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国外渔业养殖(美国水产养殖业)

来源:www.muyeseed.com   时间:2022-10-09 14:30   点击:268  编辑:杭平   手机版

1. 美国水产养殖业

第10名 挪威 欧洲 352万吨/每年

地处北欧的挪威,有着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寒暖流交汇而形成的世界级渔场,为鱼类生长和繁衍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北极鳕鱼、北大西洋三文鱼、青花鱼……种类繁多的鱼类,使得渔业成为挪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让挪威成为全球海产品出口大国。

第09名 秘鲁 南美洲 392万吨/每年

秘鲁沿岸海域是世界著名渔场,水产资源十分丰富,盛产鳀鱼等800多种鱼类及贝类。在秘鲁的捕鱼活动,主要是是来自海洋渔业资源,主要有用于加工成鱼粉的鳀鱼,还包括鲭鱼,鱿鱼等。

第08名 菲律宾 亚洲 423万吨/每年

菲律宾有七仠多个小岛,四面环海,是渔业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菲律宾鱼类品种达2400多种,金枪鱼资源居世界前列。已开发的百海水、淡水渔场面积2080平方公里。

第07名 日本 亚洲 434万吨/每年

日本是海洋鱼类消费大国,本国拥有北海道和日本海两大世界著名的大渔场,盛产700多种鱼类,同时日本的远洋捕捞技术也十分先进。日本水产集团的业务范围横跨全球,海洋捕捞是日本水产重要的业务板块,北美、南美、新西兰等全球多个地区拥有自己的渔业公司及加工厂,同时也以参股或独资方式入驻当地渔业企业。同时还实现了泛养殖技术的高度革新,真正实现了水产资源的全球化。

第06名 俄罗斯 欧洲 495万吨/每年

俄罗斯渔业历史悠久,是全球主要的渔业国家。上世纪90年代起,俄罗斯渔业逐渐走向衰落,目前,远东地区是俄罗斯最重要的渔业经济区,俄罗斯也在积极探索北极等领域。

第05名 美国 北美洲 538万吨/每年

美国是世界上水生生物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其水生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模式极具特色。然而,在过去的三十年由于过度捕捞和栖息地退化,对生态系统和鱼类群落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为实现渔业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美国颁布了多项法令限制过度捕捞。

第04名 越南 亚洲 642万吨/每年

越南的海岸线呈南北走向,在跨越13个纬度、3260km的长度上,随地区的不同,气候、水文、渔业季节变化明显,渔业资源十分丰富。众多的岛屿、海峡、海湾为一些水生生物创造了良好的繁殖和栖息条件,同时,也为渔船躲避台风提供了良好的场所。

第03名 印度 亚洲 1080万吨/每年

印度有海岸线8118公里,大陆架53万平方公里,专属经济区202万平方公里,拥有极为丰富的渔业资源。是世界第三大渔业生产国,此前印度渔业以捕捞为主,近些年来,水产养殖发展也十分迅速。此外,印度内陆渔业年均产量仅次于中国。

第02名 印度尼西亚 亚洲 2320万吨/每年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拥有超过17000个大小岛屿,被称为千岛之国,赤道横贯东西,印尼的经济海域达580万平方公里,海洋资源非常丰富。印尼的出口海产品主要是海藻类和金枪鱼,其次是虾类27万吨,螃蟹(包括斑白有纹蟹)。金枪鱼价值效益比较高,很多会出口到日本。

第01名 中国 亚洲 8150万吨/每年

我国水域广阔,水产资源品种繁多,总产量较高。全世界约有3000种鱼类,我国约有2400多种,其中海洋鱼类约占3/5,余为淡水鱼类。中国大多数海、淡水鱼类种类多、性成熟早、繁殖力强、生长快、补充能力大、适应性广,奠定了中国渔业生产的物质基础。由于过度捕捞,我国近海渔业资源出现匮乏,捕鱼船越走越远,也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2. 世界水产养殖现状

