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请问桂花扦插用杯可以不

来源:www.muyeseed.com   时间:2022-12-09 22:06   点击:300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请问桂花扦插用杯可以不

扦插繁殖的关键是插穗的选择,它直接关系到桂花树成活率的高低。可以剪取粗壮的半成熟枝的枝条做嫩枝扦插的插穗。也可剪取成熟的枝条做硬枝扦插的插穗。选插穗时,要避免采用徒长枝、纤细枝、内膛枝和病枝。插穗长度为8~12厘米,剪去嫩梢,顶部留2片小叶。随剪随插,插入土中的深度为总长度的2/5,然后将土压实,浇1次足水。桂花树喜欢空气湿度较高的阴凉环境,尤其尚未生根的插穗,不可太干,更不能晒太阳,扦插后1个月内注意遮阳,最好搭个双层遮阳棚,高棚高约2米,低棚高60~70厘米。高棚日晒的方向还应挂帘遮阳,天气干燥时每天还应用喷雾器喷水1~2次。新根长有3~4厘米长时,即可移栽。在移栽前1~2星期,应将遮阳的芦席或草帘揭去,让幼嫩的苗得到锻炼。 桂花夏季嫩枝扦插是桂花规模繁育的主要手段之一,1、桂花夏季嫩枝扦插一般在6月中下旬到7月上旬,这时桂花新梢已停止生长,但是还没有老熟,处于半木质化状态,枝条内部细胞分裂活跃,容易生根成活。过早扦插,枝条幼嫩不易成活;过晚扦插,则枝条内部细胞分裂趋于停止,也不易生根成活。应从品种优良、生长健壮的母树上采集插条,细弱枝、内膛枝及病虫枝均不能作扦插种条。最好在晴天的早晨或阴天剪采种条,干旱天和雨天不能采集。采集的插条要及时运回,放阴凉处摊开,并洒少量的水,再盖上浸透水的棉布保湿。插条一般剪取10至15厘米,插条顶端保留2 至3片叶子;插条下端剪一略微歪斜的剪口,剪口要平滑,以利扦插和愈合生根。剪好的插条下端对齐,30至50株一捆扎好。然后将插条整齐竖直地排放在配制好的100 ppm 的萘乙酸溶液或ABT生根粉溶液中,一般浸泡6至8小时即可取出,用清水清洗一下根部即可扦插。

2、扦插及插后的管理:按照株距4至6厘米,行距15至20厘米的密度进行扦插;插土深度一般在插条的1/2至2/3长度为宜。扦插后,用针眼喷水壶浇水,直至浇透为止,以便插条与土壤能够紧密结合而没有空隙。水分是夏季嫩枝扦插成活的关键,因此要全力做好水分的调节管理。扦插后要立即搭上遮荫网,透光度在30%至50%为好,遮荫网离苗床面高度一般在130至150厘米为佳,这样不但有利于保湿、降温,而且不影响生产管理作业。另外,要及时拔草、浇水、松土。一般观察苗床表层土变干开始呈灰白色时即可浇水,每次浇水一定要浇透;但是不可浇水过多,否则易造成土壤板结、霉菌滋生而影响生根成活。一般下雨过后要及时松土,保证土壤疏松透气,利于生根,但是松土时一定不要碰到插条。在10月中下旬,天气凉爽时就可以拆除遮荫网,但在秋季干旱时也要注意浇水。这样第二年春季桂花就可以出圃或移植了。

二、桂花在花盆里能杄插成功吗?

