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 玫瑰 栀子花 杜鹃花 红花 风信子 罗汉松 茶花 牡丹 百合 长寿花 莲花 富贵竹 马蹄莲 君子兰 仙人掌 蝴蝶兰 茉莉 龟背竹蔷薇 绿萝 吊兰 菊花 芦荟 生石花 桂花 芍药 发财树 梅花 蟹爪兰 康乃馨 郁金香 荷花 睡莲 海棠 球兰 满天星 昙花 紫罗兰 铁线莲 天竺葵 常春藤 万年青 紫藤 虎皮兰 文竹 紫薇 水仙 牵牛花 腊梅 虎刺梅 绣球花 金银花 四季海棠 非洲菊 向日葵 迎春花 洋桔梗 大花蕙兰 春兰 红豆杉 沙漠玫瑰 樱花 九里香 红梅 墨兰 波斯菊 扶桑花 山地玫瑰 令箭荷花 虎尾兰 长春花 六月雪 碰碰香 秋海棠 白兰花 桂花树 映山红 雏菊 山茶 金边瑞香 金鱼吊兰 黄杨 玉兰花 木槿花 贴梗海棠 滴水观音 吊竹梅 红掌 仙人球 月季 黄花 三角梅 碗莲 白掌 橡皮树 麦冬 花朵 竹芋 鲁冰花 蕙兰 凤仙 石竹 佛手 大丽 麒麟 石榴花 散尾葵 丁香 榆叶梅 鹤望兰 旱金莲 迷迭香 瓜叶菊 芙蓉花 鸡冠花 太阳花 薰衣草花 夜来香 雀梅 凌霄花 龙船花 灯笼花 八仙花 牡丹吊兰 广玉兰 白牡丹 藤本月季 紫茉莉 虞美人花 凤梨花 盆栽月季 兰花品种 西府海棠 石莲花 含笑花 香雪兰 蝴蝶兰花 蓝石莲 西洋 四季桂 夹竹桃 桃花 玉簪花 龙舌兰 锦带花 雪花 双色茉莉 风铃草 木棉 水培花卉 蒲公英 春花 丁香花 曼陀罗 珍珠吊兰 炮仗花 文殊兰 七里香 莺尾花 葱兰 万寿菊 吉娃莲 铃兰 仙客来花 翠菊 茉莉叶 彼岸花 钟花 水培风信子
返回首页

蔷薇科反季开花的原因?

来源:www.muyeseed.com   时间:2022-11-23 22:39   点击:287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蔷薇科反季开花的原因?

江西农业大学专家曹教授说,植物反季节开花并非乱开花,其实,是为了应对环境改变而表现出的一种适应性。环境温度改变后,动物繁殖代数、植物生长发育的速度也会随之改变,从而出现了动物提前发情,植物早早开花或者二次开花。如果这种现象长期持续会影响生物的多样性,某些生物因无法适应环境的改变,物种便会消失。植物如何掌控开花周期?在自然界中,许多生物体根据日照时间变化来感知季节变化,植物也能用内在计时机制来测量日照时间变化,这种内在计时机制就是生物钟。在每年的特定时间,开花植物会在叶子中产生一种蛋白质,该蛋白能诱导开花。这种蛋白质是一种光感受器,由阳光激活,在每天傍晚表达,受植物生物钟严密调控;一旦生成,就会从叶子游向茎尖部分,茎尖是植物中细胞未分化的部分,可以生长成叶或花,它在茎尖开始分子变化,从而形成花朵。当白天时间短时,由于傍晚没有阳光,表达的蛋白不被激活;当白天时间长时,表达的蛋白利用光线激活开花机制。秋天开花后春天还开花吗?植物错季开花并非好事。因为植物在固定的季节开花,对它们存活下来意义重大。例如,牵牛花、大波斯菊和菊花一直开到秋天才结果,以种子的形式度过漫漫寒冬。而一旦种子在秋天发芽的话,那么也许还没有来得及长大开花结果,就会因严寒而枯萎凋零。错季开花的植物,在秋天开了花后,来年春天还会开花吗?江西农业大学专家曹教授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并称常见到的容易反季节开花的植物中,主要是蔷薇科植物,比如桃树、梨树、海棠、李子、杏等,而在花卉中,玫瑰、月季、蔷薇、樱花、绣线菊、棣棠等,只要天气温暖就容易反季节开花。而每年的十月,就是大批量容易反季节开花植物的高发期,这些植物的花芽其实在前一年的9月就已全部形成,遇到适宜的气候条件,就误认为春天来了。

