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介绍关于农业市场动态,农业企业新闻,农业种植行业有关资讯
手机访问 http://m.muyeseed.com

氯氟氰菊酯杀什么虫

氯氟氰菊酯杀什么虫

氯氰菊酯可杀灭小麦蚜虫、蠓、粘虫、玉米螟和甜菜夜蛾。

三氟氯氰菊酯,又称氯氟氰菊酯、功夫氯氟氰菊酯。其药效特点,如抑制昆虫神经轴突的传递,驱避、击倒、杀灭昆虫,杀虫谱广,活性高,药效快,喷雾后耐雨淋,但长期使用易对其生长产生抗性,对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和螨类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作用机理与氰戊菊酯和三氟氯氰菊酯相同。不同的是对螨虫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在螨虫发生初期使用,可抑制螨虫数量的增加。当螨虫大量出现时,它无法控制它们的数量。所以只能兼治友歼虫螨,不能作为专用杀螨剂。

氯氰菊酯用于小麦、玉米、果树、棉花、蔬菜等。防治麦蚜、蠓、粘虫、玉米螟、甜菜夜蛾、稻纵卷叶螟、潜在粘虫、蝴蝶、吸果粘虫、棉铃虫、红熟虫、菜青虫等。用于草原、草地和旱地作物防治草地螟等。

用法:

1、对果树喷洒2000-3000倍;

2.麦蚜:20毫升/15公斤水喷雾,水量充足;

3.玉米螟:15ml/15kg喷水,重点在玉米芯;

4.地下害虫:20毫升/15公斤水喷雾,水量充足;土壤干旱不宜使用;

5.水稻螟虫:30-40ml/15k,应在虫害发生初期或幼龄期施用。

6、蓟马、粉虱等害虫需与红关或混配。

防治方法

最好选择高含量的产品,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目前推荐使用5%宫睿微乳剂。

1、地老虎,喷雾使用,要求水量充足;

2.蛴螬和金针虫:拌种可以是主要的防治方法。发生虫害时,可采用喷根灌溉,但每亩浇水量不少于45公斤水;

3.含有特殊的引诱剂成分,对地老虎的控制效果更突出,可达到地面昆虫死亡的效果;

4.由于使用量大,这类产品比有机磷更环保。

5.为防治跳甲幼虫,苗期需灌根;由于持续时间等因素,建议菜市场更换原有的有机磷等药物。

喷洒高效氯氰菊酯的蔬菜至少需答销要15天才能上市。一方面,高效氯氰菊酯的半衰期最长可达好举冲4周。

氯氟氰菊酯可以杀棉铃虫、马铃薯甲虫、菜青虫、尺蠖、玉米螟以及果树上的一些蚜虫等。氯氟氰菊酯可以有效地预防禾谷类作物、果树、蔬菜以及棉花等作物被害虫侵蚀,主要是防治一些果树害虫、对蚊子、苍顷汪蝇等卫生害虫也有效果。

