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介绍关于农业市场动态,农业企业新闻,农业种植行业有关资讯
手机访问 http://m.muyeseed.com

香石竹脉斑驳病的病原是什么?

【分布】

欧洲、美国、日本及中国的北京、上海、昆明等香石竹产区。发病率很高,是香石竹产区的重要病害。也是云南省香石竹上的常见病害。患病植株的鲜切花产量下降,质量降低,严重时只能生产三级切花。

【症状】

系统花叶,脉斑驳,冬季老叶隐症。花碎色,尤其是红色品种的花瓣碎色更为严重。

【病原】

香石竹脉斑驳病毒(Carnation vein mottle Potyvirus,CaVMV)。粒体为线状,790nm×18~19nm,也有报道为600~710nm×13nm。见图版2。沉降系数约144S。A260/280=1.15。抗血清试验与马铃薯Y病毒属相近。致死温度(TIP)60~65℃;稀释终点(DEP)10-3~10-5;体外存活期(LIV)13℃时为2~10d。病毒粒体分散在细胞质中,并具风轮状内含体。香石竹脉斑驳病毒与香石竹潜隐病毒可经血清反应和电镜观察加以区别。用美国石竹进行接种测定最为方便,因为香石竹潜隐病毒不能使美国石竹产生症状。其他香石竹病毒(如斑驳、环斑、蚀环、意大利环斑)都具等径对称的质粒,都使相应的指示植物表现明显症状。

对该病毒的株系研究较少,发现不同分离物虽然使香石竹产生相似症状,但它们在苋色藜上的侵染能力不同;典型株系侵染千日红和尾穗苋引起系统脉斑驳,而其他分离物不侵染。其体外存活期也有较小差异。

【寄主范围】

病毒主要寄生于石竹科以及其他相近的科,如藜科、番杏科、苋科、马齿苋科、藜科和车前草科植物,这些科中约有20种植物能被侵染,如美国石竹、苋色藜、茴藜、香石竹、尾穗苋、千日红、长叶车前、繁缕等。

诊断寄主:

苋色藜:植株感染后7~12d内,出现局部褪绿和半坏死病斑,直径约1mm。无系统感染。

茴藜:1周左右出现褪绿局斑,2~4周后产生淡黄色斑点,并伴随畸形。

美国石竹:嫩叶上形成系统明脉,继而产生斑驳。美国石竹的无性系还可作繁殖寄主。

【发病规律】

桃蚜以非持久性方式转毒。可汁液传播。尚未发现茴藜和美国石竹的种子可以传毒,如果采用带毒植株作扦插材料,会使病毒大发生。

【检测】

1.用香石竹脉斑驳病毒的抗血清进行ELISA或琼脂双扩散试验。

2.电镜下确证有790nm×18~19nm线形病毒粒体。

3.生物接种苋色藜、茴藜和美国石竹,根据上述症状表现确诊。

【防治】

1.香石竹植株难以经热处理脱毒,但易经茎尖培养法脱毒。以脱毒苗作为繁殖母本,建立脱毒母本基地。

2.采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等防治蚜虫,减少媒介昆虫。

3.注意田间卫生管理,重视工具消毒,减少人为传播。

4.重视抗病育种。中国石竹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但花朵小,花色差;而香石竹具花朵大、花色鲜等特点。采用各种措施,培育出具有多种优良性状、抗病性强的香石竹新品种。

我要留言(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1826 企业通过我们找到了合作项目

姓 名:

联系电话:

留言备注:

首页 |网站简介|网站声明|正在咨询|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