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鳙鱼养殖密度多少最好(鳙鱼养殖密度是多少)

来源:www.muyeseed.com   时间:2022-10-30 07:08   点击:142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鳙鱼养殖密度是多少

以正常密度为例,一亩水面可以养殖700条桂鱼加500条鲈鱼。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一般为2-4亩,水深2米左右,以长方形为主,水质清新,水底泥少或无,排灌增氧设备齐全。

 2、饵料鱼培育:根据适口性好,经济成本低的原则,可选择银鲫、白鲫、团头鲂、白鲢、花鲢等鱼苗种为饵料鱼。利用桂花鱼池塘放养前的空闲期培养前期饵料鱼,可自己繁殖鲫鱼或鳊鱼鱼苗种,也可在桂鱼未放养前20天左右投放各类鱼苗,亩放养量为40-60万尾。其饲养方法用黄豆浆或其它饲料投喂,中后期饵料鱼则须专池饲养,宜采用多池高密度饲养,分次起捕,逐步拉稀的方法,以保证饵料鱼与桂鱼同步生长。

2. 鲢鳙放养比例

一亩鱼塘能养鱼比例條萊垍頭

1、草鱼萊垍頭條

如果草鱼是主养鱼,每亩池塘的放养尾数一般不宜超过1000尾。非轮捕轮养,一般不宜超过600尾。混养,每亩池塘放养50-100尾。萊垍頭條

2、鲤鱼萊垍頭條

如果鲤鱼是主养鱼,每亩池塘放养800-1500尾。如果是混养鱼,每亩池塘放养50-100尾。頭條萊垍

3、鲫鱼萊垍頭條

如果鲫鱼是主养鱼,每亩池塘放养2000-5000尾。如果是混养鱼,每亩池塘放养300-500尾。萊垍頭條

4、团头鲂條萊垍頭

如果团头鲂是主养鱼,每亩池塘放养1000-2000尾。如果是混养鱼,每亩池塘放养200-300尾。萊垍頭條

5、鲢鳙鱼萊垍頭條

如果鲢鳙鱼是主养鱼,每亩池塘放养500-1000尾,鲢鳙鱼比例为8:2。如果鲢鳙作为精养塘的配养鱼,每亩池塘放养150-300尾(鲢鳙比例为100:50或200:100)。如果鲢鳙作为粗养塘的配养鱼,每亩池塘放养50-100尾白鲢,30-50尾花鲢條萊垍頭

3. 鲢鱼养殖密度

鳙鱼不超过500尾为宜。同时也分鱼种,以草鱼为主,1亩放养400-600尾草鱼,鲢鱼200尾。鲤鱼50尾。可以喂草鱼颗粒料,又不至于太密。鲢鱼和鳙鱼一般放在一龄鱼种,规格12-8厘米,出塘量可达0.5-0.75公斤。其他鱼类,如鲤鱼、鲫鱼和钝头鲷,都是为一岁的鱼种储备的,密度较薄,为12-14厘米。经过几个月的饲养,鲤鱼可以达到0.5公斤,鲫鱼超过100克。

4. 鳙鱼养殖周期

50斤鲢鳙养6年

养殖鲢鳙要注意比例,一般鳙鱼比率高一些,和鲢鱼的比例为6:4或8:2,如果还有其他鱼类的话,这二者的总体比例要高于90%。养殖周期结束的时候要施一点基肥,加速浮游生物生长,为鱼类提供天然饵料。另外,还要注意控制水温,并保持干净的水质。

5. 鳙鱼放养密度是多少

1、一般池塘养鱼的亩产量大概在1000斤左右,但是因鱼种的不同,其亩产量也不一样,放养草鱼时,可适当混养鲢、鲮、鳙鱼等,在放养前,所有鱼种都要用4%食盐水溶液浸泡消毒10-15分钟左右。條萊垍頭

