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佛手瓜的种植方法?

来源:www.muyeseed.com   时间:2022-09-17 05:01   点击:205  编辑:崔恒   手机版

1.选择种瓜,一般建议选择个头较大且无病虫害的种瓜,瓜龄要控制在二十五天到三十天左右,过老过嫩都不行。将种瓜在11月下旬左右进行沙藏,室温控制在5到10度左右。

2.苗期管理,在播种前的两周,将沙藏的佛手瓜取出,挑选没有出现病害、没有损伤的佛手瓜进行催芽。将种瓜摆放在室温20度左右的房间,种瓜底部铺上3公分左右的细河沙,保持空气湿润,一般两周左右种瓜就能够白色的须根了,等到种瓜生长出子叶就能够进行育苗了。

3.定植管理,在瓜苗生长到20到30公分的时候就能进行移栽定植工作了。佛手瓜多采用坑栽,移栽前先要进行*壤翻耕施肥工作,坑的宽度和长度在1到1.5米,坑深在80公分左右。每坑需要填入250公斤左右的腐熟有机肥,将肥料和*壤混合,浇透水,在浇水后两天再进行移栽定植。

4.肥水管理,佛手瓜生长前期需水量较少,浇水次数不宜过多,小水浇灌,保持*壤湿润即可。在佛手瓜进入结果期后需水量增加,这时候要注意防止*壤出现干旱的情况,保持*壤湿润。佛手瓜追肥数量不需要太多,根据苗情进行追肥。在七八月份可以追肥一次,每株可追施0.3公斤复合肥加0.2公分尿素肥。另外可以结合苗情给佛手瓜喷施叶面肥。

5.适时采收,佛手瓜结果时间比较集中,需要及时进行采收,避免结果量过多,影响植株后期产量。采瓜可以分批进行,可分3次左右采收,根据佛手瓜的用途确定采收时间。使用瓜在坐果后20天内采摘,留种瓜在坐果后25天到30天内采摘。

露地种植佛手瓜有哪些高产管理技术?

佛手瓜又名:寿瓜、安南瓜、隼人瓜等,佛手瓜是具块状根的多年生宿根草质藤本,茎攀援或人工架生,有棱沟。佛手瓜为葫芦科多年生宿根性攀缘植物。主要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不耐严寒、怕冰霜及干旱。佛手瓜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种植面积比较广,早年间主要生长于我国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江西、云南等地。现在因种植技术的逐渐发达现全国各地均可见种植。

佛手瓜的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常食用对身体健康有益,生、熟都可吃,因此深受人们青睐。但是,佛手瓜的产量却非常一般。

那么佛手瓜怎么种植才能易活且多结果呢?想要种出高产的佛手瓜,还得先了解它的生长规律特性后,从栽培时间与选种育苗等做起才行,具体以下详细解析。

★佛手瓜的生长条件:

◆佛手瓜对环境条件要求 :佛手瓜喜温,耐阴,耐高温,需要光照充足地生长良好,喜于架上生长,生长过程适宜温度在20-25℃,温度高于33℃时,将停止生长。

◆水分要求:由于佛手瓜叶片大,蒸发较旺盛,需水分较多,所以对水分要求特别严格。在水分充足情况下,植株枝、蔓才能正常新发,最终长出更多优质的果实。

◆土壤要求:佛手瓜对土壤要求一般,建议选土壤深厚、肥沃高、排水良好、通透性好的砂质土、壤土或微黏土种植,采光良好的地块种植最佳。适宜的土壤,也要施肥合理,避免茎、叶生长中引发停顿,肥料过多易出现生长过旺盛,肥料过少植株又不能及时通过吸收养分后供给枝、叶的所需要营养,导致不能产出更多果实。

★佛手瓜的种植方法:

◆播种时间 :

栽培佛手瓜通常在3月初就可直播或育苗,南方地区露地种植通常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大多数地方可播种。

而北方地区气候较冷,通常在棚内种植,保温良好情况下,可4月中旬至5月中旬为宜,具体以当地气候适宜播种的时间为准。

◆选种育苗:

选择个头肥壮、重量500克左右、表皮光滑润薄、蜡质多、微黄色、茸毛不明显、芽眼微微突起、无伤疤破损、充分成熟的瓜作种瓜。佛手瓜在温带地区只能作一年生栽培、须整瓜播种育苗。在南方地区佛手瓜可入窖贮藏,至翌年清明前后自然出苗,而后选择苗好的种瓜直接播种。在北方为培育大壮苗,提高幼苗的抗性,需及早适时进行室内催芽。 佛手瓜易受冻害,一定要选择霜期过后定植。

◆选地、定植移栽 :

选择土壤深厚、肥沃高、排水良好、通风、采光好的疏松土壤或微黏土、中性沙质土。将佛手瓜每亩定植量在30株,株行距不可超出5×5.5米。定植穴深30厘米,直径30厘米。施入农家有机肥20-30公斤结合草木灰4-6公斤,过磷酸钙4-6公斤全混均后施入,放入有机肥后再填放10厘米厚的肥土,接着将种瓜平植下。每穴用种瓜2-3只。种瓜2/5以上露出地表面,芽长有3厘米以上者不必露出。随即摆放好苗,浇水后及时覆盖土壤,微压,在确保不伤苗情况下,坑里土不松就可。

