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佛手有哪些特征?

来源:www.muyeseed.com   时间:2022-10-24 07:23   点击:251  编辑:admin   手机版

(陈登)

佛手〔Citrus medica L.var.sarcodactylis(Noot.)Swingle〕别名佛手柑、手柑。为云香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主产浙江、广东、广西、福建、四川等地。

浙江以北地区多为盆栽,冬季入暖房。佛手以果入药。含有挥发油、佛手内酯、柠檬内酯、花椒内酯、地奥明、橙皮甙等成分。味辛、苦、性温。有理气止枢和胃健脾、消食化痰的功效。可治胃气痛、呕吐痰水、胸中滞气胀满、积食等。除药用外,还可提取高级香料,制作蜜饯、酿造有独特果味的佛手酒等。

佛手也是有名的观赏植物,专门培育的单果重可达2kg;一盆佛手挂果可达70余个。佛手在经济上颇有价值。

一、形态特征

植株高3―5m,树冠比较开展,枝具刺。单叶互生,革质;叶片长椭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8―16cm,宽3―7cm;先端钝或凹;背下面叶脉凸出,具透明油点;边缘有波状锯齿。花单生、簇生或成总状花序;花瓣5,内面白色,外面紫色;花萼杯状4―5浅裂,裂片绿色带有紫晕;雄蕊多数;子房椭圆形。柑果长椭圆形或卵形,长约7―15cm,先端分裂如掌状,或开张如指,长短不一,故称佛手;果皮厚,幼时青色,成熟时橙黄色。果内有种子7―8枚,卵圆形,先端尖,子叶白色,单胚(图15―35)。

图15―35 佛手形态图

1.果枝 2.雌花剖开,示雄蕊和子房

二、生物学特性

长江下游地区3―4月间抽生新梢,4―6月生长迅速。根多横向生长,主根与侧根入土较浅。花在5―12月每月不定期开驼,一般有2―3次盛开期,期中以5―6月间开花最多。

佛手是喜温植物,不耐寒。最适生长在22―24℃。冬季越冬要求在5℃以上;短期-6℃就会引起冻害,-8℃将会造成死亡。所以北方栽种只能盆栽,冬季移入室内保温。

喜湿润环境,要求土壤水分充沛,但又不能积水或长期水分过多,否则会使根系发育不良或枝条瘦弱徒长。干旱高温时期会发生落果现象。

喜阳光充足,阳光不足时对生长发育影响较大。在冬季对阳光要求略为低些,只要温度逐渐下降,变温不太大,土春涂掌露仁实保陀幸欢ǖ哪鸵跄芰Α7鹗肿钍屎仙ぴ谂潘己谩⑼ㄍ感院谩⑽⑺嵝缘纳爸嗜劳辽稀

三、栽培技术

(一)繁殖方法

多用扦插和嫁接法。扦插繁殖较为简便,繁殖量大,但从扦插成活到开花结果要经4―5年时间;嫁接法手续较繁,但苗木根系发达生长旺盛,结果早,从嫁接成活到开花结果一般只需3年时间。

1.扦插繁殖

在春、夏、秋三季都可进行,但以新梢生长之际扦插较好,长江下游地区在4―6月间进行较好,四川、广东地区在3―4月或7―9月间进行较好,华北地区在5月左右进行较好。插条从8―15年生健康植株上剪取,取上一年的春梢、秋梢或当年的春梢,均取节间较短些为好,剪去顶端过嫩和下端过老部分,取长10―15cm,剪去插条下端的叶子,上端叶子留半叶,以减少水分蒸腾。插入土中1/3―1/2。扦插地可用盆土,也可露地扦插。在南方露地能越冬的地区可在露地扦插;北方寒冷地区可用盆土扦插。

用盆土扦插的,盆土用粗砂、细砂及适量稻壳灰与少量土壤混合,装盆八成左右,盆不要装得太满以便浇水。在30cm左右大的盆内,可插20―30枝,插后放在阴凉处,不让太阳直晒,经常浇水,约一个月左右可以生根,两个月左右可发芽生长。

露地扦插的苗床,要选土壤肥沃、疏松、砂性好、透水性良好的土壤。床土要细,苗床不要太宽,约1―1.2m宽为宜,便于操作及管理。行距20cm,株距6―7cm,每亩15000―20000株。插后须搭荫棚,经常浇水,扦插后约两个月左右能成活生长。