2、按照1亩为例子,规格为每尾250-500克的草鱼,放养密度为每亩400尾,而规格为每尾1000-1250克的草鱼,放养密度为每亩300尾。條萊垍頭

3、放养鲮鱼密度为每亩1500尾,规格为每尾300-400克的鲢鱼,放养密度为每亩100尾,规格为每尾150-200克的鳙鱼,放养密度为每亩20尾。萊垍頭條

4、在放养时,可分1-3两、5-7两、最大1斤3个规格放养,边捕捞边放养,1年可捕捞5次左右,平均体重为3斤左右,亩产量可达4000多斤左右。頭條萊垍

6. 鳙鱼养殖密度是多少啊

一,池塘选择。

鳙鱼是中层鱼类。在深水池塘养殖的时候,一般选择套养。而当水体不是特别的深的时候,鳙鱼最好还是单一种类的养殖。

在鳙鱼养殖之前,最好进行彻底的清塘。将池塘内的多余的淤泥清理干净。鱼池清扫干净,没有较多的淤泥之后,进行消毒杀菌。鳙鱼的鱼塘的消毒以生石灰消毒为主。选择生石灰的原因一是因为生石灰在触碰到水体的时候,化学反应能够产生大量的热量杀死病菌。二是生石灰的价格便宜。三是因为生石灰容易挥发。

当然,清塘完成之后,并不是立即的放水养鱼。鳙鱼由于是滤食性鱼类,养殖之前,在池塘的底部施用一层培养浮游生物的底肥是很有必要的。鳙鱼池塘的底肥培养一般选择食用厩肥、生物尸体等容易繁殖浮游生物的材料。将底肥均匀的铺在要养殖鳙鱼的池塘底部,等待厩肥充分分解,产生大量的浮游生物之后,才能投放鳙鱼的鱼苗。

二,投放鱼苗。

鳙鱼投放鱼苗的时候尽量选择投放大规格的鱼苗。条件合适的情况下可以投放质量超过1千克的超大规格的鱼苗。大规模的鱼苗生长的更迅速,更容易适应池塘水体。

和所有的水产养殖一样,鳙鱼的鱼苗不能直接的投放到池塘里面。鱼苗的消毒杀菌和水文环境的适应都是不可缺少的步奏。

鱼苗的杀菌消毒和所有的水产一样,使用浓度为百分之四的食盐水或者浓度为千分之二的硫酸铜溶液养殖鱼苗半小时以上,就算完成了鳙鱼的消毒杀菌工作。水文的适应则是取鱼塘水体,养殖鳙鱼一到两个小时,观察鱼苗有没有不适应的情况,之后,才能大规模的投苗。

由于鳙鱼一般都是与其他鱼类混养,所以大家知道的拖放鱼苗的数量都不多。当只养殖鳙鱼一种鱼类的时候,要适当的提高鱼塘的放苗数量。

鳙鱼投放入塘的时间应该选择在风和日丽的日子,不要在刮大风、下雨雪甚至湖面结冰的时候放养鳙鱼。鳙鱼放养入养殖池之后,将鱼苗均匀的赶入池塘,保证鱼苗能够均匀的分布在池塘,不造成某一地点因为鳙鱼的数量过多而造成食物不够的情况。

三。日常管理。

鳙鱼养殖池的日产管理主要是饵料投放和病害防治。

由于投放的鳙鱼为大规格的鱼苗,所以鳙鱼的抗病性也是很高的。但是,由于是大规格、高密度的养殖,鳙鱼仍旧会患病。尤其是由于在投放鱼苗之前,有过施底肥的做法,鳙鱼就及其容易患有寄生虫病。因此,对于鳙鱼常见的寄生虫病通常是以预防为主。当然,预防寄生虫病并不是从鱼苗养殖之后才开始,在鳙鱼清塘的时候,就要时刻的小心,预防鳙鱼的寄生虫病。

鳙鱼的寄生虫病的主要防治方法有:

