、外来入侵物种的途径大致可以分为3类:第一是有意引种后失控。主要指人们出于农林牧渔业生产、环境改善、观赏、科研等目的有意引进某些物种,失控或逃逸后导泛滥成灾。如我国作为牧草或饲料引进的水花生、水葫芦等。第二是无意带入。主要包括随交通工具带入(如豚草),随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带入(如假高粱随进口粮食夹带传入),随动植物引种带入(如毒麦随进口种子传入中国),国际游客及其行李带入(如北美车前),国际航运的压舱水携带(主要包括一些微生物、浮游生物及其卵、幼体或孢子等)。第三种则是自然传播。包括通过自身繁殖扩散和风力、水流、动物等媒介进行的自然扩散。上述只是大致分类,在现实中,物种的入侵途径要复杂得多。

6、外来入侵物种的防控措施分为预防和控制两个方面。预防需要首先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预警机制,评估体系,加强对有意引种的外来物种风险评估和监督管理;其次要加强检验检疫工作,拦截通过主要通道无意进入中国的外来入侵物种。

7、控制外来入侵物种的方法可分为四类:一是物理防控。包括人力灭除、机械清除等;二是化学防控。利用化学制剂控制外来入侵物种,此法具有见效快、使用方便、易于推广等优点,但容易波及到环境、本地物种以及人畜健康等;三是生物防控。包括生物替代和生物防治,生物替代是选用当地物种通过替代方法控制外来入侵物种,生物防治是通过在原产地引进天敌控制外来入侵物种;四是综合防控。将上述3种方法有机结合,发挥各自优势、弥补单个技术的不足,综合治理外来入侵物种。

外来植物入侵对我国危害有哪些?

几点供参考:

外来物种入侵为何能造成巨大危害呢?

1

美国科学家研究了473种原产欧洲后又传播到美国的植物,检查了它们被真菌、病毒感染的情况。结果发现,平均每种植物在新栖息地感染的真菌比在原产地要少84%,病毒感染少24%。同时在研究了26种从欧洲入侵到美国的陆生、海洋和淡水动物后发现,在原产地,平均每种动物带有16种寄生虫,其中只有3种跟随动物到了新的栖息地,每种动物又在新栖息地染上4种新的寄生虫。总体来说,它们所带的寄生虫比在原产地少50%左右。

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在新的栖息地,外来物种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原有天敌和寄生虫的制约,从而异常繁荣起来。在原产地无害的植物到了另一地区之后可能会变成有害的植物,外来动物能威胁本地生物的生存,造成巨大危害。

2

外来物种一方面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条件和机会,给世界各国和地区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外来物种也给本地的生物多样性、人类健康等方面带来了负面效应。随着全球贸易的增加、国际旅游业的兴旺,很多例证显示,外来物种直接危害陆地、淡水和海洋生态系统,阻碍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并且这种影响一般带有不可逆性和进行风险评估上的不确定性。所以对外来物种应在深入认识的基础上,针对本国实际情况,通过立法保护国民经济和一过生物多样性。

一、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损失及危害

(一)外来物种及外来物种入侵的定义

1、 定义

在生物学上,外来物种是指出现在其自然分布范围(过去或现在)和分布位置以外(即在原分布范围以外自然定殖的,或没有直接或间接引进,或没有人类活动就不能定殖)的一种物种、亚种或低级分类群,包括这些物种能生存和繁殖的任何部分、配子或繁殖体 。外来物种入侵是指生物物种由原产地通过自然或人为的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的过程,它有两层意思,第一,物种必须是外来、非本土的;第二,该外来物种能在当地的自然或人工生态系统中定居、自行繁殖和扩散,最终明显影响当地生态环境,损害当地生物多样性。入侵的外来物种会破坏景观的自然性和完整性,摧毁生态系统,危害动植物多样性,影响遗传多样性 。

2、外来物种入侵的渠道

外来物种入侵的渠道一般为:有意引进、无意引进、自然传播等形式,其中有意引进主要是为了满足农业、林业和渔业等生产活动的需要;无意引进主要通过贸易、商业、旅游等活动无意引进外来物种;自然传播主要是边界相临国家之间,物种借助自然规律传播到另一国的现象。

(二)世界一些国家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损失和危害

据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近日在内罗毕发表的报告,在全球,外来物种入侵给各国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要超过4000亿美元。美国、印度、南非向联合国提交的研究报告显示,这三个国家受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分别为1500亿、1300亿和800多亿美元 。

外来物种通过有意或无意行为进入另一生境后,给当地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如地中海实蝇自1910年因为旅客携带从夏威夷岛传播到美国本土后,种群急剧扩展,给加利福尼亚州、佛罗里达州林果业的主栽品种柑桔造成致命打击,纵使美国出动军队,将柑桔树连根拔除仍无济于事,地中海实蝇的入侵使美国总共遭受了2000亿美元的损失。

