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谁知道山鸡怎么养?

来源:www.muyeseed.com   时间:2023-01-15 10:28   点击:211  编辑:admin   手机版

山鸡就是野鸡,前几天还看到个老伯伯拿着两筐种鸡蛋,卖的话将近3块钱一个。

自然状态下,由雌雉鸡孵蛋,雏雉鸡出生后,由雌雉鸡带领初生的雏雉鸡活动。待雏雉鸡长大后,又重新组成群体,到处觅食,形成觅食群。群体可大可小,因此,人工养殖的雉鸡,可以适合大群饲养环境,但密度过大时,妨碍采食,常发生互啄现象。

食量小,食性杂 雉鸡胃囊较小,容纳的食物也少,喜欢吃一点就走,转一圈回来再吃。雉鸡是杂食鸟,喜欢各种昆虫、小型两栖动物、谷类、豆类、草籽、绿叶嫩枝等。人工养殖的雉鸡,以植物性饲料为主,配以鱼粉等动物性饲料。据观察,家养雉鸡上午比下午采食多,早晨天刚亮和下午5―6时,是全天2次采食高峰;夜间不吃食,喜欢安静环境。

1.种雉鸡的选择 建立优良的种雉鸡群,其前提条件是必须按照育种目标的要求,选择符合要求的雌雄雉鸡组成种雉鸡群,经过严格的选择加上科学合理完善的饲养管理,使雌雄种雉鸡达到良好的繁殖性能,使其优良的遗传潜力得以充分的表现。 (1)根据体型外貌特征和生理特征选择 所选择的种雉鸡必须具备本品种的明显特征,发育良好,体质健壮。雌雉鸡:体型大,结构匀称,发育良好,活泼好动,觅食力强,头宽深适中,颈长而细,眼大灵活,喙短而弯曲,胸宽深而丰满,背宽、平、长,羽毛紧贴身体,有光泽,羽毛符合品种特征,尾发达,静止站立时尾不着地,羽毛紧贴身体有光泽,羽色符合品种特征。肛门清洁,松弛而湿润,腹部容积大,两耻骨间和胸骨末端与耻骨之间的距离均较宽,产蛋量高,产肉性能好。 雄雉鸡:身体各部匀称,发育良好,脸鲜红色,耳羽簇发达直立,胸部宽深,背宽而直,颈粗,羽毛华丽,而符合本品种特征。雄性特征明显,性欲旺盛,两脚距离宽,站立稳健有力,突出的生长速度和产肉性能。 (2)根据记录成绩选择 主要指标为早期生长速度、体重、胸宽、趾长、趾粗及屠宰率。肉用雉鸡要求早期生长速度越快越好,饲养期短,资金设备周转快,饲料报酬高,经济效益大。肉用雉鸡体重越大,产肉越多,屠宰率也愈高,胸宽,趾长、趾粗的雉鸡体型较大。肉用雉鸡的肌肉品质也很重要,应具备鲜、香、嫩等特点。肉品质与生长速度呈负相关,生长速度越快的雉鸡,相对而言,肉质风味略差。除考虑以上各项指标外,还应选择有关繁殖力指标:产蛋量、蛋重、受精率、孵化率、育雏率、育成率等。 2.种雉鸡的配种技术 (1)放配年龄和种雉鸡利用年限 适宜的配种合群时间:经产雌雉鸡群在4月中旬,初产雌雉鸡群在4月末放入种雄雉鸡,但我国疆域辽阔,南北方各地区雉鸡进入繁殖期的时间早晚相差达1个月。雉鸡进入配种合群时间也不同,所以应在正式合群前,试放一两只雄雉鸡到雌雉鸡群中,观察雌雉鸡是否进入繁殖期。也可根据雌雉鸡的呜叫、红脸或做巢行为来掌握合群时间。