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大鲵这中动物有什么特性,日本有吗

来源:www.muyeseed.com   时间:2023-01-08 21:08   点击:215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大鲵这中动物有什么特性,日本有吗

传说大鲵喊叫的声音像小孩啼哭,故称为“娃娃鱼”;但事实上很少有人听到过它的叫声。大鲵躯体大而扁平,最长的可达一米多;重的达50千克左右,是现存最大的两栖类动物。因它与3亿年前的古两栖类相似,被称为“活化石”。

大鲵生活的环境多在山区的河溪,河流大多水浅流急,含沙量小,清澈见底,岸柳成荫。大鲵大多栖息于深潭、岩石孔洞,有洄流的环境。

大鲵是我国特有种,分布于华北、华中、华南和西南。但由于自然环境人为破坏严重,使大鲵急剧消减。现已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日本大鲵(Andrias japonicus)

别 名:大山椒鱼

保护级别:CITES附录I(国际)

识别特征:成体全长为100cm左右,头扁平,眼小,体侧有显著的纵行皮肤褶;本种形态上与中国大鲵非常相似,其主要差异是:在日本大鲵头部背腹面疣粒为单枚,且大而多,尾稍短。

生活习性:栖息于花岗岩或页岩地区水温低、清洁的山区溪流中,垂直分布300~1000m。8月底或9月初产卵,每条卵袋有卵400~600枚。胚胎发育时间为两个月。幼体5年后性成熟,饲养情况下寿命可达130年。该物种为完全夜行性水生动物,以淡水螃蟹、鱼和小型两栖动物为食。繁殖季节期间由雄性筑巢,并有攻击和护卵行为。

二、为什么娃娃鱼肚子是红色的?

又名大鲵。山间盛夏的夜晚,伴随着泉水叮咚的琴声,常听到婴儿般的啼哭,这就是大鲵那凄惨的叫声。人们因此而称其为“娃娃鱼”。 娃娃鱼头宽而扁圆,上嵌一对小眼睛,尾部侧扁,四肢短小,形状十分怪异。体色有棕色、红棕色,还有黑棕色的。娃娃鱼是现存两栖动物中最大的一种,在有的地方,身长可达1.8 米。

三、娃娃鱼的外形

【娃娃鱼】

大鲵(Andrias davianus)俗称娃娃鱼,

属两栖动物类,是著名的活化石,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具有很高的科研、食用、药用和观赏价值。

身体扁平而壮实,头宽而圆扁,口很大,眼极小。

四肢短小,尤其前肢很像小孩的一对小胳膊,尾部侧扁,背部棕褐色还缀有大小不等的云斑。

学名:大鲵

拉丁学名:Andrias davidianus

英文名:giant salamander

科目:有尾目隐鳃鲵科,现存有尾目中最大的一种。

别名:娃娃鱼、啼鱼、狗鱼

简介:最大体长可超过1米,在有的地方,身长可达1.8 米。

娃娃鱼头部扁平钝圆,上嵌一对小眼睛,口大,眼不发达,无眼睑。

身体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渐转为侧扁。身体两侧有明显的肤褶,四肢短而扁,前肢五趾,后肢四趾,稍有蹼。尾侧扁,圆形,尾上下有鳍状物。

体表光滑,布满粘液。

身体背面为黑色和棕红色相杂,腹面颜色浅淡。

早在2000年前已有不少书籍提到“鲵鱼有四足,如鳖而行疾、有鱼之体、而似足行、声如小儿啼”。

由此可见,大鲵早已为人们所熟知。

大鲵的心脏构造特殊,已经出现了一些爬行类的特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娃娃鱼可不是鱼类,它属于两栖类。

身体扁平而壮实,头宽而圆扁,口很大,眼极小。四肢短小,尤其前肢很像小孩的一对小胳膊,尾部侧扁,背部棕褐色还缀有大小不等的云斑。

在湖南曾捕到一条体长2.1 米、65公斤重的个体。

四、如何对大鲵分级分类?

  鉴别大鲵雌雄大鲵(娃娃鱼)雌雄鉴别的主要依据是泄殖孔的形态特征:雌性泄殖孔小,周围向内凹入,其孔缘光滑,无颗粒状物;泄殖孔周围皮下无橘瓣状组织,因而孔外部无隆起特征。雄性泄殖孔周围外凸,形成椭圆形隆起圈,孔内边周有一圈不规则的突起白色小乳点,因其泄殖孔周围皮下有两片黄色橘瓣状物,围合成楠圆形,因而使孔外围隆起。

  养殖池的修建采用水泥池词养,池子不适宜过大,也不要太小,过大不利于观察其生长情况,过小不利于活动。每池大小标准为:0。5~1千克左右的水泥池规格(长、宽、高,以下同)为50厘米X20厘米X50厘米,2~3千克左右的为100厘米X60厘米X50厘米,3千克以上为150厘米X80厘米X50厘米,池底铺瓷砖。

  养殖池在使用前,要用水浸泡半月,反复几次减弱水泥池的碱性后,测定池水pH值不超过7。5时(适宜的PH为6。4~7。5)放养大鲵。称重分养将要放养的大鲵称重后,根据体重不同分级单养于各池中。各池按照顺序分别标号,利于将各尾大鲵摄食量称重,从而得出总投饵料量。

  以后每隔2个月作一次调整,将生长快的放养到大一点的养殖池中。发现生长慢的大鲵要及时加强培育,让其摄食饵料,也要检查是否有病害,以便及时治疗。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返回栏目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