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腊梅土壤是酸还是碱(杨梅土壤的酸碱程度)

来源:www.muyeseed.com   时间:2022-12-12 09:54   点击:71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杨梅土壤的酸碱程度

杨梅枝叶凋萎病,又称杨梅叶枯萎病,属生理性和侵染性叠加发生的系统性病害,一般7月下旬开始发病,9月至翌年3-4月集中爆发,发病速度快、传染性强,如不及时控制传播,可造成死树甚至毁园,具有爆发性和毁灭性等特点。

一、发病特征:

1,发病时先是枝梢部位的叶片急性青枯,后逐渐枯黄、褐黄直至枯死

2,发病初始时一般不落叶,大概在1-2个月之后才逐渐落叶

3,发病初期时,枝梢发黄不落叶,形成黄枯枝与正常绿枝相间的树冠;后期随着病害加重就形成黄枯树

4,顶枝和内膛枝均会发生,先是零星发病后逐渐扩展增多,有个发展过程

5,上部枯梢往往伴随着枝干韧皮部开裂、根系枯死,并且地下部根系死亡通常与地上部枯枝相对应

二、发生原因

1,杨梅是浅根性植物,根系浅、主根不明显,侧根、须根发达,

而适宜杨梅种植区域多是梅雨天气、雨量大,梅雨期结束后又持续晴天、烈日高温,根系生长逆境较重,极易造成根腐,从而导致吸收营养受阻,生长势转弱、引发病原菌侵染

2,挂果过多:使树体内的养分透支,采果后树体存留的养分不足,抗逆、抗病能力减弱,越冬会使树体受伤,易被菌源侵染

3、土壤状况不良:杨梅枝叶凋萎病是系统性病害,在发生枯梢的同时往往伴随着根腐,同时也影响着植株的根际环境,若在遇土壤粘重、板结、酸化,一是容易滋生有害菌的繁殖;二是使植株根系生长不良,吸收营养的能力减弱,导致植株生长势减弱,抗病能力差。

4、杨梅采果后果农会放弃管理,不再打药,而采果会造成大量的伤口,此时有正值高温多雨,凋萎病菌易大量繁殖和侵染。

三、防治办法

杨梅枝叶凋萎病属于生理性和侵染性叠加发生的系统性病害,病害的发生不但侵染叶片、枝梢同时也危害枝干和导致根腐,其发生原因也与植株的生长势弱、土壤状况不良、根际环境恶化等多个因素相关联,解决办法要系统性的多方面下手,一方面要杀菌、一方面要复壮树势等。总的防治原则为:医养结合、立体化用药、改良土壤。

医养结合:早防、重治;营养复壮。早防:要在2月上旬花芽萌动期就提早预防,此时杨梅树体代谢强,营养汁液运输活跃,病菌易繁殖、扩散。这时用药可以提前杀灭病原菌,降低发病率。重治:7月下旬多雨、高温是杨梅凋萎病开始爆发,在此高发期来临时或初显症时通过加大用药浓度、缩短用药间隔期来进行重治,一次性将病害控制住。营养复壮:杨梅枝叶凋萎病与树体的生长势弱有直接关系,通过给作物直接补充营养、提高其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增强酶促反应等以达到作物健壮、免疫力增强的效果。

立体化用药:因为杨梅枝叶凋萎病是系统性病害,上症后不但侵染叶片、枝梢同时也危害枝干和导致根腐,所以要喷雾、灌根、刷干等方式进行立体化用药。

改良土壤:使用生物菌、有机肥调节土壤,调节酸碱平衡、破板结、解除盐渍化、改善根际环境,有益菌增多抑制有害菌的繁殖、促进根系生长。

具体操作:

施肥:多用有机肥和生物菌肥,增加土壤有机质、保持土壤蓬松透气、改善根际环境,利于有益微生物菌群存活达到抑制有害微生物菌群的目的。

用药:青枯立克、靓果安、溃腐灵属中草药制剂,通过灌根、喷雾、等方式,树体吸收后可参与其营养循环,将潜藏在韧皮部的病原菌杀死并且其中的鱼腥草素可修复受伤组织,阻断病原菌的入侵途径,同时还含有多糖类、氨基酸类、多肽类等营养物质,可直接为作物补充营养,植物自身所需物质,参与代谢循环,增强作物生长势,提升其抗病抗逆能力