扦插成活发根长芽后,可逐渐去除荫棚。松土,施淡人粪尿一次,以后经常浇水,每月施一次人粪尿。10月份以后不再施肥,以免秋梢徒长,冬季容易受冻害。露地扦插的在越冬时床土之上撒些乱草防冻。

2.嫁接法

一般用切接,有的也用靠接。砧木多用香橼、柠檬、桔、柚等,这些砧木亲和力强。构桔虽耐寒,但它是落叶树,有休眠期,不宜作砧木。

切接多在早春开始萌动,新枝尚未萌发前进行。将砧木在地面以上10cm处剪平,用嫁接刀将砧木断面的一边,直劈一切口,深约2―3cm;取有2―3个芽的接穗,下端切一斜面,插入砧木切口,要使砧木皮部与接穗的皮部二者相结合,用绳扎紧,涂上山地深处生黄泥土,再用塑料带紧包切口,使接穗顶芽露出。半月后能够愈合,开始抽生新芽,45―60天开始抽梢,此时将扎物去掉,否则新梢易成弯曲。

靠接江南多在5月前后进行,北方在伏前10天左右进行。方法是选生长健壮4―5年生的植株,除留一个分枝外,其它分枝都剪去,在留着分枝下部,向外方向的一边,削去几厘米长的一些皮层;另取一盆带根的接穗株,放在砧木的旁边,在砧木削去一些皮层相对应的位置,将接穗株也削去一些皮层,二去皮处紧贴在一起,用塑料带扎紧,一周后即能愈合。成活后将砧木的上部枝剪去,同时将接穗株愈合处以下的茎剪断,靠接即成。靠接比切接容易成活,但较麻烦。

(二)定植

盆栽扦插育苗的,插活后第二年4―6月间分盆,由原来每盆20―30株分为每盆4―5株,到第三年再分盆,每盆2株,到第四年再分盆定植,每盆1株。露地扦插育苗的,插活后第二年移植。移植时间一般在早春,定植地要选向阳温暖处,因佛手怕冻不耐寒。露天定植的株行距,一般为行距3―4m,株距2.5―3m。在屋边及零星地栽种的不一定有规定的株行距,每株相距2―3m左右。露地栽种用穴栽。穴内施些基肥,基肥与土拌匀。苗木只留一主干,多余分枝剪去。过长的根也可剪去一些,留根长20cm左右。定植后压紧泥土,及时浇水。

(三)田间管理

1.施肥

盆栽佛手根据植株大小和长势强弱决定施肥次数及肥料的浓淡和种类。上盆第一年的小株,可少施与淡施,在每次萌芽抽枝前后各施一次,在生长旺季之前每株可施数十克饼肥粉。上盆第二年每月可施1―2次,肥的浓度也可浓些,并在7―8月间施一次腐熟厩肥或饼肥。上盆第三年除按第二年施肥外,在春季可加施人粪尿。对已结果的植株,在现蕾后要停止施肥,防止落花落果,等果结好后,再每隔半月左右施一次肥,连施几次。

露地栽培的佛手,1―3年生苗木每年施追肥4―6次,即在3―8月间每月施一次人粪尿,每亩用量500―750kg人粪尿适当加水。9月以后不再施肥,以防秋梢徒长,造成冻害。对已结果的植株,一般每年施3―4次,开花前一次,幼果长3―4cm时一次,采果后一次,肥料可用人粪尿、饼肥等,人粪尿可参考以上用量,饼肥每亩50―100kg。越冬前清理园激后,最好施一次厩肥,有保温作用,也为明年萌发提供养料。