在浙江地,蔷薇开花时节一年2次,清明后一个月间及10-11月间(小阳春),温度在10-20°;春是旺开,秋是稀开,但理直的好也能旺开。所以按这个开花条件,蔷薇冬天开花,是正常的,你若理直的好,能开的很旺:1、光照必须充足,最好是全日光照;2、水肥合理,不要太多氮肥,将禽类的羽毛少量埋在花盆下;争取每年开2次花。

是因为气温变高,

蔷薇花开花温度在20-30℃之间

实际上,植物的反季节开花并不少见,其诱导因素也很多。

一、光照

二、水分

三、肥分

四、其它

二、为什么要叫蔷薇科,而不是以其他植物命名

蔷薇科,是生物学植物系统分类中,双子叶植物纲下一个的物种名称。本科约有124属3300余种,分布于全世界,以北温带较多。中国约有51属,1056种。

由于植物种类比较繁多,再加上各个国家语言和文字的不同,都各有其习用的植物名称;即使在一个国家内,同一植物在不同地区也往往有不同名称,同物异名以及异物同名的现象非常普遍。例如:番茄,在中国南方称番茄,北方称西红柿,英语称tomato。又如马铃薯,在中国南方称洋山芋(或洋芋)北方称土豆,英语称potato,这种名称上的混乱现象,使得人们无法顺利地去研究植物和对植物进行合理的分类。因此,寻求一种世界通用的植物命名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现代植物的种名,都是采用双名法。双名法,是由瑞典植物分类学大师林奈(1707~1778)创立的。后来为全世界的植物学家所采用。

现代的分类系统,通常包括七个主要级别:界、门、纲、目、科、属、种 。种是基本单元,近缘的种归合为属,近缘的属归合为科,科隶于目,目隶于纲,纲隶于门,门隶于界。因此,不是以植物的名称,来命名植物的分类科、属。

三、请问属蔷薇科蔷薇属的花有哪几种?分别叫什么名字?