第一名:中国 6500万吨

第二名:欧盟 1300万吨

第三名:日本 740万吨

第四名:美国 710万吨

第五名:印度 480万吨

欧盟不是一个国家,只是这分榜单中将其视为了一个整体,方便排名计算。很多人可能只知道中国是全世界最喜欢吃猪肉的国家,殊不知,在海鲜消费量方面,中国也是一骑绝尘,遥遥领先其他国家。

人口与中国相当的印度,每年的海鲜消费量只有中国的十三分之一。而人口约是中国四分之一的美国,海鲜消费量只有我们的九分之一。所以不管是消费总量还是人均消费了,中国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派的上号的。

而在这消费的6500万吨海鲜中,大约只有1500吨是来自野生,其他的5000万吨都是来自水产养殖。有意思的是,另一个海鲜消费大国日本正好和我们相反,他们吃的海鲜90%都是野生捕捉,只有很少一部分来自水产养殖。

一般来说,野生海鲜的价格要比水产养殖的海鲜贵很多,这倒不是因为野生海鲜营养价值有多高,而是捕捞成本和难度问题。在开海季,渔民出海一趟的花费相当高昂,一艘渔船固定价格是上百万人民币,每天油耗超过两吨,还有渔网、拖网等消耗类物品的支出,有时候即便是满载而归,也可能赚不到多少钱。

3. 美国水产养殖业发达吗

北美洲最富有的三个国家

1、美国

美国(United States)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强国,也是最富裕的国家之一,人均GDP为64606美元。美国GDP约为17.295万亿美元,约占世界GDP的四分之一。

2、加拿大

加拿大(Canada)是仅次于美国的北美第二大富国。加拿大的经济是由占主导地位的服务业驱动的,该行业雇用了大约四分之三的加拿大人。加上石油和伐木等自然资源,加拿大的经济蓬勃发展,人均GDP达到46261美元。海鲜和商业捕鱼业也是经济的重要支柱。

3、巴哈马

巴哈马(Bahamas)是以旅游和接待业而闻名的国家。就GDP而言,它是北美最富有的国家之一,人均GDP为34002美元。巴哈马严重依赖旅游业来赚钱,其众多景点吸引了游客,例如雷球山洞,大巴哈马和天堂岛。除旅游业外,金融服务业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4. 中国水产养殖占世界

现如今的中国是渔业大国,经过七十年的发展,中国渔业已经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

在保障国家食品安全、增加农村就业、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渔业经济总产值就达到了26406.5亿元,这其中,养殖产值占比超过了75%,这让我国成为了世界第一的水产养殖大国。

中国幅员辽阔,读中学时,我们就知道我国陆地面积约有960万平方千米,水域面积足有470多万平方千米,拥有1.8万多千米的漫长海岸线,所以,我国的海洋渔场也很多,最著名的当属四大渔场。

1.舟山渔场

舟山渔场位于杭州湾以东、长江口东南的浙江东北部,面积约5.3万平方公里。这是中国最大的渔场,在这里捕捞的渔民来自浙江、江苏、福建、上海和台湾省。以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墨鱼为主要渔产。

舟山渔场有过辉煌的历史,曾经与俄罗斯千岛渔场、加拿大纽芬兰渔场和秘鲁渔场齐名,也是世界著名的大渔场。但是由于长期的过度捕捞和海洋污染,渔业资源遭受到了严重破坏,舟山渔场现如今早已不复当年辉煌。

当地政府为此还宣布实施了“舟山渔场振兴计划”,希望它能早日重现辉煌。

2、黄渤海渔场

黄渤海渔场位于渤海一带,面积约3600平方海里,是山东、辽宁两省渔民的主要捕捞渔场,曾经是小黄鱼、对虾、蓝点马鲛等鱼类的重要渔场,主要是定置网和一些近岸作业。

近年的主要捕捞对象主要包括小黄鱼、带鱼、对虾、海蜇、毛虾、梭子蟹、黄姑鱼、鲅鱼等。

但近十几年来,环境污染和过度捕捞同样是这个渔场的问题,渔场的平衡正在逐渐打破。

3、南部沿海渔场

南部沿海渔场是指靠近广东沿海附近的海洋渔场,这里是我国最大的一个热带渔场,海产品资源十分丰富,在这里生存着大大小小多达400种以上的海洋生物及鱼类,靠海吃海都能吃得有滋有味的。

