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去云南旅游的时候见过一种被称为肉苁蓉的药材,但和北方长在沙漠里的完全不同,请问有谁了解这种肉苁蓉吗?

来源:www.muyeseed.com   时间:2022-09-30 04:29   点击:128  编辑:桑松   手机版

一、去云南旅游的时候见过一种被称为肉苁蓉的药材,但和北方长在沙漠里的完全不同,请问有谁了解这种肉苁蓉吗?

以前中央台介绍过肉苁蓉涨价的原因是产量少了,现在当地人找肉苁蓉都有困难,那个肉苁蓉都是在沙漠地带的,绝大部分在沙子底下深的地方有一米多,寄生在梭梭树根部,云南怎么可能出啊。

二、为什么生长在沙漠里的植物茎厚而多汁

首先,这种形态肯定是出于植物对干旱环境的适应,具有生活的肉质组织用以贮藏可利用水的特殊形态。当土壤含水量极低以至于植物根系不能从土壤环境中吸收水分时,植物依然能够暂时独立生存。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这些植物被称为多肉植物。同时,由于仙人掌科植物的特殊结构,在植物学和栽培学上将它们按照同一类型划分(所以不仅仅是仙人掌科)

很多仙人掌类植物的原产地。每年中有很长时间滴雨不下,而雨季在短时间内会下很大的雨(沙漠地带虽然常年不降雨,但是还是会有雨的,所以在雨水来临之时存储足够的水分就更重要了)。在降水时候利用肉质组织就可以大量存储,这才是肉质只的真正用途,另外由于大多沙漠植物的外表结构(树叶退化,茎等部位类似球状,减少表面积)存储的水蒸发量很少。另外仔细观察仙人掌你会发现,他有膨胀皱缩的功能,我们叫棱,如果没有这种棱象手风琴褶箱那样伸缩,那么表皮肯定要破裂。这就像是一种调节功能。

三、什么东西生长在沙漠

有一种叫沙漠玫瑰的植物

名 称: 沙漠玫瑰

学 名: Adenium obesum

别 名: 天宝花

科 属: 夹竹桃科沙漠玫瑰属

类 别: 多肉植物

生长习性

沙漠玫瑰又名天宝花,原产非洲的肯尼亚。喜高温干燥和阳光充足环境。耐酷暑,不耐寒,耐干旱,忌水温。以富钙质、排水好的沙壤土为宜。冬季温度不低于10℃。

繁殖

常用扦插、嫁接和压条繁殖。扦插,以夏季最好,选取1-2年生枝条,以顶端枝最好,剪成10厘米长,待切口晾干后插于沙床,插后约3-4周生根。嫁接,用夹竹桃作砧木,在夏季采用劈接法,成活后植株生长健壮,容易开花。压条,常在夏季采用高空压条法,在健壮枝条上切去2/3,先用苔藓填充后再用塑料薄膜包扎,约25天生根,45天后剪下盆栽。

栽培

盆栽需阳光充足和排水好。以肥沃、疏松的沙和腐叶土的混合土最好。生长期宜干不宜湿,夏季高温每天浇1次水,平时每2-3天浇1次。全年施肥2-3次。冬季干旱休眠期正常落叶。

病虫害

有时有叶斑病危害,可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虫害有介壳虫和卷心虫危害,用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喷杀。

应用

沙漠玫瑰植株矮小,树形古朴苍劲,根茎肥大如酒瓶状。每年4-5月和9-10月二度开花,鲜红妍丽,形似喇叭,极为别致,深爱人们喜爱。南方地栽布置小庭院,古朴端庄,自然大方。盆栽观赏,装饰室内、阳台别具一格

在非洲的热带沙漠中,生活着一种矮草。如果你把它拔起,随便扔到一个地方,任它在那里呆上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当你再次看到它时,它早已成了一把枯黄的野草,死去一般。可当你把它放入水中时,就可以看到它的复苏,几个星期后,它甚至比你第一次见到它时美丽千倍。人们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沙漠玫瑰。

感谢大自然的神奇,在它的感悟下,我意识到了执著的重要性,也知道了不言放弃是一个多么重要的话题。

不言放弃,眼中必定有泪,心中必定有伤。不言放弃,因为苦苦攀登的山峰即将踩在脚下,却一脚跌进山谷;奋斗多年的目标将要实现,却与其失之交臂。

不管怎样,只要我们保持对生命的执著,对理想的憧憬,想想沙漠玫瑰,我们的未来就会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四、求“天鹅地獛鸽子肉”中的“地獛”的详细资料及照片

大鸨是世界上最大的飞行鸟类之一,我国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它身高背宽,雄鸟体长可达1米,体重10公斤,雌鸟比雄鸟相对要小得多,平均体重3.5公斤。大鸨是草原鸟类,栖息于广阔草原半荒漠地带及农田草地, 通常成群一起活动。它十分善于奔跑,比骏马还快,大鸨的鸣管已退化,不能鸣叫。大鸨既吃野草,又吃甲虫、蝗虫、毛虫等各种昆虫, 称得上大草原的保护神。

大鸨(Otis tarda)体形略似鸵鸟,但能飞翔。大型的陆栖鸟类又名地鵩。雄鸟和雌鸟的体形相差十分悬殊,是现生鸟类中体重差别最大的种类。

雄鸟体长为75—105厘米,两翼展开达2米以上,体重为10—15公斤,体形粗壮,颈长而粗,腿粗而强,脚上有3个粗大的趾,很适于奔走。头和颈都是灰色,后颈的基部至胸前两侧有宽的棕栗色横带,形成半圆的领圈。

上体为淡棕色,并具有细的黑色横斑,形成斑驳的保护色,在沙漠中不易被天敌发现。下体为灰白色,两翅的覆羽均为白色,在翅上形成大形白斑,同黑色的飞羽形成鲜明对比,飞翔时极为醒目。

雄鸟下颏的两侧还生有细长而突出的白色羽簇,状如胡须,所以被当地牧民称为羊须鸨。雌鸟体形较小,体长不足50厘米,体重不到4千克,喉侧也无胡须状物,常被称为石鸨。

五、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茎肉质化,叶变态成刺是对什么的适应?

减少水分蒸发,是对干旱环境的适应。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