蔷薇属 【拉丁学名】 Rosaceae 【英文名称】 Rose 【科属分类纲:】 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蔷薇目(Rosales)、蔷薇科(Rosaceae) 【整体概述】 蔷薇科、蔷薇亚科的一个大属。直立蔓延或攀援灌木,多数被有皮刺或有针刺和刺毛,稀无刺。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极稀单叶,小叶边缘有锯齿,托叶贴生或着生于叶柄上,稀无托叶。花单生或成伞房状,稀复伞房状花序;萼筒(花托)颈部缢缩,萼片5,稀4,有时呈羽状分裂;花瓣5,稀4,覆瓦状排列,白、黄、粉至红色;花盘环绕萼筒口部;雄蕊多数分为数轮,着生在花盘周围;心皮多数,稀少数,着生在萼筒内;瘦果,着生在肉质萼筒内形成蔷薇果 。包括各种蔷薇、月季花、玫瑰花、木香花等,广泛分布亚、欧、北非、北美各洲寒温带至亚热带地区,中国有80余种,南北各省高山平原皆有分布。 该属是世界著名的观赏植物之一。蔷薇属植物花香宜人,许多种的花瓣可供提炼珍贵芳香油,有多种蔷薇果实成熟后味酸甜可食,含丰富维生素C。此外该属中月季花的花 、叶和根,玫瑰的花瓣 、金樱子的果汁和根,小果蔷薇的根,西北蔷薇的果,缫丝花的果和根,硕苞蔷薇的花、果和根,野蔷薇的叶、花、果和根等均可入药。 蔷薇属是世界著名的观赏植物之一。汉语分三类名称:月季、玫瑰和蔷薇,英语都称为Rose,都是灌木,花瓣5裂或重瓣,花有香气,广泛分布在亚、欧、北非、北美各洲寒温带至亚热带地区。有200多种,中国产82种。 【本属种类】 1. 矮蔷薇 2. 白花单瓣玫瑰 3. 白花重瓣玫瑰 4. 白蔷薇 5. 白玉堂 6. 百叶蔷薇 7. 本香花(原变种) 8. 扁刺峨眉蔷薇 9. 扁刺峨眉蔷薇(变型) 10. 扁刺蔷薇 11. 扁刺蔷薇(原变种) 12. 藏边蔷薇 13. 茶糜花 14. 长白蔷薇 15. 长白蔷薇(原变种) 16. 长果西北蔷薇 17. 长尖叶蔷薇 18. 长尖叶蔷薇(原变种) 19. 城口蔷薇 20. 齿萼蔷薇 21. 川滇蔷薇 22. 川滇蔷薇(原变种) 23. 川西蔷薇 24. 刺梗蔷薇 25. 刺毛蔷薇 26. 刺蔷薇 27. 大红蔷薇 28. 大红蔷薇(原变种) 29. 大花白木香 30. 大花密刺蔷薇 31. 大花尾萼蔷薇 32. 大花尾萼蔷薇(变种) 33. 大花香水月季 34. 大叶川滇蔷薇 35. 大叶蔷薇 36. 大叶蔷薇(原变种) 37. 单瓣白木香 38. 单瓣黄刺玫 39. 单瓣黄木香 40. 单瓣芦刺玫(变型) 41. 单瓣缫丝花 42. 单瓣缫丝花(变型) 43. 单瓣月季花 44. 单瓣月季花(变种). 45. 单花合柱蔷薇 46. 滇边蔷薇 47. 短脚蔷薇 48. 钝叶蔷薇 49. 钝叶蔷薇(原变种) 50. 多苞蔷薇 51. 多刺山刺玫 52. 多刺山刺玫(变种) 53. 多对钝叶蔷薇 54. 多对钝叶蔷薇(变种) 55. 多花长尖叶蔷薇 56. 多花长尖叶蔷薇(变种) 57. 多腺小叶蔷薇 58. 峨眉蔷薇 59. 峨眉蔷薇(原变型) 60. 法国蔷薇 61. 粉红单瓣玫瑰 62. 粉红香水月季 63. 粉红香水月季(变种) 64. 粉蕾木香 65. 粉团蔷薇 66. 复伞房蔷薇 67. 高山蔷薇 68. 光叶绢毛蔷薇 69. 光叶美蔷薇 70. 光叶美蔷薇(变种) 71. 光叶蔷薇 72. 光叶山刺玫 73. 光叶山刺玫(变种) 74. 广东蔷薇 75. 广东蔷薇(原变种) 76. 贵州缫丝花 77. 华西蔷薇 78. 华西蔷薇(原变种) 79. 黄刺玫 80. 黄刺玫(原变型) 81. 黄刺玫(原变种) 82. 黄木香花 83. 黄蔷薇 84. 尖刺蔷薇 85. 金樱子 86. 金樱子(原变型) 87. 桔黄香水月季(变种) 88. 橘黄香水月季 89. 绢毛蔷薇 90. 绢毛蔷薇(原变型) 91. 宽刺绢毛蔷薇 92. 宽刺绢毛蔷薇(变型) 93. 宽刺蔷薇 94. 丽江蔷薇 95. 亮叶月季 96. 卵果蔷薇 97. 毛萼蔷薇 98. 毛叶川滇蔷薇 99. 毛叶广东蔷薇 100. 毛叶广东蔷薇(变种) 101. 毛叶华西蔷薇 102. 毛叶蔷薇 103. 毛叶山木香 104. 毛叶山木香(变种) 105. 毛叶陕西蔷薇 106. 毛叶疏花蔷薇 107. 毛叶弯刺蔷薇 108. 毛叶弯刺蔷薇(变种) 109. 玫瑰 110. 玫瑰(群芳谱) 111. 玫瑰(原变型) 112. 美蔷薇 113. 美蔷薇(原变种) 114. 密刺蔷薇 115. 密刺蔷薇(原变种) 116. 密刺硕苞蔷薇 117. 密刺硕苞蔷薇(变种) 118. 木香花 119. 木香花(原变种) 120. 拟木香 121. 七姊妹 122. 七姊妹(群芳谱) 123. 蔷薇 124. 蔷薇属 125. 秦岭蔷薇 126. 求江蔷薇 127. 全针蔷薇 128. 软条七蔷薇 129. 伞房蔷薇 130. 伞花蔷薇 131. 缫丝花 132. 缫丝花(原变型) 133. 山刺玫 134. 山刺玫(原变种) 135. 山蔷薇 136. 陕西蔷薇 137. 陕西蔷薇(原变种) 138. 少对峨眉蔷薇 139. 少对峨眉蔷薇(变型) 140. 疏花蔷薇 141. 疏花蔷薇(原变种) 142. 硕苞蔷糠 143. 硕苞蔷薇 144. 硕苞蔷薇(原变种) 145. 铁杆蔷薇 146. 突厥蔷薇 147. 弯刺蔷薇 148. 弯刺蔷薇(原变种) 149. 维西蔷薇 150. 尾萼蔷薇 151. 尾萼蔷薇(原变种) 152. 西北蔷薇 153. 西北蔷薇(原变种) 154. 西藏蔷薇 155. 西南蔷薇 156. 细梗蔷薇 157. 腺齿蔷薇 158. 腺梗蔷薇 159. 腺果大叶蔷薇 160. 腺果蔷薇 161. 腺叶扁刺蔷薇 162. 腺叶扁刺蔷薇(变种) 163. 腺叶长白蔷薇 164. 腺叶长白蔷薇(变种) 165. 腺叶大红蔷薇 166. 腺叶大红蔷薇(变种) 167. 腺叶峨眉蔷薇 168. 腺叶峨眉蔷薇(变型) 169. 腺叶绢毛蔷薇 170. 腺叶绢毛蔷薇(变型) 171. 腺叶蔷薇 172. 腺叶悬钩子蔷薇 173. 腺叶悬钩子蔷薇(变型) 174. 香水月季 175. 香水月季(原变种) 176. 小檗叶蔷薇 177. 小光叶绢毛蔷薇(变型) 178. 小果蔷薇 179. 小果蔷薇(原变种) 180. 小金樱 181. 小蘖叶蔷薇 182. 小尾萼蔷薇 183. 小叶川滇蔷薇 184. 小叶川滇蔷薇(变种) 185. 小叶蔷薇 186. 小叶蔷薇(原变种) 187. 绣球蔷薇 188. 悬钩子蔷薇 189. 悬钩子蔷薇(原变型) 190. 鸭绿蔷薇 191. 野蔷薇 192. 野蔷薇(原变种) 193. 异味蔷薇 194. 异味蔷薇(原变形) 195. 异味蔷薇(原变型) 196. 银粉蔷薇 197. 樱草蔷薇 198. 玉山蔷薇 199. 月季 200. 月季花 201. 月季花(原变种) 202. 中甸刺玫 203. 重瓣广东蔷薇 204. 重瓣广东蔷薇(变种) 205. 重瓣金樱子 206. 重瓣金樱子(变型) 207. 重瓣异味蔷薇 208. 重齿蔷薇 209. 重齿陕西蔷薇 210. 重齿陕西蔷薇(变种). 211. 紫花重瓣玫瑰 212. 紫月季花 213. 紫月季花(变种)

