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关于社会风气对于中国女性的影响是什么?

来源:www.muyeseed.com   时间:2023-01-03 02:46   点击:290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中国女性百年变迁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沿途改变种种的风景沧桑。每一个时代独特的审美标准,在当时的女子身上都会留下最明显的痕迹。从清末至今,不过短短百年多的时间,但这一段的风云跌宕,却让那些曾经深藏闺中的女子都躲闪不及,在她们为美而做的改变中,多少历史已经轰然而过。

清朝末年

清末,是一个新陈代谢期。洋货、传教士、大众传播媒介把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人们的审美观开始悄然转变,在原来具有东方女人特有的韵味的基础上,又增添了西方女人的特质。一本倡导女权运动的书《女界钟》应运而生,该书不仅措辞激烈,极力攻击缠足,而且主张妇女“剪发、读书、参政”。一时激起层层风浪。

于是就有了赛金花,一个传奇的女子,一个复杂的女子,一个迎合了这个时代的女子。她的传奇始于前科状元洪钧回苏州守孝的时候,洪钧与赛金花初见为其美色所倾倒,随即纳赛金花为三姨太。在清末那样一个满目疮痍的年代,一个处在社会底层的妓女能攀上一个位高权重的状元除了好运,我们不得不说是这个女人有着不同于常人的韵味。后来,她又以公使夫人的名义陪同洪钧出使四国。出使期间,周旋于上层社会的她受到过德皇威廉二世和皇后奥古斯塔•维多利亚的接见。相传此时,她又与后来的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相识。这就为后来在联军侵略北京时,她力劝瓦德西不要伤害老百姓而埋下了伏笔。因此,她的美丽,又包含了爱国的色彩。 她的第二次婚姻是嫁与沪宁铁路稽查曹瑞忠做妾。她的第三次婚姻则是与参议员江西民政长魏斯炅的结合。

在她的身上不仅体现出东方女人的韵味,而且还具有西方女人的特点,因为融合了东西方的美,所以没有倾城倾国美貌的她也具有了颠倒众生的魔力,不仅俘获了中国的政府高层,还得到了侵华军官的认同.实在不得不说是融合美的力量。

“状元夫人”、“公使夫人”、“东方第一美女”、“第一位出入欧洲上流社会的中国公关小姐 ”、“最后一位裹着小脚的具有明星气质的交际花”,这些都是她的头衔。就是这样的女子,吐出了“国家是人人的国家,救国是人人的本分”的豪言;就是她,在清末的舞台叱咤风云;就是她,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第一次展露东方女性的美丽;就是她,成为那一代男人心中的梦想。

民国时期

到了民国时期,中国已驶入近代,发展也进入一个新篇章。五四运动后,女性的思想逐渐解放开来;外国思想的传入,亦使社会风气更加开明。女性不再是唯诺柔弱的代名词,一群教育程度高、思想观念新、勇于实现自我价值的女性成了时代的新宠。丁玲、凌叔华、杨步伟、萧红、冰心、石评梅……她们让我们见到了激荡着青春气息与时代风云的美丽人生。

“百年幽兰――林徽因”则是这一群体中很特别的一位。她出生于官僚知识分子家庭,少女时代便随父游历各国,攻读了两所名校不同专业的学位,在建筑学和文学领域均有很高造诣。它是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正是渊博的学识、良好的家教塑造了她独特的气质;正是东西方文化的浸润造就了这样一个兼具美貌与智慧、执著于理想追求的奇女子。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这三位传奇式的男人都倾倒于她的魅力之下。因为她几乎符合了那个时代女性的完美:出身世家、见多识广、才华横溢、美丽高雅、且懂得进退。

当时另一个风靡一时的美女是“电影皇后――胡蝶”。较之于高贵清冷的林徽因,她更符合中国民间的传统审美,脸若明盘、明眸皓齿、肤如凝脂,脸颊上一对酒窝更是她的金字招牌。她有一种传统、委婉的气度,骨肉均匀敦厚,是几千年来所谓“全福全寿”的长相。胡蝶的美,不仅在于它的容貌,更在于它在电影上的成就。她的走红同时也体现了当时中国人民对电影的关注,是当时社会中西方两种生活方式交杂的必然结果。