在整个施肥过程中要防止单纯施氮肥,避免徒长和落花落果,要有一定的磷、钾肥搭配。

2.换盆

盆栽成年的佛手当发现春季新梢抽生少时,说明根的生长受到限制,需要换盆。换盆一般每1―3年换一次,宜在5―6月间进行。换盆时宜将根进行适当修剪,以利发根。

3.浇水

盆栽佛手因盆容量有限,植株蒸腾量大,所以要经常浇水。南方气温高,在生长期中,除雨天外,几乎天天要浇,夏天一天要浇2―3次,浇水不及时就会影响结果。

4.修剪整枝

佛手无一定树冠,枝梢生长杂乱,须年年整枝,使生长茂盛枝条分布合理,促进结果及减少大小年,也可减少病虫害。

整枝的一般要求是:定植后的当年,留一主干,主干上留3―5个壮芽,顶端部分剪去,使将来形成3―5个基本分枝。以后各年的整枝宜在萌芽前的冬季进行。剪去病枝、衰:老弱枝、过密枝。夏季生长的徒长枝除少量补充树冠需要外,均应剪去。秋后的新梢需保留的可剪除顶端1/3―2/3,促使抽生短枝,因果是结在短枝上的。树上的刺既消耗养料,又在刮大风易刺伤果、叶,操作也不方便,也应剪去。

5.疏花摘芽

在肥料足长势过旺或树势衰老时均能产生早开花,早开的花大多为雄花,不结果,故须采摘掉,可加工入药。5―6月后开的花能结果,每短枝上只要留1―2朵花结果即可。

在开花期内,须将主干和大枝条上的春芽全部摘除,此时去芽比冬季整枝可减少养分消耗。夏季以后的芽,可适当保留,以利树冠发展的需要。

6.搭架

夏秋之间,有台风地区易吹倒或折断树枝,故要搭架。搭架方法可根据当时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可在佛手旁每2―3株打一,桩与桩之间横扎一杆,佛手树枝缚在杆上。

7.入室

寒冷地区冬天应将盆栽佛手移入温室,入室时为了减少占地,可将树冠用绳捆束,但捆束要有一定限度,不要太紧而伤枝。入室时期一般在早霜来临之间。

(四)病虫害及其防治

1.炭疽病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

罹病叶片上出现黄色小斑,后扩大成不规则大斑,略凹陷,边缘黄褐色,微隆起,中心散布小黑点(病原分生孢子盘),后期部分病斑穿孔。4月始发,6―8月为害严重,10月后停止发展。防治方法:结合冬季整枝,清除枯枝落叶集中烧毁或沤肥;发病前喷1∶1∶150波尔多液,保护新梢生长,发病时喷50%二硝散200倍液或代森锰锌1000倍液。

2.溃疡病

〔Xanthomonas citri(Hasse)Dowson〕

发病初期叶背出现黄色油渍状小斑,后不断扩大,使叶两面微隆起,形成表面粗糙木栓化的黄褐色病斑,周围有黄绿色晕环,中间呈灰白色,略凹陷,似“火山”喷口状。4―5月为害较重,6―7月较轻,8月以后又为害秋梢,10月以后停止发展。防治方法:选用无病苗木;冬季清洁田园,剪除并。处理有病枝叶减少越冬菌原;春梢抽出后,喷1∶1∶1200波尔多液。

3.疮痂病

(Elsin? fawcettii Bitanc.et Jenk.)

叶片上初为油渍状黄白色斑点,扩大后成木栓化。病组织隆起外突,呈圆锥状疮痂,正面下陷,背面突起,手触有粗糙感。病斑多时,导致叶片畸形扭曲。病菌在老叶上越冬,翌年2―4月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在春梢新叶上传染致病,直到10月中旬左右停止发展。防治方法:同炭疽病。

4.煤烟病

(Fumago sp.)

被害叶片初生暗褐色霉斑,逐渐发展扩大形成黑色霉层似煤污状,影响光合作用,严重时落叶、枯枝。其它参见印度萝夫木煤烟病。

5.柑桔潜叶甲

(Podagricomela weisei Heikerlinger)

又名姓叶虫。成虫从叶背潜入叶肉取食,形成白斑或孔洞,幼虫为害的虫道较宽,并有一条黑色粪使线。一年发生一代,以成虫在杂草、树皮、墙缝处越夏、越冬。3―4月活动为害。防治方法:(1)冬季结合刷白、堵塞树干裂缝,破坏越冬场所,减少虫口密度;(2)成虫发生期于植株和地面喷5%西维因粉。

6.柑桔全爪螨

(Panonychus citri McGreger)

