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用农村山松做盆景,怎样采桩?

来源:www.muyeseed.com   时间:2022-12-10 09:43   点击:214  编辑:admin   手机版

山松并不是某一个松树的品种,像野外采挖的马尾松、赤松、黄山松、黑松、五针松等,通常都被称为山松。山松枝干苍劲,针叶秀美、四季常绿,也都是制作盆景的优质素材。

松树虽然是制作盆景的优质素材,但很多盆友都说松树采挖回来后不容易养活,养桩期间植株就会干枯。其实这多是因为采挖季节不适合,再加上操作和养护不当,导致植株枯死。下面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山松采挖和养坯要注意的几个细节,掌握了这些细节,松树做盆景也不是很难。

一、山松采挖季节

松树采挖时间掌握不好,树桩挖回来后稍有不慎就不容易成活,所以最好选择在树液开始萌动之时,也就是在立春以后,清明节以前这段时间,这时采挖后移栽,植株能更快的恢复正常生长,从而提高栽植成活率。松树采桩要尽量避开炎热的夏天,这个季节水分蒸发快,采挖后不容易成活。

另外,在采挖山松做盆景时,尽量不要选择太大的树桩,小树桩更容易成活。因为株形过大,越不容易移栽成活,对大桩可以选择多次开采,首次先截断部分侧根,半年或一年后,再截短部分根或全部根,整体挖出后进行移栽养桩。

二、采桩注意事项

在采挖树桩的过程中,也应注意一些细节,如果树皮和根部损伤太严重,将直接影响到栽植成活率。

1、修剪杂乱的枝条

在采挖树桩以前,为了方便挖掘,在保留好造型枝的基础上,可以提前简单修剪一下过于杂乱的枝条,这样也能减少养分消耗,提高栽植成活率。

2、操作时减少根部损伤

在挖桩的时候,还要尽量减少对根部的创伤,切口要平滑,且多带长根和须根,土团也要留大一些。如果挖出来后,侧根和须根减少,整个根部除了主根其它光秃秃的,这样栽植后就不容易成活。多带根系可以提高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利于植株成活。

三、上盆养桩注意事项

山松采挖回来后,能不能成活,养桩也是非常的关键,很多松树就是在养桩期间出现问题。

1、修剪残根

树桩在采挖回来以后,经过简单修整要尽快上盆,以减少水分流失。可以先对整体进行一个简单的构思,大体去除掉不需要保留的枝叶,然后再把过长的根系和残缺不齐的切口,进行简单的休整。

2、培养土要求

养桩所用的培养土要求保水透气性良好,暂时不需要肥力太大的土壤。可以用河沙、园土或山土,按1:1的比例混合来栽植山松,待完全成活以后再更换土壤。

3、栽植要点

山松在栽培养桩时,可以用稍微湿润的培养土,把根部缝隙填满土壤,并尽量高培土按实,使土壤与根系紧密结合。栽植后先不要马上去浇水,等过个2~3天以后再浇一次透水,以防止根系伤口感染腐烂。

为了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成活率,也可以提前用保鲜膜或湿润的草绳,把主要枝干给缠绕包裹起来,待成活后再去除即可。

以上就是关于山松采桩和上盆养桩要注意的一些事项,喜欢松树盆景的朋友,在采挖山松时,只要掌握方法,也是比较的好养,后期再通过修剪、蟠扎等技艺加工,逐步把它打造成苍劲古朴、姿态优美的松树盆景。

要尽量带一些原本的土。这样可以减少养分的流失,而且成活率会很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