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居住区绿化植物配置有哪些原则?

来源:www.muyeseed.com   时间:2022-11-24 14:57   点击:129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居住区绿化植物配置有哪些原则?

居住区绿地是人们休息、游憩的重要场所,为了创造舒适、优美、卫生的绿化环境,应充分考虑树种的选择及其配置,才能达到绿化、净化、美化之效果。下面谈谈居住区绿化植物配置的一些原则。

1.适应绿地功能的要求,获得较好的生态效益。居住区的各类绿地有各自的功能要求,但主要功能是发挥生态效益,改善和保护居住区的生态环境。因此,绿地的植物配置应以绿为主,利用各种植物材料构成绿地结构,以达到净化空间、美化环境的目的。

2.乔灌木结合,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长相结合,乔灌与地被、草皮相结合,适当点缀些草花,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结构,既满足生态效益的要求,又能达到观赏的景观效果。

3.植物配置在统一基调的基础上,树种力求丰富,有变化,避免种类单调,配置形式雷同。树种选择和配置方式要适合不同绿地的要求。如在主次干道和街道以乔木为主,选用花灌木为陪衬;在道路交叉口,道路边要配置色彩鲜艳的花坛;在公共绿地的入口处和重点地方,种植体形优美、季节变化强的植物因庭院绿地中以草坪为基调,适当点缀些生长速度慢,树冠遮幅小,观赏价值高的低矮灌木。如千年红、珊瑚树、火棘等常绿灌木,这些花色艳丽、红果累累的花灌木,能起到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效果,更能显示出绿地的整体美。

4.植物配置要考虑种植的位置与建筑、地下管线等设施的距离,避免有碍植物的生长和管线的使用与维修。一般乔木需距建筑物5至8米。灌木距建筑物和地下管网1.5米。树丛的组合,从平面与立面构图,色彩,季相等方面要有变化,在高层建筑四周气流较强,不宜种植高大乔木。

植物配置的原则

(1)适应绿化的功能要求,适应所在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和自然植被分布特点,选择抗病虫害强、易养护管理的植物,体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地域特点。

(2)充分发挥植物的各种功能和观赏特点,合理配置,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生相结合,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生态结构,达到人工配置的植物群落自然和谐。

(3)植物品种的选择要在统一的基调上力求丰富多样。

(4)要注重种植位置的选择,以免影响室内的采光通风和其他设施的管理维护。

适用居住区种植的植物分为六类:乔木、灌木、藤本植物、草本植物、花卉及竹类。

具体还要看居住区所在地理位置,当地土壤条件,气候等很多因素的。

我是景观公司的,希望我的答案能使你满意o(∩_∩)o...

一般是以常绿的,生长适应性强的,还能让人一眼看着比较顺眼的植物为好。

居住区绿地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点缀园林,具有净化空气、降低噪音、调节温度、美化环境的作用;能有效地改善居住区的小气候,丰富人文生活,活跃住宅区的生活气氛;限制车辆通行,保护楼群内的市政设施,增加居民的安全感等功能。植物配置是营造居住区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是构成居住区绿化景观的主题。植物配置既要满足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又要考虑绿化景观效果和安全,使绿化与美化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生态优良、景观优美、环境优雅的人居乐园。所以,居住区绿地植物的合理配置显得尤为重要。

二、怎么做植物配置设计

没办法统一说,看设计的目的才可以。室内配方配置要考虑光照问题,摆花坛要根据花坛主题配置,园林布置更加复杂,要看业主的需求才可以。

根据植物的习性进行配置

三、中外古代园林水体的植物配置有什么特点?

给人以清澈、明净、近人、开怀感受的水体,是园林中重要的构景要素。古人有喻山为骨骼,水为血脉,建筑为眼睛,道路为经络,树木花草为毛发的说法。古今中外园林,都非常重视园林中水体的运用。

水体能使园林产生很多生动活泼的景观,形成开朗的空间和透景线。水体在园林中好似画面的空白,使得园林虚实相生,刚柔相济。我国古典园林自南到北,几乎无园不水。古往今来,园林水体与植物之间就有着密切的关系,“画无草木,山无生气;园无草木,水无生机。”可见,园林水体的植物配置是造景不可缺少的素材。

园林中的各种水体,无论它在园中是主景、配景,还是小景,无不借助植物来创造丰富多彩的水体景观。

水在中国早期的园林中早已被纳入,在青山绿水中也就少不了植物的配置。中国古代广为流传着“瑶池”的神话,据《穆天子传》中记载:“左带瑶池,右环翠水”以及“轩砌之下,植以白环之树,丹刚之林”,可以看出,在早期人们对园林水体的植物造景就有所重视了。秦汉时代,水在庭园中运用甚常。如汉武帝的上林苑中有八条大河贯穿于苑内辽阔的平原、丘陵之上,此外,还有天然的湖泊十处,人工开凿的湖泊也不少。从《三辅黄图》中得知,其中太液池岸边种植柳树之类的植物,池中种植荷花、菱、茭等水生植物,说明汉时已注重风景点上的植物配置了。濯龙苑和西园是东汉洛阳城市的大内御苑,关于水体的植物配置有这样的描写:“濯龙芳林,九谷八溪;芙蓉覆水,秋兰被涯。”西园内的水渠,周流澄澈,可行舟,渠中植南方进贡之莲花,其中夜舒昼卷,一茎生四叶,名“夜舒莲”。

