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铁树是指什么动物?

来源:www.muyeseed.com   时间:2022-11-02 02:35   点击:299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铁树是指什么动物?

铁树指的不是动物,而是一种植物。

铁树

苏铁科苏铁属裸子植物。它分布在亚洲东部及东南部、大洋洲及马达加斯加等热带、亚热带地区。又称凤尾蕉,凤尾松,避火蕉

裸子植物门,苏铁纲,苏铁目,苏铁科,苏铁属

铁树不是一种动物,而是一种植物。

有没有一种可能铁树是树

二、苏铁分布哪些国家?

苏铁又名凤尾蕉、凤尾松、避火蕉、铁树,苏铁科,苏铁属。常绿棕榈状木本植物。茎干圆柱形,黑褐色,高可达5m,树冠伞形。

有显著之落叶痕迹,鱼鳞状。羽状叶,茎干顶簇生,长0.5~3m,厚革质,坚硬,小叶线形,长18cm,边缘反卷。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长圆柱形,密生黄褐色绒毛,雌花略呈扁球形,密生黄褐色绵毛。种子红褐色或橘红色,微扁,卵形,长2~4cm。花期6~8月,种子10月成熟。

原产我国南方,在福建、广东、台湾均有分布。日本、印尼、菲律宾亦有。据载,苏铁在我国尚有7种,金属均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

三、苏铁有什么特征?

苏铁是苏铁科苏铁属多年生常绿乔木,学名Cycas.revoluta,别名铁树、铁甲松、凤尾蕉、凤尾松、避火蕉等。苏铁有许多种类。幼株和园艺变种苏铁,常作室内盆栽观赏。

雌雄异株。雄花序(学名小孢子叶球,生于树干顶端,单生或偶有多枚,直立,金黄色宝塔形,长30~70厘米,直径15厘米左右,小孢子叶长方状楔形,长3~7厘米,螺旋状排列,木质,密被黄褐色茸毛,小孢子叶背面着生小孢子囊(花粉囊)。雌球花由许多呈扇形的大孢子叶紧密覆瓦状排列而成,扁球形,叶长14~22厘米,2~6个裸露的胚球(发育成种子)生于大孢子叶柄两侧。5~8月开花,10月种子成熟,种子大,卵球形,稍扁,外种皮肉质,熟时红色。树高可达8米,一般2~3米,多不分枝,树冠棕榈状,茎部有明显螺旋状排列的菱形叶柄残痕,并呈鳞片状。羽状复叶从茎顶部生出,初生时微呈“V”形,边缘显著内卷,长达0.5~2米,厚革质,坚硬。小叶可达100对左右,条形,长8~18厘米,宽0.4~0.6厘米,成叶略向下卷曲,厚革质,坚硬,有光泽,先端锐尖,叶背密生锈色茸毛。

喜充足的阳光,不耐暴晒,耐半阴。短日照植物,在长日照的条件下栽培影响开花。喜温暖,生长适温15~28℃,0℃时容易受冻害。开花积温需达到3000~4000℃以上。根肉质,不耐涝。喜通风良好。对土壤要求不严,以肥沃微酸性的沙壤土最好。

苏铁是苏铁科苏铁属多年生常绿乔木,学名Cycas.revoluta,别名铁树、铁甲松、凤尾蕉、凤尾松、避火蕉等。苏铁有许多种类。幼株和园艺变种苏铁,常作室内盆栽观赏。

雌雄异株。雄花序(学名小孢子叶球,生于树干顶端,单生或偶有多枚,直立,金黄色宝塔形,长30~70厘米,直径15厘米左右,小孢子叶长方状楔形,长3~7厘米,螺旋状排列,木质,密被黄褐色茸毛,小孢子叶背面着生小孢子囊(花粉囊)。雌球花由许多呈扇形的大孢子叶紧密覆瓦状排列而成,扁球形,叶长14~22厘米,2~6个裸露的胚球(发育成种子)生于大孢子叶柄两侧。5~8月开花,10月种子成熟,种子大,卵球形,稍扁,外种皮肉质,熟时红色。树高可达8米,一般2~3米,多不分枝,树冠棕榈状,茎部有明显螺旋状排列的菱形叶柄残痕,并呈鳞片状。羽状复叶从茎顶部生出,初生时微呈“V”形,边缘显著内卷,长达0.5~2米,厚革质,坚硬。小叶可达100对左右,条形,长8~18厘米,宽0.4~0.6厘米,成叶略向下卷曲,厚革质,坚硬,有光泽,先端锐尖,叶背密生锈色茸毛。

喜充足的阳光,不耐暴晒,耐半阴。短日照植物,在长日照的条件下栽培影响开花。喜温暖,生长适温15~28℃,0℃时容易受冻害。开花积温需达到3000~4000℃以上。根肉质,不耐涝。喜通风良好。对土壤要求不严,以肥沃微酸性的沙壤土最好。

四、苏铁的特性有哪些?

