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 玫瑰 栀子花 杜鹃花 红花 风信子 罗汉松 茶花 牡丹 百合 长寿花 莲花 富贵竹 马蹄莲 君子兰 仙人掌 蝴蝶兰 茉莉 龟背竹 蔷薇 绿萝 吊兰 菊花 芦荟 生石花 桂花芍药 发财树 梅花 蟹爪兰 康乃馨 郁金香 荷花 睡莲 海棠 球兰 满天星 昙花 紫罗兰 铁线莲 天竺葵 常春藤 万年青 紫藤 虎皮兰 文竹 紫薇 水仙 牵牛花 腊梅 虎刺梅 绣球花 金银花 四季海棠 非洲菊 向日葵 迎春花 洋桔梗 大花蕙兰 春兰 红豆杉 沙漠玫瑰 樱花 九里香 红梅 墨兰 波斯菊 扶桑花 山地玫瑰 令箭荷花 虎尾兰 长春花 六月雪 碰碰香 秋海棠 白兰花 桂花树 映山红 雏菊 山茶 金边瑞香 金鱼吊兰 黄杨 玉兰花 木槿花 贴梗海棠 滴水观音 吊竹梅 红掌 仙人球 月季 黄花 三角梅 碗莲 白掌 橡皮树 麦冬 花朵 竹芋 鲁冰花 石榴花 散尾葵 丁香 榆叶梅 鹤望兰 旱金莲 迷迭香 瓜叶菊 芙蓉花 鸡冠花 太阳花 薰衣草花 夜来香 雀梅 凌霄花 龙船花 灯笼花 八仙花 牡丹吊兰 广玉兰 白牡丹 藤本月季 紫茉莉 虞美人花 凤梨花 盆栽月季 兰花品种 西府海棠 石莲花 含笑花 香雪兰 蝴蝶兰花 蓝石莲 西洋 四季桂 夹竹桃 桃花 玉簪花 龙舌兰 锦带花 雪花 双色茉莉 风铃草 木棉 水培花卉 蒲公英 春花 丁香花 曼陀罗 珍珠吊兰 炮仗花 文殊兰 七里香 莺尾花 葱兰 万寿菊 吉娃莲 铃兰 仙客来花 翠菊 茉莉叶 彼岸花 钟花 水培风信子
返回首页

什么是杂字书

来源:www.muyeseed.com   时间:2022-09-27 04:45   点击:91  编辑:溥纯   手机版

.“杂字”

跟“三,百,千”并行的还有另一路识字课本,叫作“杂字”。

(甲)宋代以前的杂字杂字的起源也很早,大致与《千字文》先后不远。《隋书·经籍志》著录的就有好几种。可惜大都亡佚,清代有些人从古书的引用中辑录出一些片段,多少可以见到一点原书的内容,但是无从知道全书的面貌。就这些片段来看,那些杂字书跟唐宋以下用作启蒙教材的各种杂字还不尽相同。

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杂字书还有几种。如:

《要用杂字》邹里撰,《隋书·经籍志》《国史经籍志》著录,有《丛书集成》据《粤雅堂丛书》本。

《俗务要名林》,见《敦煌掇琐》,无编撰者姓名。书分菜蔬、饮食、杂畜、舟、车等十九部,每部排列常用词(单音、双音都有),逐词注音(用反切或直音),有的还有简单的释义。就内容看,这是通俗的分类词汇,可备查考,不适宜作识字课本,但是后来有些杂字书跟它的编法很相近。

《藉杂字》,见《敦煌杂录》,无编撰者姓名。编法与后世的杂字书最相类,可惜错漏太多,不能读。根据现有的记载推断,杂字书在宋代已广泛流行,在社会上是有很大影响的。首先,前边引述陆游的诗注里,“杂字”和《百家姓》并提为“村书”,可见当时农村里是把杂字书作为基本的识字课本的。此外,《宋史》还有这样的记载:

元昊(按:即李元昊,西夏国君)自制蕃书,命野利仁荣演绎之,成十二卷,字形体方整,类八分,而画颇题重复。教国人把事用蕃书,而译《孝经》《尔雅》《四言杂字》为番语。(《夏国》上,《来史》列传二四四。)

西夏创造了文字之后,首先翻译《四言杂字》与《孝经》《尔雅》并列,可见这本杂字书在当时的重要性。据黄任恒考证,这本《四言杂字》似乎还存在。他说:

罗福苌《西夏国中略说》曰:“西历一千九百十年,俄大佐柯智洛夫氏于张掖掘得西夏国书刻本经册十数箱,中有汉语及夏国语对译音书一册,约五十叶,名《掌中珠》。夏国书旁皆注汉字汉音,汉语旁亦注西夏字音,四言并列,殆即《宋史·夏国传》所谓《四言杂字》者兴?( 黄任恒:《补辽史艺文志》。)

(乙)明清流行的各种杂字明、清流传的杂字书种类非常多。但是这种书由于特别通俗,一般只流行在当时的中下层社会,仿佛是“正式的”启蒙课本“三,百,千”以外的“非正式”读物,因此比“三,百,千”更“不登大雅之堂”。所以,除了少数例外,杂字书一般不题编者姓名(实际上多数是“市井中人”编的),历代书志、书目上经少著录,也从来没有人象考证《千字文》《三字经》似的去考证它,更没有人去收藏它。今天,我们搜集、研究起来,也就特别困难。