1,萌芽前:半个月至1个月用溃腐灵+有机硅+大蒜油喷雾,同时配合地力旺+青枯立克灌根

2,每次萌发新梢:靓果安+沃丰素+大蒜油喷雾1-2次

3,春梢生长期:靓果安+沃丰素喷雾2次

4,果实生长期:靓果安+有机硅喷雾2次

5,采果后:溃腐灵+沃丰素+地力旺(试用)喷雾,同时配合青枯立克+地力旺灌根。采果后造成大量伤口并且果柄处会有树液流出,都是营养物质,病原菌会借机大量繁殖,并从伤口入侵,用药一是可杀灭菌源;二是可修复伤口阻断病原菌的入侵途径,降低发病率;三是为植物提供多糖、多肽、氨基酸等多种营养物质,复壮树体,增强抗逆性。

2. 杨梅树对土壤ph值要求

病虫害防治

1. 缺素

缺硼、缺锌、缺钾、缺镁、缺磷、磷锌拮抗是导致杨梅枯枝死树的最重要因素。

(1)缺素症状

缺硼。树冠顶端出现停止生长现象,新梢簇生,叶小色暗。部分黄化叶有紫红色特征。有些叶片褐化现象严重,呈典型的“猪肝叶”。

缺锌。叶小簇生,叶面两侧出现斑点,植株矮小,节间缩短,生育期推迟。

缺钾。叶片边缘黄化、焦枯、碎裂,脉间出现坏死斑点,整片叶有时呈杯卷状或皱缩,褐根多。

缺镁。老叶先端开始黄化,叶缘两侧中部出现黄色条斑。严重时有可能全树黄化并先后落叶。

(2)防治意见

三元复合肥、尿素、硼砂、磷肥等是当前杨梅肥力补充的主要来源,且具有持续性、稳定性施用的明显特征。这些肥料的长期使用易造成矿质营养盈亏不均,有的甚至会出现单盐毒害,从而导致枯梢。农民习惯施用国产和进口的各类复合肥。这些复合肥N、P、K的元素含量没有检测过,若是按设计要求的N:P:K=15:15:15,那么磷、氮的含量就明显超标。杨梅的根系都有生物固氮的本能,一般情况下,杨梅不用补氮,而磷素的需求量也较少,若按上述比例施用化学元素,将会导致营养元素吸收严重不合理。笔者在临海有机杨梅试验生产基地试验多年,发现N:P:K的比例为0.8:0.3:3,实际含量以果实收成50千克/株计,氮素0.8千克、磷肥0.3千克、钾肥3千克,且硼0.45毫克/千克、钙130毫克/千克、镁50毫克/千克。因此,生产上应该选择以有机肥为基肥,补充元素以硫酸钾为主要肥料,硼、锌、钙、镁等元素视作微量元素在凭经验判断无效的前提下,应酌情取样到相关机构检测,缺什么补什么。不过,凡是缺素症是可以修复的,死树不会侵染健树。

2. 多效唑危害

(1)症状

施用多效唑后的典型特征是小叶、卷叶、枝条细弱,花多果多小果多,继而在采收前烂果多。长期超剂量施用多效唑的植株,会持续发生枯枝死树,但不会侵害其他植株。从细胞组织分析,叶片厚度变小,栅栏组织紧密程度降低,海绵组织细胞紧缩,海绵组织厚度和细胞密度明显增大,与正常细胞相比,呈失水皱缩状;正常细胞则较为饱满,且排列整齐。

(2)防治办法

对于非正常结果树,施用适量多效唑对改善树体形态结构,减少徒长枝生长,缩短节间长度,促进侧枝和短果枝发育有一定作用。但一般情况下,非正常生长的单株可在施用200~250倍液多效唑1~2次的情况下有效抑制徒长枝条,配合有效的枝条修剪和合理结果,可使植株朝正常生长转变。对于正常结果树不能用多效唑作为增产稳产的措施。对于滥用多效唑的植株,首先要停用,然后对植株进行持续有效的“中和”处理,“中和”药物可试验自配或可由经济实体购买有关专利。

