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 玫瑰 栀子花 杜鹃花 红花 风信子 罗汉松 茶花 牡丹 百合 长寿花 莲花 富贵竹 马蹄莲 君子兰 仙人掌 蝴蝶兰 茉莉 龟背竹 蔷薇 绿萝 吊兰 菊花 芦荟 生石花 桂花 芍药 发财树 梅花 蟹爪兰 康乃馨 郁金香 荷花 睡莲 海棠 球兰 满天星 昙花 紫罗兰 铁线莲 天竺葵 常春藤 万年青 紫藤 虎皮兰 文竹 紫薇 水仙 牵牛花 腊梅 虎刺梅 绣球花 金银花 四季海棠 非洲菊 向日葵 迎春花 洋桔梗 大花蕙兰 春兰 红豆杉 沙漠玫瑰 樱花 九里香 红梅 墨兰 波斯菊 扶桑花 山地玫瑰 令箭荷花 虎尾兰 长春花 六月雪 碰碰香 秋海棠 白兰花 桂花树 映山红 雏菊 山茶 金边瑞香 金鱼吊兰 黄杨 玉兰花 木槿花 贴梗海棠 滴水观音 吊竹梅 红掌 仙人球 月季 黄花 三角梅 碗莲 白掌 橡皮树 麦冬 花朵 竹芋 鲁冰花 蕙兰 凤仙 石竹 佛手 大丽 麒麟 石榴花 散尾葵 丁香 榆叶梅 鹤望兰 旱金莲 迷迭香 瓜叶菊 芙蓉花 鸡冠花 太阳花 薰衣草花 夜来香 雀梅 凌霄花 龙船花 灯笼花 八仙花 牡丹吊兰 广玉兰 白牡丹 藤本月季 紫茉莉 虞美人花 凤梨花 盆栽月季 兰花品种 西府海棠 石莲花 含笑花 香雪兰 蝴蝶兰花 蓝石莲 西洋 四季桂 夹竹桃 桃花 玉簪花 龙舌兰 锦带花 雪花 双色茉莉 风铃草 木棉 水培花卉 蒲公英春花 丁香花 曼陀罗 珍珠吊兰 炮仗花 文殊兰 七里香 莺尾花 葱兰 万寿菊 吉娃莲 铃兰 仙客来花 翠菊 茉莉叶 彼岸花 钟花 水培风信子
返回首页

大金钱草到底指哪种植物?

来源:www.muyeseed.com   时间:2022-11-23 08:14   点击:296  编辑:admin   手机版

金钱草到底指哪种植物?

【来源】为报舂花科植物过路黄的全草或带根全草。

大金钱草 (《重庆草药》)

【异名】神仙对坐草(《百草镜》),地娱蚣(王安卿《采药志》),蜈蚣草(《纲目拾遗》),过路黄(《植物名实图考》),铜钱草(《草木便方》),野花生(《植物名汇》),仙人对坐草(《岭南采药录》),四川大金钱草、小茄(《中药通报》6(1):26,1959),对座草(《江苏植药志》),一串钱(《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临时救(《浙江民间草药》),黄疸草(《本草推陈》),一面锣、金钱肺筋草,藤藤侧耳根、白侧耳根铜钱花、水侧耳根(《重庆草药》),大连钱草(《中国药植图鉴》),遍地黄(《湖南药物志》)。

%B9%FD%C2%B7%BB%C6

学名:Lysimachia christinae Hance

英文名:Christina Loosestrife

科名:报春花科 Primulaceae

多年生草本,有短毛或近于无毛;叶、萼、花冠均有黑色腺条。茎匍匐,由基部向顶端逐渐细弱呈鞭状,长20―60厘米。叶对生,心形或宽卵形,长2―5厘米,宽1―4.5厘米,顶端圆钝;叶柄长1―4厘米。花单生于叶腋,花柄长达叶的顶端;花萼5深裂,裂片倒披针形或匙形,长4―8毫米;花冠黄色,长为花萼的2倍,裂片舌形,顶端尖;雄蕊不等长。花丝基都迎合成环;子房表面有黑色腺斑。花柱略长于雄蕊。蒴果球形,径3―5毫米,有黑色腺条,瓣裂。花期5―7月。