清塘的时候,将塘底部的淤泥充分清理干净,烈日暴晒养殖池塘,充分的消毒。

底肥培养浮游生物的时候,也需要消毒,选择消毒杀菌过的底肥培育浮游生物。

投放之前,对于鳙鱼的鱼种要充分的消毒。消毒的程序越严厉越好。

定期的对池塘的水体消毒。当然,在水体中养入鳙鱼之后,就不适合再用生石灰消毒了。这个时候应该选择用对鱼伤害较小的消毒剂。

水体增氧。鳙鱼由于养殖密度大,水体内氧气过少,对鳙鱼的生长发育也极为不利,因此,鳙鱼池塘的增氧就显得格外的重要。

投喂饲料合理。避免因为投喂饲料不合理而造成的水体污染,滋生寄生虫

7. 主养草鱼鳙鱼养殖密度

 

300尾左右

四大家鱼指的是草鱼、鳙鱼、鲢鱼、青鱼,其中草鱼养殖每亩密度1200尾左右,鳙鱼养殖每亩密度50尾左右,鲢鱼养殖每亩密度300尾左右,青鱼养殖每亩密度300尾左右。

养殖到一定时间就需要给鱼池换水,尤其是在水质情况逐渐变差的情况下,需抽掉20-30cm深的旧池水,同时换入新水,让水里的有机质淡化,但也不要一次性换入很多新水,以免水环境遭到破坏,引起应激反应。

8. 鲢鳙放养密度

(1)富营养型水库:鱼产力30~40公斤/亩,放养密度110~140尾/亩,鲢鱼的搭配比例为35~40%,鳙鱼的搭配比例为50~55%,草、鲤、鳊、鲴等的搭配比例为5~15%。

(2)中营养型水库:鱼产力20~30公斤/亩,放养密度80~110尾/亩,鲢鱼的搭配比例为30~35%,鳙鱼的搭配比例为55~60%,草、鲤、鳊、鲴等的搭配比例为5~15%。

(3)贫营养型水库:鱼产力15~20公斤/亩,放养密度50~80尾/亩,鲢鱼的搭配比例为25~30%,鳙鱼的搭配比例为60~65%,草、鲤、鳊、鲴等的搭配比例为5~15%。

9. 鳙鱼养殖诀窍

“胖头鱼”养殖技术管理没什么特别,主要是养好水。技术要求如下:透明度要求20~25cm。 施基肥的标准是亩施发酵后的人粪尿或鸡粪200~500kg,或厩肥500~1000kg。施追肥时要看水施肥,当透明度大于25cm时,亩施有机肥10~50kg,或无机肥尿素(氮肥)2.5kg,磷肥1kg,有机肥与无机肥可交替使用。 每10天调节水质1次,注排水量20~30cm。

饲养管理虽然简单,但也不能马虎。 一是要建立养殖档案。二是要坚持巡查制度,检查水库有无破损,水质有无变化,鱼有无浮头的现象,发现问题及时补救。检查有无死鱼,发现死鱼,立即捞出,并检查死因,采取防治措施。三是定期调节水质,保证鱼类健康生长。四是注意保氧增氧。

至于利用牛粪来肥水,技术也容易掌握。建一个较大的化粪池,放入牛粪,加适量的生石灰,目前这天气,经7天发酵后备用。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一次性投太多,要慢慢投放。

10. 鲢鳙鱼养殖比例

传统的花鲢、白鲢搭配比例是3:1,也就是3鲢带1鳙,分别是75%和25%,在这种放养模式下鳙鱼可正常生长,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鲢的价格越来越低,鳙的价格不断提高,这种以鲢为主的放养模式经济效益也越来越低。

因此怎样提高鳙鱼的放养比例和产量就成为养殖生产中急待解决的技术问题,随着生物有机肥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水体藻相应发生了根本变化,鳙鱼能摄食的个体大、营养丰富、易消化的种类,如直链硅藻、甲藻、隐藻,成为优势种群,浮游动物的生物量也很高,为鳙鱼成为主养鱼类提供了食物基础,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鲢鳙鱼的放养结构中,鳙鱼的比例小于20%或大于80%,鳙鱼的生长速度都较快,当鲢的放养比例在20%—80%之间时会抑制鳙鱼的生长速度。因此,鳙鱼作为主养鱼时,只能少量的搭配或不放养鲢鱼。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