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 玫瑰 栀子花 杜鹃花 红花 风信子 罗汉松 茶花 牡丹 百合 长寿花 莲花 富贵竹 马蹄莲 君子兰 仙人掌 蝴蝶兰 茉莉 龟背竹 蔷薇 绿萝 吊兰 菊花 芦荟 生石花 桂花芍药 发财树 梅花 蟹爪兰 康乃馨 郁金香 荷花 睡莲 海棠 球兰 满天星 昙花 紫罗兰 铁线莲 天竺葵 常春藤 万年青 紫藤 虎皮兰 文竹 紫薇 水仙 牵牛花 腊梅 虎刺梅 绣球花 金银花 四季海棠 非洲菊 向日葵 迎春花 洋桔梗 大花蕙兰 春兰 红豆杉 沙漠玫瑰 樱花 九里香 红梅 墨兰 波斯菊 扶桑花 山地玫瑰 令箭荷花 虎尾兰 长春花 六月雪 碰碰香 秋海棠 白兰花 桂花树 映山红 雏菊 山茶 金边瑞香 金鱼吊兰 黄杨 玉兰花 木槿花 贴梗海棠 滴水观音 吊竹梅 红掌 仙人球 月季 黄花 三角梅 碗莲 白掌 橡皮树 麦冬 花朵 竹芋 鲁冰花 蕙兰 凤仙 石竹 佛手 大丽 麒麟 石榴花 散尾葵 丁香 榆叶梅 鹤望兰 旱金莲 迷迭香 瓜叶菊 芙蓉花 鸡冠花 太阳花 薰衣草花 夜来香 雀梅 凌霄花 龙船花 灯笼花 八仙花 牡丹吊兰 广玉兰 白牡丹 藤本月季 紫茉莉 虞美人花 凤梨花 盆栽月季 兰花品种 西府海棠 石莲花 含笑花 香雪兰 蝴蝶兰花 蓝石莲 西洋 四季桂 夹竹桃 桃花 玉簪花 龙舌兰 锦带花 雪花 双色茉莉 风铃草 木棉 水培花卉 蒲公英 春花 丁香花 曼陀罗 珍珠吊兰 炮仗花 文殊兰 七里香 莺尾花 葱兰 万寿菊 吉娃莲 铃兰 仙客来花 翠菊 茉莉叶 彼岸花 钟花 水培风信子
返回首页

芍药有哪些功效?

来源:www.muyeseed.com   时间:2022-10-29 00:03   点击:179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芍药有哪些功效?

1,观赏用:芍药为我国传统名花,花朵硕大,花色艳丽多样,品种丰富,有“花相”、“花仙”美称,常用于庭院、公园、花坛、花径等处栽培观赏,也有芍药专类园,亦为重要切花材料。

2,药用:根可药用,为养血调经、柔肝止痛药,具有收敛、缓解肌肉紧张功效,可治疗月经不调、行经腹痛、崩漏带下、胸胁刺痛、痢疾腹痛、肝旺头痛等症,并有利尿、舒肝、正胎效能。(请遵医嘱)

3,文化价值:芍药在我国栽培利用历史悠久,芍药文化底蕴厚重,古今书画、诗歌、典故、传说颇多,文化价值尚高。

4,其他用途:种子可榨油,含油量21.01%,供制肥皂和作涂料用;根含淀粉19.48%,为制牙膏的原料;叶含鞣质19.82%,可提制栲胶;根可作农药,能杀伤大豆蚜虫和防治小麦秆锈病等。

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见图2-33),以根入药。根含芍药苷、羟基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苯甲酰芍药苷、牡丹酚、β-谷甾醇、鞣质、少量挥发油、苯甲酸、树脂、淀粉、脂肪油、草酸钙等及4种未知结构的三萜类化合物。味苦、酸,性微寒。具有养血、敛阴、柔肝、镇疼、止痛功能。治血虚肝旺引起的头痛、头晕、胸肋痛、泻痢腹痛、月经不调、崩漏、自汗盗汗及冠心病等症。主产浙江、安徽、四川、山东等省,此外,江苏、贵州、江西、河北、河南、陕西等省也有载培。产浙江杭州的称“杭白芍”,产安徽亳州的称“亳芍”,产四川中江地区的称“川芍”。