生长在山坡、路旁较阴湿处;河南、陕西及长江流域和西南各省也有分布。

全草入药治尿路结石,胆囊炎,胆结石,黄疸性肝炎,水肿,跌打损伤,毒蛇咬伤及毒蕈和药物中毒;外敷治火烫伤及化脓性炎症。

石臼坨岛的植被

石臼坨,位居乐亭县滨海,总面积3133亩。植物覆盖面积98%。共有植物56科、158属、236种,具有三个特点:一是生有山区、平原、沿海的植物,均生长旺盛。二是草本和木本植物各占一定的比重。其中木本46种,占总数的20%。这里只有古老的大树,没有参天的高树,最高的树没超过8米。三是种群重点突出。占优势的有禾本科、菊科、豆科、蔷薇科、藜科、蓼科6科、70属、114种。占总科数的10.7%,但种数却占49.6%,特别是禾本科有24属、30种,种群优势非常突出。由于有植被覆盖,将这个华北第一大岛、渤海明珠点缀得五彩缤纷,声名远播,成为河北省著名的风景旅游区。

石臼坨的植被因其生长习性分为疏林区、荒草区和盐生植物区。疏林区分为高燥沙丘疏林和疏林草地两个地带,总面积890亩。生长着乔、灌、藤本等树木。

高燥沙丘疏林地以潮音寺为中心,面积较大,占地519亩。有大树、有小树,最大的树有8株。其一是绒花树,在潮音寺内,基直径55.7公分,扁圆形处64公分。在主干不高处分两干,东干直径粗39.5公分,西干直径34公分,高7.35米,树冠非常大,占地149.6平方米。其二是潮音寺东南方的大桑树,基直径粗61.4公分,在距地不高的主干上分为两干,西干直径粗36.4公分,东干直径粗33.4公分。树高7.5米,树冠占地90.6平方米。两干似搂抱状相并生长,人称“鸳鸯树”。其三是潮音寺以东的大杏树,基直径粗45.2公分,高6.35米,占地54.6平方米,春花夏实,现生长依然旺盛。其四是潮音寺西边的大榆树,基直径粗62.1公分,高6.9米,树冠占地63.9平方米。因其与周边洋槐竞争失败,大部分枝条死亡,仅活一个小树枝。其五是旅游餐厅前的小叶朴树,基直径粗48.4公分,高6米,树冠占地38.5平方米。小叶朴是石臼坨的珍贵树种,现在人们又把它称为“菩提树”,就有神化的味道了。菩提树在此甚多,成为石臼坨的一大特点,因而此岛又名曰“菩提岛”。其六是大杜树,在大黄土岗(石臼坨的一地名)的东北侧,基直径粗40.7公分,早已死亡,仅有90公分高主干矗立在原地,遗憾的是,原来的长像已无法考证了。其七是卫矛树,基直径21公分,高4.9米。此处卫矛科的树木较多,其原因目前还没有人能解释清楚。其八是洋槐,直径粗41.4公分,高8米。树冠占地52.8平方米。洋槐是后期所植,树体高大,株数多,在乔木中占重要位置。其它乔木还有柳树、国槐、构树、臭椿、白腊、银杏、火炬,以及果树中的梨、桃、李子等。

疏林草地占369亩,分布在海边沙丘之处,以灌木较多,生长有酸枣、杜林、紫穗槐、毛樱桃、白杜、多花胡枝子、欧李以及后期栽的月季、木槿、紫薇等。欧李最小,树高只有30多公分,粗度3毫米左右,多数独枝,生长在较矮的草丛中。

在两个疏林地带生有大量的藤本植物。有南蛇藤、粉背南坨藤,野葡萄、蛇葡萄、掌裂叶蛇葡萄、杠柳、多花蔷薇、爬山虎、紫藤、木防己、凌霄、枸杞等。以朝阳庵旧址藤本生长最旺盛。在其它树木中,藤本与其相互缠绕,杂草丛生,游人难以步入。在朝阳庵遗址的酸枣灌丛中,有一株酸枣树王,高4.5米,基直径20.5公分,树冠占地13.8平方米。果熟季节,鲜红的酸枣长满树,而连年丰收。在这贫瘠的沙地上长这么大的酸枣树需年代较久,若是栽于建朝阳庵时,那就太古老了,可谓“古树结古枣,古味香全岛”。