Cycas revoluta又名铁树、凤尾蕉,为苏铁科苏铁属的常绿观叶植物(彩图51),叶边缘向下反卷,羽状叶长0.5~1米,丛生于茎顶端,浓绿色有光,雌雄异珠,雄花序圆柱形、黄色,雌花圆头形,大孢子叶扁平,密生黄褐色长绒毛,呈羽状分裂,下方两侧生有数枚球形胚珠,种子朱红色。

苏铁原产我国福建、广东,日本与印度亦有,宜放在门厅两侧,广场,中小盆苏铁宜放在客厅,显得优雅高贵,亦可作插花的配用材料。

1.种类

同属有7种,①华南苏铁(C.rumphii),也称刺叶苏铁,小叶边不反卷,观赏效果差;②云南苏铁(C.siamensis),又名泰国苏铁、篦叶苏铁,小叶片较稀,观赏效果差;③四川苏铁(C.szechuanensis),羽状叶片大。在四川的渡口,近年又发现攀枝花苏铁和把关河苏铁。还有多头铁及子母铁,常作盆景栽培用。

2.习性

性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也很耐阴、耐寒性不强,低于0℃易受冻,特别怕雪害及长期结冰。喜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沙质土。苏铁忌水涝,水多会烂根、烂球。苏铁耐旱力甚强,在新叶长成以后,1~2周不浇水影响不大,但在新叶旺盛生长时要保持盆土湿润。在新叶萌发和成长期间,无论如何不能放在荫蔽处,否则新叶细长失去观赏价值,所以莳养苏铁有四忌,忌浇水太多,烂根,在新叶未舒展时忌烈日暴晒,忌摆弄新叶,忌雨雪寒流冻伤。

3.繁殖

苏铁繁殖有分株、播种及埋干法。当雌雄株同时开花时,将雄株的花粉撒到雌花上并有意地在雌花上喷洒些洁净的水,以利雌花受精。经人工授粉得到的种子,发芽较慢,出苗无规律,播后4~6个月开始出苗,有的种子要2~3年或更长的时间才能出苗,所以要进行种子处理。播前将种子放在清水中浸泡24小时以上,使假种子泡软后,将它全部剥掉,露出硬壳晾干,然后用小锤轻轻地砸开一小口,有利于种仁从裂缝中吸收水分,促使萌发。播种的基质要疏松,间隙大,透气透水性好,保肥、肥沃的酸性土壤,温度要在15℃以上,空气湿度保持50%~70%,北方在温棚,南方在露地但冬季要盖塑料薄膜,种子与基质用多菌灵或托布津消毒,并加入防治地下害虫的药剂如辛硫磷。播前施入堆厩肥,耙平,浇透水,把种子以5厘米间距,种尖向下一粒一粒摆入畦沟中,盖一层2~3厘米的沙壤土,每隔2~3天喷水一次,约经40天便可出苗。幼苗前2~3年生长十分慢,每年只长2~3片叶子,3年后生长加快,每年出1~2层叶,每层数枚,在播种盆中生长2~3年后分苗,所以播种用得少。分株是在3~5月将母株旁边的子株或茎干上的吸芽剥下,待伤口稍干,置半阴处养护。埋干法是将苏铁的茎干切成10厘米左右一段,伤口处涂上木炭或硫磺粉,将其埋入沙土中,保持25℃左右,基质切勿太湿,2个月后可长出新芽。