白芍喜阳光充足和温暖湿润气候。能耐高温也能耐寒,在安徽亳州夏季极端最高温度达42.1℃能越夏;在东北地区冬季气温降到-20℃,加防寒土就能安全越冬。但怕潮湿和积水,多雨季节易引起烂根。

图2-33 芍药植株形态图

1.花枝 2.根 3.去花瓣后示子房 4.雄蕊

芍药花的作用和功效: 养血柔肝,散郁祛瘀,改善面部黄褐斑,皮肤粗糙衰老,泄热,养血柔肝,强五脏,散恶血,调经等。

芍药花用于妇科疾病,还可用于肝气不和,胁肋脘痛,或四肢拘挛作痛、用于肝阳上亢,头痛,眩晕。

生产环境:芍药喜光,耐寒,在中国北方各地可以露地越冬;夏季喜冷凉气候;喜土层深厚、湿润而排水良好的壤土,在黏土和沙土上虽然可开花,但是生长不良,在盐碱地和低洼地不宜生长。

二、芍药的主要功效是什么?

1,观赏用:芍药为我国传统名花,花朵硕大,花色艳丽多样,品种丰富,有“花相”、“花仙”美称,常用于庭院、公园、花坛、花径等处栽培观赏,也有芍药专类园,亦为重要切花材料。

2,药用:根可药用,为养血调经、柔肝止痛药,具有收敛、缓解肌肉紧张功效,可治疗月经不调、行经腹痛、崩漏带下、胸胁刺痛、痢疾腹痛、肝旺头痛等症,并有利尿、舒肝、正胎效能。(请遵医嘱)

3,文化价值:芍药在我国栽培利用历史悠久,芍药文化底蕴厚重,古今书画、诗歌、典故、传说颇多,文化价值尚高。

4,其他用途:种子可榨油,含油量21.01%,供制肥皂和作涂料用;根含淀粉19.48%,为制牙膏的原料;叶含鞣质19.82%,可提制栲胶;根可作农药,能杀伤大豆蚜虫和防治小麦秆锈病等。

芍药有赤、白两类。“赤芍药散邪”,故能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白芍药益脾”,帮育养血剑阴,柔肝止痛。芍药是妇科的常用药物。其主治: 1、腹中虚痛。 2、骨痛。3、脚气肿痛。4、消渴。5、鼻血不止。6、鼻血、咯血。 7、崩中下血(小腹痛)。8、月经不停。9、赤白带长期不愈。10、刀伤。11、木舌肿满。12、鱼骨鲠喉。

一般说的芍药是指白芍,有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功效。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一般说的芍药是指白芍,有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功效。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芍药有赤芍和白芍之分。赤芍清热凉血,散淤止痛。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三、芍药有哪些药用价值?

芍药根含有芍药甙和安息香酸,用途因种而异。中药里的白芍主要是指芍药的根,它是镇痉、镇痛、通经药。对妇女的腹痛、胃痉挛、眩晕、痛风、利尿等病症有效。一般都用芍药栽培种的根作白芍,因其根肥大而平直,加工后的成品质量好。野生的芍药因其根瘦小,仅作赤芍出售。中药的赤芍为草芍药的根,有散淤、活血、止痛、泻肝火之效,主治月经不调、痰滞腹痛、关节肿痛、胸痛、肋痛等症。

芍药别名白芍。为毛茛科芍药属植物。以根入药,中药名白芍。根含芍药甙、羟基芍药甙、芍药内酯甙、苯甲酰芍药甙等成分。经加工为白芍后,芍药甙含量显著降低。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具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等功能,主治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等症。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芍药甙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并有较好的解痉、镇痛、镇静、解热、抗惊厥、抗炎和降血压等作用,白芍还有抗应急、抗疲劳、抗肝毒性、抗炎等作用,且在镇静、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改善睡眠等方面优于人参。

芍药主要栽培于安徽、浙江、四川等省。安徽产的称“亳白芍”,浙江产的称“杭白芍”,四川产的称“川白芍”,均以产量大,品质好而驰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