氯氟氰菊酯是蠢乎档什么

氯氟氰菊酯是一种除虫菊酯类农药,对人体有一定的害处,具有触杀的作用,主要是用来杀农业害虫。

使用氯氟氰菊酯的时候最好穿上防护服,佩戴好橡胶手套,避免让其直接接触皮肤。

氯氟氰菊酯对繁殖能力强的带乱害虫有很好地抑制作用,对人类、鸟类来说,属于低毒,不过对与蜜蜂、鱼、蚕等都是致命的毒物。

粘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粘虫年发生世代数全国各地不一,从北至南世代数为:东北、内蒙古年生2—3代,华北中南部3—4代,江苏淮河流域4—5代,长江流域5—6代,华南6—8代。粘虫属迁飞性害虫,其越冬分界线在北纬33度一带。在33度以北地区任何虫态均不能越冬;在湖南、江西、浙江一带,以幼虫和蛹在稻桩、田埂杂草、绿肥田、麦田表土下等处越冬;在广东、福建南部终年繁殖,无越冬现象。北方春季出现的大量成虫系由南方迁飞所至。成虫产卵于叶尖或嫩叶、心叶皱缝间,常使叶片成纵卷。初孵幼虫腹足未全发育,所以行走如尺蠖;初龄幼虫仅能啃食叶肉,使叶片呈悔桥现白色斑点;3龄后可蚕食叶片成缺刻,5—6龄幼虫进入暴食期。幼虫共6龄。老熟幼虫在根际表土1—3cm做土室化蛹。发育起点温度:卵13.1土1℃,幼虫7.7土1.3℃,蛹12.0土0.5℃,成虫产卵9.0土0.8℃;整个生活史为9.6土1℃。有效发育积温:卵期4.3日度,幼虫期402.1日度,蛹期121.0日度,成虫产卵111日度;整个生活史为685.2日度。成虫昼伏夜出,傍晚开始活动。黄昏时觅食,半夜交尾产卵,黎明时寻找隐蔽场所。成虫对糖醋液趋性强,产卵趋向黄枯叶片。在麦田喜把卵产在麦株基部枯黄叶片叶尖处折缝里;在稻田多把卵产在中上部半枯黄的叶尖上,着卵枯叶纵卷成条状。每个卵块一般20—40粒,成条状或重叠,多者达200—300粒,每雌一生产卵1000—2000粒。初孵幼虫有群集性,1、2龄幼虫多在麦株基部叶背或分蘖叶背光处为害,3龄后食量大增,5—6龄进入暴食阶段,食光叶片或把穗头咬断,其食量占整个幼虫期90%左右,3龄后的幼虫有假死歼厅性,受惊动迅速卷缩坠地,畏光,晴天白昼潜伏在麦根处土缝中,傍晚后或阴天爬到植株上为害,幼虫发生量大食料缺乏时,常成群迁移到附近地块继续为害,老熟幼虫入土化蛹。适宜该虫温度为10-25℃,相对湿度为85%。产卵适温19—22℃,适宜相对湿度为90%左右,气温低于15℃ 或高于25℃,产卵明显减少,气温高于35℃即不能产卵。湿度直接影响初孵幼虫存活率的高低。该虫成虫需取食花蜜补充营氏前隐养,遇有蜜源丰富,产卵量高;幼虫取食禾本科植物的发育快,羽化的成虫产卵量高。成虫喜在茂密的田块产卵,生产上长势好的小麦、粟、水稻田、生长茂密的密植田及多肥、灌溉好的田块,利于该虫大发生。天敌主要有步行甲、蛙类、鸟类、寄生蜂、寄生蝇等。 防治方法方法介绍 (1)诱杀成虫。利用成虫多在禾谷类作物叶上产卵习性,在麦田插谷草把或稻草把,667m260-100个,每5天更换新草把,把换下的草把集中烧毁。此外也可用糖醋盆、黑光灯等诱杀成虫,压低虫口。(2)根据预测预报,掌握在幼虫3龄前及时喷撒2.5%敌百虫粉或5%杀虫畏粉,每667m2喷1.5—2.5kg。有条件的喷洒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1500倍液加40%乐果乳油1500倍液,每667m2喷对好的药液75kg。提倡施用激素农药,667m2用20%除虫脲胶悬剂10ml,对水12.5kg,用东方红18型弥雾机喷洒。有条件的可用运-5型飞机进行超低量喷雾,每667m2用20%除虫腮1号胶悬剂10ml,对水0.5kg,适用于大面积联防。(3)防治粘虫药剂丁硫克百咸、辛硫磷、双甲脒单独防治粘虫时防效从高到低顺序为辛硫磷大于丁硫克百威大于双甲腺。丁硫克百威与辛硫磷以1:4混配,增效作用显著。双甲脒与丁硫克百威及双甲脒与辛硫磷1:1混配有增效作用。 防治药品配制 [物理防治策略] 采用下列方法诱杀成虫,压低虫口: A、糖醋盆 B、杨树枝把(成虫白天隐蔽其中) C、黑光灯 [药剂防治策略] 在幼虫低龄期,及时控制其为害,可选用下列药剂喷雾防治: A、5%抑太保乳油4000倍液 B、或5%卡死克乳油4000倍液 C、或5%农梦特乳油4000倍液 D、或20%灭幼脲1号悬浮剂500-1000倍液 E、或25%灭幼脲3号悬浮剂500-1000倍液 F、或40%菊杀乳油2000-3000倍液 G、或40%菊马乳油2000-3000倍液 H、或20%氰戊菊酯2000-4000倍液 I、或茴蒿素杀虫剂500倍液粘虫在国内发生1-8代,发生世代随纬度升高而减少,淮北地区属于4-5代粘虫发生区。幼虫在4-5月间危害小麦,呈明显的1代多发。早发蛾始见期为2月中旬,通常在3月上、中旬,终见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发蛾期长,3月中旬至4月上、中旬常出现2个蛾峰,有些年份还有第三次蛾峰。产卵盛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幼虫4月上、中旬孵化,5月上、中旬进入暴食期。此时正值小麦抽穗之后。5月中、下旬幼虫老熟后入土化蛹。5月下旬至6月中旬成虫羽化后陆续迁出。此后田间很难发现,但有些年份在8、9月份出现3、4代粘虫危害水稻的现象,其中以杂交稻和晚稻粳稻受害最重。