据经验,配对合群时间应在雌雉鸡比较乐意接受配种前5―10天为好,如果合群过早,雌雉鸡没有发情,而雄雉鸡则有求偶行为,雄雉鸡强烈追抓雌雉鸡,造成雌雉鸡惧怕心理,以后即使发情,也不愿意接受配种,使种蛋受精率降低。合群过晚,则因雄雉鸡间领主地位没有确立而产生激烈争斗,过多消耗体力,精液质量和受精率受到影响,同时,雌雉鸡群也因惊吓不安而影响产蛋率。 成年种雉鸡达到性成熟后即可用来配种,雉鸡用于配种年龄:驯养代数少的雉鸡一般为10月龄,美国七彩雉鸡为5―6月龄。 生产中一般留1年龄的雉鸡作种用于交配、繁殖。繁殖期一过即淘汰。但生产性能特别优秀的个体或群体,雄雉鸡可留用2年,雌雉鸡留用2―3年。美国七彩雉鸡一般利用2个产蛋期。(2)雌雄配比要合适 雉鸡的雌雄配比对种蛋受精率的影响很大。如果雄雉鸡比例高,不仅浪费饲料,踩坏雌雉鸡,而且会因争偶斗架而影响雉鸡群安宁,雄雉鸡伤亡较多,影响配种效果,如比例过低,发情的雌雉鸡容易被漏配,也会影响受精率。雉鸡的雌雄配比一般为6―8:1,可达最佳受精效果。在开始合群时,以4―5:1放入雄雉鸡,配种过程中随时挑出淘汰争斗伤亡和无配种能力的雄雉鸡,而不再补充种雄雉鸡,维持整个繁殖期雌雄比例在6―7:1。尽量保持种雄雉鸡的种群顺序的稳定性,减少调群造成斗架伤亡。(3)保护“王子雉”,设置屏障 雌雄雉鸡合群后,雄雉鸡间发生强烈的争偶斗架,此过程称为拔王过程,经过几天的争斗,产生了获胜者“王子雉”。一旦确立了“王子雉”后,雉鸡群就安定下来,“王子雉”多为发育好,体型大的雄雉鸡。为了提高受精率,要注意保护“王子雉”,树立“王子雉”的优势,以控制群中其他雄雉鸡之间的争斗,减少伤亡。保护“王子雉”不要随意往雉群中加入新的雄雉鸡,以免破坏已建立起来的顺序,引起新的拔王争斗。同时也不要轻易捉走“王子雉”。为避免“王子雉”控制其他雄雉鸡之间的配种而影响受精率,可以在配种运动场设置屏风或隔板,遮挡“王子雉”的视线,使其他雄雉鸡均有与雌雉鸡交尾的机会,增加种蛋受精率;同时,“王子雉”追赶时,其他雄雉鸡有躲藏的余地,减少种雄雉鸡的伤亡。最简便的方法是用大张的石棉瓦横立在圈舍中,每100平方米3―4张即可。(4)防暑降温 每年6月下旬以后,天气开始炎热,雉鸡性活动下降,交尾次数减少,种蛋受精率下降,此时,应采用遮荫,地面喷水降温措施,增加饲料中维生素C的含量及添加一些抗热应激药物,以提高种蛋受精率。 3.配种方法 (1)大群配种 在较大数量的雌雉鸡中按1:5的比例放入雄雉鸡,任其自由交配,每群雌雉鸡在100只左右为宜。繁殖期间,发现因斗殴伤亡或无配种能力的雄雉鸡随时挑出,不再补充新的雄雉鸡。目前,生产场基本都采用这种方法,其管理简便,节省人力,受精率及孵化率较高,缺点是这种配种方法系谱不清,时间长了易造成近亲繁殖,种质退化,应定期进行血液更新。(2)小群配种 就是以1只雄雉鸡与6―8只雌雉鸡组成“婚配群”,放养在单独的小间或饲养笼内,雌、雄雉鸡均带有脚号,这种方法常用于家系繁殖制种,管理上比较繁琐,但可以通过家系繁殖,较好地观察雉鸡的生产性能。育种工作中经常应用此法。(3)人工授精 可以充分利用优良种雄雉鸡,对提高和改良品种作用很大,据报道,雉鸡人工授精,受精率可达85%以上。

