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乌鳢养殖模式(乌鱼养殖方法及条件介绍)

来源:www.muyeseed.com   时间:2022-10-02 21:53   点击:276  编辑:怀恒   手机版

1. 乌鱼养殖方法及条件介绍

1、养殖方法

(1)池塘建设

①池塘面积根据养殖规模来决定,适宜水深为2米左右,塘埂需高出水面50厘米左右,池塘周围需做好防逃措施,避免进入雨季后乌鱼外逃。

②要求养殖场地具有充足的水源,且水质要清新,池水的溶氧含量需达到5毫克以上/升,透明度需超过30厘米。

(2)消毒处理

①用生石灰对池塘进行彻底消毒(通常以干塘消毒为宜),之后注水,10天后投放鱼种。

②池塘内可种植一些水花生、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以便为乌鱼提供隐避、栖息的环境。

(3)投放鱼苗

投放时间一般为7月份初,适宜投放密度为1500-2000尾/亩,具体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4)合理饲喂

①饲养期间可投喂新鲜的动物饲料(以小型野杂鱼为主),或人工配合饲料。

②投喂时要求做到定时、定量、定质、定位。若投喂冰鲜的小杂鱼,需事先进行浸泡消毒(并且要切成块),等温度接近池水温度后才能喂食。

2、养殖条件

(1)养殖池塘以3-5亩为宜,水深以1.5-2米为宜,同时要求池塘方便排水、注水,期间要提供充足的水源。

(2)放养的鱼苗规格可根据市场商品鱼的规格做出调整,一般规格为75-100克/尾,具体放养密度可根据饲料来源、饲养方法等因素做出调整。


2. 乌鱼的养殖技术

养乌鱼的池塘面积,一般以1~2亩为宜,便于管理,水深1~1.5米,池底部最好为泥质。水源应充足,池内的通常设备如进水口、排水口之类应当俱全,池水PH值宜中性或微碱性,透明度为50厘米左右。

一般在放养乌鱼种前10~15天应进行清塘消毒。

干法清塘清毒时,一般每亩用生石灰50~75千克;带水清塘消毒时,一般水深1米每亩用生石灰125~150千克。

同时在池塘中还应需有1/5左右的水面或池塘四周水面种植80~100厘米宽的水浮莲,以便在夏季水温较高时,以供遮挡阳光,便于乌鱼避暑和躲藏,同时还能净化水质,有利乌鱼的生长。


3. 乌鱼的生长环境

黑鱼是俗名,学名为乌鳢,又称乌鱼、乌棒等,是一种凶猛的肉食性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具有较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黑鱼适应性强,耐低氧,易养殖,生长快,繁殖力强,病害少。因此,在国内外市场上都很畅销,是有发展前途的淡水名优养殖品种之一。


黑鱼喜欢栖息在水草茂盛、软泥底质的湖泊、水库、河流、河沟及池塘中,平常潜伏在水底,摄食或水中缺氧时才到水体中上层活动。黑鱼对不良水质、水温和缺氧适应能力较强。黑鱼呼吸器官除鳃外,还有一个辅助呼吸器官(鳃上器),当水中缺氧时,可将头伸出水面直接呼吸空气中的氧气。


黑鱼善跳跃,在遇到惊吓、注水以及投饵等情况,往往跳出水面0.5-1.O米高。


黑鱼的生存水温为0-38℃,最适水温为16-30℃。春季水温回升到8℃以上时,黑鱼常在水体的中上层活动;秋季水温下降到6℃以下时,游动缓慢,常潜伏于水深处;冬季水温过低时,则蛰居在水底。


黑鱼是一种肉食性鱼类,其食物随着鱼体的大小而有不同。3厘米以下的幼鱼主食桡足类、枝角类及摇蚊幼虫等,体长3-8厘米的小鱼主食水生昆虫的幼虫、孑孓、蝇蛆、小鱼、小虾及小型蝌蚪。20厘米以上的成鱼主食小野杂鱼、虾、青蛙等肉食性动物。黑鱼捕食时,并不追赶,而是隐藏在水草或其他隐蔽物附近,密切注视周围的动静,看到有鱼虾蛙类等经过时,便迅速出击吃掉猎物。