4.苏铁球如何引种栽培

苏铁大部从广州引进,为了方便运输,降低成本,大都引进苏铁球进行栽培,其技术要点是将引进的未发叶、未腐烂的球,用500~800倍多菌灵浸泡半小时,如有腐烂,用刀削去,伤口涂上硫磺粉,放在阴凉处1~2天,使伤口干燥。苗床用过筛的粗砂经0.2%高锰酸钾消毒,放在玻璃温室或大棚内,床宽60厘米,高50厘米,长15米,将种球埋入砂中,深为种球的1/2,间距为种球的大小的3倍,栽后浇一次透水,使球与砂密合,保持基质湿润,温度为25℃左右,相对湿度保持在80%左右,除阴雨天外,每天喷水一次,约经2个月后即可生根。将根系发达的苏铁球移入盆(缸)中,盆土可以用腐叶土2份、塘泥、河沙各1份或园土1份、炉渣1份,发酵后的厩肥1份、沙1份混合过筛后使用,盆底应填入10~20厘米的瓦片或粗沙,栽后放在阴凉通风处一月,以后转入正常管理。

5.苏铁叶子发黄什么原因,怎么办

苏铁冬季室温保持8~15℃可安全越冬,如长期处于以下低温或突然寒潮袭击,绿色素急剧减退变黄,呈冻伤状态。苏铁生长缓慢,茎内含水量高,如水多盆内积水,烂根亦会使叶片发黄。怎样识别冻伤和烂根发生的黄叶,烂根的植株,全棵或大部叶片变为褐黄色,叶缘向内卷曲,无顶芽突起。冻伤的叶片发白色古铜黄,整枝叶脉向背弯弓,有的单叶一半绿一半黄或全黄,一般在春天和初夏反映出来。

土壤间孔隙变小,土质太黏重,根系生长不良,叶片亦会变黄,土壤碱性亦会使叶片发黄。苏铁抽叶时,如水分不足,受旱或干热风影响,小裂叶会逐渐枯黄,介壳虫危害,叶斑病、叶枯病危害,也会使叶片发黄。叶斑病初发病时,从叶尖与叶缘开始呈现淡黄色斑点,并逐渐沿叶缘上下扩展,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深褐色,后在病斑上产生黑色针点状物,在发病初期可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或50%多菌灵800倍液防治,每10天1次共喷2~3次。

对于冻害的黄叶,剪除枯死叶片,保留着绿的丛叶,使根部供应上来的养分能送上叶片,使茎不霉烂,待新叶出齐后,将老叶全部剪去。对烂根的黄叶,要换盆修根防腐,先将枯叶全部剪掉,取出缸中的上层土,将整株磕出,抖动植株使土脱落,用清水冲洗干净,剪除烂根,用小刀将水渍斑刮净,在阴光下晒干,喷施退菌特600倍消毒,伤口涂上硫磺粉。盆底填上厚5~10厘米颗粒炉渣或碎瓦片,炉渣要多冲洗,铺10厘米厚营养土,营养土用森林腐叶土5份,颗粒炉渣3份,发酵的厩肥2份,拌匀,盆底放100克马蹄片或饼肥,第一次填土要稳定植株,不宜填满,要留“水口”,栽完后不浇水,放在荫蔽处,15天后浇透水,将盆移至阳光下,每天在茎上喷水2~3次,10日左右用2根粗铁丝弯成弓形,十字交叉沿盆壁插入土中,作支撑架,上面罩透明塑料薄膜,从盆外沿扎紧,盆内用瓶盛水,使形成高温高湿的小环境,每周结合通风,瓶内添水,从上盆到发新叶要34~35天,待新叶高20厘米时,揭膜,不取盛水容器,每天叶面喷水2~3次,为防幼叶日灼伤,可移至稍遮荫处,待叶全部展开,树冠形成,视叶片革质程度和气温高低,阳光强弱,再转入正常管理,浇第二次水。

6.北方养好苏铁的经验

(1)苏铁怕冷又怕风,保温防寒好过冬,北方苏铁,当气温在0℃时,就要入温室,注意防寒保暖,放在室内温暖向阳处,并定期转动方向,防止形成偏冠或叶片排列不齐,冬天盆土要干,室温10℃以下,苏铁处于休眠状态,停止生长,整个冬季不要施肥,如室温超过15℃以上,苏铁还会生长,可施些薄肥水,宜少勿多,盆土不要干透或太湿,否则叶尖会干黄。春季出室不宜太早,要防春寒袭击,冻害的伤害是很难治愈,早春的干旱风亦会使叶片脱水,出室后应放在背风向阳处养护两周。