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成了园林物质性建构的主体和中心,无论是皇家园林,还是私家园林,在园林内对水体的植物造景都很重视。

南朝宫苑中,尤以玄武湖著称,当时湖面辽阔,又继承了“一池三山”的园林布局,在拥有“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的湖中,盛栽荷莲,盛夏,红裳翠盖,一派山水胜地。健康的皇家著名园林华林园内在瀑布、泉边种植有竹子、柏树之类。这时候,那些身居庙堂的官僚士大夫们已不满足于一时的游山玩水,纷纷造园。西晋石崇的金谷园是当时著名的别墅型私家园林,其主题是以池沼花木为重点,风格趋向静雅。静水的最主要特点是安详明静,简洁平淌的水面又可做各种园林景物的底色,在水边配植一些青柳红花,便可达到较好的观赏效果。

隋唐时代,园林的发展进入了盛年期。水体作为构成园林的基本要素之一,越来越被重视了。唐代的皇家园林兴庆宫,宫中有龙沟,相传“兴庆池广五七余里,荷、菱、藻、芡弥望,岸旁古垂柳甚多。”在龙池南岸,有草数丛,叶紫而心殷,醉者摘草嗅之立醒,曰“醒醉草”。

唐代的私家园林极为兴盛。王维的辋川别墅,主要以山水风景之美为特色,从《辋川集》中可了解到在欹湖中植有荷花,岸边栽植成行的柳树,倒映入水,最是宛幻多姿。庐山草堂是诗人白居易的一小型别墅园。在草堂内有一方形水池,“环池多山竹野卉,池中生白莲、白鱼”,草堂之南面,“抵石涧,夹涧有古松、老杉,大仅十人围,高不知几百尺,松下多灌丛,茑萝、叶蔓骈织”,这是一处充分利用四旁自然景物,经过精心筹划使自然的山水树石变成具有诗情画意的园林。

从宋代到清雍正年间是中国古典园林成熟时期的前期,是风景式园林体系的内容和形式完全定型的时期。宋徽宗的“寿山艮岳”,是以筑山为主体的人工山水苑。瀑布、池、溪、山涧连接构成艮岳的水系,水系采用了聚与分的处理手法,使得水面忽而辽阔,忽而后溪旁陇,使溪流萦回,似断似续,宛若自然。宋代的私家园林随地区而别,风格亦不同,但一般都采用植物和园林建筑来丰富水景。如花园类的李氏仁丰园,它临水植柳,水中多植荷莲。宅园类的环溪是以溪湖水景取胜的,临水建亭、台、榭等园林建筑,配以松梅花木千株,品种盛多,并在花木丛中搭帐幕待其盛时赏之。山清水秀的西湖是当时有名的风景区。唐时就建有白堤,将此划为两部分,西曰“里湖”,东曰“外湖”,堤上有六桥,堤的两旁种桃柳芙蓉,景色甚是美丽。“湖山之景,四时无穷;虽有画工,莫能摹写”,著名的“西湖十景”就是在南宋时形成的。明代的西苑即元代太液池的旧址,明代时往南开凿了南海,扩大了太液池的水面,奠定了北、中、南三海的布局,三海水面辽阔,夹岸榆柳古槐,多为百年以上树龄,中海萍荇蒲藻,交青布绿。北海一带种植荷花,南海一带芦苇丛生,沙禽水鸟翔泳于山光水色间,形成了各有特色的水景,更能增添游兴,引人前往。

从清中叶到清末,是园林成熟的后期,园林的发展更趋于精致。承德避暑山庄是清代皇帝避暑和处理朝政的离宫别苑,丰富多彩的湖区是全园风景的主体。山庄充分利用了热河泉的有利条件,加之峡谷、溪流和山泉的自然景观,创造了山庄的湖山佳景。湖区巧妙地采用了安排洲岛、桥堤的分隔布局手法,形成了风采各异的水面,山庄除安排湖区佳景外,还利用桧云峡、梨树峪和松林峪的泉水、溪流、瀑布来创造以水景为题材的园林风景。在这些园林水体中再应用植物来创造景观,则更能出现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如松云峡植以茂密苍劲的松林,构成莽莽林海的自然景观。在湖泊堤岸广植垂柳,湖滨满布菱荷、蒲苇,形成了富有自然情趣的园林风景。再如北京颐和园内的昆明湖,在清代诸园中算最大的水面,在湖的西半部修筑西堤及“西堤六桥”,是直接摹仿杭州西湖的苏堤及“苏堤六桥”。其植物配置概括言之是:水边以柳树为主,水面多植荷花。颐和园中有些地方则以植物点出风景的特色。如知春亭小岛上栽植柳树和桃树,桃柳报春信,点出知春之意,谐趣园以垂柳、荷花特出春夏之景。