黑鱼生长速度的快慢取决于生长环境的好坏、饵料食物的多少。在自然条件下,1冬龄鱼的体长可达19-39厘米,体重达100-750克;2冬龄的体长可达38-45厘米,体重达600-1400克。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当年体重可达250克,下一年可达0.5-1.O千克。


黑鱼的性成熟年龄为2冬龄,个体长在30厘米以上,体重在0.5千克以上。体长50厘米的怀卵量为3.5万粒,40厘米为2万粒,30厘米为1万粒左右。一般每千克怀卵量为1万~2万粒,分多次产卵形。产卵繁殖季节,华南地区为4-5月,北方地区为5-7月。黑鱼的繁殖水温为18-30℃,最适温度为23-28℃。自然产卵多在水草茂盛的静水岸边进行。产卵前,雌、雄亲鱼共同衔取水草或植物碎片筑成圆形的鱼巢,直径50厘米左右,漂浮于水面。巢筑好后,在风平浪静的黎明前,雌、雄鱼相互追逐、发情,最后产卵于巢上。产卵后亲鱼潜伏于巢底,保护鱼卵至直到幼苗长到4-5厘米时,亲鱼离开鱼巢,停止护幼。


发展黑鱼养殖需要大量的优质苗种。在天然水域,野生黑鱼在繁殖过程中,受外界不良条件干扰及敌害侵袭,成活率低,生长速度缓慢,故野生苗种资源紧缺,从而制约黑鱼养殖迅速发展。因此,须进行黑鱼人工繁殖。


4. 乌鱼养殖方法及条件介绍视频

假如您没有专用的雷强装备,操作技巧相对简单的软虫钓法无疑是一个钓黑鱼的上上之选!

总结了一下,软虫钓法是如此之简单,有如下优点:

1、适口性较强——由于软虫独特的口感,黑鱼在咬软虫后很少会吐饵,钓鱼社,成功上鱼率在9层以上。

2、通用性强——由于软虫相比雷蛙要小而且柔软,一斤以上的黑鱼都可以轻易入口,真正做到大小通杀。

3、手法简单——在收线过程中只要做到慢拖、停顿、快拖3个动作即可产生足够的诱惑力。不怕黑鱼不咬饵。

4、扬竿更随意——省去了雷蛙的看线、读秒等伤神的步骤。多放线还是少放线都不会对中鱼产生影响,更不必像雷强钓那样高度绷紧肌肉,全神贯注注视水面。

5、使用环境更加丰富——雷强钓都是围绕水草等障碍物下功夫,软虫则不用如此单一,水草区、亮水区、或者亮水和水草的结合区,统统轻松搞定。

软虫钓也有其缺点,一是由于饵轻,即使在加子弹铅的前提下,在抛投距离上也无法和雷蛙相比。但是可以通过加多股的吸水前导线来解决这一问题(具体方法网上很多)。路亚黑鱼视频 二是软虫钓法的咬饵过程都是在水底层完成的所以体会不到雷强钓那种在炸水中看见蛙被黑鱼强暴的画面,也不会有雷强钓那样多的肾上腺素的分泌代来的刺激!O(∩_∩)O哈哈~想必这正是雷强钓能风行的根源所在。我对软虫钓法的形容就是温柔一刀!


5. 乌鱼养殖方法及条件介绍图

一、鱼塘条件 专养乌鱼的池塘面积,一般以1~2亩为宜,便于管理,水深1~1.5米,池底部最好为泥质。

水源应充足,池内的通常设备如进水口、排水口之类应当俱全,池水PH值宜中性或微碱性,透明度为50厘米左右。

一般在放养乌鱼种前10~15天应进行清塘消毒。

干法清塘清毒时,一般每亩用生石灰50~75千克;带水清塘消毒时,一般水深1米每亩用生石灰125~150千克。

同时在池塘中还应需有1/5左右的水面或池塘四周水面种植80~100厘米宽的水浮莲,以便在夏季水温较高时,以供遮挡阳光,便于乌鱼避暑和躲藏,同时还能净化水质,有利乌鱼的生长。