受害叶片初呈灰白色斑点,为害严重时逐渐转黄脱落,使幼苗生长不良;成龄树落叶过多,开花结果减少,产量质量下降。防治方法:(1)结合冬季清理园地,烧毁枯枝落叶,减少越冬虫口;(2)冬季及发芽前喷波美1―2度,夏季喷波美0.2度或喷20%双甲脒1000倍液。

此外,佛手生长期还有桔细潜蛾(Phyllocnistis citrella Stainton)、吹绵阶(Icerya purchasi Maskell)、柑桔凤蝶(Papilio xnthus Linne.)、桔蚜(Aphis citricidis Kirkaldy)、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 Forster)、桔锈螨〔Phyllocoptruta oleivora(Ashmead)〕、中华鳃金龟(Holotrichia sinensis Hope.)等害虫为害。

四、采收与加工

佛手的成熟期很不一致,故须根据情况分批采收,多在晚秋采收。以佛手果实呈黄色、表皮有光泽时采收为好,用剪刀剪下。

加工时用薄刀切片,鲜片厚度在1cm左右。晒干即可。

驱虫斑鸠菊

(胡毋啵

驱虫斑鸠菊〔Vernonia anthelmintica (L.)Willd.〕维吾尔名卡里孜力。为菊科一年生草本。原产巴基斯坦、印度,我国原从巴基斯坦进口,近年已在新疆引种成功,喀什、和田、阿克苏、伊宁等地均有种植,乌鲁木齐、奇台、吐鲁番等地亦有栽培。以瘦果入药,含斑鸠菊酯醇、斑鸠菊酯酸、黄酮类、内酯、香豆精类、挥发油等。果实味极苦,有清热消炎、活血化瘀、杀虫去斑之功能。用于驱蛔虫、蛲虫,研末温开水冲服I外用治疮疖肿痛,细粉温开水调敷患处;主要用于治白癜疯,是维吾尔医治疗白癜疯的有效药物,有针剂及内服蜜丸、水丸,中国民族药志第一册收载。

一、形态特征

株高1―1.5m。茎直立,上部分枝,全株密被短毛。单叶互生,薄纸质,卵状椭圆形,边缘锯齿状。头状花序生于叶腋或枝端。直径1.3―1.5cm,小花两性,紫色,全为管状花,五裂;花药基部钝,无尾;雄蕊5,聚药;雌蕊子房下位,花柱分枝钻形。瘦果圆锥状,顶端平截,长约6―7mm,灰绿色至黑绿色,直径1.5―2mm,表面有10条纵肋,被微毛,顶端具淡褐色冠毛(图15―36)。

图15―36 驱虫斑鸠菊形态图

1.花枝 2.管状花

二、生物学特性

该植物喜温暖和阳光充足,忌潮湿阴冷的环境,生长季节5―10月,空气相对湿度40―50%。当平均气温达15℃时可以播种,播后10―14天出苗。在室内测定种子发芽力,当室温20―25℃时,第三天开始萌发。新收获的种子休眠,需贮存一年以上才能发芽,发芽率80―90%,三年后发芽率降至20%。对土壤要求不严,微碱性土为宜,土壤不能过于粘重,否则播后浇水易板结,对出苗不利。种子千粒重4.7―5g。花期7―9月,果期8―10月。

三、栽培技术

(一)繁殖

用种子繁殖,在乌鲁木齐的播种适斯是4月中、下旬,在南疆各地播种期可提早。采用条播法,将土地整平后开浅沟,行距40―45cm,深3―4cm,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然后覆土并稍压实。每亩播种量2―3kg。

(二)田间管理

苗期生长较慢,待苗出齐后间去过密苗,当苗高5―7cm时,按株距15―2Gcm定苗。

及时除草、松土。浇水次数根据各地气候条件而定,一般春季干旱少雨时,每半月浇水一次。秋季种子成熟时不喜太湿。

为提高种子的产量和促进籽粒饱满,要注意增施磷肥,每亩用过磷酸钙30kg,于7月份开花时施入。亦可掺在厩肥或堆肥中在整地时翻入。

四、采收与加工

从8月初开始种子陆续成熟,种子(瘦果)具冠毛,成熟后花序松散种子随风飘扬,故需分次随熟随采,一直可以收到10月初,最后连秆割下。

收后晒干,簸去冠毛等杂质,麻袋包装存于干燥冷凉处。每亩可收种子100kg。种子生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