3. 根腐病

(1)特征

根部腐烂、发霉,有的流黑水。初期叶片枯黄,须根腐烂,主要是真菌和细菌为害造。

(2)防治办法

注重开沟排水,常年保持果园湿度得当,土壤湿度不能超过85%。土壤应选择通透性较好的砂石土,壤土应逐渐添加客土。根据地形特点,阴坡湿度应低于阳坡,对此要适时灵活修剪枝条。同时,要考虑肥力结构和浓度,防止因浓度过高造成灼根引起烂根。已经局部烂根的地方要进行有效清理,主要方法是清除烂根;对轻微感染的根部,先剪除感病根系,然后对感病根附近的主根或侧根用杀菌剂涂抹,在此基础上分层撒施石灰,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对土壤客土换土,尽可能增加新的少菌土壤。杀菌剂主要是托布津系列,对甲醛浇土要慎用,以防人为“烧根”。

4. 根结线虫

(1)病害特征

根结线虫主要分布在20厘米表层土内,以3~10厘米最多。幼虫2龄时,从根尖或根尖后幼嫩部侵入,先寄生于根皮层,再寄生于根皮层与中柱之间,然后转入根的中髓。线虫侵入后,刺激根细胞组织过度生长而形成巨型细胞,导致根系产生大小不等的根结;并因线虫的活动,使共生的菌根不能形成或很少形成根瘤。菌根的活动受阻后固氮能力削弱,杨梅树体得不到必要的养料供应,生长受到影响。杨梅根结线虫病是由于育苗户常在连作苗床或有根结线虫的地方育苗引起的,常见小苗根系上有明显的瘤状突起。带(染)病苗木引进或种植6~7年,会从杨梅的嫩枝嫩芽开始萎蔫,叶片发黄,嫩枝从上至下发黑,进一步发展至整株发病或死亡,相邻的杨梅树也会相继发病。检查根系,可见根结突起,有时输导组织发黑,甚至流“黑水”。根结线虫为害易与根腐病、拟盘多毛孢菌为害造成的枯枝死树相混淆,但只要查清有无线虫,就能甄别。

(2)防治办法

调节pH值。正常树和轻度发病树的土壤pH值为5.2~5.3,严重发病树的土壤pH值为5.0以下。对病树施用石灰调节pH值,可以减缓病害发展速度。土壤松软、有机质含量高、含有石砾的沙质红壤土或黄壤土,适宜杨梅菌根生长,可抑制杨梅根结线虫病发生为害。

药剂防治。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2000~3000倍液,喷灌土壤;用50%辛硫磷乳油22.5~45.0千克/667平方米,拌入有机肥,施入土中,或制成药土撒施后翻入深3~10厘米的土壤中。

生物防治。选择防真菌农药制剂防治效果较好。

5. 蚂蚁为害

(1)为害特征

植株主干的地上部和地下部形成环状痕或s形、斜形伤痕,时间久后伤口愈合成为褐色痕沟,有的甚至深入韧皮部。

(2)防治方法

糖醋混合浇在预先放置植株的地上部。3~5堆/树,2天/次收集清理灭杀蚂蚁,下次诱杀时根据诱料消耗情况酌情添加。一般情况下,7~10月的生长季诱杀2~3个周期,一个周期收集3~4次,如此,只要连续二年就能基本解决蚂蚁为害。

6. 广翅蜡蝉

(1)症状

利用口器先刺破树皮,再逐步噬断枝条韧皮部,使输导组织中断,最后枝条枯死。一般情况下以7~9月的高温季节为害严重,以树冠上部枝条、内膛透光率高的小枝条为主。严重的植株树冠上部枝条连片枯死。

(2)防治办法

以物理诱杀为主,药物防治为辅。笼式简易网袋诱捕效果较好。不过广翅蜡蝉为害植株不至于死树,故无须花费多少心思。

7. 小粒材小蠹

(1)形态特征

成虫雌虫体长2.3~2.5毫米,雄虫1.7~2.2毫米,长圆柱形,深褐色,体表被稀疏绒毛。前胸背板长大于宽,前部2/5具稀疏的颗粒状瘤和金黄色短毛,后部3/5具微凸的刻点。鞘翅长度约为前胸背板长度的1.7倍,后部1/4呈斜坡形,刻点排列成行。坡面第一和第三沟间刻点呈粒状和具短毛,第2沟间刻点消失和无短毛。

(2)生物学特性

系食菌小蠹,主要为害铁杉、桃树等。2006年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率先报道该虫为害杨梅,调查发现浙江省各地也有该虫为害。成虫每年8~9月出现。羽化后两性成虫离开原先生长发育的坑道,在外面或者入侵到新树后进行交配,共同筑造新坑道。只有1个穴状的共同坑,深入木质部中,亲代和子代在穴中共同生活。