佛手瓜种植后期的田间管理①中耕除草:定植后要随时查看地里长杂草则及时拨除,以免因杂草过多造成田间虫类聚集引起病害。在植株生长旺盛期要适量填土覆盖基部,以起到护根的作用。

②温湿调控:佛手瓜叶片生长旺盛,需要控制水量,水量保持在土壤见湿就可,预防干旱同时要防止地里积水,及时做好排涝工作,避免多雨天气造成植株基部腐烂,可提前挖好排水沟。

③追肥:在确保土壤湿度充分情况下,在定植后以30天追肥1次的方法,施在距离植株55-65㎝,以环形挖沟施肥为主,使用沼气肥或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和复合肥,切忌将未腐熟的人粪尿和速效氮肥直接追肥,佛手瓜幼苗对氨气十分敏感,极易使幼苗枯萎死亡。从定植后第一次追肥起算,每一次追肥应随根系伸展距离渐远5㎝进行,这样才能够使植株根系吸收到肥料,且吸收肥料更及时,利于多产枝和结果。加强肥水管理成为提高品质和产量的关键。

④搭架引苗:佛手瓜可以匍匐栽培,也可以搭架栽培。搭架栽培以1.5米高搭建平顶棚架引苗,架高最低2.4米以上为宜,在瓜苗主蔓长至30厘米时摘心,促进侧蔓生长,当侧蔓长30厘米再摘心,促进孙蔓生长,并且一边摘心一边将瓜蔓引蔓上架,呈放射状均匀分布。这样搭架方便后期采收,同时利于平时人员进出管理便利。

⑤采收:当佛手瓜开花后25~30天瓜皮颜色由深变浅,佛手瓜嫩茎长至40厘米左右,单瓜重0.2~0.3千克时即可采收。

佛手瓜除了陆续采收上市,还可贮藏到春天。贮藏的佛手瓜要轻拿轻放,经过挑选,放到衬塑料薄膜的纸箱或筐里,放到8~10℃的环境下贮藏,一般可贮藏5~6个月。露地栽培时,所有瓜必须在下霜前采收。生长旺盛期,还可采收15~20厘米长的嫩梢,扎捆上市。

总结:佛手瓜的种植条件较为简单,庭院、房前屋后、村边地头都可种植,病虫害较少,产量高,风味好,耐贮运,有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尝试种植一下呦!

一、 培育壮苗   

1、种瓜的选择。种瓜需选择个头肥壮、重量500g左右、表皮光滑润薄、蜡质多、微黄色、茸毛不明显、芽眼微微突起、无伤疤破损、充分成熟的瓜做种瓜。   

2、催芽。将选好的种瓜于11月下旬或12月上中旬包在塑料袋或埋在湿沙里,放在15~20℃的环境中催芽。经过20d左右,当瓜顶端陆续长出较多根系时,装入营养钵中进行育苗。催芽温度不宜太高,温度过高出芽快但芽不健壮,适当降低催芽温度可使芽粗短健壮。   

3、育苗。育苗钵通常用口径20~30cm,高20~30cm的花盆或底部有孔的塑料袋即可,每盆(袋)只种1株瓜苗,营养土用通气性能好的砂质土与菜园土对半混合配制,装钵时将催好芽的种瓜发芽端朝上,柄端朝下,直栽或斜栽后,覆土4cm左右。土壤湿度以手握成团,落地即散为准,然后置于20℃左右的温室、大棚等环境中,并注意保持较好的通风光照条件。在育苗过程中一般不需浇水,只要保持土壤湿润即可。育苗期瓜蔓幼芽留2~3枝为宜,多而弱的芽要及时摘除,对徒长苗可留4~5片叶摘心,促其萌发侧芽。        

二、合理定植 

佛手瓜原则上应在终霜后定植。但定植过晚,往往起身上架迟,发枝量少,后期空档多,刚进入盛瓜期,甚至有的刚开始结瓜就遭受到霜冻的为害,直接影响产量。大棚栽培可于3月上中旬定植,露地栽植以4月中旬定植为宜。

三、科学管理   

1、搭架、引蔓与整枝。佛手瓜的繁殖力和攀援力都较强,生长迅速,叶蔓茂密,相互遮阴,任其生长易发生枯萎和落花落果。因此当瓜蔓长到40cm左右时就要就地取材,利用竹竿、绳索等物让佛手瓜的卷须勾卷引其叶蔓攀架。

2、水肥管理。佛手瓜生长发育旺盛,根系分布浅,喜大肥大水。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生长期需结合浇水追肥5~6次。  

3、病虫害防治。佛手瓜很少发生病虫害,但在管理粗放的情况下,根上部分可能发生白粉虱、红蜘蛛以及螨类的危害,可用20%三氯杀螨醇原油5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等进行防治。地下部分易受蛴螬、蝼蛄、金针虫危害,这些害虫咬断根系,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一般可结合浇水撒施米乐尔等颗粒剂防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