[编辑本段]人工孵化技术

1.种蛋的选择 雉鸡种蛋的颜色有橄榄色、暗褐色、浅褐色、灰色和蓝色。蛋壳厚度0.25―0.28毫米,纵径平均4.37厘米,横径平均3.43厘米,蛋形指数1.27左右。平均蛋重:地产雉鸡25―30克,美国七彩雉鸡29―32克。入孵的种蛋必须大小适中,蛋形正常,蛋壳颜色符合本品种标准,蛋重一般以26―30克为宜,小于23克,大于31克,都不适合种用。雉鸡种蛋的其他选择方法与家鸡相同。 2.雉鸡种蛋孵化时间 雉鸡的孵化期为23―24天,在孵化正常时,22天末开始啄壳,个别的开始出壳,23天半全部出壳,24天末清扫出雏器。3.雉鸡孵化温、湿度 雉鸡孵化温、湿度要求既不同于家鸡,也不同于其他珍禽,温度采取变温孵化法,湿度掌握前高一中低一后高的原则,见表2―1。4.凉蛋 从人孵后的第七天开始凉蛋,如夏季温度较高时,每天要凉蛋1―2次,每次10分钟左右。5.孵化效果的检查与分析 人工饲养的雉鸡种蛋孵化,头照无精蛋不超过5%―6%,死胚蛋为2%―3%,如果死胚率过高,多数是由于种蛋保管不好,孵化温度过高或过低,翻蛋不足。无精蛋过多,则是因为种雉鸡雌雄比例不当,种雉鸡患病,雄雉鸡雄性不强或没有射精能力等原因。二照时,死胚蛋不应超过2%―3%,死胚蛋过多往往是种雉鸡饲养不良,胚胎营养不足及孵化温度不适合,通风不良所致,孵化后期移盘后死胚率为6%―7%,如超过此值,有可能是中后期孵化条件不好,主要表现为啄壳不出的死胚蛋较多。雉鸡的营养需要 由于雉鸡的不同生产目的,不同的生长发育期及繁殖期对营养需要有不同的要求。

养好肉仔鸡的基本条件

温度

温度是肉仔鸡正常生长发育的首要条件.育雏给温的原则是:前期高,后期低;弱雏高,强雏低;小群高,大群低;阴雨天高,晴天低;夜间高,白天低.温度的变化,就根据日龄增长与气温情况逐步平稳进行,绝不可忽高忽低变化无常.开始温度较高,不能与孵化出雏的温度相差太大,否则雏鸡不适应,团缩打堆不愿活动,更不会采食,无法正常生长.一般1~2日龄育雏温度(鸡背高度或网上5厘米高度)为34~35℃,舍内温度27~29℃.以后每周降低3℃,到时第5周温度降至21℃左右,以后即保持这个温度.在降温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均衡降温,另外还要考虑天气情况,降温速度太慢不利于羽毛生长;降温速度太快雏鸡不适应,生长速度降低,死亡增加.

育雏温度是否适宜,主要看鸡群的行为表现,不能单凭温度测量,主要根据雏鸡的行为表现加以适当调整,做到看雏施温.

温度适宜时,雏鸡活泼好动,精神旺盛,叫声轻快,羽毛夹带光滑,食欲良好,饮水适度,粪便多呈条状,饱食后休息时,在地面(网上)颁布均匀,关颈伸直熟睡,无奇异状态或不安的叫声,鸡舍安静.

温度低时,雏鸡行动缓慢,集中在热源周围或挤于一角,并发出”叽叽”叫声,生长缓慢、大小不均.严重者发生感冒或下痢致死。

温度高时,雏鸡远离热源,精神不振,趴于地面,两翅展开,张口喘息。大量饮水,食欲减退,高温会导致热射病致雏鸡大批死亡。

湿度

雏鸡对湿度的要求不象温度那样严格,适应范围较大。湿度控制原则是:前高后低。一般前10天的相对湿度应保持60~70%,后期50~60%。如果前期过于干燥易引起脱水,羽毛生长不良、影响采食且空气中尘土飞扬,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因此应在热源外放置水盆、挂湿物或往墙上喷水等以提高温度。后期由于日龄增长,采食量、饮水量、呼吸量和排泄量的增加,容易造成湿度过大的现象,因而应以防潮为主。要定期打开门窗、排气口,开动风机排出湿气。严格管理舍内用水,垫料平养要经常更换水槽周边的垫料,使其充分吸收水分,防止病原菌和寄出生虫的繁殖。

同时掌握好湿度与温度的关系。防止低温高湿、高温高湿以及高温低湿带来的危害。低温高湿,鸡舍内又潮又冷,雏鸡容易发生感冒和胃肠疾病;高温高湿,鸡舍如同蒸笼,鸡体热不易散发,食欲减退,生长缓慢,抵抗力减弱;高温低湿,鸡舍燥热,雏鸡体内水分大量散失、卵黄吸收不良、绒毛干枯变脆、眼睛发干,易患呼吸道疾病。