可以的,但是有很多要求需要注意:

要成功扦插桂花,扦插时间,扦插介质等的选择都很重要。

1、桂花扦插的最佳时间:桂花扦插以五六月份最佳。秋插(8 至9月)也是可以的。

2、桂花扦插的最佳温度:桂花的适生根温度为25℃至28℃。

3、桂花扦插的最佳枝条:树冠外围中上部当年生木质化或半木质化健壮枝,剪成长10厘米左右,带3个芽,顶端留1对叶,下端距节下0.5厘米斜剪。最好随剪随插。

4、桂花扦插的最佳介质:质最好是呈微酸性的砂壤土、轻壤土或河沙与泥炭。

注:为了提高生根率,有时候也可以使用生根剂,扦插后要适当遮荫,以免晒伤,另外适当浇水,但必须严格防止水大,以免插条腐烂。

三、桂花树可以插枝栽培吗

一、是否可以 桂花树的适应能力强,是可以插枝栽培的。插枝也是扦插的一种,方法简单且成活率很高。但插枝时间有要求,最好在春季的三月到四月之间进行,这时新梢已经萌芽,且温度适宜,更利于生根成活。

二、插枝方法 1、处理插条:扦插的枝条要从中幼树龄上选取,选健壮没有病害且饱满的。选好后剪成十厘米左右的小段,之后摘掉下半部的叶片,只留上面是三四片叶子就行,这样能减少水分流失。

2、准备土壤:桂花树喜偏酸性的土壤,因此扦插基质的ph植也要在5.5-6.5之间,且要疏松透气好的,可以自己用沙土,园土,腐叶土混合配制。

3、扦插养护:备好土壤后就可扦插,直接将插条插入即可。注意不能太深,否则不利于生根。插好之后要注意控温,温度在25度到28度之间才可以,还要多洒水维持湿润,湿度要在85%左右,养护得当才可顺利成活。

四、现在插桂花能不能插活?