但由于过度的近海开发使得该海域已经严重透支,污染也极为严重,根本无法生产高品质海产品,南部沿海渔场,实际已经名存实亡。

4、北部湾渔场

北部湾渔场位于我国西北部沿海的北部湾,海底地形平坦,饵料充足,也孕育了足够丰富的海产,盛产鲷鱼、金线鱼、沙丁鱼、金枪鱼、比目鱼等50余种经济鱼类,还有丰富的虾、蟹、贝。同时由于沿海浅海和涂滩广阔等原因,也十分适合发展海水养殖,资源十分丰富。

北部湾近年来因环境保存良好经常被提及,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北部湾渔场渔业在目前过度捕捞环境下仍有余力的优势。

以上就是中国的四大渔场了,总体来说,捕捞业确实是过度开发的。但幸运的是,我国目前养殖产业的产值已经远远超过了捕捞产值,接着养殖产业的大力发展,我们仍有余力去恢复海域的污染问题,也许有一天,四大渔场还能重现辉煌。

5. 美国水产养殖上市公司

如果从混养模式上说应该中国第一,中国是世界上水产混养模式最多、经济效益最好、规模最大的国家;从专业、环保、自动化方面评价,挪威、美国、日本都非常出色。以国家总体的经济、社会、科技发展阶段来评价,中国水产养殖确实为国争光了。

6. 美国水产养殖业现状

跑道养鱼技术

  “这种养殖模式由美国奥本大学设计,全名叫池塘内循环水流养鱼,也叫‘跑道养鱼’。”养殖基地的负责人周恩平介绍说,现在每个水槽养鱼4万尾,相当于十亩传统养殖鱼塘。这样一来,不仅大大提高了水面利用率,而且节约了人工成本。另外,采用水塘循环水流养殖模式后,通过集中养殖、集中吸污、集中处理,实现了水产养殖尾水零排放

美国的观赏鱼养殖和德日没法比,就是和泰国也没法比,好像北美并不是很流行玩这个,美国人都看棒球养狗玩科学了。德国人爱玩原生态。日本人爱模型,所以草缸造景相对强悍。

7. 美国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原因

美国阿拉斯加州的渔业产值名列全美之首,水产品加工业发达,安克雷奇是该州最大城市及主要渔港。阿拉斯加三面环海,其绵延34000英里的海岸线及其周围冰冷的水域是世界上最大,最富饶的渔场之一,所以渔业对阿拉斯加经济和社会构成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阿拉斯加拥有一些世界级的渔港,如DutchHarbor港和Kodiak港,海产丰富,是全球为数不多的能大量供应多种深海鱼类及野生鲑鱼的产地。美国大部份的鲑鱼、蟹类、比目鱼和鲱鱼都来自阿拉斯加。

8. 美国水产公司

南华千牧、尚客优、晓琴水产、kalugaqueen食品、鹰金钱、首鲜道、鲜有汇聚、国联GUOLIAN、邵万生、三都港DUGANG

尚客优酒店品牌成立于2011年,隶属于青岛尚美生活集团有限公司,公司尊崇“踏实、拼搏、责任”的企业精神,并以诚信、共赢、开创经营理念,创造良好的企业环境,以全新的管理模式,完善的技术,周到的服务,卓越的品质为生存根本,始终坚持用户至上,用心服务于客户,坚持用自己的服务去打动客户。

9. 美国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

据农业部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达到5906万吨,同比增长5.4%。其中,水产养殖产量4305万吨,增长7%。

近10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水产养殖大幅增长,养、捕比例由2002年的63:37提高到2011年的72:28。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产量占全国水产品总产量和世界水产养殖总产量的比重均达到70%,已成为水产品养殖第一大国。进入2013年,随着国内市场消费趋于理性,高端水产消费走弱,以及资源环境的约束,水产养殖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越来越迫切。