南非西开普敦贫瘠土壤上生长的硬叶灌木群落有保持土壤、防止侵蚀、涵养水源、降低火灾强度的作用,为改善景观和固定沙丘,引进了哈克木属、松属和金合欢属的植物。外来植物导致了本土植物多样性、密度和盖度逐渐降低,造成548个物种灭绝以及3435个物种受到威胁,现已被IUCN列入红色名录。

发生在2003年的非典型肺炎是一个人类从来没有过的疾病,对于人类来说,这个病原体是一个典型的外来入侵种。人体对非典病原体所表现出的脆弱的抵抗能力,充分体现了外来生物对人类以及生态系统的入侵危险性。非典通过飞机、轮船和汽车,在短短的5个月遍布全世界,清晰地显示了外来入侵种通过人类活动得到传播的事实。

(三)我国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危害及损失

中国从北到南5,500公里,东到西5,200公里,跨越50个纬度,5个气候带: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多样的生态系统使中国容易遭受入侵生物的侵害,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多数外来种都可能在中国找到合适的栖息地。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世界上最坏的100种外来入侵物种,约有一半入侵了我国。截至目前,外来入侵物种在我国共有283种,对我国农林牧渔业和生态系统、物种资源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达到1199.8亿元。造成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资源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每年达到1001.1643亿元,其中对生态系统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就达999.266亿元。陆生植物170种,其余为微生物、无脊椎动物、两栖爬行类、哺乳类、鱼类、树木、杂草等。有54.2%的外来入侵物种来源于美洲,22%来源于欧洲。调查表明,76.3%的外来入侵动物是由于检查不严,随贸易物品或运输工具传入我国的。这些外来入侵物种每年对我国有关行业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198.59亿元,其中,林牧渔业损失160.05亿元,人类健康损失29.21亿元。以物种为论,美洲斑潜蝇、豚草、褐家鼠、温室白粉虱、紫茎泽兰等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都在10亿元以上。更为严重的是,外来入侵物种对我国生态系统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完整性遭到严重破坏,威胁种群多样性,导致局部种群消亡等 。

以重庆为例,重庆市地形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雨量充沛,热量丰富,为生物生长发育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因而生物多样性比较丰富。但与此同时,由于经济发展、西部大开发、三峡库区移民和建设等因素,重庆区域内人类活动强度加大,特别是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一些外来生物被引入重庆并安营扎寨,给重庆市的生态安全敲响了警钟。据了解,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布的首批16种外来入侵生物、国家林业局公布的首批24种重点有害植物(其中有2种与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相同)和可能对本地生物带来巨大影响的36种危险性生物--共74种生物中,已在重庆出现53种,出现频率为71.62%。 2002年9月,重庆主城区的两路口一带发现日本菟丝子的踪迹。10月,原产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的食人鲳在重庆主城区出现。2003年1月,在重庆市最大观赏鱼批发市场江家巷四季水族馆,又发现了原产南美洲的下口鲇。2003年7月,重庆市林业局专家在市游乐园附近、原试剂厂厂区、长生桥、铁山坪等地均发现了有害植物紫茎泽兰。重庆市从1990年至2000年的10年间,每年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达10万公顷左右,每年开展的防治面积约为6.67万公顷,投入的防治经费为1300万元,常年发生危害的森林病虫害达20余种 。

从重庆市外来物种入侵的状况不难看出,由于缺乏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有效的科学知识与信息交流、执法不严、生态意识淡薄等原因,在引进物种之初经济利益优先,没有进行风险评估或不顾生态后果的盲目引进,最终致使外来物种在我国呈长驱直入之势。

二、我国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立法现状及不足

目前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制订了比较完备的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法律法规。如澳大利亚1996年制定了《澳大利亚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策略》,1997年颁布《国家杂草策略》1999年修订;1991年发布了《压舱水指南》,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强制执行的压舱水管理方面的法规性文件。美国则通过很多控制外来生物入侵的法律,如《植物检疫法》、《动物损害控制法》、《联邦植物害虫法》、《国家环境政策》、《濒危物种保护法》和 《联邦杂草治法》等。1999 年 2月 3 日,美国总克林顿签署了一项总统令,以调整联邦策略,这项策略涉及非联邦生态系统的入侵动植物物种对环境及经济的威胁。该命令指令旨在建立一个入侵物种理事会。理事会决定开展项减少入侵物种对经济、生态以及类健康紧逼危害的综合计划并制定进一步阻止非寻常的入侵物种引入和传播。克林顿总统的 2000 年财政年度预算中建议给抗击外来物种的基金增拨 2880 万美元,其中包括对抵抗外来害虫和疾病的基金以及加速对恢复栖息地和生物综合治理害虫策略的研究基金。

很多啊 比如把本土物种绞杀啊 对水体产生 污染啊

会危害到我国的物种多样性.这是由外来物种破坏我国生物的食物链以及产生竞争引起的.外来植物刚进入境内,本国植物不识别,所以外来植物会疯长,这样占用了空间和养料,使其他植物衰退,间接地,导致某些食草动物缺少食物,从而破坏整个食物网.

觉得我的回答有道理的话就采纳吧~谢谢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