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请教制作竹子盆景方法

来源:www.muyeseed.com   时间:2022-09-30 09:28   点击:177  编辑:郝力   手机版

制作竹子盆景方法如下:

1、竹类盆景的苗通常用于无性繁殖取得,如分株和埋鞭等。

2、造型

(1)上盆

一般于春季2――3月份开始上盆。先在盆底垫一层粗砂, 利于排水。再选择肥沃、透气、排水性好、营养丰富的砂质壤土作盆土。竹子茎干挺秀,四季常青,多用来表现群体美,因此应选择长方形、椭圆形的紫砂盆或釉陶盆作景盆。

(2)造型

竹子盆景多表现竹林的群休美,枝条主干疏密相间,以显示竹子的萧疏和秀雅。因此在配置上应做到高低参差,疏密得当。竹类盆景适宜点缀玲珑的山石,体现竹石相配的野趣,还要与松树和梅花配。竹类盆景的高度 ,可用修剪法控制,也可通过控制浇水使其矮化。

3、养护

(1)浇水

竹类盆景特喜水,因此在生长季要勤浇水或向叶面喷水,以免叶片干枯。夏季要注意将盆景移到遮荫处。

(2)施肥

竹类盆景若缺肥,会生长不良。因此,生产季要注意施肥,一般每月施一次薄肥。

(3)修剪

竹子的萌蘖较强,如不修剪则影响美观。因此应及时修剪。

(4)翻盆

每2――3年翻盆一次。于春季进行。

(5)病虫害防治

养护的过程中,要注意竹类盆景的通风透光,以免发生病虫害。常见的害虫有竹螟、介壳虫和蚜虫等,可用80%的敌敌畏1000倍液喷杀。竹类的常见病害为竹子丛枝病,目前尚无有效的防治方法。

适合制作盆景的竹类甚多,丛生性竹类有:凤尾竹、米竹、佛肚竹、表皮竹、小琴丝竹等,系小型竹子,用来制作盆景,要多疏枝。而散生性竹类,都是大型竹子,如刚竹、淡竹、水竹、斑竹等,用来制作盆景,要进行人工矮化处理。其方法为:

当竹笋长到10厘米左右时,用清洁的镊子,小心慎重地把笋箨从箨环上剥去。不要在中午气温高时剥,要掌握生长旺盛时多剥,早期、晚期少剥,弱的竹笋慢点剥,竹笋在晚上生长快,要及时剥,一次只剥1~2张箨叶等原则。当竹笋生长出10厘米左右时,减少浇水,抑制长高,使竹笋及早发出枝叶,从而达到矮化的目的。

竹类盆景的栽培,一般在3~4月间的阴天,在竹林中,选择鞭较浅,发育又好的1~2年生竹子,作为种苗。在挖掘时,要从竹干与老干基的连接外截断,连同竹笋芽一起挖出,并注意少伤根毛,多带泥土。栽前要进行修剪,如系散生类大型竹子,可将竹干齐土剪去,保留笋芽;而丛生类的小型竹子,则要多疏枝,并适当去叶,以利成活。盆土用腐烂的竹叶土加等量粗砂为好,也可用酸性腐殖土配粗砂栽植。栽不宜深,可先栽于泥盆中,栽后置于阴处和保持环境湿润,并常喷叶水,就会成活。当笋芽生长秆后,再移于浅的盆中定植。定植前要根据竹株多少、大小、姿态和不同的布局来进行修剪。在布局上,务必主次分明,高低相宜,疏密得当,切忌均一。配石常用峰状的石笋石,象征雨后春笋。也可用玲珑剔透的太湖石。最后布青苔放摆件,一盆可观的竹类盆景,就制作成功了。

竹类盆景宜置于温暖、湿润、背风、透光之处,夏季不可暴晒,冬季丛生性竹类不耐寒,要入室内越冬。而散生性竹类耐寒可在室外越冬。竹类盆景在水肥上,如养护不当,都会引起盆竹的变态和生长不良。竹类虽喜湿润土壤,但不能渍水。春夏新竹生长旺盛期适当减少浇水,可使竹干矮化。每年5~8月,施2~3次稀薄的腐熟豆饼肥水,并注意夏季炎热天气的养护,就能经常保持竹叶的新鲜翠绿。每隔2~3年于3~4月间换盆1次,除去部分旧根和宿土,培上新土。