专家建议,在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良好态势下,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突破强化水产品质量和减少污染排两个瓶颈。“可喜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养殖户不再盲目追求产量,而是寻找产量与质量的结合。”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示范处处长高勇说。在近期举行的美国大豆出口协会--农业部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2012年度试验项目总结会上,水产技术推广部门和水产养殖工作者都非常关注提高产品质量和减少排放的问题来应对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提高产品质量,要从养殖方式和养殖技术的改进入手。”高勇说。为此,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正在推广合理放养、微孔增氧以及膨化饲料高效利用。他举例说,如果淡水水产养殖利用微孔增氧技术,相比传统的增氧技术,同等情况下可节约电费30%左右,如果采取微孔增氧、微生态制剂再加上膨化饲料几项技术综合起来,可以达到降低80%以上的排放量。此外,美国大豆出口协会联合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与国内企业合作进行利用大豆浓缩蛋白替代鱼粉蛋白源的养殖试验,取得了阶段性成功。“从保护海洋渔业资源和缓解鱼粉供应紧张的状况来看,利用植物蛋白替代动物蛋白是未来养殖业的趋势。”高勇说。

我国是开展水产养殖最早的国家,目前技术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但我国水产养殖科技支撑能力还较弱,不能适应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农业部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孙有恒说,在保障粮食生产的前提下,挖掘渔业生产潜力,提高渔业生产能力,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适应人们对优质水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是渔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在水产养殖领域,特别要在遗传育种和饲料技术两个领域加强研发和技术推广及应用。

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以散户养殖居多,水产养殖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要走规模化、现代化的道路。“中国水产养殖面临的产品质量和环境保护的问题,也是全世界水产养殖业面临的问题。从全球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和趋紧的资源约束来看,规模化、效益化和标准化将是的水产养殖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美国大豆出口协会全球水产项目负责人迈克尔·克里默认为,水产业要走规模化、现代化的道路,养殖户要更重视饲料、苗种的统一供应,统一防疫,而且市场将更重视产品的可追溯性和品牌。使用高品质的饲料将大大降低水产养殖的污染。他建议中国的水产养殖户在市场、水质、饲料、鱼种和渔场管理五方面入手,提高质量和效益。

水产养殖企业人士认为,在我国真正实现水产养殖的规模化、现代化,还需要国家进一步加强监管和加大政策的扶持。据了解,目前我国农业促进规模化的政策还没有完全覆盖到水产养殖行业。业内人士建议,促进水产养殖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应将良种补贴扩大到水产养殖领域,同时扩大农机具补贴在水产养殖中的补贴范围

10. 国外水产养殖

1.可杀灭水中的致病菌和浮游生物,提高养殖所用的水体的卫生质量。臭氧对水产养殖中一些使鱼虾患病的病菌、病毒如鳗弧菌、疖疮病菌、杆状病毒及腹水性病毒等,均有杀灭作用。

2.可降解水中的有机物、氨氮、亚硝酸盐等对水产品有害的物质。

3.可大大提高鱼、虾、贝类育苗率和养殖的成活率。为净化养殖所用的水源,现多采用氯、石灰等物质对水源进行处理,虽然可起到杀菌、灭虫的作用,但其产生的二次污染也会影响鱼虾等幼苗的存活率和幼苗的健康生长。应用臭氧技术净化育苗水源,不但具有杀菌消毒、分解污染物的作用,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并能增加水体中的含氧量。目前,在国外工厂化水产养殖过程中,很多养殖场都采用臭氧技术和设备来净化水源。

11. 美国养殖行业

非洲禽类市场行情上涨,部分非洲国家,如加纳、南非等国正抓住这个机会发展南非禽类市场。非洲地区人口正在增长,消费的肉类中鸡肉占很大比重,随着收入水平的上升和城市化的推进,这一比例还将继续上升。

南非禽类市场规模巨大,同时它也是津巴布韦、莫桑比克、马拉维其他周边国家家禽类饲料的主要供应商。

据报道,非洲禽类市场行情上涨,部分非洲国家,如加纳、南非等国正抓住这个机会发展南非禽类市场,其目的是为了保护本国不景气的禽类供应商,他们在保护南非产业的同时,也会从美国等一些国家进口相应的产品。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