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植物的生活型分几类?

来源:www.muyeseed.com   时间:2022-11-25 16:05   点击:292  编辑:admin   手机版

植物的生活型分几类?

植物生活型(plant life form)指具有相似形态结构特征的植物群,如乔木生活型、草本生活型等,是不同分类学单位间对各种环境的趋同适应现象。生活型很少与分类学上的种或属相符合。不同分类学单位组成的植物可属于同一生活型。植物学家根据需要建立了多种生活型分类系统,其中最著名的是丹麦植物生态学家饶基耶尔于1907年按越冬休眠芽位置与适应特性,将高等植物分成高位芽植物、地上芽植物、地面芽植物、地下芽植物、一年生植物等五大生活型类群。

5个亚型是:

①大高位芽植物(MG)(植物体超过30米以上的大乔木)、中高位芽植物(MS)(高8~30米的中乔木)、小高位芽植物(M)(高2~8米的小乔木和灌木)、矮高位芽植物(N)(高2米以下的灌木及小灌木)、攀援植物(S)(没有高度限制,在温暖潮湿地区占优势);

②地上芽植物(Ch)。草本或木本植物,芽紧贴地面,冬季被雪覆盖保护,包括北极地区和高山寒冷气候下的植物,温带也有分布;③地面芽植物(HK)。芽的一半埋在土层顶部或腐殖质层中,地上部分冬季全部死亡。温带多年生草本大多属此类;④隐芽植物(K)。芽完全埋在土中或水中,以适应寒冷或干旱的气候,冬季地上部分和一部分地下部分死亡。如球茎、块茎、根茎植物;⑤一年生植物(T)。

直到21世纪初,人类已知的昆虫有100余万种,但仍有许多种类尚待发现。昆虫在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对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影响 。最常见的有蝗虫、蝴蝶、蜜蜂、蜻蜓、苍蝇、草蜢、蟑螂等。

昆虫不但种类多,而且同种的个体数量也十分惊人。昆虫的分布面之广,没有其他纲的动物可以与之相比,几乎遍及整个地球。分有不同的种类。多数昆虫可以做标本,是人类可以利用的良好生物资源。

扩展资料

昆虫的生长繁殖

坚硬的外骨骼使昆虫的生长受限。昆虫要突破这个生长限制,只能通过蜕皮这一方式。这一过程其实就是昆虫将旧的外壳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新的更大的外壳。昆虫的一生大概要蜕皮5到15次,其次数因虫种而异,但都是确定的。褪皮后,旧外壳被遗弃。

植物生活型的各种分类系统

(1)布丰的分类

1742年,法国博物学家布丰(Buffon)依据植物生活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等生态特征,将植物划分成3种类型:潮湿热带型和亚热带型、干草原型和北极-高山型。

(2)洪堡德的分类

1808年,德国自然科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德(A.Von Humboldt)依据植物的形态外貌特征,将生活型划分为19个类型:棕榈型、芭蕉型、蕨型、兰型、禾草型、百合型、仙人掌型、芦荟型、番石榴型、野牡丹型、石柑子型、锦葵-木棉型、柳型、含羞草型、月桂型、石南型、松柏型、木麻黄型和藤本型。

(3)瓦尔明的分类

1895年,丹麦植物学家尤金纽斯・瓦尔明(Eugenius Warming)以植物吸收营养的方式为主,以居住地环境与生长方式为辅,将生活型分为五级:

第一级:划分为2类:异养植物和自养植物。

第二级:划分为4类:共生与寄生异养植物、腐生异养植物、水生自养植物和陆生自养植物。

第三级:第二级中的水生自养植物又分为:不固着的和固着的;陆生自养植物又分为藤本植物和直立植物。 其余均不分第三级。

第四级:第三级中的直立植物又分为附生植物和由土壤中吸收水分的植物。其余均不分第四级。

第五级:由土壤中吸收水分的植物又分为:干生植物、盐生植物和中生植物。其余均不分第五级。

根据植物在不利的生长季节中,其复苏芽离地面的高度及受到保护的程度和方式,高等植物分为5类生活型:①高位芽植物;乔木及一些灌木都属于此类;②地上芽植物;是指冬季或旱季的抗性芽离地表30厘米以内的植物:③地面芽植物;地榆,草莓等④地下芽植物;有根茎类、块根类,鳞茎类等及水生植物。比如土豆;莲藕;⑤一年生植物。 水稻,玉米之类要年年播种的。

南方春季可以种哪些植物(花、草、果实类、菜等)

在几百年前,人们认为植物之所以在春天生长,是由外界环境所决定的,一旦气候变冷时植物便进入休眠阶段,当春回日暖后自然而然地开始了新的生长。但随着植物生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们发现,导致植物春天生长并不仅仅是温度一个因素,还有其他重要因素。近代的许多学者们认为,除了外界环境的条件变化之外,更主要的也许是由于植物本身的遗传特性所引起的,但这究竟怎样加以解释呢?

长期以来,许多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使原先模糊不清的问题渐趋明朗。美国植物生理学家利奥波德和澳大利亚植物生理学家克里德曼,在他们的专著《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一书中这样阐述:秋末时温带植物由于日照时间缩短,使多年生植物体内产生高浓度的脱落酸,以抑制DNA合成RNA,从而诱导形成休眠芽。导致植物摆脱休眠状态的关键因素是长日照和低温的影响。因为长日照会刺激休民芽中的叶原基,使植物体内的脱落酸水平下降,赤霉素含量增加。在赤霉素的刺激作用下,一些能打破休眠以及萌发所必需的酶开始合成,而且合成RNA的禁箍也慢慢得到解除,从而促使了蛋白质的合成;在另一方面,低温作用会使植物的休眠芽或种子细胞的原生质的水合度增大,使其胶体状态发生改变,从而使所含的水解酶和氧化还原酶进入活动状态,促使有机物的转化和呼吸作用增强,从而导致植物具备了萌发的内部条件。当环境的温度、水分、光照条件一旦符合生长需要,植物就会立即生长。而植物打破休眠所需的日照和低温条件与自然季节恰好一致,这也许是植物在进化过程中,对相对稳定的季节变化所形成的一种主动适应性。

种马蹄笋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