那可多了:

1. 矮蔷薇

2. 白花单瓣玫瑰

3. 白花重瓣玫瑰

4. 白蔷薇

5. 白玉堂

6. 百叶蔷薇

7. 本香花(原变种)

8. 扁刺峨眉蔷薇

9. 扁刺峨眉蔷薇(变型)

10. 扁刺蔷薇

11. 扁刺蔷薇(原变种)

12. 藏边蔷薇

13. 茶糜花

14. 长白蔷薇

15. 长白蔷薇(原变种)

16. 长果西北蔷薇

17. 长尖叶蔷薇

18. 长尖叶蔷薇(原变种)

19. 城口蔷薇

20. 齿萼蔷薇

21. 川滇蔷薇

22. 川滇蔷薇(原变种)

23. 川西蔷薇

24. 刺梗蔷薇

25. 刺毛蔷薇

26. 刺蔷薇

27. 大红蔷薇

28. 大红蔷薇(原变种)

29. 大花白木香

30. 大花密刺蔷薇

31. 大花尾萼蔷薇

32. 大花尾萼蔷薇(变种)

33. 大花香水月季

34. 大叶川滇蔷薇

35. 大叶蔷薇

36. 大叶蔷薇(原变种)

37. 单瓣白木香

38. 单瓣黄刺玫

39. 单瓣黄木香

40. 单瓣芦刺玫(变型)

41. 单瓣缫丝花

42. 单瓣缫丝花(变型)

43. 单瓣月季花

44. 单瓣月季花(变种).