抗日时期

这一个时期有一个名子该被永远的记住――邓颖超,这是一个伟大的女人,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默默奉献的女人,一个刚强自信,在那个动乱的抗日年代里为祖国的兴亡不断努力奋斗的女人。她是那个时代的巾帼英雄,她是那个时代全民的偶像。这位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著名社会活动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以其女性的阴柔美和巾帼不让须眉的阳刚美将女性的美诠释的淋漓尽致。

1925年8月 8日,她和周恩来结婚,结为终身的革命伴侣,从此她以她女性的温柔抚慰着周恩来,以她巾帼不让须眉的阳刚激励着周恩来,而同时她亦一腔热血的投身于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邓颖超在武汉、重庆等地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在这期间,她积极团结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妇女,为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投降、分裂、倒退,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工作得十分出色。1938年,她当选为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中国分会理事。同年,任国民参政会中共方面的参政员。在历次国民参政会上,同董必武等中共方面的参政员与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政治上,无可厚非,邓的功绩相当大,然而作为一名女性,她同样是成功的。融合了阴柔与阳刚美的她证明了在那样一个动乱、血腥,但又充满正义,激情的时代,女性的作用是巨大的,女性是一个有着巨大实力并对社会有着重大影响的群体!她同赛金花一样,也是融合了两种美,所不同的是前者是融合了东西的美,而她则是融合了阴柔美与阳刚美。她是那个时代所有女性的楷模,她是抗日战场上那绿叶海洋中的一簇鲜艳的红花。

内战时期

在那个动荡的时代,小我必须融入大我中。当生存都无法保证时,美丽是种奢侈。那时备受推崇的女子多为革命战士、政治之花。“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受尽折磨仍大声唾骂敌人的江姐……她们都有着执著的信仰、坚韧的意志、为了中国的未来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或许她们并没有倾城之貌,但爱国的赤拳、燃烧的热血已使她们美的无与伦比!在当时,“第一夫人”宋美龄就是最好的例子。

宋美龄穿旗袍,说英语,“中西合粹”。她有与生俱来的聪明、美丽与手腕,加上孔宋家族的强力后援与美国背景,使她在权力、财力与魅力的交织中,成为中国近百年史最有争议与影响力的女人之一。她兼具中国古典气质和西方优雅风度,而又带有犀利、精明的作风,使中外人民都为其倾倒。蒋介石的抗日、“剿共”和保卫台湾,处处需要美国的助力,而宋美龄就是他获取美国物资援助与道义支持的最大本钱。美国《时代》周刊用“钢铁塑成的花朵”来形容宋美龄。这位曾经11次上《时代》周刊封面的风云人物曾经这样看待自己的生死:“上帝让我活着,我不敢轻易***,上帝让我***,我决不苟且地活着。”正是这种坚定与霸气让她刚柔并具、从内而外地散发出美的诱惑。虽然身为国民党的第一夫人,事实上宋美龄为中国的独立统一也做出过巨大贡献:她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战胜利争得了巨额援助、亲上前线鼓舞士兵、推动中国民航发展……尤其重要的是:她坚决反对“两个中国”!这个观点伴随了她一生,对台湾政府也很有影响力。正是她的忧国忧民使她成为众多美女中最受人景仰的人物。

建国初期

建国伊始,中国人终于从多年的战争中解脱出来,中国人终于立直腰板做自己的主人,中国女人终于开始撑起那本该属于她们的半边天。中国人,开始欢天喜地地搞建设。在这样的时代,急切需要一个精神偶像来激励他们,鼓舞他们。所以,翻开这个时代的历史,你无法说出谁是最美丽的女人,只知道最美的她有一个温柔而多情的名字:喀秋莎。