成虫飞翔力强,据测定,粘虫每小时可飞行20-40千米,可持续在空中运行2-3天或更长一点的时间。有昼伏夜出习性,白天静伏在隐蔽处,傍晚日落后即外出活动,夜间常出现3个高峰期,即傍晚日落后、半夜前后和黎明前,分别与成虫取食、交尾产卵和寻找隐蔽场所等活动有关。对糖、醋、酒混合液和杨、柳树枝把有强烈的趋性,对黑光灯有一定的趋性。

雌蛾产卵成块状,每块含卵20-40粒,多的可达200-300粒,每雌可产1000-2000粒,在麦田卵多产在植株中下部黄叶片的尖端、叶背或叶鞘内,以及麦田内稻桩叶鞘内侧。利用粘虫的这种产卵习性,发蛾期在田间插上稻草或谷草把诱集卵块,可作为防治和测报的措施之一。

幼虫孵化后先吃掉卵壳,后爬至叶面分散危害,1-2龄幼虫啃食叶肉形成透明条纹斑;3龄后沿叶缘吸食成缺刻;5-6龄进入暴食期,可将植株吃成光杆,咬断穗子。3龄后有假死性。若温度较高气候干燥,常潜伏于作物根旁土块中,但在阴天老龄幼虫也爬至麦穗上栖息。在食料缺乏时,大龄幼虫则成群向田外迁移。幼虫老熟后,在植株附近钻入表土下3厘米左右处筑土室化蛹。

影响粘虫发生的环境因子很多,主要受气候、食料营养、天敌和农业生产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如环境条件适宜,就会严重发生,反之,危害减轻。

粘虫是一种比较喜好潮湿而怕高温和干旱的害虫,但雨量过多,特别是暴雨或暴风雨的袭击,粘虫数量常显著下降。成虫发育和产卵适温在15-30℃,产卵最适温度是19-22℃,当温度低于15℃或高于25℃时,产卵数量都表现为下降趋势。尤其在高温低湿条件下,产卵更少。当相对湿度在75%以上时,对成虫产卵比较有利。温湿度对初孵幼虫成活率的影响也十分明显。当温度高达35℃或相对湿度降低到18%时,初孵化的幼虫都不能成活。而在23-30℃,相对湿度较大时,幼虫成活率高。蛹在干燥情况下,体内水分不断损失,体重也随着减轻,大约减少原重的28%左右时,就可能死亡。

食物营养对粘虫发育与繁殖的影响很大。幼虫喜食禾本科植物,取食后幼虫发育快,化蛹后的蛹量较高,羽化的成虫产卵量也较高。成虫羽化后,必须取食补充营养,主要是靠糖类,才能正常发育和产卵繁殖。在自然界中,各种蜜源植物的开花情况和蜜源的多少,对粘虫发生的轻重,有较大影响。

农业生产活动,如栽培制度的改革和栽培技术的提高,对粘虫发生危害也有很大影响。如3-4代发生区的北部,第一代幼虫除在个别生长茂密的麦田发生较多外,一般发生不多,但是,随着水肥条件的提高,灌溉面积的不断扩充和麦套玉米面积的增加,第一、二代幼虫危害有加重的趋势。密植多肥和灌溉条件较好的麦田,麦苗长势茂密,农田小气候适宜粘虫发生。因此,凡是水肥条件好,长势茂密的一类丰产麦田,粘虫发生就多。

粘虫的天敌种类很多,有寄生蜂、寄生蝇、线虫、步甲和虎甲等,对粘虫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防治技术