45. 单花合柱蔷薇

46. 滇边蔷薇

47. 短脚蔷薇

48. 钝叶蔷薇

49. 钝叶蔷薇(原变种)

50. 多苞蔷薇

51. 多刺山刺玫

52. 多刺山刺玫(变种)

53. 多对钝叶蔷薇

54. 多对钝叶蔷薇(变种)

55. 多花长尖叶蔷薇

56. 多花长尖叶蔷薇(变种)

57. 多腺小叶蔷薇

58. 峨眉蔷薇

59. 峨眉蔷薇(原变型)

60. 法国蔷薇

61. 粉红单瓣玫瑰

62. 粉红香水月季

63. 粉红香水月季(变种)

64. 粉蕾木香

65. 粉团蔷薇

66. 复伞房蔷薇

67. 高山蔷薇

68. 光叶绢毛蔷薇

69. 光叶美蔷薇

70. 光叶美蔷薇(变种)

71. 光叶蔷薇

72. 光叶山刺玫

73. 光叶山刺玫(变种)

74. 广东蔷薇

75. 广东蔷薇(原变种)

76. 贵州缫丝花

77. 华西蔷薇

78. 华西蔷薇(原变种)

79. 黄刺玫

80. 黄刺玫(原变型)

81. 黄刺玫(原变种)

82. 黄木香花

83. 黄蔷薇

84. 尖刺蔷薇

85. 金樱子

86. 金樱子(原变型)

87. 桔黄香水月季(变种)

88. 橘黄香水月季

89. 绢毛蔷薇

90. 绢毛蔷薇(原变型)

91. 宽刺绢毛蔷薇

92. 宽刺绢毛蔷薇(变型)

93. 宽刺蔷薇

94. 丽江蔷薇

95. 亮叶月季

96. 卵果蔷薇

97. 毛萼蔷薇

98. 毛叶川滇蔷薇

99. 毛叶广东蔷薇

100. 毛叶广东蔷薇(变种)

101. 毛叶华西蔷薇

102. 毛叶蔷薇

103. 毛叶山木香

104. 毛叶山木香(变种)

105. 毛叶陕西蔷薇

106. 毛叶疏花蔷薇

107. 毛叶弯刺蔷薇

108. 毛叶弯刺蔷薇(变种)

109. 玫瑰

110. 玫瑰(群芳谱)

111. 玫瑰(原变型)

112. 美蔷薇

113. 美蔷薇(原变种)

114. 密刺蔷薇

115. 密刺蔷薇(原变种)

116. 密刺硕苞蔷薇

117. 密刺硕苞蔷薇(变种)

118. 木香花

119. 木香花(原变种)

120. 拟木香

121. 七姊妹

122. 七姊妹(群芳谱)

123. 蔷薇

124. 蔷薇属

125. 秦岭蔷薇

126. 求江蔷薇

127. 全针蔷薇

128. 软条七蔷薇

129. 伞房蔷薇

130. 伞花蔷薇

131. 缫丝花

132. 缫丝花(原变型)

133. 山刺玫

134. 山刺玫(原变种)

135. 山蔷薇

136. 陕西蔷薇

137. 陕西蔷薇(原变种)

138. 少对峨眉蔷薇

139. 少对峨眉蔷薇(变型)

140. 疏花蔷薇

141. 疏花蔷薇(原变种)

142. 硕苞蔷糠

143. 硕苞蔷薇

144. 硕苞蔷薇(原变种)

145. 铁杆蔷薇

146. 突厥蔷薇

147. 弯刺蔷薇

148. 弯刺蔷薇(原变种)

149. 维西蔷薇

150. 尾萼蔷薇

151. 尾萼蔷薇(原变种)

152. 西北蔷薇

153. 西北蔷薇(原变种)

154. 西藏蔷薇

155. 西南蔷薇

156. 细梗蔷薇

157. 腺齿蔷薇

158. 腺梗蔷薇

159. 腺果大叶蔷薇

160. 腺果蔷薇

161. 腺叶扁刺蔷薇

162. 腺叶扁刺蔷薇(变种)