竹类萌发和生根较快,平时要注意修剪,才能保持姿态优美。每年6~7月间,当新竹生长完成,再行更新与造型修剪。以后再出新笋,要立即除去,免耗养料,而影响母竹长势。只要平时稍加细心养护,一盆竹景可供长期观赏。

竹子盆景

竹子盆景是以竹、树、石等为物化手段,通过艺术处理和精心培育,集中典型地再现大自然风姿神采的一种艺术品。

在我国竹子分布区域很广。有南国的丛丛翠竹、江南的片片竹林与竹楼,还有莫干山的竹海、西湖云栖的竹径、成都望江公园的竹景,更有首都北京的紫竹林、洞庭湖畔的湘妃竹、桃花源内的楠竹景。 天天苗木网 | 苗木求购

从元代始,文人画的阵地逐渐扩大,成为中国画坛的主流,并以墨竹来象征文人的独有气节。最早画墨竹者为五代后唐的李夫人,以后有墨竹大师文同、苏轼、郑燮等人。

秀丽的竹林风光,丰富的竹画笔诗,为竹子盆景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早在宋代诸多名人的画册中,已常有松、柏、梅、竹等的盆栽出现。我国传统的盆景技艺,素以“岁寒三友”松、竹、梅作为艺术盆景的典型,它始于宋代,广泛流传于明初清代;除“岁寒三友”盆景外,竹子、竹石和竹兰等盆景也生机勃勃。北京故宫博物院内珍藏着一件翡翠制成的竹石盆景,是乾隆皇帝弘历的八旬万寿节中,群臣贡献的珍宝。□少京

竹子盆景矮化技巧

精选品种:盆栽竹子应以杆形奇特细且矮,叶子狭小、生长缓慢的小竹类为宜,如大佛肚竹、罗汉竹、四方竹、观音竹、紫竹、斑竹、米竹、金刚竹等。

浅盆适栽:竹子喜酸性、微酸性或中性土壤。北方土壤碱性强可加入0.2%的硫酸液铁。盆土选用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盆竹移植时,先置于普通泥盆中,经过30到40天的缓苗期,成活后再移植到浅盆中,填土不要太多,盆土过多,其根系生长速度过快,难以控制竹子的高度。

留好新笋:盆竹发笋期一般在4至9月,其中,7至8月为盛期初期和盛期,此时发笋量多,节间短而粗壮,成竹质量好,应尽量选留。

适时控水:竹子喜湿润,怕积水。装盆后第一次水要浇透,以后保持盆土湿润,“干透浇透”。在新笋出土和旺盛生长期,适当控制浇水,保持盆土偏干,多晒太阳,控制其顶端生长,使其矮壮。浇水宜在上午9时以前,下午4时以后进行,炎热的夏季应每天向叶面喷水2 到3次,以免叶尖枯焦,阴雨天切忌雨淋和积水,防止根系腐烂。

追肥宜少:竹子喜肥,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如堆肥、圈肥、绿肥。但盆栽竹子追肥应尽量减少,且只能够使用薄肥,在春、夏季水施0.5%的尿素和1%的复合肥。为促使盆竹生长健壮,在生长后期适当追施磷钾肥。

适当剥笋:新笋出土后7至10天后,高约10厘米时,可根据生长情况,每隔1天由下而上剥除1到2张笋壳,使其提前成熟,抑制生长量,促其矮化。

合理整形:盆栽竹子宜矮而集中,笋数也常取单数,每盆栽植3、 5、7笋,对那些节长、位置不当、生长过密过弱的笋竹要及时剪除。待留好的笋竹达到构图所需要的理想高度时,则应去其顶梢,促使发出侧枝,侧枝达到一定高度也要除去梢尖。

可以。用长方形或椭圆形的盆景盆,把竹子导出盆来,用同样的土栽到新盆里,位置离一边约三分之一,另一边三分之二(黄金分割),以便为以后生长留出空间。表面可以根据你的爱好,铺一层白色小石子,也可以在另一边的宽敞处立一块细长的石头遥相呼应。养护你自己会了,就不多说了。

要看你是什么竹子~想在盆里表达怎样的意境~才好正确准确的细细回答。 赶紧联系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