二、鱼种放养 一般亩放鱼种6000尾至8000尾。投放的鱼苗种规格整齐一致,还应注意选用体质健壮、鳞片完整、游动活泼正常、没有损伤的鱼种。

此外,在专养乌鱼的池塘中,还可混养少量的鲢、鳙、鲤等鱼,这样能起到控制池塘水质的作用,并能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但混养的家鱼个体应大于乌鱼种的一位以上为宜。 三、饲料和投饲 1.鲜饵料 乌鱼为肉食性鱼类,目前仍以小杂鱼为主,淡水和海水小杂鱼都可以。

养殖初期,对于规格较大的野杂鱼就经切碎后投喂,日投喂量一般为鱼体总重量的5%,并视摄食情况予以调整,一般料肉比为1∶4左右。

2.人工配合饲料 目前,正在研制和试喂人工配合饲料,需要经过幼鱼驯养阶段。根据乌鱼的营养需求,其粗蛋白的含量应达到40%以上。

作为乌鱼的人工配合饲料的原料,一般采用鲜鱼肉、鱼粉、豆粕、蚕蛹、玉米粉、米糠、麦麸、骨粉、酵母粉等,另加少量维生素,适量微量元量和抗生素及诱引剂混合成团块或制成颗粒饲料后投喂。

3.投饵要做到“四定” 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每日投喂2~3次,即上午、下午各一次,摄食旺盛时,傍晚可再投喂一次。

投喂时,将小杂鱼投放到吊在池水中的食台上,让鱼取食,以减少饲料的失散,同时也便于观察乌鱼的摄食情况,或采用边吃边投的方法,直到停止摄食为止。四、日常管理 1.巡池 每天早晚要巡池,细心观察乌鱼摄食和活动情况,注意水质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换水 尤其在夏天温度高时,要注意经常加注些新水,保持水质新清,以促进乌鱼的正常生长。

3.防逃 乌鱼体长超过10厘米时,跳跃能力逐渐增加,尤其是在雷阵雨天气,换水时或清晨,最容易发生逃鱼等情况。

因此,池埂离水面高度一般应大50厘米,以防止乌鱼逃逸。 4.分养 饲养前期的1~2个月,应及时用网将生长特别快、个体大的乌鱼捞起,另池养殖,以免个体大的乌鱼残食小个体的鱼苗,做到使同池塘养殖的规格尽可能相同。

5.防病 乌鱼虽然抗病力较强,但在高密度养殖后,也容易发生疾病。

主要是出血病,其症状是:鱼的吃食量明显减少,鱼体表现出块状或点状出血,如不及时治疗,病鱼可在3~5天内陆续死亡。

治疗以内服与外用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平时在池塘中应定期用生石灰等进行全池泼洒消毒,做到以防为主。


6. 乌鱼的养殖方法

乌鱼的养殖技术

1、池塘建设

(1)池塘面积一定要根据养殖规模决定,适宜水深一般是2米左右,塘埂一定要高出水面50cm左右,池塘周围也要做好防逃措施,避免进入雨季后乌鱼出现外逃。

(2)养殖场地一定要具有充足的水源,而且水质也要清新,池水的溶氧含量一定要达到5毫克以上/升,透明度需超过30cm。

乌鱼养殖成本主要有四个方面,其一是场地(包括租赁和改建),一亩约需5500元,其二是种苗,一亩约需2000元,其三是饲料,一亩约需6000元,其四是鱼药、消毒剂、网具、水电费等,一亩约需2000元,合计约15500元,从第二年起成本可降到10000元以内,原因是从第二年起不需要场地改建、网具等成本。


7. 乌鱼的养殖温度要求

温度在16~30℃为钓黑鱼最好的温度,但要求无风、无雨。久旱或烈日当空的中午亦宜垂钓 。

黑鱼的最适水温为16~30℃。当春季水温达到8℃以上时,常在水体中上层活动;夏令季节活动于水体的上层。


8. 乌鱼养殖水温

乌鱼,又称黑鱼,学名乌鳢,为底栖鱼类,多生活于沼泽、湖泊中,喜栖息于水草较多、软泥底质的浅水区域。乌鱼生性凶猛,白天潜伏在水草中袭击鱼虾,夜间也在水的上层游动。平时游动缓慢,不时将身子倾斜,吻部露出水面呼吸空气,受到刺激时,会跃出水面1米多高。