(3)为害征状

小粒材小蠹主要在健康的活树上为害,属初期性害虫。而且虫口密度很大,对杨梅树的为害很大。主要为害地面60厘米以下的杨梅主干木质部,也为害主根和粗大侧根木质部。主干受害部可观察到少量的细微的黄色蛀粉和蛀孔。蛀孔直径约1毫米,被害树蛀孔很多,一般有50多个,多的达300多个。解剖植株受害部,木质部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虫道,木质部输导组织变褐色,发出浓烈的变质水臭味。树体受害后,1~2年仍能结果,且结果枝比例很大、着果率很高,往往出现过量结果的现象;如不注意疏果,一般在杨梅果实成熟前可能全株枯死,个别树势较好的在采后仍然会死。若进行严格疏果,并进行精细的培肥管理,当年虽然不死树,但新梢抽生稀少,树势显著衰退,树叶发黄,并大量落叶,产量锐减,失去了经济栽培价值,不久也会衰弱而死。一般杨梅树被害后3~5年内都会相继枯死。

(4)防治办法

预防为主。7~9月在成虫侵入期对树干用48%乐斯本乳油1000倍液喷雾。冬季、春季以石灰涂白为主;对已形成虫害的树干,可选择3月用40%高斯本乳油与工业用涂料涂树干,使之快速杀死。对木质部全部褐变的树要放弃诊治,挖树并用相应药物清理树穴及周边土壤,等来年再补栽新树。

8. 拟盘多毛孢菌

(1)基本特征

目前诊断为属真菌性为主的病害。幼叶、成年叶依次发黄脱落,随后小枝树皮裂开,部分卷起呈轮纹状,不久逐渐干枯,树皮出现褐色不规则病斑。小病枝的新老叶痕处先有白色分泌物渗出,不久灰白浆菌黏着在叶痕或树皮处,有的浅层显见,有的突起僵硬,一般不易脱落,死枝多有残留物。接着枯枝依次蔓延到侧枝,直至主枝、骨干枝全部枯死,导致半树或全树死亡。发病初期枝条韧皮部呈褐色,后期变黑,枯枝木质部、髓部均变黑。根部发病分为霉根、腐烂两种类型。霉根的须根少,侧根多有黑色霉变粉状脱皮剥落,主根先端烂皮光滑,发病中后期在根的中后端出现分层性剥落。也有的根部发黑后腐烂发臭。该病在调查地始发期为5月下旬至11月上旬,旺发期在7月上旬至10月中旬,部分病原菌能越冬,次年有可能复发。病菌随着暴雨等高湿度环境的形成,繁殖系数加大。病树的存活期为12~48个月不等。

(2)防治建议

严把苗木质量关。严格控制外来非现场检疫苗木引进种植。须持现场检疫合格的苗木方可进入。对枯枝死树严重的植株,要立即挖除,以减少果园传播。调整土壤pH值至5.5左右,使之形成弱酸性土壤。停用多效唑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恢复植株的正常生长,注意内源激素的平衡调节。植株生长要求达到树势中庸,不是枝繁叶茂。要枝条短粗,疏内膛、减层次,防郁闭、增透光。同时,落实以有机肥为主的均衡矿质营养施肥工作,以提高树体的抗逆性。对药剂防治进行慎重探索。该病害的药物防治需要综合配套、交替使用,单一、非持续性的对症下药效果很差,甚至加剧病害、死树的发生。

综上所述,造成当前杨梅枯枝死树的因素有以上8种。但依诊断和防治的难度排序,笔者认为应对拟盘多毛孢菌、小粒材小蠹虫、根结线虫、多效唑、缺素症等5种病害予以高度关注。由于侵染性大,死亡率高,防治形势严峻,要突出考虑拟盘多毛孢菌的防治问题。目前预防工作重于防治。防治措施需要密切注意专家的试验结果。

3. 杨梅土壤要求

不可以。杨梅不宜连作,选取未种过杨梅的新地种植为佳。东魁杨梅对土壤没有特别的要求,故一般的粘土、壤土均可栽培。东魁杨梅性喜温暖湿润,在均温15~21℃的地方均可栽培。东魁杨梅对光线要求不严,较耐阴,高温烈日照射反而会引起枝干焦灼枯死。因而在深山谷地,有高山互相遮荫,种植也较为理想。东魁杨梅的品质与园地的坡向关系密切,生产上多选用北坡种植,这样产出的杨梅肉软多汁,风味佳良,有利于果实商品价值的提高。

