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鹅掌楸的叶子是什么脉序?

来源:www.muyeseed.com   时间:2022-10-26 02:26   点击:299  编辑:admin   手机版

鹅掌楸的叶子是什么脉序?

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40米,胸径1米以上,小枝灰色或灰褐色。叶马褂状,长4-12(18)厘米,近基部每边具1侧裂片,先端具2浅裂,下面苍白色,叶柄长4-8(-16)厘米。

花杯状,花被片9,外轮3片绿色,萼片状,向外弯垂,内两轮6片、直立,花瓣状、倒卵形,长3-4厘米,绿色,具黄色纵条纹,花药长10-16毫米,花丝长5-6毫米,花期时雌蕊群超出花被之上,心皮黄绿色。

聚合果长7-9厘米,具翅的小坚果长约6毫米,顶端钝或钝尖,具种子1-2颗。花期5月,果期9-10月。

鹅掌楸,中国特有的珍稀植物。为落叶大乔木,高达40米,胸径1米以上,小枝灰色或灰褐色。叶形如马褂──叶片的顶部平截,犹如马褂的下摆;叶片的两侧平滑或略微弯曲,好像马褂的两腰;叶片的两侧端向外突出,仿佛是马褂伸出的两只袖子。故鹅掌楸又叫马褂木。花单生枝顶,花被片9枚,外轮3片萼状,绿色,内二轮花瓣状黄绿色,基部有黄色条纹,形似郁金香。因此,它的英文名称是“Chinese Tulip Tree”,译成中文就是“中国的郁金香树”。

栽培技术

育苗方式

鹅掌楸的育苗的地方,应选择避风向阳,土层深厚,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秋末冬初深翻,翌春施基肥整平土壤,并且挖好排水沟,修筑高床,苗床方向为东西向。育苗有播种和扦插两种方式。播种育苗采用条播,条距20~25cm,每667m2播种量10~15kg。3月上旬播种,播后覆盖细土并覆以稻草。一般经20~30天出苗,之后揭草,注意及时中耕除草,适度遮荫,适时灌水施肥。1年生苗高可达40cm。

将种子用一定湿度的中沙(手捏成团,松开即散)分层混藏,底面铺1层35~40cm湿沙,上面加盖麻袋、草帘等覆盖物,有利于透气和减少水分蒸发,隔10~15d适量洒水和翻动1次,保持湿度。一般在雨水至惊蛰期间播种比较好。采用条播,条距25~30cm,播种沟深2~3cm,可将沙与种子拌匀,然后均匀地撒播在播种沟里,播种量150~225kg/hm2。播种后,覆盖焦泥灰或黄心土,盖土厚1.5~2cm,以看不见种子为易,然后用稻草或其他草类覆盖。当幼苗开始出土时,要分2~3次将草揭完,揭草通常选在阴天或傍晚进行。揭草后,注意中耕除草和病虫害防治,雨后用波尔多液或0.5%高锰酸钾喷洒,酌施追肥,以叶面喷施翠姆肥为主,少量多次。为提高苗木产量和质量,应在4月底5月初的阴天或小雨天进行间苗、补苗,使苗木分布均匀,定植密度为10~15株/m2。

鹅掌楸有哪些特征?

鹅掌楸叶形如马褂──叶片的顶部平截,犹如马褂的下摆;叶片的两侧平滑或略微弯曲,好像马褂的两腰;叶片的两侧端向外突出,仿佛是马褂伸出的两只袖子。

鹅掌楸喜温凉湿润气候,速生,通常用种子繁殖。花大美丽,叶形奇特,为园林绿化优良树木;树皮入药,祛水湿风寒;木材淡红褐色,纹理直,干燥少开裂,比重0.58克,可供作家具、建筑用材。

扩展资料

鹅掌楸为古老的遗植物,在日本、格陵兰、意大利和法国的白垩纪地层中均发现化石,到新生代第三纪本属尚有10余种,广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到第四纪冰期才大部分绝灭,现仅残存鹅掌揪和北美鹅掌楸两种,成为东亚与北美洲际间断分布的典型实例,对古植物学系统学有重要科研价值。