过去的石臼坨,人称“上坨不见天,下岛不见寺”,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树木逐渐减少,特别是大树,破坏后在短期内难以弥补损失,虽建国后长期在这里栽树,但成效不大。仍是小树多,大树少;灌木多,乔木少;树栽的多,成活的少,如1999年栽旱柳、火炬、柿子、合欢、桃、梨、李子、柽柳树等4413株,当年成活率高,以后保存率少。2000年又栽垂柳、洋槐、合欢、银杏、香椿、木槿、紫薇、爬山虎、凌霄、紫藤和各种抗寒葡萄等7477株,栽后发芽率很高,但保活率甚少。

在疏林地带,林下共生多种杂草,其中碣石山上的一些草种在这里广布,如粟草、黄背草、白羊草、结缕草、北京隐子草等。这里也有在乐亭内地生长的草种,如画眉草、牛筋草、马唐、止血马唐、狗尾草、稗草、鹅冠草、马齿苋、苋菜、藜、滨藜、红心藜、尖头叶藜、独行菜、鸡眼子草、地锦、猪毛菜、地肤、牵牛花、风花菜、荠菜、刺菜、铁苋菜等。特别是一些生长较弱的种群,如茴茴蒜、天门冬、石竹、细叶韭、麦瓶草、向荆、野大麻、假苜蓿、紫花地丁、车前、列当等等,大大丰富了疏林地带的植被内容。

荒草区面积共有2324亩,占石臼坨总面积的74%,处于疏林草地和盐生植物之间,地势平坦,间有部分呈沼泽状态。这里野草密集、生长旺盛。主要有白茅,面积最大,约占草地的30%以上。此种草单独生长,种性强、生长势旺,密度极大,最高超过1米,比乐亭内地要高出很多,不用说人在其内行走困难,就是蛇也很难爬行,野兔也只能按它们事先踩出的道路行走。不知为何白茅在此处长这么高,这么旺。来到草丛,顿觉天苍苍,野茫茫,与海浪遥相呼应,如临仙境。白茅稀疏处,混生各种野草。如苔草,株最高达1.46米,与白茅竞争生长。有的地方也与山野菀豆、海边香菀豆、草木樨等共生。在含盐量较高的地方,与赖草、碱蓬混交生长。在较高燥的地方分布有黄花蒿、滨蒿、茵陈蒿、冷蒿、白莲蒿、野艾蒿、沙蓬、艾蒿等。荻草多分布在沙丘之间的低洼处,株高达2米以上,密度较稀,穗子较大,成片的白穗迎风飘扬,构成石臼坨独特景观。野古草的分布面也较广,多集中在沙丘与海水交界的沙质土壤上,草质差,茎秆坚硬,根系发达,对保护沙丘、防止海水冲刷有巨大的作用。芦苇集中生长在码头广场以南、中坨以北的低洼地上,经常有积水,面积83亩,密集之处很少有其它野草共生,只有较稀的地方与扁杆簏草、两歧飘拂草、细灯心草,碎米莎草、异形莎草、水莎草、球穗扁莎草、湖瓜草等混杂生长。

在草场之中还有多种野草,如小白酒草、雅葱、各种苦荬菜、播娘蒿、米口袋、委陵菜、朝天委陵菜、鹅绒委陵菜、翻白草、益母草、并头黄芩、香蒲、马蔺等,花色鲜艳,万紫千红。

石臼坨还有盐生植物区,占地196亩,生长的植物有柽柳、盐蓿(盐地碱蓬)、碱蓬、獐茅、白刺、大米草、二色补血草、枸杞等。大米草是唯一能在海水中生长的禾本植物,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引入,栽在石臼坨南边潮起潮落的沙滩上,对绿化、美化石臼坨周边有重要作用,但繁殖较慢。柽柳是灌木,植株较矮,抗盐碱能力极强,粉红色的花开在枝头,在地上白碱的衬托下鲜艳夺目。在石臼坨南虾池旁有一株大柽柳,基直径16.2公分,高3.2米,树冠占地11.9平方米,长这么大树需多少年仍是个谜。在白色的盐碱滩上,生长大量的盐蓿,有的地方集中连片,红绿相间,像毛毯一样平铺在大地上,幼嫩的枝叶可以食用,成为游客的野味佳肴。