江南园林与北方宫苑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别。江南地区因自然条件优越,水源丰富,河湖池沼多,花木品种丰富,因而园林水体与植物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如苏州拙政园的主景区以大水池为中心,池中植有荷花,其中“荷风四面亭”内有“四壁荷花三面柳”的条幅,标明了此亭所处的环境。每当夏日荷风扑面,清香满亭。其水湾一角芦苇,野意盎然,更添风趣。几株无花果树伸向水面,使岸与水的交接模糊含蓄,水面显得幽深,好似有源而活,景色体现出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拙政园中部非常注意水面与山石花木建筑相互掩映,以构成富有江南水乡风貌的自然山水景色。又如苏州网师园中水池池岸略近方形但曲折有致,其上间植灌木和攀援植物,如云南黄馨、紫薇,并斜出松枝若干,表现了天然水景的一派野趣。江南园林一般都属私家园林,因此没有像北方园林中的大小池。池虽小,但还是采用了岛、桥等水体景观。如扬州个园中的水池并不大,但形状颇多。曲折变化,石矶、小岛、驳岸、曲桥穿插罗布,更显出水面层次之丰富,尤其是引水成小溪导入夏山腹内,水景与洞景结合起来,设计多有巧妙独到之处。

江南园林处理水体的植物造景一般是:园池旁配置少量体态富于变化之树,如柳树,它近水易于生长,姿态婀娜而偏于清丽,与水景的潋滟配合,最能体现江南水乡的妩媚多姿。高处常植迎春、探春、络石等,再上者便为萱草、玉簪花、六月雪、秋海棠之类,错落有致。池岸路边则较稀疏,不遮水面视线。水面常见些荷花、浮萍、菱等,丰富了水面空间层次,并控制其生长,不使其蔓衍于水面,影响倒影效果;睡莲的花叶较小,超出水面不高,最常见于小池。而水藻仅配合鱼类,偶而点缀少许。

外国古典园林与中国古典园林在处理水体及植物配置上是不同的。

西蒙兹(JSimonds)说:“水是园林中最富有吸引力的景物”。瑞典造园学家欧西润(OSiren)说:“水从来就是园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中国园林中水的范围更大,所占的地点更为突出”。

在国外《圣经》里所记载的“伊甸园”,园内流水潺潺,遍植奇花异树,景色十分绮丽。

古埃及,在古城底比斯贵族墓葬中出土了一幅庭园壁画,庭园呈方形,园中央是一矩形水池,池旁建有凉亭,环绕水池种植着埃及榕、枣椰子、棕榈、无花果、葡萄、石榴等,在水池中还种有莲花之类的水生植物,并饲养水禽和鱼。

古希腊,在贵族的府邸中,设有环饶着柱廊的中庭,庭中有喷泉、雕塑、瓶饰等,并栽培蔷薇、罂粟、百合、风仙子、水仙以及芳香类植物,形成华丽的内院式庭园。

古罗马,住宅庭园中央有采光的天井,天井的地面位置筑有长方形水池,可贮存雨水,也可作洗浴用。在古园林中,多半是用规则型水池,池中有雕像,大理石桌及喷泉来丰富水景。

古意大利,水是园林中不可缺少的要素,是园林中活的灵魂,有出自岩隙的清泉,有湍急奔泻的溪流,有飞珠溅玉的瀑布,还有链式瀑布和台阶瀑布以及各式各样的喷泉,但在众多水体旁,是很少配有植物的,一般是用独特的动水构成美丽景观,与中国古典园林的理水完全不同。

外国园林从古至今,处处都呈现出平面的、立体的几何形,追求的是一种规则型园林,水池的形状也往往是规则的。如法国孚勒维贡府邸花园内的“王冠喷水池”,呈品字形布局。而中国园林是“一种绘画,让自然事物保持自然形状,力图摹仿大自然”,说明中国园林追求的是自然美。园林内开凿的各种水体也都是自然界的河、湖、溪、涧、泉、瀑等的艺术概括,人工理水务必做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哪怕再小的水面亦必曲折有致,并利用山石点缀岸矶,有的还故意做出一湾港汊、水口以显示源流脉脉,疏水若为无尽。稍大一些的水面,则必堆筑岛,架设桥梁。在有限的空间内尽量写仿天然水景的全貌,这就是“一勺则江湖万里”之立意。园林中的自然美离不开水,园林没有水体做点缀便觉索然,大有“无水不成园”之势。同样做为园林另一重要因素的植物对园林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园林水体中除了用水面架桥、水中筑岛、水上泛舟来丰富水景外,常运用植物材料的形态、色彩与风韵之美进行造景,则能创造出更丰富多彩的水体景观,给人们以美的享受和情操的陶冶。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