(2)盆土微酸忌盐碱,排水良好宜松软,苏铁怕碱畏涝,北方土壤偏碱性,要配制好培养土,一般用沤制的松柏锯屑3份,腐叶土5份、河沙、炉渣各1个,硫酸亚铁10~20克,硫磺粉5~10克拌匀,上盆时盆底铺5~10厘米的碎瓦片,上加饼肥20~30克,加上培养土,将椭圆形的根茎埋入1/3~1/4,按实盆土。生长期应追施3~4次10%矾肥水或15%饼肥水加0.2%硫酸亚铁或3%食醋水。

(3)铁树耐旱怕水涝,保持半墒为最好,铁树耐旱不喜大水,春秋天5~7天浇一次水,夏天2~3天浇一次水,发叶生长时,水肥不能大,否则叶太长不美观,太干旱叶会发不出来。平时要多喷少浇,雨后防盆内积水。

(4)光照充足生长旺,长期阴蔽叶变黄,铁树喜阳畏烈日。平时应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生长,但烈日酷暑应适当遮荫,喷水增湿降温。它耐半阴,可放室内观赏,但时间不超过半个月。有些桩头长期不发,可用50~100毫克/升的赤霉素滴入根茎顶心数滴,用黑塑料纸遮光,在25~30℃气温下,一周就会抽出新叶。

7.怎样培育多头苏铁

小型多头苏铁为盆栽上品,如将独头苏铁培育成多头苏铁,价值很高。其方法是将苏铁坯子放在0.1%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30分钟,取出阴干,再用利刀把其顶芽连部分老茎一刀削去,削面可稍斜一些,将伤口用粘性黄泥封住,等黄泥略干后即可种植。早春,用经热水消毒的粗沙种植,埋沙深度为茎长的1/4,用空盆盖上,缩短生根时间。初植时要浇一次透水,以后盆土宜偏干些,直至长出新叶。

经上述处理的苏铁,不久在削面上长出多个新芽,芽体稳定后,可根据茎干粗细及造型需要,把多余芽摘除。待叶片长得丰满时,可移植到紫砂盆中,移植后需遮光,2周后再逐渐见光。

8.南美铁树的养护

南美铁树(Zamia pumila)又名美叶凤尾蕉,糖叶美洲铁树,墨西哥铁树。属于泽米属,树多单干,高15~30厘米,少有分枝,有时呈现丛生状,粗圆柱形,柱面密布暗褐色的叶痕,叶为大型偶数羽状复叶,丛生于茎干顶端,硬革质,叶长0.6~1.2米,叶柄长15~20厘米,疏生坚硬小刺,羽状小叶7~12对,小叶椭圆形,两侧不等,基部2/3处全缘,上部密生钝锯齿,顶端钝渐尖,边缘背卷,叶背可见明显突起平行脉40条,雌雄异株,雄花球松球状,雌花序似掌状。

原产墨西哥,喜微酸土壤,喜阳又具一定耐阴性,在通风良好温暖湿润的环境下生长良好,耐寒力比苏铁差,越冬温度5℃,生长适温25~30℃,较耐旱。生长慢,茎干每年只长1~2厘米,以肥沃、微酸性沙壤土为宜。

繁殖方法有播种和切割吸芽法。播种时将假种皮洗去后点播,覆土厚度2~3厘米,在30~33℃高温下才易发芽,播后4~6月开始出苗,夏天要遮荫喷水,冬天要保暖防寒,2~4年才能供室内盆栽。切割吸芽在3~4月进行,切时要少伤及茎皮,切口用硫磺粉消毒,待切口渗出的汁液干透后,放在含有较多粗砂的腐殖土盆内,浇水后放在半阴处催根,温度保持27~30℃,切口处很快愈合,长出新根后上盆。

南美苏铁的栽培要点与苏铁相似,基质一般用泥炭2份,园土1份,河沙1份混合而成。亦有用腐叶土加1/4河沙,盆底多垫瓦片及粗颗粒基质;它具有肉质粗壮的须根系,较耐旱,浇水不宜多,但在夏秋旺盛生长时除供给充足的水分外,还要经常向叶面喷水,秋后控制浇水。在生长季节,每月施1~2次薄饼肥水,并施2~3次矾肥水,霜降后要及早入室,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保温10~20℃,室温低于5℃,叶片就会变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