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槐树蚜虫如何防治?

来源:www.muyeseed.com   时间:2022-10-05 02:00   点击:288  编辑:诸巧   手机版

一、槐树蚜虫如何防治?

在秋冬季节喷石硫合剂,消灭越冬卵。

蚜虫发生量大时,可选用喷0%吡虫啉1000倍液、20%丁硫克百威1500倍液、40%氧化乐果倍液、30%乙酰甲胺磷500倍液、25%噻虫嗪(或阿克泰)水分散粒剂5000倍液、70%吡虫啉(高巧)水分散粒剂15000倍液轮换喷雾,连喷3次,间隔时间10-15天。

在蚜虫发生初期或越冬卵大量孵化后卷叶前,用药棉蘸吸40%氧化乐果乳剂8至10倍液,绕树干一圈,外用塑料布包裹绑扎防治。

二、国槐八月份落叶是咋回事?

第一,干旱,由于长时间没下雨或未浇灌造成植株在生长过程中严重缺水而导致出现落叶现象。

第二,太密,在定植或培育时所种植的苗木间距太小,没有预留足够的生长空间枝叶密不透风导致生长不良而落叶。

第三,受涝,由于浇灌次数太多或雨水太勤而导致种植受涝出现叶片发黄最终导致落叶,如长时间未将水排出严重则会导致植株出现死亡现象。

第四,生病虫害,国槐在生长过程中容易染发病虫害现象,枯叶病和虫害可在短短几天内将国槐的叶片全部受染,造成植株生长不良。

第五,缺肥。

三、刚栽的国槐,树皮开始烂了是怎么回事?

这是干腐病,发作的话,没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这种病主要以预防为主。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这种病害,你可以参考一下。

一、【分布及危害】 国槐树腐烂病也称国槐树溃疡病。在河北、河南、江苏、陕西等省均有发生。除国槐树外,龙爪槐也受害。主要为害槐树的幼苗和幼树的绿色主茎及大树的1~2年生枝。严重时能引起幼苗和幼树枯死及大树枯枝。

二、【症状】 国槐树腐烂病有两种症状类型,分别由不同病原菌所致。

由小穴壳菌属(Dothiorella)真菌引起的腐烂病的病斑初呈黄褐色,呈近圆形,后渐扩大呈椭圆形,病斑边缘呈紫红色或紫黑色,病斑可长达20cm以上,并可环割树干。后期病部形成许多小黑点,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病部后期逐渐干枯下陷或开裂,成溃疡状,但病斑周围很少产生愈伤组织,故次年仍有复发现象。

由镰刀菌属(Fusarium)真菌引起的病斑初期呈浅黄褐色、近圆形、渐发展为梭形,长径1~2cm左右。较大的病斑中央稍下陷,软腐,有酒糟味,呈典型的湿腐状。病斑可环割主干而使上部枝枯死,后期在病斑中央出现桔红色分生孢子堆。如病斑未环割树干,则病部当年能愈合,且以后一般无复发现象。个别病斑由于当年愈合不好,则第二年可由老病斑处向四周继续扩散。

三、【病原】 病原之一为聚生小穴壳菌,该菌的子座组织暗褐色,埋生于寄主皮层组织中。分生孢子器近圆形、椭圆形,具孔口,可数个聚生在一起。分生孢子器直径为166~360μm。分生孢子纺锤形,无色,14~19.4μm×4.2~6μm。该菌的有性型为茶蔗子葡萄座腔菌子座埋生于寄主表皮下、后突破外露、黑色、炭质,近圆形或扁圆形,一至数个子囊壳聚生于其内。子囊壳扁圆形或洋梨形、暗黑色,具乳头状孔口,180~260μm×210~250μm。子囊大小为100~120μm×17.6~19.8μm,呈棍棒状。子囊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19.2~22.3μm×6.1~8.0μm。

另一病原为三隔镰孢菌,该菌在PDA培养基上产生桃红色到紫红色色素。大型孢子镰刀形2~5个分隔,多数为3个分隔,无色,25~36μm×3~5μm。老熟孢子中部细胞常形成原垣孢子。小型孢子为长卵圆形,单生,无色,7~12μm×3.5~5.3μm。

四、【发病规律】 镰刀菌型腐烂病约在3月初开始发生,3月中旬至4月末为发病盛期,5~6月产生孢子座。但在自然情况下并未发现有新侵染发生,至6~7月病斑一般停止发展,并形成愈伤组织。小穴壳菌型腐烂病发病稍晚,在子实体出现后当年虽不再扩展,但次年仍能继续发展。病菌具有潜伏侵染现象。病菌可以从断枝、残桩、修剪伤口、虫伤、死芽、皮孔、叶痕等处侵入。从叶痕、皮孔、健树皮分离表明,病菌在叶痕中占比例最多,其次是皮孔。解剖观察可见粗短菌丝在皮孔,叶痕和健皮较浅的皮层组织细胞间潜伏。当树皮膨胀度小于85%时,枝条上的溃疡病斑急剧增多。60%时达最多,如再失水则枝条枯死。病害的潜育期约一个月。

五、【防治措施】 加强管理是控制该病的基本措施。对于浮尘子等为害严重的地区应及时治虫,以防形成大量虫伤。注意灌水,保持树皮含水量以增强抗性。及时剪除病枯枝,并用千分之一升汞液或多菌灵等其它药剂保护伤口。用25%瑞多霉300倍液加适量泥土后敷于病部,或用40%乙磷铝250倍液喷涂枝干均有明显防效。其它如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等也有效。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