就我个人收集到的十几种来看,杂字书的编法大致有四种。

(1)分类词汇。这种杂字书都是分类编排,以词为主,并不建属成文,也不跟成韵语。如《益幼杂字》,分五谷、蔬菜、杂货、身体、人物等六十类,共五千多词,很象前边提到的敦煌遗籍《俗务要名林》,只是规模更大而已。清康熙同王相(王相,字晋升,临川人。他编撰注释的蒙书很多,如通行的《三学经》就是他注的,通行的《五言干家诗》题王相编,此外还有别的好些种。《四库》总集类存目四著录了他的《尺牍嘤鸣》一种,事迹无考。研究蒙学,这个人很值得查考一下。)编的《世事通考杂字》也是这一类,分类更细,收词更多。这种书都属于分类词汇性质,可以备查考,不能作识字课本用。

(2)分类韵语。这种杂字书也是分类编排,虽不连属成文,但都编成四言或六言的韵语,以便记诵。如,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刊本《鳌头备用杂字元龟》,《百花门》这样开头:

花卉枝叶 根蒂苞葩

果实子核 普蕊茎芽

牡丹芍药 木樨桂花

海棠石榴 水仙梅花

(3)分类杂言。这种杂字书虽然还是分类编排,但是每类里边尽可能连属成文,不过要二言、三言、四言、六冒交错运用,也不能全部押韵。如《群珠杂字》,《人事类》:

砌路修桥 起塔雕柱 砌田膀 筑田塍 填屋基 修屋宇 淘井搬塘 开渠作埸 放水吊水车水 耕田莳田耘田

梳头洗面 吃饭穿衣 备妆奁而嫁女 整肴馔以待宾 会亲眷 相女婿 通乡贯 结婚姻 分娩贺喜 下定娶亲

(4)杂字韵文。这种杂字书往往是针对特定地区的特定对象来编的,全书一贯,连属成文,收字不多,不分类,都用四言、五言或六言的韵语。这一类可能比较后起,而在社会上受到更多的欢迎。如:

《山西杂字必读》,四言,是以市井小商人的子弟和学徒为对象的。这样开头:

人生世间 耕读当先

生意买卖 图赚利钱

学会写账 再打算盘

天平戥子 纸墨笔砚

升合石斗 一秤两端

明千明两 不哄不瞒

冷蒸热卖 现吃现端

以下尽量把有关各种日用商品器物和手工技艺的字编进去。里边也穿插了一些功名利禄和有关农事的字,那一方面是为了把常用的字多包罗一些,一方面也是“升官发财”思想的反映,在全本中所占的比例不大。

《山东庄农日用杂字》,五言,看来是以中产农家的子弟为对象的。开头说:

人生天地间 庄农最为先

要记日用账 先把杂字观

以下尽量把有关农具、农活、农事经验的字收罗进去。如:

开冻就出粪 制下镢合锨

扁担槐木解 牛筐草绳拴

明日把场打 麸料牲口食

套上骡合马 不禁碌辘颠

迎风摔簸箕 扬的蛾眉弯

若遇风不顺 再加扇车扇

再从农事说到生活,说到节日,说到婚娶,从而把一些常用的字收罗进去。

《六言杂字》,看来是以北方较大城市或近郊农村的士财主子弟为对象编的。内容涉及的方面很广,文字比较通畅,方言士语比较少,也掺杂一些文言的附庸风雅的成分,内容方面,则封建迷信、因果报应、发财致富之类的思想色彩很浓厚。如:

多行阴骘善事 遗与后代昌绵

再休倚强压弱 再休越理欺官

再休嫉贫妒富 再休恨地怨天

有无安分守己 勤俭本等为先

且耕且读正业 只图家庆身安

良田多买几顷 树木多栽傍边

幸遇连年丰稔 仓库银粮积攒

全书大致就以这样一种剥削阶级的思想为线索,把各种应用的字组织起来。

根据上述的介貂来看,以第(4)类为代表的杂字书有几个突出的特点:第一,通俗;第二,结合特定对象的生活实际,注重日常应用;第三,带有显著的地方色彩,乡上风味。可能正是由于这几个特点,杂字书居然能跟几乎是“官定”的“三,百,千”相抗衡,在不被“读书人”认可的情况之下,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在实际上,也确是靠了这一路土教材,才真正解决了中下层社会人家(也包括只想作土财主不怎么巴结功名的上层人家)的子弟只用短时间学会识字,以应付日用需要的问题。任何一种编得好些的杂字书,大致都能用一次(顶多两次)冬学的时间学完;学会那些字,记记账,写写信,看着通俗小说和唱本,的确可以对付对付了。

今天看来,用杂字书的办法教儿章识字,不见得合适。但是,如果抓住它上述的三个特点,用整齐韵语这个方法(当然首先要确定正确的内容),在成人扫盲或者成人业余补习教育中适当加以运用,未始不是可以试验的一途。

······································

说行天下 是非常不错的小说网站大全,你值得拥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下一篇:没有了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