4. 杨梅土壤的酸碱程度是多少

  带有酸味的杨梅酒是变质的表现,不能饮用了。  杨梅酒是由杨梅、白酒和冰糖一定比例制作而成的。味香甜,含葡萄糖、果糖、柠檬酸、苹果酸及多种维生素。早在元朝末期,古人就知道配制杨梅酒,据《本草纲目》记载杨梅具有“生津、止渴、调五脏、涤肠胃、除烦愤恶气”实为老少皆宜的佳品。杨梅酒其口感独特,香味浓郁,口味香醇。以预防中暑和解除轻度暑热为主,不适于暑犯心营、肝风内动,等症。杨梅酒可以平衡酸碱、和谐养生。杨梅果酒经人体代谢分解最终产物中的钾、钙、镁、钠等阳离子含量较高为强碱性食品,能有效平衡如肉类食品和米饭、面包等主食内含有的氮、氯、硫、磷等酸性物质,达到酸碱平衡,益于抑制人体内癌细胞的生长和发展,提高健康体质。

5. 杨梅适应什么土质

我国的杨梅大多数都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和海南岛以北的地区,南方比较温暖的地区适合杨梅树的生长发育,杨梅是一种适应能力比较的温带亚热带植物,亚热带湿润气候的山坡或是山林谷地中,海拔在150-1500米左右为宜,土壤偏向微酸性更适宜生长。

6. 杨梅喜欢酸性还是碱性土壤

15米左右。杨梅树是我国特产的果树,不仅果实风味独特,杨梅树的根茎叶果核都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可以说是浑身都是宝,所以很多朋友都喜欢在自家种植一颗杨梅树。至于杨梅树一年能长多高,如果养护得当的话一般能够长1~2米左右。

杨梅一般需要4-5年才可结果,以后每年的6-7月份成熟,8年后进入盛果期。0—40年产量最高,60—70年逐渐衰退。杨梅雌雄异株,雄株树形高大,枝叶茂密,雌株由于连年结果,较矮小稀疏。杨梅喜酸性土壤,原产于中国温带、亚热带湿润气候的海拔125-1500米的山坡或山谷林中,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海南岛以北,与柑桔、枇杷、茶树、毛竹等分布相仿。

7. 杨梅适宜的土壤和气候特征

一,荸荠种

荸荠种主产于浙江省余姚、慈溪和宁波等地区。该品种树势较弱,树冠不整齐,而且枝短,叶密,叶呈椭圆形,全缘,大小很不一致,枝下部的叶小。果中大,正扁圆形,重约14g,果顶部呈微凹入,有时有十字纹,果底有明显的浅洼,果梗细短,肉柱圆钝,果色呈淡紫红色至紫黑色,肉质细软,味清甜,汁液多,具香气,离核性强,核小,成熟后不脱落。它具有丰产、优质、耐肥、抗风和适应强等优点。果实鲜食和制作罐头皆宜,已在江南地区推广。

二,丁岙梅

丁岙梅原产于浙江省温州、永嘉和乐清等地。该品种树冠较大,枝叶较疏,呈圆头形。叶大,长倒卵形。果圆形,单果重15-18g,果柄长度约2cm,果顶有环形沟纹1条。成熟后呈紫红色。果肉厚,肉柱较钝,柔软多汁,含可溶性固形物11.1%,味甜,核小,6月中下旬成熟,品质极佳,耐贮藏。由于果柄较长,果实不宜脱落,果农多带果柄采摘。

三,东魁

东魁又名东岙大杨梅,主产于浙江省仙居县等地。该品种树势强壮,树姿直立,发枝力强,树冠呈圆头形,枝梢节短。叶大,倒披针形,叶长9.72cm,宽3.1cm,叶边缘波状皱缩,叶色浓绿。果实较大,为不整的圆球形,单果重约20g,为果型最大的杨梅品种。果面呈紫红色,果肉呈红色或浅红色。果面缝合线明显,果蒂突起,成熟时保持黄绿色;肉柱稍粗,先端钝尖;汁多,酸甜适口,风味浓,含可溶形固形物为13.4%,糖量10.5%,酸量为1.10%,可食率为94.87%,品质上等。主产地成熟期为7月上中旬,采收期8-10天。

