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梅花有药用价值吗?

来源:www.muyeseed.com   时间:2022-09-16 05:37   点击:155  编辑:终茂   手机版

梅花是传统的中药材,较是乌梅的药用最广。乌梅入药已有1000多年历史。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梅,味酸、温、平、涩、无毒,有除烦闷、安心神和明目益气的作用。在临床上,梅常与罂粟壳、半夏、杏仁等一起配伍,用以治疗久咳不愈。乌梅还有安胃、驱蛔虫作用,主要是取其酸味。祖国医学认为,蛔虫见酸则静,见辣则伏,遇苦则下。所以中医一直把梅当作驱蛔要药。近年来,药理研究进一步证明了乌梅的利胆作用。它能使胆囊收缩,促进胆汁排泄,从而起到胆道排虫效果。乌梅与豆蔻、珂子肉、人参和木香等一起制成丸剂,名“固肠丸”,专门用于治疗久痢滑泄。乌梅与麦冬一起使用,有生津止渴、清热滋阴作用,可用于消渴症。近年来,人们还用其制成乌梅软膏,用以治疗鸡眼、胼胝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乌梅制剂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白喉杆菌、肺炎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同时还具有抗过敏作用。此外,乌梅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临床报告证明,乌梅对治疗细菌性痢疾、钩虫、蛔虫、绦虫病等都有显著的疗效。

除乌梅外,梅根还可以治风痹、胆囊炎等疾病。梅叶可治月经过多、霍乱等病。梅核可清暑,明目,除烦。梅的花蕾有开胃散郁、生津安神作用。把梅树根研成粉末,可用以治疗黄疸。用白梅花瓣,敷贴在嘴唇生疮部位,可治开裂出血。《本草纲目》中还有白梅“和药点痣,蚀恶肉刺在肉中者,嚼傅之即出”的记载。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