鹅掌楸屡遭滥伐,在其主要分布区已渐稀少。鹅掌楸是异花受粉种类。但有孤生殖现象,雌蕊往往在含苞欲放时即已成熟,开花时,柱头已枯黄,失去授粉能力,在未授精的情况下,雌蕊虽能继续发育,但种子生命弱,故发芽率低,是濒危树种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鹅掌楸 (木兰科鹅掌楸属植物)

鹅掌楸形态特征:高达40米,胸径1米以上,小枝灰色或灰褐色。叶马褂状,长4-12(18)厘米,近基部每边具1侧裂片,先端具2浅裂,下面苍白色,叶柄长4-8(-16)厘米。

花杯状,花被片9,外轮3片绿色,萼片状,向外弯垂,内两轮6片、直立,花瓣状、倒卵形,长3-4厘米,绿色,具黄色纵条纹,花药长10-16毫米,花丝长5-6毫米,花期时雌蕊群超出花被之上,心皮黄绿色。

聚合果长7-9厘米,具翅的小坚果长约6毫米,顶端钝或钝尖,具种子1-2颗。花期5月,果期9-10月。

扩展资料

鹅掌楸生长习性:喜光及温和湿润气候,有一定的耐寒性,喜深厚肥沃、适湿而排水良好的酸性或微酸性土壤(pH4.5-6.5),在干旱土地上生长不良,也忌低湿水涝。通常生于海拔900-1 000米的山地林中或林缘,呈星散分布,也有组成小片纯林。

鹅掌楸分布范围:产于陕西、安徽以南,西至四川、云南,南至南岭山地,主要有陕西(镇巴)、安徽(歙县、休宁、舒城、岳西、潜山、霍山)、浙江(龙泉、遂昌、松阳)、江西(庐山)、福建(武夷山)、湖北(房县、巴东、建始、利川)。

(Chinese tuliptree)

学名:Liriodendron chinense(Hemsl.)Sarg.。因叶形象鹅掌,树形似楸树,故名鹅掌楸。又称马褂木。木兰科,鹅掌楸属〔该属为古老的孑遗植物,现仅残存鹅掌楸和北美鹅掌楸(L.tulipifera L.),前者产中国〕。

形态和用途

落叶乔木,高达40米,胸径1米以上。小枝灰色或灰褐色,具环状托叶痕。单叶互生,长6~12(18)厘米,叶背苍白色,近基部通常各具1裂片;叶柄长4~8(16)厘米;托叶和叶柄分离。花两性,杯状,单生枝顶,花被片9,3片一轮,近等长,3~4厘米,外轮绿色,内两轮外面绿色,具黄色纵条纹,无香气,药室外向开裂;雌蕊群伸至花被片之上,心皮黄绿色。聚合果长7~9厘米,翅状小坚果长约6毫米,不开裂,熟时全部自中轴脱落,中轴宿存。花期5~6月,果熟期9~10月。

叶形奇特,秋叶变黄,是世界珍贵的观赏树种。木材纹理直,不变形,可作家具、胶合板和细木工用材。叶和树皮可药用,祛风除湿。为中国二级重点保护植物。

(李建文)

地理分布和生物学特性

鹅掌楸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各省,以浙江临安龙塘山,龙泉凤阳山,江西武夷山、庐山,安徽黄山,湖北巴东、兴山,湖南武陵山,四川西部,贵州梵净山及云南嵩明县等山区较多。常与落叶阔叶树和常绿阔叶树混生。地理范围在北纬21°~32°、东经103°~120°之间。垂直分布在海拔700~1900米之间。

适应性广,能耐-20℃的低温,在长期高温干旱的夏季,幼叶先端有转黄现象,但嫩梢不受影响。在年平均温度12~18℃,最低温度-12.4℃,7月份平均最高温度27~28℃,年降水量2000毫米左右,生长季大气相对湿度80%以上的地区生长最好。鹅掌楸为中性偏阴树种,适生于沟谷两旁、坡麓、路旁或山区丛林中,喜温暖潮湿避风的环境。在土层深厚、肥沃、湿润、排水良好、酸性或微酸性土壤上生长良好。树高生长20年生前为速生期,尤以10年生前为最迅速。胸径生长在10年生以前缓慢,10年生后加快,20年生后更快,直到百年仍不减弱。材积生长前期缓慢,20年后加快,30年后更快。鹅掌楸能抗二氧化硫污染,在轻度大气污染地区,可作为绿化树种。