喀秋莎是个朦胧的意象。她没有具体的容貌,她存在传说里,存在人们的想象里。你想她有多美,她就有多美,她是那个时代人们心中的理想。

喀秋莎最早是一个前苏联美丽女孩的名字。二战时,一首名为《喀秋莎》的歌曲激励了无数恐惧迷茫的年轻战士走上战场,歌中这样唱道:“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漂着柔漫的轻纱,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阳光……” 于是这一形象从此鼓舞了千千万万的苏联红军英勇抗敌,并传承到了中国。歌中的喀秋莎从此成为中国男人的大众“情人”,她是中国男人心中那个“她”的幻化,鼓舞着他们为祖国的繁荣兴盛添砖加瓦;喀秋莎是一大群为了祖国奉献青春的女人。那是一大批摆脱传统封建束缚的中国女人,她们从家庭桎梏中走出来,撑起了女人的半边天。她们不过多的注重外在打扮,而是无私的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献给她们所从事的事业,更献给她们的爱人。

所以,喀秋莎是那个时代每个人的梦想。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哼起《喀秋莎》的歌,心中既有对战争的缅怀,更有对新中国的翘首期待。

文革时期

那个特殊的年代把一切刚毅的事物都被视为美.女性虽冠以姑娘之称,但实际己成了没性别的人. 除了“一副肩膀两只手,一根扁担两条腿”地“誓叫大地换新颜”,她们从来不在乎自己的容貌和个人情感。她们喜欢被唤为“铁姑娘”,她们认为比男人还男人才是真的美。

刑燕子,这个结实强壮的天津姑娘告别了大城市的舒适生活,到农村投身集体劳动,她的名字一时间传遍大江南北。“刑燕子,好榜样/学习王国藩,学习铁姑娘/全家都在城,自己愿留乡/园中育幼幼成行,冰上治鱼鱼满网/天荒地冻,抢种垦荒/要使石头长出粮/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一切工作服从党,北大洼变成金银窝/燕子结成队,奋飞过黄河!”这首《刑燕子歌》成了当时名副其实人人传唱的“流行金曲”。她参加抗旱抢险活跃在第一线,她策划冰上捕鱼获得大丰收,以她名字命名的突击队事迹名扬全国……她就像一个永不停歇的战神,充满活力永不疲倦。在60年代的那一页,永远有一只健如雄鹰的燕子在飞翔,在风雨中搏击生命的极限,光彩动人。

但是,真正温暖了那个时代的女子,她的名字在当时却是一个禁忌。她是一个歌者,她的歌声甜蜜沁人,她的人如清风拂面般亲切自然。邓丽君,一代甜歌天后,用一首首经典之歌将东方女性的婉约内秀体现得淋漓尽致,成为中国文艺界的里程碑。这个年代的美丽标准是禁忌,当被扼杀的男女情爱后来在知青群落中慢慢苏醒,爱情歌曲和爱情诗开始流行,当然那是秘密的。邓丽君的出现可以说是物极必反的结果,她在那个时代显得是那样得石破天惊但不动声色。对那个时代的中国人而言,她及她的歌声中所流露出来的小家碧玉式的温润柔美,具有摧毁性的力量。柳叶眉杏核眼,配上小巧的红唇,加上云霞般的黑发,这是标准的美人坯。多彩的旗袍、运动装、曳地的长裙,在那一大片单调的“蓝绿大军”中显得如此出挑。而且更重要的是,精美华服下的她竟有一双摄人心魄的清亮秋波,闪着纯净的光,无声摧毁人心灵最后一道防线。于是她沁润大江南北,于是她歌醉五湖四海。甚至她的红颜薄命,也成就了她最后的一缕香魂,让她不老的容颜和甜美的歌声成为众人心底永远的朱砂痣。

80年代

这是一个离我们并不遥远的时代,这是我们出生的时代,这个时代有我们父辈的青春与狂热.一个能让他们为之狂热的女人便是刘晓庆。

这个女人有着无数的褒奖与谩骂,她经历了普通人难以想像的顶峰,也遭遇了别人不会有的低谷.她一生大起大落,她从一个嬉笑怒骂,演绎人生百态的女演员到一个略施粉黛,驰骋现代沙场的女商人,其中曲折跌宕非数言几语可以明述。

