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生物实验消毒后的操作步骤这样做对吗?

来源:www.muyeseed.com   时间:2022-10-04 07:11   点击:272  编辑:戚岩   手机版

一、微生物实验消毒后的操作步骤这样做对吗?

正确的如下

1. 以无菌操作将检样25g放于含有225mL灭菌生理盐水的灭菌玻璃瓶内(瓶内予置适当数量的玻璃珠)或灭菌乳钵内,经充分振摇或研磨做成1:10的均匀稀释液,用1mL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mL,注入含有9mL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内,振摇试管混匀,做成1:100的稀释液。另取1mL灭菌吸管,按上条操作依次做10倍递增稀释液,每递增稀释一次,换用1支1mL灭菌吸管。

2. 选取两个稀释度进行接种,普通食品一般采用1:10和1:100这两个稀释度,饮料和饮用水采用原液和1:10两个稀释度。每份由三片大纸片(接10mL),六片小纸片(接1mL)组成,大片每小袋二张叠放算作一片。用灭菌吸管吸取10 mL 1:10稀释液加到含有大纸片的塑料袋中(相当于接样品1g),吸透后平放,做三个重复。再用1mL灭菌吸管吸取1 mL同一稀释液涂布到含有小纸片的塑料袋中(相当于接样品0.1g),做三个重复。再取一支1 mL灭菌吸管吸取1 mL 1:100稀释液涂布到含有小纸片的塑料袋中(相当于接样品0.01g),做三个重复。

3. 将接种好的纸片(可叠放)放入37°C培养箱中培养15h~24h。

二、84消毒叶用的时候怎么配制啊?不懂啊我

就是1ml的84加到500ml的水中,是体积比,其实你也不用太精确啦,大概是这个比例就好。

84的原液有强氧化性,小心你的手。

三、接种细菌的三种方法各有什么用途

1、平面接种法:此方法主要用于鉴定或保存菌种,或观察细菌的某些生化特性和动力。

2、菌落分纯法:此方法主要用于分离琼脂平板上的混合菌。

3、液体培养基接种法:此方法可用于比浊试验中。

4、平板划线接种法(又称分离培养法):平板划线接种法为最常用的分离培养细菌的方法,通过平板划线后,可使细菌分散生长,形成单个菌落,有利于从含有多种细菌的标本中分离出目的菌。平板分离划线的方法比较多,其中以分区划线发育曲线划线法较为重用。其目的都要时细菌呈现单个菌落生长,便于同杂菌菌落鉴别。

5、纯培养细菌接种法:用于培养保存菌种及其实验用。

6、半固体培养基穿刺培养法:用于保存菌种及间接观察细菌之动力(无动力之细菌仅沿穿刺线生长,清晰可见;有动力的细菌使培养基呈现浑浊样,穿刺线甚至难以看出。)

生活中细菌的危害:

1、弯曲杆菌。弯曲杆菌是食物中毒诊断中出现最频繁的一种细菌。

一般经由生的或未煮熟的家禽、未消毒的牛奶传播。通常弯曲杆菌不会人传人,但如果孩子出现腹泻,那么就具备了人传人的条件。此外,还有可能会从猫狗的粪便中感染这种细菌。

2、沙门氏菌。沙门氏菌一般存在于生的或未煮熟的鸡蛋、家禽和肉类、生的牛奶或乳制品、海鲜等食物中。此外,部分爬行动物身上也带有这种细菌,如蜥蜴、乌龟、蛇等。

3、大肠杆菌。通过食物和水传播,通常源头来自于奶牛的粪便。

(1)如果人类感染了这种细菌,那么用过厕所后,第二个如果短时间内接着用厕所也会感染。大肠杆菌有时会引发严重的症状,如血便、腹痛、高烧不退。

(2)这绝对是一种威胁性很高的细菌。症状一般从食用脏东西后8-48小时内显现,时间可持续2-5天。

4、肉毒中毒。一般由肉毒杆菌引起,肉毒杆菌在土壤在广泛分布,极易通过罐装食品和腌制食品传播,特别是家庭自制的罐装菜、腌猪肉、火腿、熏鱼、蜂蜜、玉米糖浆等食物。

参考资料

生活中细菌的危害.养生之道网[引用时间]

四、花卉组织培养灭菌方法有哪些

培养室、无菌室、接种箱等主要用紫外线或薰蒸灭菌。紫外线灯只需开灯20分钟即可达到灭菌效果;薰蒸常将甲醛和高锰酸钾混合,产生大量蒸气灭菌。器具灭菌可用灭菌锅高温高压灭菌或烘箱高温灭菌,也可以用化学药剂,如70%—75%。酒精、5%—10%漂白粉等。对于液体与流动的空气一般用过滤方法除菌,亦即用孔径小于0.45um的微孔滤器装置,如培养液、酶液等就用此除菌。培养基灭菌一般用高压锅,原材料消毒则多用化学药剂。洗涤器皿可以用碱性洗涤剂,如肥皂、洗衣粉等,洗刷干净后倒置晾干即可;如果器皿较脏,可先配制洗液(一般用重铬酸钾50g加水1000ml,待冷却后缓缓加入工业硫酸90ml),用来浸泡酸洗。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