石臼坨上草本植物种类繁多,有的形状非常相似,使人难以辨认。如菟丝子和无根藤都是黄色寄生型植物,区别很难,实际上,菟丝子是旋花科,菟丝子属植物,植株矮小,黄色较淡。而无根藤是樟科,无根藤属,植株粗壮,杏黄色。狼尾花和地肤的株形、叶形都不易区分,只有开花后,狼尾花是总状花序,花大,白色,很美观,属报春花科;地肤属藜科,一年生,穗状圆椎花序,花小、外观没花的感觉,不美观。滨麦和白茅都是禾本科植物,叶形难区别,人们误认为是一种野草,但吐穗时,滨麦的穗像小麦就容易区别。狗哇花和阿尔泰狗哇花之别是:狗哇花舌状花瓣多,阿尔泰狗哇花的舌状花瓣少。豆茶决明和田皂角都是豆科野草,形状相似,豆茶决明生长在高燥处,木质程度高,茎略带红色。而田皂角多生长在低洼潮湿处,茎绿色,木质化程度低。大刺菜和泥胡菜也很相似,只是大刺菜叶上有刺,泥胡菜叶无刺。萝和鹅绒藤都是缠绕茎,叶形难区别,茎叶内都有乳汁,只是果形不同,萝果卵圆形(老婆子针线包),鹅绒藤果羊角状(俗称羊犄角)。蒙山莴苣和碱菀都开蓝色花,株形非常相似,只是碱菀有一轮舌状花,蓝色,而中央管状花黄色就有区别了。山野菀豆和海边香菀豆都是野菀豆,而山野菀豆植株高,多年生,海边香菀豆植株矮。许多相似的野草,需仔细观察,才能区分开来。

石臼坨是乐亭植物的宝贵仓库,有多种植物由于人为和自然等种种原因,在乐亭内地很少发现或根本找不到了,但在石臼坨却幸运的保存下来,如白头翁,过去多分布在坑边、坟地,荒草岗等地,现在民户坟头都平掉了,荒地变了良田,白头翁也不见了。其它如茜草、牛儿苗、北京隐子草、杭子稍、猫眼、合掌消、天门冬等在乐亭大地很少找到,但在石臼坨分布广,有的地方生长还很旺盛。在乐亭大地广布而石臼坨少见的野草也是存在的。如鸭拓草已成为田间重要杂草,野生性特强,连根拔起,暴晒数日,很难死亡,抗晒力仅次于马齿苋,但在石臼坨只发现了几棵。苍耳在石臼坨也较少。应该指出的是有些植物在乐亭大地没有发现,而石臼坨也很少,如苦地丁只发现1株,祁州漏芦只发现两株,弯曲碎米荠1株,徐长卿由多到少已不到10株。

石臼坨植被是药材基地,但从药用价值分析,有109种是比较有名的药材。其中防风、补血草、杠柳、玉竹、黄精、列当、地黄、米口袋、野大豆、天蓝苜蓿、独行菜、旋复花、酸模等,药用价值极高。杠柳根皮入药,称五加皮,治关节炎。玉竹治口燥咽干、热病伤阴、肺结核、糖尿病、心脏病。黄精治高血压、脚癣。旋复花治平喘、镇咳、化痰。列当补肾、壮阳、强筋骨。地黄滋阴、补肾、壮阳、强筋骨。补血调经。巴天酸模清热解毒,活血散瘀。野大豆清肝火,解痘毒。弯曲碎米荠健胃止泻。徐长卿治毒蛇咬伤、跌打损伤、荨麻疹、带状疱疹、痛经。二色补血草治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痔疮出血、脾虚浮肿。鹤虱能驱虫等。