(1)诱杀技术:①在成虫羽化初期,用糖醋液或黑光灯诱杀成虫。②在成虫产卵盛期前,选用叶片完整,不霉烂的稻草8-10根扎成小把,每亩插30-50把,在第一次产卵高峰出现后及时更换,以后每隔5-7天更换1次。

(2)药剂防治:90%晶体敌百虫1000-15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500-2000倍液、50%西维因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20%除虫脲胶悬剂每亩10克或25%灭幼脲3号悬浮剂每亩30-40克喷雾。

劳氏粘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来源: 中山花木网 关键词: 劳氏粘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危害】幼虫食性很杂,可取食多种植物,尤其喜食禾本科植物,主要危害的牧草有苏丹草、羊草、披碱草、黑麦草、冰草、狗尾草等,以及麦类、水稻等作物。幼虫咬食叶片,1—2龄幼虫仅食叶肉,形成小圆孔,3龄后形成缺刻,5—6龄达暴食期。危害严重时将叶片吃光,使植株形成光秆。【形态特征】成虫 体长14—17毫米,翅展30—36毫米,灰褐色,前翅从基部中央到翅长约2/3处有一暗黑色带状纹,中室下角有一明显的小白斑。肾状纹及环状纹均不明显。腹部腹面两侧各有1条纵行念没黑褐色带状纹。卵 馒头形,直径0.6毫米左右,淡黄白色,表面具不规则的网状纹。幼虫 幼虫一般6龄,体长17—27毫米,体色变化较大,一般为绿至黄褐色,体具黑白褐等色的纵线5条。头部黄褐至棕褐色,气门筛淡黄褐色,周围黑色。蛹 尾端有1对向外弯曲叉开的毛刺,其两侧各有一细小弯曲的小刺,小刺基部不明显膨大。 【发生规律】劳氏粘虫在广东一年发生6—7代,在福建、江西等省一年发生4—5代,在福建1—5代卵期,平均天数分别为10.5天,4.6天,3.6天,4.5天,7.8天,各代幼虫期为40.5(40—41)天,23.5(19—30)天,25.3(22—30)天,263(22—31)天。成虫对酸甜物质的趋性很强,羽化后的成虫必须在取得补充营养和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才能进行正常的交配、产卵。喜在叶销内面、叶面上产卵,并分泌粘液,将叶片与卵粒粘卷。裤高州雌娥产卵量受环境条件影响很大,一般可产几十粒至胡蔽几百粒,多者可产千粒左右。幼虫共6龄,有假死性。白天潜伏在草丛中,晚上活动为害,老熟幼虫常在草丛中、土块下等处化蛹。 【防治方法】1.诱杀成虫 从娥子数量上升时起,用糖醋酒液或其他发酵有酸甜味的食物配成诱杀剂,盛于盆、碗等容器内,每0.3—0.6克放一盆,盆要高出作物30厘米左右,诱剂保持3厘米深左右,每天早晨取出娥子,白天将盆盖好,傍晚开盖5—7天换诱剂一次,连续16—20天。糖醋酒液的配制是:糖3份、酒1份、醋4份、水2份,调匀后加1份2.5%敌百虫粉剂。 2.诱娥采卵 从产卵初期开始直到盛末期止,在田间插设小谷草把,每公顷150把,采卵间隔时间3—5天为宜,最好把谷草把上的卵块带出田外消灭,再更换新谷草把。 3.药剂防治 (1)喷粉:以下各种粉剂,用量为22.5—30千克/公顷。 ①2.5%敌百虫粉剂(高粱禁用); ②5%马拉硫磷粉剂;③3%乙基稻丰散粉剂。 (2)喷雾:以下各种药液用量为900千克/公顷。 ①50%辛硫磷乳油5000—7000倍液; ②50%乙基稻丰散乳油2000倍液; ③50%敌敌畏乳油2000—3000倍液(高粱禁用); ④20%杀虫畏乳油250倍液; ⑤90%敌百虫1000—1500倍液; ⑥50%西维因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液。 (3)地面超低量喷雾:用东方红18型超低容量喷雾机喷雾,每公顷喷30%敌百虫水剂2.2升。 (4)飞机超低容量喷雾:25%—30%敌百虫油剂或20%辛硫磷油剂,每公顷用1.5—2.2升。

我要留言(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1826 企业通过我们找到了合作项目

姓 名:

联系电话:

留言备注:

首页 |网站简介|网站声明|正在咨询|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