造林技术

①采种:在10月下旬聚合果呈褐色时采收,在室内摊放7~8天,再摊晒2~3天,用木棒轻敲,筛取带翅小坚果。秋播或混沙埋藏后春播,也可干藏。干藏越冬的小坚果应在温水中浸两昼夜,捞出沥干后播种。每公斤种子9000~12000粒。种子发芽率很低,孤立木上的种子只有0.1~5.6%;林木上的种子20~34.8%。②育苗:条播,行距25厘米,每公顷播种150~225公斤。3月上旬播种,开播种沟,深0.5厘米左右,带翅播下,覆土宜薄,以不见种子为度,略镇压后盖草。播后约一个月发芽出土。间苗时每米播种沟留苗8~10株。1年生苗高可达150厘米以上,根径粗2厘米以上,每公顷产苗90000株左右。鹅掌楸也可扦插育苗,通常在落叶后至翌年发芽前,选择健壮母树或苗木,剪取1~2年新枝条,截成15~20厘米长的插穗,每穗应有2~3个饱满芽,插入土中3/4,株行距20×30厘米,成苗率可达80%。1年生苗高60~80厘米,即可出圃造林。鹅掌楸根系肉质,含水分较多,起苗后要防止过度失水,需在根部蘸泥浆或用湿稻草、苔藓等遮盖包扎。③造林:宜选土层深厚肥沃、湿润、排水良好、温暖避风的沟谷地或平缓的山坡中、下部。造林地在秋末冬初劈山炼山后挖穴,穴径50~60厘米,深40~50厘米,株行距3×3或2.5×2.5米,每公顷1110~1600株。鹅掌楸可以和青冈、苦槠、檫木、黄山松等混交造林。“四旁”绿化,株行距4×5米,通常采用2~3年生大苗造林。④抚育管理:造林后应连续抚育3~4年。从造林后的第三年冬开始要适当整枝,促进树干生长。树冠郁闭后分期疏伐。

主要病虫害有日灼病、卷叶蛾、大袋蛾、樗蚕、凤蝶等。

(宋朝枢)

二斑波缘龟甲

(杨有乾)

学名:Basiprionota bisignata(Boheman)。又称泡桐叶甲。鞘翅目,叶甲科。成虫体橙黄色,椭圆形,长12毫米;触角基部5节淡黄色,端部各节黑色;前胸背板向外延展;鞘翅背面凸起,中间有2条明显的淡黄色纵隆线,两侧向外延展,形成明显的边缘,近末端1/3处有一个大的椭圆形黑斑(见图)。幼虫体长约12毫米,淡黄色,两侧黄黑色,纺锤形,体节两侧各有一个浅黄色肉刺突,末端两节刺突较长,背面也有两个浅黄色肉刺突,向背后上方翘起,上附皮蜕。蛹长9毫米,淡黑色,前胸背板扁宽,前方有两对肉刺,体节两侧各有2个三角形的浅黄色刺片。分布中国陕西、河北、河南、山西、山东、江苏、浙江、湖南、广西、贵州、云南。为害泡桐、梓树、楸树。河南一年2代,以成虫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越冬成虫出蛰,飞到新萌发的叶片上活动取食、交配产卵。5月下旬幼虫开始老熟,6月上旬出现第二代幼虫。第二代成虫于8月中旬至9月上旬出现,10月底至11月上中旬陆续潜伏于石块下、树皮缝内及地被物下或表土中越冬。成虫白天活动,产卵于叶背,数十粒聚集在一起,竖立成块。幼虫孵出后,群集叶面,啃食叶肉,残留下表皮和叶脉,使叶呈网眼状,随后叶片变黄干枯。幼虫皮蜕粘附腹末长期不掉,向体后上方翘起,状似羽毛扇。羽化后,成虫在叶面啃食表皮,6、7月间常和幼虫同时发生,为害甚烈,使树叶焦黄、脱落。多发生在丘陵山区。叶面绒毛少、无粘腺的泡桐品种受害重,毛泡桐受害轻。卵期、蛹期均有寄生蜂类天敌,寄生率较高。防治方法:选用叶面多毛和有粘腺的毛泡桐造林;幼虫为害期喷洒90%敌百虫800倍液,或80%敌敌畏1000倍液、50%乙硫磷乳油1500倍液。

二斑波缘龟甲成虫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