163. 腺叶长白蔷薇

164. 腺叶长白蔷薇(变种)

165. 腺叶大红蔷薇

166. 腺叶大红蔷薇(变种)

167. 腺叶峨眉蔷薇

168. 腺叶峨眉蔷薇(变型)

169. 腺叶绢毛蔷薇

170. 腺叶绢毛蔷薇(变型)

171. 腺叶蔷薇

172. 腺叶悬钩子蔷薇

173. 腺叶悬钩子蔷薇(变型)

174. 香水月季

175. 香水月季(原变种)

176. 小檗叶蔷薇

177. 小光叶绢毛蔷薇(变型)

178. 小果蔷薇

179. 小果蔷薇(原变种)

180. 小金樱

181. 小蘖叶蔷薇

182. 小尾萼蔷薇

183. 小叶川滇蔷薇

184. 小叶川滇蔷薇(变种)

185. 小叶蔷薇

186. 小叶蔷薇(原变种)

187. 绣球蔷薇

188. 悬钩子蔷薇

189. 悬钩子蔷薇(原变型)

190. 鸭绿蔷薇

191. 野蔷薇

192. 野蔷薇(原变种)

193. 异味蔷薇

194. 异味蔷薇(原变形)

195. 异味蔷薇(原变型)

196. 银粉蔷薇

197. 樱草蔷薇

198. 玉山蔷薇

199. 月季

200. 月季花

201. 月季花(原变种)

202. 中甸刺玫

203. 重瓣广东蔷薇

204. 重瓣广东蔷薇(变种)

205. 重瓣金樱子

206. 重瓣金樱子(变型)

207. 重瓣异味蔷薇

208. 重齿蔷薇

209. 重齿陕西蔷薇

210. 重齿陕西蔷薇(变种).

211. 紫花重瓣玫瑰

212. 紫月季花

213. 紫月季花(变种)

该科中的许多种如苹果、沙果、海棠、梨、桃、李、杏、梅、樱桃、枇杷、XK、山楂、草莓和树莓等 ,是著名的水果;扁桃仁和杏仁是著名的干果。各有许多优良品种,在世界各地普遍栽培。桃仁、杏仁和扁桃仁可榨油。地榆、龙芽草、翻白草、郁李仁、金瑛子和木瓜等可以入药。各种悬钩子、野蔷薇和地榆的根皮可以提取单宁,供工业原料。玫瑰、野蔷薇、香水月季等的花瓣可以提取芳香油,供制高级香水及饮料。

乔木种类的蔷薇科木材多坚硬细致,有多种用途,如梨木为优质雕刻板材,桃木、樱桃木、枇杷木和石楠木等宜制作农具柄材。该科许多植物可作观赏。或具美丽可爱的枝叶和花朵,或具鲜艳多彩的果实,如各种绣线菊、绣线梅、珍珠梅、蔷薇、月季、海棠、梅花、樱花、碧桃、花楸、棣棠和白鹃梅等,在世界各地的庭园绿化中占重要的位置。

蔷薇科(Rosaceae)

本科有100属,3000余种,主产北半球温带,我国有51属,1000余种,全国各地均产。

蔷薇科的主要特征:

草本,灌木或乔木,常有刺及明显的皮孔。花萼5裂或5枚,花瓣通常是5枚;花萼和花瓣通常着生在杯状或其它形状花托的边沿。雄蕊多枚,雌蕊1枚或多枚,雄蕊通常着生在杯状或其他形状花托的边沿。

凡是蔷薇科的植物,一般都具有以上的特征。

蔷薇科

双子叶植物纲蔷薇亚纲经济价值较高的一个大科。绝大多数为木本,少数为草本。叶片从单叶到复叶,常有托叶。花多两性;整齐、离瓣、极稀为单性或稍不整齐,从上位花到周位花。雄蕊多数离生 ,极稀退化为2或1;心皮1或多数,分离或为各式连合;果实类型很多,如u果、瘦果、梨果或核果。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到亚热带,南半球为数很少。全世界共有126属3300余种,中国有53属1000余种。

主要根据果实和花的构造,过去常把蔷薇科分为4个亚科,即:绣线菊亚科、苹果亚科、蔷薇亚科和李亚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