乌鱼的适应性特别强,对水质水温要求不高,生存水温为0~40℃,最适宜生活水温为24~28℃。秋季当水温低于10℃时,停止摄食,以后逐步潜伏在水底甚至钻到底泥中越冬。


9. 乌鲻鱼可以淡水养殖吗

鲻鱼对盐分浓度的适应性非常好,既能生活在盐分浓度低的淡水之中,也能生活在盐分浓度较高的海水之中。总体来看它们属于广盐性的鱼,可以同时适应淡水、咸淡水和咸水之中的生活。

不仅野生鲻鱼对盐度有很好的适应性,人工养殖的鲻鱼也是如此。因此在人工养殖的时候,既能用咸水养殖的方法,也能用淡水养殖的方法。


10. 乌鱼的养殖条件

1、鱼池选择:黑鱼池要求通风向阳,水源充足,面积1~5亩,水深1~1.5米,四周种植一些水浮莲或水花生,并在较低的地方用网片围拦,这样既可防止乌鱼外逃,又可隐蔽、遮荫。

2、清塘消毒:黑鱼池选定后,先将池水排干,每亩用生石灰140~150公斤化水,全池均匀泼洒,并用耙等工具翻动淤泥充分消毒,放养前一周将池水注至1米深并施适当基肥培肥水质。

3、鱼种放养:黑鱼种来源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野生的,一种是人工繁育的,但在下塘前均要进行筛选,将规格基本一致的鱼种用3~5%的食盐水洗浴5~10分钟,然后放入同一个鱼池。

4、放养密度:黑鱼放养密度视水源、注排水条件、饵料鱼来源等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3~5厘米亩放6000~10000尾、10~15厘米长亩放4000~6000尾、20厘米左右亩放约2000尾。

5、饲料选择:黑鱼饲料选用正规单位生产的粉状饲料,其粗蛋白含量为45%、粗纤维3%,原料为鱼粉、骨粉、大豆粕、面粉、维生素及矿物质预混料等,辅以蚌肉、小鱼等鲜活饵料。

6、饵料投喂:黑鱼鱼种下池后要进行驯化,在黑鱼习惯吃死饵后每天上午9时和下午4时各投喂1次,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5~10%,并根据天气、水温、生长、摄食等情况灵活掌握。

7、日常管理:黑鱼在人工精养情况下若防治措施得当,很少发病或不发病,因此在黑鱼养殖过程中,应经常查看水质、鱼情、打捞残饵、防止外逃等,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

8、适时捕捞:黑鱼是凶猛的肉食性鱼类,饵料不足时会自相残杀,所以每隔1个月左右就要捕大留小1次。若规格相差较大,且数量较多,可分养到其他同种规格的鱼池或网箱中。

拓展资料:

1.黑鱼,是乌鳢[lǐ]的俗称,又名乌鱼、生鱼、财鱼、蛇鱼、火头鱼等。黑鱼生性凶猛,繁殖力强,胃口奇大,常能吃掉某个湖泊或池塘里的其他所有鱼类。黑鱼还能在陆地上滑行,迁移到其他水域寻找食物,可以离水生活3天之久。早在二千年前就被《神农本草经》与石蜜、蜂子、蜜蜡(蜂胶)、牡蛎、龟甲、桑蜱蛸、海蛤、文蛤、鲤鱼等列为虫鱼上品。

2.黑鱼在中国是一种常见的食用鱼,个体大、生长快、经济价值高。黑鱼骨刺少,含肉率高,而且营养丰富,比鸡肉、牛肉所含的蛋白质高。黑鱼作为药用具有去瘀生新,滋补调养等功效,外科手术后,食用黑鱼具有生肌补血,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具有非常丰富的营养价值。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下一篇:没有了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