石臼坨植被中有101种显花植物分布各个角落。从早春到封冻都有鲜花开放,红、黄、蓝、紫、绿等五光十色,把整个海岛打扮得繁花似锦。其中紫色的花最多,有千屈菜、紫花地丁、圆叶牵牛、附地菜等36种。千屈菜即能在水中生长,也能在地里生长,株高50至70公分,最高可达1米以上。叶对生或轮生,有人称它为水柳或对叶莲。总状花序顶生,花数朵簇生于叶状苞叶内,花瓣6片,紫红色,在微风中轻轻摇摆,给人以绿色丛中一点红的感觉,十分美丽。开黄花的29种,有旋复花、鹅绒委陵菜、天蓝苜蓿、黄香草木樨等。旋复花多集中连片分布在草地上,形成大片的黄色图案。蒲公英和苣荬菜的花朵是黄色舌状花,集中到花朵上使花瓣密集,丰满、大方。柳穿鱼的花更为奇特,秋季开花,总状花序顶生,花冠淡黄色,长约1.5厘米,花管长,上唇矗立二裂,下唇平展,先端三裂,基部有橘黄色的附属物伸出,整个花形好似怪兽,朝天张口,看起来又引人,又惊人,颜色搭配合理,造型独特。阴行草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高30至80厘米,茎直立多分支,夏季开花,花集中在枝梢,成带叶的总状花序,花冠二唇形,鲜黄色,造型别致,美观大方,巧夺天工。第三是开白花的有20种,有多花蔷薇、地稍瓜、砂引草等。砂引草俗称“秃老婆顶”,有“秃老婆顶,开白花,婆婆死了媳妇就当家”的农谚。此花芬芳味浓,挥发性强,老远就闻到杏花气味。第四是开红花的有野百合、合欢、木槿、萝布麻、滨旋花等11种。其中萝布麻集中连片分布在潮音寺的西南方向,多年生半灌木,株高近1米,聚伞花序顶生,花多数,粉红色,花冠圆桶形,钟状,两面具有颗粒状突起,夏季开花,花枝招展。更奇特的是滨旋花,生长在海水中与海岸交界的沙土地上,植株矮小,花朵很大。米红色喇叭状的花朵,直径足有5至6公分,约占株高的四至五分之一,千百万朵花集中到一起,与大海的波涛相互映衬,好似海水中盛开的鲜花,是石臼坨生态旅游的一大景观。野百合生长在沙丘上,数量不多,分布零散,花红叶绿,十分动人。花1至数朵顶生,下垂,6片花瓣反卷,雄蕊较长,突出花外,花药红色,造型好似蝴蝶飞舞,栩栩如生。开绿色花的有黄精、玉竹、合掌消、卫矛等,有的浅绿、有的深绿。

石臼坨另一大景观还有野果。一是南蛇藤,在乐亭境域只有此处有,无攀着物时是灌木,丛生;有攀着物时是藤本,长可达十几米。春季开黄色小花,聚伞花序顶生,秋结果黄绿色,特点是果实冬季开裂,包壳内杏黄色,有花的形状。一蔟蔟密集生长在枝头,长期不脱落,冬季在茫茫白雪衬托下,黄白鲜明,色彩动人。二是卫矛,夏季开白绿色花,常三朵花成聚伞花序生长于叶腋,果绿色,深四裂,成熟后紫红色从基部裂开,种子外包橙红色假种皮,非常好看。在无花季节,果实的色彩代替花的鲜艳,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三是沙钻苔草,植株很小,但果实很大,果球有乒乓球大小,与植株极不相称,以大头小身为奇花异草。四是天门冬,多年生草本,全身光滑无毛,叶退化成鳞片变为下弯的短刺。茎细长,有很多分枝,叶状枝2至4个簇生,代替叶的功能,所以天门冬是无叶植物。浆果球形,成熟时红色,布满在无叶的枝条上,在空中摇摆,远远望去,好像无柄之果悬挂在空间,分散在枝条周围。

石臼坨还有很多观赏与食用兼备的野果,六月中旬上岛,看到的内容之一就是桑树,果实有黑有白有紫,果软、味美,吃在嘴里,甜在心间。和尚栽的杏树,个头小,酸度大。酸枣布满全岛,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枣味甘无毒,安中养脾,补五脏,治虚损,除肠胃癖气。”日啖一粒,红颜常驻,吃酸枣野果是旅游者独特的享受。杜梨果实虽小,但吃起来入嘴很绵,口味中有酸有甜,有一种其它梨都不能代替的风土香醇味道。特别是欧李,乐亭原来只产于石臼坨,果实形状像李子,个头像大樱桃,8月份成熟,鲜红色,含钙量很高,又称钙果。其它如野葡萄,白刺、龙葵、地稍瓜、茜草等,其野果味苦辣酸甜涩样样俱全。

石臼坨也有的杂草很讨厌,如斑种草、鹤虱、律草、鬼针刺、蒺藜等。鹤虱的小坚果卵形,具有瘤状突起,沿棱有两三行锚状刺,刺先端有钩。鬼针草的瘦果线形,顶端具3至4枚生有倒刺的芒状冠毛。律草的茎和叶柄密生倒钩刺,人误入这些草丛中,野果挂满全身,刺的人疼痛发痒,受律草之害,患处红肿多日不愈。

石臼坨的植被,丰富了岛上生态内容,在这个环境里,有利于大量野兔、野鸡、野鸭等多种动物、鸟类、兽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在生物群落中既有沿海的特征,又有高山平原的生物特点,是华北海域少有的景观。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