作为一个演员,她被许多人认为并且自诩为中国最好的女演员,却也因为偷税漏税而臭名昭著;作为一个商人,遍地豪宅,三年融资50万,被予为亿万富姐儿,也曾被各种各样的经济纠纷弄的焦头烂额。

这样一个不平凡的女人的不平凡吸引了那个时代无数的追随者与蔑视者,而她的不平凡正是源于她张扬的自信与敢于拼搏的精神.她扮演的武则天中就已透露她是这样一个个性十足的女子。她张狂,她自信,她无所畏惧。刘晓庆有几句经典的话:“做人难,做女人更难,做成名的女人难乎其难”,“我是中国最好的女演员”、“成功是女人最好的补药”,这些话似乎有着自大多一点的臭味,却也无可否认这样过激的张扬确实给那个时代一些美的启迪.刘晓庆敢于拼搏,作为演员对经商毫无概念却敢于尝试并执直被镁光灯聚焦的女人,用她昂扬的自信的美让一代人永远铭记.可以说,她引领了一个张扬个性的时代。着地走下去,并独挑大梁,让那个时代明白女性的美早以不是委喏于家庭之中的三从四德,而是敢于表达和追求自己想要的物质的那种昂扬自信与拼搏精神。

这样的一个成功的女商人,这样的一个屹立商场的女商人,这样一个一直被镁光灯聚焦的女人,用她昂扬的自信的美让一代人永远铭记。可以说,她引领了一个张扬个性的时代。

90年代

90年代是个瞬息多变的时代,90年代你得保持新鲜;90年代是信息爆炸的年代,每一个人为了美丽不惜使出浑身解数。而张曼玉,则是这个时代的典型代表。

她是个不俗的女子,她是个多变的女子,她又是个风姿绰约的女子。她在岁月与镜头里不断地修炼着自己,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不会随时光被遗忘的优雅风骨与美丽,所有的挫伤都被她的美丽净化了。

她说,她的年龄越来越大,最不想做的就是重复自己。猫一样多变的她,在成为观众新宠时并没有出众的容貌,却因可纯真可妖媚的造型变化,征服了所有人。刚出道时俨然邻家女孩,那有点兔牙而可爱的灿烂笑容,今日已经演变成带着妩媚、自信与成熟气息的阳光微笑,用“回眸一笑百媚生”形容再恰当不过。《东邪西毒》里,张曼玉化作为爱凋谢的女子,完美印证了亦舒笔下“她比烟花寂寞”的落寞气质;之后张曼玉在《新龙门客栈》诠释的泼辣、果断、妩媚的金镶玉成了经典,当身裹薄纱的她从楼上盘旋而下,便让人深深记住了什么叫风情万种;《阮玲玉》里,她的身子与30年代的衣香鬓影重叠,从此便是复古风的翘楚;《滚滚红尘》中,她一派轻狂娇痴,又开了快乐新美人的先河;《甜蜜蜜》里则是势利却又不失善良的广州姑娘;《花样年华》中近百件旗袍映衬出她的优雅姿态和近乎永恒的大家气质,那是恣意而又内敛的女子;《宋氏王朝》里的宋庆龄,则是个坚强独立、大方的女子;接下来就是在张艺谋的《英雄》中身怀家仇国恨的奇女子以及《清洁》里前后形象反差极大的艾米莉。10年,张曼玉在不断的变化中突破着自我,其实是花丛中的一朵嫣红,历经多种色调,恍若仙子的她更出落成最精粹的金黄色的花蜜。

她说,女人漂亮是上天所赐,但美丽的气质是一种境界。当你穿越美丽缤纷的外表后,呈现出的必然是精彩的人生。以自信和自然风格为基础,她的气质使她成了众多人心中的优雅女人。她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充满了女性所特有的魅力。张曼玉,一个用时光雕刻成的美女,她用自己的气质直面时间的挑战,她的美丽比年轻时更抢眼。是她,那微扬的下颚,那淡定的目光,那优雅的姿态,让我们看到一个更适合现代人多重审美观念的美女。

多变,猫一样美丽的女人。

气质,钻石般高贵的女人。

卖比的多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