扦插育苗主要是将桂花当年生的半成熟枝条,在一定设施栽培的条件下,插入土壤或其他介质中,利用植物的再生能力,长成桂花的新植株。 扦插繁殖具有取材容易、操作简便、节约繁殖材料和繁殖系数高等优点,只要取材恰当、扦插适时、管理周到,可获得较高的成活率。过去,因桂花的扦插技术未过关,扦插成活率只有20%~30%或更低,故对扦插育苗不够重视,应用较少。但自80年代初期引用了高低层双重荫棚和封闭扦插以及全光照喷雾扦插育苗新技术以后,成活率提高到95%以上,于是,扦插育苗就得以广泛应用。 一.养条:桂花的枝条有2~3条丝生的习性,往往因侧枝多而生长细弱,用作插穗不够理想。所以,除冬季施基肥、生长期施追肥来增加它的营养以外,在秋季花后或早春发芽前,还必须加强修剪和抹芽工作,使养分集中在少量枝条上,保证新梢发育强健。 二.剪条:6月中旬开始剪条扦插。此时桂花新梢已停止生长,但未老熟,处于半成熟状态,插条内部细胞分裂活跃,扦插容易生根;同时平均气温在25~28℃,也适宜于插条发根。 插条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桂花的成活。一般宜从品种优良、植株健壮的20年生左右的桂花母树上,剪取树冠中上部向阳的当年生半成熟枝条作为插条。凡徒长枝、纤细枝、内膛枝和病虫枝等均不能作为插条。 剪条最好在阴雨天或早晨有露水时进行。长度一般为8~10厘米、粗度为0.33~0.5厘米。插条有一定的长度和粗度,能保证共本身有足够的营养物质,为愈合生根和前期生长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插条最好在半成熟枝与老枝之间的交界处节下0.1厘米处剪下,俗称“带踵”,因为此处组织致密,养分充足,容易发根。另外,还要求插条叶片生长正常,如叶片大而薄以及叶片残缺或畸形的均难插活。桂花顶枝有同时抽生1~3枝的习性,一般应选用顶生的中央枝条,这种枝要发根快、成活率高。 剪取的插条如不马上扦插,应迅速摊晾在室内通风阴凉处,及时喷雾湿润叶面,以保持插条的新鲜。每根插条要求打去顶梢,剪留两张叶片,然后将修整好的插条整齐排放,用浓度为100×10?6(100ppm)的萘乙酸溶液浸泡插条基部数小时,或用(300~500)×10?6的萘乙酸溶液快浸几秒钟,随即取出扦插。90年代以来,各地改用广谱、高效、复合型的植物生根促进剂ABT生根粉处理插条,效果更好。能使插条发根早而且生根数量多,成活率也高。 三.扦插:在扦插之前应先准备好插床。插床基质通常以黑色的砂质壤土为宜,不宜用粘质土或过分肥沃的土壤。扦插前一个月可用800~1000倍敌百虫药液喷洒土壤,以消灭线虫;插前半个月用1:100倍福尔马林药液消毒土壤,以防止插条感染病菌而烂根。施药后,土表盖上塑料薄膜,10天后揭除以散发余药,防止药害。临插前2~3天,再用清水浇透插床,干燥后整平床面待插。 扦插一般在上午10时以前及下午4时以后进行;当天剪条,要求当天插完。插时,可将插条直接插入砂质壤土的苗床中,也可先用竹签开孔再将插条插进苗床。扦插深度为插条长的1/2~2/3,若扦插过深,则透气不好,容易烂根。插条如有3个节位,最好2节入土,1节在外,争取多生根。插时要求均匀整齐,叶片的朝向一致,保证通风透光和扦插数量。插后用手将土压实,并浇足透水,使土壤与插条密接。扦插密度为行距10~12厘米、株距3~5厘米,每666.6平方米可扦插10万条左右。 桂花插条经受不起高温、日灼、干燥的刺激,要求小气候条件阴凉、湿润、少风,因此扦插后必须及时遮阳,特别是在插后的1个月内更应注意,否则就难以发根成活。遮阳材料需选择既通风透气,又能达到遮阳目的芦帘或稻草帘等。为了提高遮阳效果,还可在扦插初期设计使用双重荫棚,即搭一个高2米的高荫棚(下面可以让人走路),在其上方和四周盖上或挂上帘子,再在高荫棚的下面,按每一插床的规格,搭盖起0.7米高的低荫棚,同时覆上帘子。实践证明,采用双重荫棚扦插桂花,其成活率比单层荫棚有很大提高。 四.插后管理:扦插后的管理工作,主要是土壤水分、空气湿度、温度和光照控制和调节,水分的控制和调节更是影响桂花扦插成活的关键。 扦插后要保持足够的土壤水分,但不宜过多,在多雨季节还需注意排水,以免切口腐烂,难以愈合生根。但在高温干旱天气,则应经常向叶面喷水,做到少喷勤喷,一般每天喷水4~5次,以起到降温保湿效果,兼可维持上下水分平衡,促进插条愈合生根。插后一个月内,高低两层荫棚在晴朗白天都应密盖,切忌阳光直射,芦苇帘透光控制在30%以内。平时遮阳要做到两揭两盖,即早上盖,晚上揭;晴天盖,阴雨天揭。如苗床水分过大,则可减少浇水次数或荫棚早上晚盖1小时,下午早揭1小时,让其蒸发部分水分。荫棚内的温度要求保持在20~25℃,相对湿度保持在80%~90%。约2个月后,插条产生愈合组合,新根陆续发生。 在桂花插条产生愈合组合后,早晚苗床可略受阳光。10月份开始可拆除低荫棚,逐步增加光照时间,并减少喷水次数。11月份可再拆除高荫棚,改装暖棚,准备过冬。桂花插条生根时间很长,当年发根很少,或仅愈合而不发根,因此当年必须注意保护幼苗过冬。除搭盖暖棚外,还可在株丛间撒盖些干草,以免除部分未发根的插条遭受日灼,兼可预防霜害。冬季干旱时,应注意浇水,但要求在上午10时前后进行,以防结冰。次年春季4月上旬,可以拆除暖棚并揭去盖草。如遇春旱,应随时浇水。梅雨季节,可增施稀薄畜粪水。到年底,扦插苗的平均高度为30~35厘米,这年冬季可以不必防寒,第三年春季再次移栽培育。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