通风换气

由于肉鸡采用高密度饲养,生长速成度快,代谢旺盛,吃食多,排泄多,易产生大量的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造成舍内空气潮湿污浊,以致降低肉鸡的丧生和饮料利用率,严重者将会影响肉鸡的健康,产生慢性缺氧性疾病,甚至引起死亡。因此通风换气保持舍内空气新鲜格外重要。

一般情况鸡舍要求:氨气不超过0.002%,硫化氢不超过0.005%,二氧化碳不超过0.2%。可根据人的感觉来判定,即人进入鸡舍不感到憋气和刺鼻为宜。加强通风报信是改善舍内环境条件的主要措施。通风方式可采用活动天窗式自然通风,也可在鸡舍山墙的一侧安装排风扇进行纵向通风,降低舍内有害气体的浓度,保证空气新鲜。一般在第1、2周龄以保温为主适当注意通风,3周龄开始增加通风量,4周龄以后以通风为主,冬季利用中午时间通风,氨气浓度过高时先升温后通风。其次,在举架高的鸡舍可采用高床网上饲养(网与地面距离150厘米),拉大鸡与粪的距离,使鸡粪能够做到定期清理,减轻鸡粪对舍内环境的污染。

光照

1 连续光照

这种光照是肉鸡饲养的传统光照方法,其目的是让鸡最大限度地采食,从而获得最高的生长速度,达到最大的出栏体重。其光照原则是时间不宜过长,光照不宜过强,只要能保证看到饲料、饮水和有足够的采食、饮水时间即可。一般是前2天采用24小时光照,目的是使雏鸡在明亮的光线下增加运动,熟悉环境,尽早饮水、开食。3天后23小时光照,1小时黑暗,目的是适应突然停电,以免引起鸡群骚乱。从第2周起,白天利用自然光照,夜晚在吃料和饮水时开灯。肉鸡对光照强度的要求是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减弱,一般前一周采用较强的光照,目的是熟悉环境,有利于活动、采食和饮水,以后降低照度,限制活动量有利于增重,也可减少或防止啄癖的发生。光照控制一般是2米高度吊一个加罩灯泡,灯间距3米,第1周采用40W的灯泡,第2周以后改用15W灯泡即可满足需要。这种光照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容易掌握。

2 间歇光照

这是许多发达国家采用的肉鸡光照方法,我国也有部分省开展了这方面的试验,取得了较好的饲养效果。比较适合我国的间歇光照程序是:第0~7日龄采用连续光照,即23小时光照,1小时黑暗,8日龄后采用间歇光照,即1小时光照,3小时黑暗。这各光照程序从体重是看,可使28日龄前的生长速度减缓,但由于28日齿后的裣生长,使肉鸡在49日龄出栏时体重与连续光照肉鸡的体重一样。从采食量上看,49日龄全程耗料量低于连续光照的耗料量,从而提高了饲料和耗氧量,而缺氧是引起腹水症的主要原因。因而间歇光照可减少缺氧性疾病的发生。还有的材料介绍,间歇光照可以降低腹脂,还可以提高氮的利用率。缺点是开放式鸡舍操作困难。

密度

现代“饲养密度”的完整概念应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单位面积养鸡数量,二是每只鸡占的料槽位置,三是每只鸡占的水槽位置。饲养密谋因饲养方式、饲养日龄不同而不同。一般地面平养0~4周龄饲养密谋为每平方米20~25只;5~8周龄每平方米10~12只,网上饲养比地面平养可增加50%,笼养比地面平养增加约1倍。每只鸡占的料槽位置是5厘米,每只鸡占的水槽是1.5厘米。

温度适宜时,雏鸡活泼好动,精神旺盛,叫声轻快,羽毛夹带光滑,食欲良好,饮水适度,粪便多呈条状,饱食后休息时,在地面(网上)颁布均匀,关颈伸直熟睡,无奇异状态或不安的叫声,鸡舍安静.

山鸡全套技术:我们这边 可以 提供给你的哦

用家鸡蛋去养山鸡!用山鸡的蛋去放在家鸡的蛋上!孵化后它应该会被驯化!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