四,晚稻杨梅

晚稻杨梅原产于浙江省舟山等地。该品种树势强壮,树冠高大,呈圆形或圆筒形,叶披针形,长8.84cm,宽2.22cm,先端尖圆,基部楔形,叶全缘或稍有锯齿,叶深绿色,叶脉明显。果实圆球形,平均单果重11.7g,大的达15g以上;成熟后,果皮呈紫黑色,肉柱圆钝、肥大、整齐,果顶有微凹,果基圆形,凹沟短、缝合线不明显,果柄短,;肉质细腻,甜酸适口,汁多,香气浓,核与肉易分离;含可溶性固形物12.6%,总糖量9.6%、总酸量为0.85%,可食率为95%-96%,品质上等。在原产地7月上中旬成熟,采收期12-15天。

五,大叶细蒂杨梅

大叶细蒂杨梅原产于江苏省吴县。树冠较大而开张,枝梢长而粗壮。叶大而较软,宽披针形,叶全缘或先端具有小锯齿。果型大,圆形或扁圆形,平均单果重14.7g,果顶为圆形,缝合线宽,深而明显,果面平整,肉柱为圆头,少数是尖头;成熟后果面紫红色,肉质厚,柔软多汁,甜酸适度,品质上等;含可溶性固形物12.26%,酸量为0.61%,可食率为95%-96%;果核小,果成熟后不宜脱落,比较耐贮藏,丰产。6月底成熟。其缺点是,容易发生大小年现象。

六,小叶细蒂杨梅

小叶细蒂杨梅原产江苏省吴县等地。树冠高大,直立,枝细长,分枝多。叶披针形,全缘或先端有细齿,先端稍反卷,基部狭楔形。果实中大,扁圆形,平均单果重为10.5g,肉柱为圆形,排列紧密,果面较平整,成熟时果面为深紫红色;果肉较厚,质较硬,风味浓甜,品质上等,含可溶性固形物12.1%,酸量为0.64%,可食率为94%。原产地成熟期为6月底至7月初。该品种的树势较强,座果率高,丰产,优质,采前不易落果,较耐贮运,但有大小年。

七,早荠蜜梅

早荠蜜梅是由浙江省农科院园艺所和慈溪市杨梅研究所选育的。该品种树势中等,树冠圆头形。叶片较小,叶长7.6cm,宽2.7cm,两侧略向上。果实扁圆形,果型较大,果实成熟时呈紫红色,光亮,肉柱顶端为圆形,大小均匀,含可溶性固形物1.38%,酸量1.26%,可食率93.1%,甜酸适中,品质优良。6月上旬成熟,是杨梅品种中最早的优良品种之一。

八,晚荠蜜梅

晚荠蜜梅是由浙江省农科院园艺所和余姚市杨梅研究所选育的。该品种树势强壮,枝叶繁茂,树冠呈圆头形。叶大,长9.3cm,宽2.7cm,叶浓绿。果实大,扁圆形,平均单果重13.0g;成熟时果面为紫黑色,有光泽,肉柱顶端为圆形,含可溶性固形物13.0%,酸量为1.0%,可食率达95.6%;肉质致密,甜酸适口,品质上等。7月上旬成熟,是鲜食和罐头加工兼用的优良品种。

8. 杨梅酸性土壤

自己家庭种植是可以的,遇到极端天气可能会冻死,且如果要大面积经济种植售卖,商城县的气候就不是很合适了。

杨梅原产我国温带、亚热带湿润气候的山区,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海南岛以北,即北纬20度至31度。其经济栽培集中在浙江、江苏、福建、广 东、安徽、江西、湖南和贵州等地。

而商城县地理坐标在北纬31.23--32.05,纬度超过了杨梅适种范围,另外商城县气候四季分明,湿润度不是很高,雨水量也不及南方,且年平均气温15.4℃,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2.0℃,极端最低气温-20℃,极端天气下可能会使杨梅树冻伤冻死。

9. 杨梅土壤的酸碱程度分析

杨梅酒(Yang Mei Wine)是一种由杨梅、白酒和冰糖按照一定比例制作而成的果酒,其口感独特,香味浓郁,口味香醇。 杨梅酒富含葡萄糖、果糖、柠檬酸、苹果酸及多种维生素,可以平衡酸碱,提高健康体质。此洒口感酸甜兼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