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花生白绢病的防治方法?

来源:www.muyeseed.com   时间:2022-12-17 00:07   点击:76  编辑:admin   手机版

花生白绢病的防治方法?

可以采用240克/升噻呋酰胺1500倍或者采用混合药剂,比如将菌核净、多菌灵、扑海因等混合在一起,还可以使用好力克代替多菌灵完成配制,每次用药3000-4500克/公顷。

需要注意的是相连地块要共同防治,避免病菌残存、繁殖、扩展,以此压低病情指数。此外,在花生下针期可以使用粉锈宁乳油或者多菌灵可湿粉剂对根茎部,每穴100-200毫升,根据病情灌溉1-2次,可以有效控制病害发生流行。

可以应用在7月上旬发病前,每隔7-10天喷洒1次,连续喷洒3-4次,药剂可以混配使用或者交替使用。

预防方法:

在种植前要选择产量较高、抗病性较强的品种,比如:丰花1号、花育16、花育17等,同时还要保证种子无病,需要认真筛选、晒种、剔除发霉和秕种,并且对种子进行药剂处理。

可以采用菌核净、多菌灵、灭菌唑、禾佑完成拌种,需要注意的是100克药剂搅拌20-25千克的花生种,从源头上抑制病菌生成。

同时还要在地表撒施杀菌剂以达到消灭菌核的目的,杀菌剂要严格按照相应的配比使用,分别为甲基硫菌灵、甲基立枯磷、菌核净、二氯异氰尿酸钠等化学药剂,搅拌均匀后施加在土表面,可以降低花生白绢病的发生。

管理从整地的时候就开始了,一定要精耕,合适的播种深度,拌种一定要处理好,用吡虫啉或者噻虫嗪,复配苯醚甲环唑,咯菌腈,或者卫福。杂草也会增加田间湿度,造成大面积蔓延,一定要苗前封闭和苗后除草,把杂草去干净。花生团颗期和封垄以前,这两次很重要,封垄以后,药剂很难碰到根部。用噻呋酰胺加叶面肥喷雾喷雾2次。控旺的时候,和收获前的一次喷药加入氟硅唑。目前来说白绢病,就噻呋酰胺和氟硅唑效果最好。一定要杀死在萌芽,一旦发病,很难控制。灌根,淋喷,对于普通大田,基本来说实现不了,工作量太大,就是后期治疗,也要加大药量和水量,尽量把药喷到根部,最低2桶水以上。有条件的,可以耕地的时候加入有机肥或者生物菌肥,配合复合肥使用。春花生结合整地前除草,加入噻呋酰胺。提前灭杀一次。只要加强管理,一般没有太大损失。虫害一定好控制住,结合三遍药的第一次和第二次,灭杀在小龄期。

白绢病是夏季花生高发病,为避免减产,这2个方法要早知道!

如何防治辣椒白绢病?

白绢病在茄果类蔬菜中主要为害辣椒(甜椒),番茄、茄子上偶有发生。该病发生于茎基部和根部。初呈水渍状褐色斑,后扩展绕茎一周,生出白色绢状菌丝体,集结成束向茎上呈辐射状延伸,顶端整齐,病健部分界明显,病部以上叶片迅速萎蔫,叶色变黄,最后根茎部褐腐,全株枯死。后期在根茎部生出白色、后变茶褐色菜籽状小菌核,高湿时病根部产生稀疏白色菌丝体,扩展到根际土表,也产生褐色小菌核。

病菌以菌核或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或菌核混在种子中越冬。翌年初侵染由越冬病菌长出菌丝从根茎部直接侵入或从伤口侵入。再侵染由发病根茎部产生的菌丝蔓延至邻近植株,也可借助雨水、农事操作传播蔓延。病菌生长温度8~40℃,适温28~32℃;相对湿度最佳为100%;对酸碱度的适应范围广,为pH1.9~8.4,最适pH为5.9。6~7月间,高温多雨天气,时晴时雨,发病严重;气温降低,发病减少。酸性土壤、连作地、种植密度过高,则发病重。

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

与十字花科或禾本科作物轮作3~4年,或与水生作物轮作1年;定植前深翻土壤,并施生石灰,每667平方米用量100~150千克,翻入土中;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适当追施硝酸铵;及时拔除病株,集中深埋或烧毁,并在病株穴内撒生石灰。

(2)药剂防治。

在发病初期用药。可选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拌细土(1∶200)撒施于茎基部,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灌根,或20%利克菌(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喷雾或灌根。每10天一次,连续2次。

防治辣椒白绢病首先要减少菌源和改善栽培条件。发病田块实行与非茄科作物轮作。施肥时选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病田收获后需深翻,使菌核和菌丝体埋在土层深处。随时拔除病株并销毁,用消石灰或40%五氯硝基苯悬浮剂1000倍液消毒病穴。其次,在发病后,可用40%五氯硝基苯悬浮剂4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或50%代森铵水剂1000倍液,每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防治方法:①注意寻找抗病品种。②实行轮作,最好水旱轮作。③重病区或重病田定植时用70%五氯硝基苯粉剂与细土配成毒土(药∶土=1∶30~50,每公顷施药22.5~30千克)穴沟施,或用40%三唑酮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作定根水淋施,或用哈茨木霉菌制剂配细土(1∶100),穴沟施菌粉,每公顷15千克。成活后至结果期定期或不定期淋灌药液1~2次,可减轻发病。发病后继续用上述药剂穴施,控制病害扩展。

仔猪白痢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10日龄左右仔猪发生的消化道传染病。

临床上以排灰白色粥样稀便为主要特征,发病率高而致死率低。猪肠道菌群失调、大肠杆菌过量繁殖是本病的重要病因。

预防上,一是改进母猪产前和产后的饲养管理,产房应保持清洁干燥。二是仔猪应提早开食,以促进其消化器官的发育。三是母猪产前15~30天应注射大肠杆菌苗。治疗可选用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氟苯尼考肌肉注射,或内服土霉素粉或氟哌酸,连用3天以上。

白绢病在茄果类蔬菜中主要为害辣椒(甜椒),番茄、茄子上偶有发生。该病发生于茎基部和根部。初呈水渍状褐色斑,后扩展绕茎一周,生出白色绢状菌丝体,集结成束向茎上呈辐射状延伸,顶端整齐,病健部分界明显,病部以上叶片迅速萎蔫,叶色变黄,最后根茎部褐腐,全株枯死。后期在根茎部生出白色、后变茶褐色菜籽状小菌核,高湿时病根部产生稀疏白色菌丝体,扩展到根际土表,也产生褐色小菌核。

病菌以菌核或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或菌核混在种子中越冬。翌年初侵染由越冬病菌长出菌丝从根茎部直接侵入或从伤口侵入。再侵染由发病根茎部产生的菌丝蔓延至邻近植株,也可借助雨水、农事操作传播蔓延。病菌生长温度8~40℃,适温28~32℃;相对湿度最佳为100%;对酸碱度的适应范围广,为pH1.9~8.4,最适pH为5.9。6~7月间,高温多雨天气,时晴时雨,发病严重;气温降低,发病减少。酸性土壤、连作地、种植密度过高,则发病重。

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

与十字花科或禾本科作物轮作3~4年,或与水生作物轮作1年;定植前深翻土壤,并施生石灰,每667平方米用量100~150千克,翻入土中;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适当追施硝酸铵;及时拔除病株,集中深埋或烧毁,并在病株穴内撒生石灰。

(2)药剂防治。

在发病初期用药。可选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拌细土(1∶200)撒施于茎基部,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灌根,或20%利克菌(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喷雾或灌根。每10天一次,连续2次。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